-
INMARK試驗結果表明,尼達尼布可有效減緩特發性肺纖維化疾病進展...
INMARK®試驗是首個在特發性肺纖維化(IPF)患者中使用抗纖維化治療(尼達尼布),研究生物標記物預測值的的臨床試驗。研究結果進一步證明,即使在肺功能保持良好的早期IPF患者中,接受尼達尼布和安慰劑治療12周後,兩組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下降值也存在顯著差異。
-
直擊ILD論壇現場,專家聚焦特發性肺纖維化診治新進展
特發性肺纖維化(IPF)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特發性間質性肺炎,是一種病因不明的慢性肺部疾病,其特點是出現進展的、不可逆的肺實質纖維化,導致肺功能進行性下降。組織學和高解析度CT(HRCT)表現為普通型間質性肺炎(UIP)。患者因肺部組織呈蜂巢狀,被形象地稱為「蜂窩肺」。
-
特發性肺纖維化影像識別,一文搞定!│以影識病
特發性肺纖維化(IPF)被定義為一種病因不明的慢性進行性纖維化間質性肺炎的特定表現,主要發生於老年人,僅限於肺部,並與普通型間質性肺炎(UIP)的組織病理學和/或放射學表現有關。IPF特點是呼吸困難和肺功能逐漸惡化,預後不良。大多數患者死於呼吸衰竭。平均生存期約為4年。
-
趙巖教授:關注間質性肺炎的進行性纖維化表型
間質性肺炎(ILD)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肺間質炎性和纖維化疾病,主要包括已知病因的ILD、特發性ILD、肉芽腫性ILD以及其他少見的ILD。肺纖維化(PF)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纖維化性肺疾病,可致肺功能出現不可逆轉的減退。
-
肺纖維化與間質性肺炎到底有什麼關係呢?
「肺纖維化」是「瀰漫性間質性肺疾病」即「間質性肺疾病」的簡稱。肺纖維化是一大組瀰漫性肺實質疾病群,病理特徵是肺泡壁(包括呼吸性細支氣管)瀰漫性慢性炎症和間質纖維化,特發性肺纖維化(IPF)是其常見類型,佔所有肺纖維化的65%。
-
關於特發性肺纖維化的影像學,這5個問題你掌握了嗎?│臨床必備
特發性肺纖維化(IPF)是病因不明的、慢性、進行性、纖維化間質性肺炎的一種特殊類型,全世界約有300萬人受其影響。IPF的特徵是呼吸困難和肺功能逐漸惡化。預後差,平均生存期約為4年。新的藥物治療可能會減慢疾病進展,早期診斷和開始治療很重要。你對IPF的影像學有多少了解?通過以下5個問題快速檢測吧!
-
義大利醫學博士談幹細胞在肺纖維化的前沿應用
5月26日,一項新的研究由《幹細胞轉化醫學》發表,義大利布雷西亞尤金尼亞·門尼研究中心(CREM)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個小組首次展示了從人羊膜收集的幹細胞如何能夠減緩肺纖維化中疤痕的進展。這項臨床研究可以為肺部致命疾病找到新的治療方法。
-
冬蟲夏草菌絲體提取物有效改善肺纖維化,治療...
而特發性間質性肺炎(IIP)中最常見的以肺纖維化病變為主要表現形式的疾病類型為特發性肺纖維化(IPF),是一種能導致肺功能進行性喪失的嚴重的間質性肺疾病。肺纖維化嚴重影響人體呼吸功能,表現為乾咳、進行性呼吸困難(自覺氣不夠用),且隨著病情和肺部損傷的加重,患者呼吸功能不斷惡化。特發性肺纖維化發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診斷後的平均生存期僅2.8年,死亡率高於大多數腫瘤,被稱為一種「類腫瘤疾病」。
-
新冠肺炎最大受累臟器是肺,肺纖維化可能是後遺症之一,應加強隨訪...
且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症狀與SARS有很多共同點,如造成嚴重的肺部損傷、胸腔積液,重症可並發嚴重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又進一步造成肺損傷,形成惡性循環,即使患者痊癒,也會留下嚴重的後遺症,如肺纖維化。既往數據顯示,SARS患者中分別有36%和30%在感染後3、6個月發展為肺纖維化。由此推斷,肺纖維化將可能成為新冠肺炎愈後的後遺症之一。
-
科普:幹細胞移植修復肺纖維化研究進展
幹細胞因在特定條件下可誘導分化為肺細胞,具有「歸巢」、分化、分泌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參與調節免疫反應等作用,是細胞代替治療肺纖維化最具有價值的間充質幹細胞,為肺纖維化的修復提供了新的選擇。傳統方法修復肺纖維化效果欠佳在我國,特發性肺纖維化發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診斷後的平均生存期僅2.8年,死亡率高於大多數腫瘤,被稱為一種「類腫瘤疾病」。
-
Science子刊:阻斷多巴胺受體有望逆轉肝硬化和肺纖維化
2019年11月13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梅奧診所等多個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在細胞和小鼠模型中鑑定出一種減緩和逆轉不受控制的內部瘢痕組織形成過程(這種過程稱為纖維化)的方法。這種疾病過程幾乎沒有有效的療法,也無法治癒,當發生在肝臟(肝硬化)或肺(肺纖維化)等器官中時,它可能是致命性的。
-
打破硬皮病無藥可醫僵局,全球首個SSc-ILD抗纖維化藥物「維尼」而來
01代華平教授:及早治療可延緩進展,降低急性加重風險慢阻肺、哮喘等常見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特徵是以氣流受限為主,患者主訴感到呼吸氣流不通暢。而SSc-ILD、特發性肺纖維化(IPF)等ILD是由諸多原因導致的肺損傷,會引起肺部瘢痕,也就是肺纖維化,代華平教授打了個比方,「就像皮膚破損以後的瘢痕形成。」
-
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患者機械通氣相關肺纖維化機制及治療新進展
,進而導致機械通氣相關肺纖維化的發生。EMT,從而參與肺纖維化。,參與肺纖維化反應。現有研究表明,機械通氣可激活多種ECM蛋白,如膠原蛋白、彈性蛋白、纖維蛋白、層黏連蛋白、基膜聚糖、蛋白多糖等,且ECM的表達隨著肺纖維化的發展進程而有所改變,比如在ARDS患者肺損傷早期,以PCHI纖維為主,而後期則以PCI纖維更為常見。
-
患上肺纖維化和生活中哪些原因有關
肺部纖維化是很多肺部疾病發展到末期的表現。其主要特徵為成纖維細胞增殖、大量的細胞外基質聚集,並且伴有炎症、組織結構損傷等,簡單來說,就是正常的肺泡組織受損後異常修復導致的結構異常的現象。很多找不到具體病因的肺纖維化稱為特發性間質性肺炎,是最常見的間質性肺病。那麼有常見原因的肺部纖維化與生活中哪些因素有關呢?
-
肺纖維化不可復原?憋氣10秒自我測試新冠肺炎可靠嗎?了解一下
對於肺纖維化的問題,網絡上有各種說法,甚至有傳言可以通過自己來測試肺部功能,那麼這個做法可靠嗎?可以用來測定肺功能嗎?什麼是肺纖維化?肺纖維化不可復原嗎?有什麼嚴重後果?在談肺纖維化之前,我們要先了解肺部的結構,打個比方來說,肺部的結構可以比作,掛著很多氣球的棚架,棚架就是肺部的間質,這些間質支撐著肺部,形成了肺部的「骨架」,而氣球就是肺泡;當肺部發炎、水腫,就會導致間質發炎增厚,一旦肺部長期受損,復原時被疤痕組織代替,就會變成纖維化。
-
海思科特發性肺纖維化創新藥獲批臨床試驗
原標題:海思科特發性肺纖維化創新藥獲批臨床試驗 12月2日,海思科
-
注意:間質性肺炎和肺纖維化不一樣,可不要傻傻分不清
很多人都聽說過間質性肺炎,肺纖維化這些病變情況,但是很多人無法正確區分,認為這是同一種疾病。那麼,間質性肺炎和肺纖維化屬於同一種疾病嗎?間質性肺炎和肺纖維化屬於同一種疾病嗎?其實,間質性肺炎和肺纖維化不是同一種疾病,它們是兩個獨立的疾病,雖然存在聯繫,可能某一些疾病發展過程中兩個時期不同的表現。間質性肺炎屬於病理性的改變,而肺纖維化屬於影像上或者臨床上的表現,存在不同之處。因此,最好不要混淆,應該區分開來。什麼是間質性肺炎?
-
上海藥物所等研發用於診斷肺纖維化的小分子螢光探針
近日,國際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 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李佳課題組和浙江大學李新課題組合作開展的利用小分子螢光探針進行肺纖維化診斷的研究成果。該研究首次開發出一種可用於無創、無放射性診斷肺纖維化的一氧化氮螢光探針PNO1,為肺纖維化的早期診斷以及藥物的篩選提供了快速高效的新方式。肺纖維化是由多種誘因引起的肺部炎症,肺泡持續性損傷,胞外基質反覆破壞、修復、重建並過度沉積,最終導致肺組織結構改變、功能喪失的一類疾病。絕大部分肺纖維化患者病因不明,被稱為特發性肺纖維化(IPF)。
-
進行性纖維化間質性肺病迎來首款療法
尼達尼布通過競爭性抑制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受體(FGFR) 1-3、血小板生長因子受體(PDGFR) α/β、血管表皮生長因子受體(VEGFR) 1-3等受體酪氨酸激酶,阻斷對成纖維細胞的增殖、遷徙和轉換起關鍵作用的細胞信號轉導,從而抑制特發性肺纖維化的病變。
-
Science子刊:白介素-11是特發性肺纖維化的治療靶點
2019年10月22日訊 /生物谷BIOON /--特發性肺纖維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是一種進行性肺纖維化疾病,侵襲性肺肌纖維母細胞分泌膠原蛋白,破壞肺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