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神經元之旅,掌控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

2020-10-03 愛舞藝

神經細胞在身體中幾乎無處不在,讓我們先來看看身體最重要的神經細胞,也就是那些未在脊椎和大腦中的神經系統。這裡密集的神經叢被稱為中樞神經系統,也簡稱為C N S。它掌控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從呼吸到在智慧型手機上面滑滑手指。

它掌控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從呼吸到在智慧型手機上面滑滑手指

當訊號從身體中的任何部位抵達大腦中的中樞神經系統的時候,大腦會依據情況回復命令來做出相對的反應。現在試著捏一下,你自己對捏一下。哦,就跟身體裡面其他部位一樣,你剛剛捏的地方也有很多神經,當你用力捏你的皮膚的時候,神經發出脈衝,並向大腦發出疼痛的訊號,然後大腦會發出感到疼痛的信號來讓你做出反應,全部的過程發生在短短不到一毫秒之內,不過訊號卻傳送了幾公尺,然後又回到原本的地方。

當你用力捏你的皮膚的時候,神經發出脈衝,並向大腦發出疼痛的訊號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脊椎,並且來做個小實驗,當我數到一的時候,我會切斷這裡神經細胞,然後你會看到身體發生了什麼事。準備好了嗎? 1,發現了嗎?你的腰剛剛垮了下來,而且你的腳也沒感覺啦,這是因為你的中樞神經系統無法捕捉到它們的位置。

你的腰剛剛垮了下來,而且你的腳也沒感覺

別擔心啊,我現在就把連接給接上,這也就是為什麼大腦和脊椎都有像是頭骨和椎骨之類的骨頭,作為天然的防護措施。脊椎內還有腦脊髓液,一種能保護神經,幫助訊號傳導並排除廢物的異體物質。

大腦和脊椎都有像是頭骨和椎骨之類的骨頭

現在讓我們來仔細研究一下其他的神經,就從指尖的神經開始,不屬於中樞神經系統的神經都叫做周圍神經系統,或簡稱為PNS。現在能夠請你揮一下手嗎?好的,謝謝你。

指尖的神經開始不屬於中樞神經系統的神經

你之所以能夠這樣做,是因為你的大腦有意識地向你的肩膀、前臂、手腕和手部周圍的神經發送了數百萬條訊號,它們一起努力的來將手臂給抬起來,並把它固定在某個位置,然後左右搖動。

它們一起努力的來將手臂給抬起來

負責這項工作的是人,是你的軀體神經系統,而你的眉毛也是由相同的神經來控制的。在你聽我講話的時候,你有數過自己呼吸了幾次嗎?或者你算過了心臟跳了幾下嗎?你應該不會這樣做,這些行為是受植物神經系統,或是我們較常聽到的自律神經系統來調節,你的中樞神經系統,向周圍發送訊號,讓你的心臟保持跳動。並且要求呼吸系統讓空氣進出,甚至會囑咐腸子消化你所吃下的食物。


你的眉毛也是由相同的神經來控制的

現在請你吐出肺部中的所有空氣,並且儘可能的憋住呼吸。好,我想這大概會需要一點時間啊,就讓我們直接快轉到你開始想呼氣的時候,吐出空氣並憋住呼吸是你有意識的行為,因此是你要求你的大腦向呼吸器官發送憋氣的訊號,但是但是當你開始缺氧的時候,你大腦就會發出訊號,讓你別再亂來了。啊,你的臉開始發青了,趕快吸口氣。

吐出空氣並憋住呼吸是你有意識的行為

現在請原諒我接下來要做的事,啊,抱歉,你的手機掉啦,這是因為我剛才發出了一個電流的關係,關鍵在於當你感到疼痛的時候,你就會下意識地把手機給放開。但是當我要你捏自己一下的時候,你會刺激你的軀體神經系統,因此你知道等一下會有疼痛的感覺。而且如果你願意的話,你還可以繼續捏下去,但是你完全無法預料我剛剛發出的脈衝,也是你的自律神經系統突然感覺到衝突,於是它試著儘快讓你遠離受到的危險。也就是說自我保護的本能也是由神經控制的,即使沒有意識指揮,你的身體也會盡全力的保護自己不受傷害。


你會刺激你的軀體神經系統,因此你知道等一下會有疼痛的感覺

為什麼會有痒痒的感覺呢?哈哈,快抓一抓,謝謝。當有東西出現在皮膚上或皮膚下,例如說蚊子啊或是蟲咬啊,你就會有瘙癢的感覺,該部位的神經就會像拉警報一樣的響起,而大腦也會向該部位發送訊號。但是當你去抓癢的時候,你會立刻感覺到兩種完全相反的感覺,你會立刻感到瘙癢感逐漸緩解,因為它已經不癢了。

例如說蚊子啊或是蟲咬啊,你就會有瘙癢的感覺

但在下意識裡面,你的大腦會將抓癢視為一種疼痛,並且將注意力從瘙癢感轉移到抓癢上面,基本上當你在抓癢的時候,你就是在欺騙你的大腦,讓它覺得還有比發癢更重要的事。


你就是在欺騙你的大腦,讓它覺得還有比發癢更重要的事

只有我覺得這裡好像有點熱嘛,哎對了,我看到你的額頭開始冒汗嘍,當外部的溫度升高的時候,你的中樞神經系統就會對這項變化做出反應,數十億個訊號在整個身體裡面流竄,汗腺在一眨眼之間就收到訊號,並且開始瘋狂運作,汗水從皮膚上面冒出來,來讓身體冷卻。

我看到你的額頭開始冒汗嘍

我建議你去把冷氣調強一點吧,我說調強一點不是開到最強哦,你看你現在開始發抖了,你的大腦感覺到很困惑,不過依然快速轉動著,並且對情況的變化做出反應。它再次向肌肉中的神經細胞發送數十億個訊號,讓它們儘快的開始收縮。

它再次向肌肉中的神經細胞發送數十億個訊號,讓它們儘快的開始收縮

因為這樣皮膚細胞會產生摩擦,有摩擦就會產生熱量。對了,你的心臟現在也跳得更快,這是為了將血液打到手腳末端,以防止凍傷,這些反應還能讓你覺得是時候該把冷氣強度調低一點啦。

將血液打到手腳末端

而思考這項行為也是由神經系統負責的,例如說這是你第一次觀看這部影片,你可能不知道我接下來要做什麼,或者等一下我要說什麼內容,也許我會做一個前空翻,或者我突然結束掉影片,你的大腦現在才開始建立必要的神經聯結,來讓你記住接下來要發生的事。

而思考這項行為也是由神經系統負責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你到現在還能忍受我的原因,因為你想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但是當你看完影片之後,你的興趣就消失了,不管我有多帥,你都不想看了。你的中樞神經系統在神經細胞之間已經建立了足夠的連接,如果你從頭開始看影片的話,他們就會告訴你等一下會發生什麼事。雖然是這樣,但目前還只是非常基本的連接。然後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解釋,我剛才在影片三分五秒的時候說了什麼呢?你不記得了,因為你的神經連接還不夠牢固,無法提供更詳細的資訊。但當你觀看的次數越多,他們就會變得越來越強,經過多次嘗試之後,你甚至還能夠將內容完全背起來哦。

但是當你看完影片之後,你的興趣就消失了

而這個當你在學習新技能,例如說溜冰的時候,也會發生同樣的情況。在一開始的時候,你只有辦法動一隻腳,你的大腦遇到這項跟平常不太一樣的任務,並且開始以各種方式發送訊號。你跌倒了,不過你又站起來試了一次,這一次已經有數百萬個神經細胞形成連接,你的中樞神經系統,不會再浪費時間建立新連接。

你的大腦遇到這項跟平常不太一樣的任務

你又跌倒了,然後又試了一次,然後,再一次,你每次站起來重複相同的動作的時候,你的大腦就會變得越來越習慣,直到你最終在第5、第10或第50次成功地向前滑行為止。大腦會捕捉你停止摔倒的瞬間,並且建立起強大的神經連接,以防止你重複同樣的錯誤。

大腦會捕捉你停止摔倒的瞬間

很快的,透過大量的練習以及中樞神經系統中建立的連接,你就能夠像高手一樣溜冰,然後就會想知道為什麼自己以前笨手笨腳的。而這些連結最棒的地方就在於它們永遠不會完全的消失,即便你只在小的時候學過溜冰,然後有超過10年以上沒有穿上溜冰鞋,但你大概只需要幾分鐘就可以想起溜冰的技巧。

你就能夠像高手一樣溜冰

所以如果你害怕拿起那把掛在牆上沾滿灰塵的吉他,請不用怕,彈了幾個和弦,你的技巧馬上就會回來了,不過手上的繭可能就不會了。

彈了幾個和弦,你的技巧馬上就會回來

嘿如果你今天學到了新東西,那麼請給這個文章點個讚,並且跟你的朋友分享哦。

相關焦點

  • 自己身體的那些事,探索神經元之旅
    它掌控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從呼吸到在智慧型手機上面滑滑手指。它掌控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從呼吸到在智慧型手機上面滑滑手指當訊號從身體中的任何部位抵達大腦中的中樞神經系統的時候,指尖的神經開始不屬於中樞神經系統的神經你之所以能夠這樣做,是因為你的大腦有意識地向你的肩膀、前臂、手腕和手部周圍的神經發送了數百萬條訊號
  • 《心靈奇旅》活著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電影片尾有一個很小的彩蛋,一定要看到最後最後哦)其實在看到預告片的時候,感覺會和《尋夢環遊記》或者《頭腦特工隊》很像,《尋夢》是講「死」,《頭腦》是講「情緒」,而《心靈奇旅》講的是「生」,主題都是讓我們積極的面對生活,享受當下。「你的人生不需要有意義,不需要有一個目的,你活著的每一刻本身就是人生意義。」
  • 孫影:做一件讓生命有意義的事情
    最初她只是單純地想「做一件讓生命有意義的事情」。她沒有想到,後來的事會帶給社會這麼大的感動,「我個人的微小努力,讓孩子們被看到被關注,感恩!」 這些年孫影獲得無數榮譽,但是接受媒體採訪時,她卻十分低調,「我只是做了一些小事,並沒有那麼崇高、偉大。不過,通過這些事情,孩子們被看到、被關注,學習條件改善了,他們的人生改變了,我很開心。」 那年青春正好,背上背包進大山 2005年3月,年僅25歲、畢業於長春理工大學的孫影,離開家鄉吉林,南下深圳尋夢。
  • 一本人類宇宙探索的百科全書 《DK太空之旅》
    今天科學家們探索的重點是什麼?未來你可以在哪裡預定一趟太空旅程?而人類又將如何在火星上定居?這些問題的答案你都可以在本書中找到。 作為紀念登月50周年而特別推出的一部太空科普,《DK天空之旅》由太空科普作家、BBC科學頻道的知名媒體人薩拉·克魯達斯編寫,以「飛向月球」、「阿波羅11號之後」以及「新時代的太空之旅」三個部分全景講述了人類宇宙探索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 《易經》:當你決心去做一件事情時,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引言:當你決心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心理學上有一個法則叫做:夢想法則,就是說一個人只要內心擁有了夢想,就會在希望中生活,並且不斷創造生命的奇蹟。這就是世界的規則,久念不忘,必有迴響,當你堅持去做一件事情,必然會得到想要的結果,所以想做的事情就是去做,沒有什麼值得或者不值得,就看你為這個事情堅持多久,付出多少心力。在《易經》之中有這樣一句話:初九:虞吉,有它不燕。
  • 人生的贏家,都懂得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
    如果你準備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那你就必須主動地思考,不停地從內心和外界去尋找答案—— 如何才能把這件事情做好? 如何把一件事情從做完到做得圓滿?
  • 掌控人的天性,做最好的自己
    根據作者提的觀點,再融入自己的理解,寫下這個主題,希望對在讀的你有所啟發。人為什麼焦慮?最為直接的原因:欲望大於能力。內心擁有太多的欲望,但現有的能力無法滿足。從人類誕生,到進化至今,人越來越聰明,但人的天性並沒有發生改變,它有兩個特點:急於求成和趨易避難。
  • 腦中尋美:探索神經美學的思想之道
    腦中尋美:探索神經美學的思想之道 2019年11月06日 08:4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陳巍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我要去德國」2017蔡司德國光學探索之旅圓滿結束
    金秋十月,在蔡司的精心安排下,以上獲勝者組成2017蔡司合作夥伴團隊,受邀前往德國參加「我要去德國」蔡司光學探索之旅。一行人遊覽了慕尼黑別具一格的風景名勝,在阿倫小鎮參觀了蔡司工廠、蔡司博物館,並感受到德式VTS視覺體驗解決方案,近距離地親身體驗濃鬱的德國文化。
  • 費斯汀格法則:人生之難在不可控的10%,你的人生,你可以掌控!
    人生最難的是控制自己的情緒,而我們的失敗大多因為自己生活中,看似互不相干的事情,卻可能有著某種內在的聯繫。你的一個小小的舉動不僅會影響自己,也會影響到周圍的每一個人。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汀格(Festinger)有一個很出名的判斷,被人們稱為「費斯汀格法則」:生活中的10%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由你對所發生事情如何反應決定。
  • 讀蘇菲:史賓諾莎說,要用永恆的觀念來看待每一件事情
    從空間來看,面對浩瀚的宇宙中,我們的生命似乎比滄海一粟更渺小;從時間來看,跨越無盡的時間之流,我們的人生不過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個漣漪。但我們想尋求永恆。笛卡爾希望把數學方法運用在哲學之中,使哲學也具有合乎邏輯的思考。他的學說對後世的影響非常大,尤其是對荷蘭人史賓諾莎。繼續讀《蘇菲的世界》。
  • 學會「費斯汀格法則」,讓你成功掌控孩子
    對于小偉的母親來說,特別不願意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帶著小偉出去玩,每次出去玩孩子總是能夠惹一大堆事情給她。小偉只要上到街上,他的本性就會顯露,開始到處跑來跑去,還喜歡大喊大叫,有一次想要買一個玩具,小偉的母親沒有答應。誰能想到,小偉竟然敢直接拿著玩具就跑了出去,無奈小偉的母親只好付錢了。
  • 開課啦 |《「希望之星」探索之旅》帶你發現別人家萌娃們英語演講...
    開課啦 |《「希望之星」探索之旅》帶你發現別人家萌娃們英語演講的秘密 2021-01-08 19: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夜間昆蟲探索之旅——仲夏奇妙夜
    當天下午3點到4點,自然攝影師、博物講師、博旅文化NatureCulture創始人鄭洋走進「雲上閱讀」公開課直播間,跟讀者朋友們分享了夜間昆蟲探索的相關內容。
  • 我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有一定的目的性,除了這件
    無論你做什麼事情,總會有一定的目的。也許有人說,我只求問心無愧,或者說只是下意識去做了。真的沒有什麼目的。難道問心無愧對於你個人來說不是目的?至於下意識,這個確實有點不好解釋。不過下意識的動作應該是跟自己內在的修煉是一體的。
  • 如何運用「滾雪球效應」把一件事情堅持做好?
    人們做決策時,也容易被自己的「情緒本能」控制。那麼,該如何避免這些問題呢?舉個例子來說吧。李姐是個部門經理,她每天都要面對匯聚來的大量信息,要及時處理,她該怎麼辦呢?李姐首先在個人電腦裡建了一個資料庫。將這些信息進行定義、抽離、辨別和篩選後,去粗留精,再加上可供檢索的標籤,以便自己隨時調用。在信息存儲時,李姐很注意對信息的歸類,讓信息具備內在的邏輯。
  • 比爾蓋茨5分鐘做一件事:你的時間顆粒度決定了職場身價
    01:2002年比爾蓋茨訪問北京,安排事情是以5分鐘為單位安排的 每一個成功人士的時間都是非常寶貴的,他們每小時、每分鐘的時間,都有不同的行程安排,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更是以5分鐘為單位,將時間安排到了極致。
  • 熊出沒:細數大馬猴對趙琳做的四件很過分事情,最後一件不能原諒
    在《熊出沒探險日記》裡面,趙琳被塑造成一個十分天真無邪的女孩子,她對人幾乎無限信任,所以被邪惡的大馬猴他們對她做了很多過分的事情。相信讀者朋友你看到大馬猴對趙琳做的這些事情,也會很生氣的。細數《熊出沒》裡大馬猴對趙琳做的四件很過分事情,最後一件不能原諒。
  • 甘迺迪航天中心展示設計:探索「火星之旅」的未來
    甘迺迪航天中心有成千上萬的經驗,探索景點並開始計劃您的夢想之旅火星之旅計劃探索深空,靠近真人大小的火星漫遊者副本並測試《火星之旅:通緝者》中的新兵,測試您的技能。IMAX劇院觀看令人難以置信的以太空為主題的電影,包括 《太空之旅
  • 我們學著用計劃掌控生活的步伐,看看人家哈佛大學的是怎麼做的
    我們總是想要將自己的未來掌控在手中,但是,我們要將自己的未來之路明朗化,又會遇到什麼難題呢?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對於自己的未來都是茫然的,我們會錯過很多東西,正是因為我們對未來的不明確。現在的世界你很難研究到未來的變化和走向,未來似乎顯得尤為黑暗,所以,我們不得不展開自己的計劃,用來掌控生活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