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身體的那些事,探索神經元之旅

2020-08-17 愛舞藝

神經細胞在身體中幾乎無處不在,讓我們先來看看身體最重要的神經細胞,也就是那些未在脊椎和大腦中的神經系統。這裡密集的神經叢被稱為中樞神經系統,也簡稱為C N S。它掌控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從呼吸到在智慧型手機上面滑滑手指。

它掌控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從呼吸到在智慧型手機上面滑滑手指

當訊號從身體中的任何部位抵達大腦中的中樞神經系統的時候,大腦會依據情況回復命令來做出相對的反應。現在試著捏一下,你自己對捏一下。哦,就跟身體裡面其他部位一樣,你剛剛捏的地方也有很多神經,當你用力捏你的皮膚的時候,神經發出脈衝,並向大腦發出疼痛的訊號,然後大腦會發出感到疼痛的信號來讓你做出反應,全部的過程發生在短短不到一毫秒之內,不過訊號卻傳送了幾公尺,然後又回到原本的地方。

當你用力捏你的皮膚的時候,神經發出脈衝,並向大腦發出疼痛的訊號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脊椎,並且來做個小實驗,當我數到一的時候,我會切斷這裡神經細胞,然後你會看到身體發生了什麼事。準備好了嗎? 1,發現了嗎?你的腰剛剛垮了下來,而且你的腳也沒感覺啦,這是因為你的中樞神經系統無法捕捉到它們的位置。

你的腰剛剛垮了下來,而且你的腳也沒感覺

別擔心啊,我現在就把連接給接上,這也就是為什麼大腦和脊椎都有像是頭骨和椎骨之類的骨頭,作為天然的防護措施。脊椎內還有腦脊髓液,一種能保護神經,幫助訊號傳導並排除廢物的異體物質。

大腦和脊椎都有像是頭骨和椎骨之類的骨頭

現在讓我們來仔細研究一下其他的神經,就從指尖的神經開始,不屬於中樞神經系統的神經都叫做周圍神經系統,或簡稱為PNS。現在能夠請你揮一下手嗎?好的,謝謝你。

指尖的神經開始不屬於中樞神經系統的神經

你之所以能夠這樣做,是因為你的大腦有意識地向你的肩膀、前臂、手腕和手部周圍的神經發送了數百萬條訊號,它們一起努力的來將手臂給抬起來,並把它固定在某個位置,然後左右搖動。

它們一起努力的來將手臂給抬起來

負責這項工作的是人,是你的軀體神經系統,而你的眉毛也是由相同的神經來控制的。在你聽我講話的時候,你有數過自己呼吸了幾次嗎?或者你算過了心臟跳了幾下嗎?你應該不會這樣做,這些行為是受植物神經系統,或是我們較常聽到的自律神經系統來調節,你的中樞神經系統,向周圍發送訊號,讓你的心臟保持跳動。並且要求呼吸系統讓空氣進出,甚至會囑咐腸子消化你所吃下的食物。


你的眉毛也是由相同的神經來控制的

現在請你吐出肺部中的所有空氣,並且儘可能的憋住呼吸。好,我想這大概會需要一點時間啊,就讓我們直接快轉到你開始想呼氣的時候,吐出空氣並憋住呼吸是你有意識的行為,因此是你要求你的大腦向呼吸器官發送憋氣的訊號,但是但是當你開始缺氧的時候,你大腦就會發出訊號,讓你別再亂來了。啊,你的臉開始發青了,趕快吸口氣。

吐出空氣並憋住呼吸是你有意識的行為

現在請原諒我接下來要做的事,啊,抱歉,你的手機掉啦,這是因為我剛才發出了一個電流的關係,關鍵在於當你感到疼痛的時候,你就會下意識地把手機給放開。但是當我要你捏自己一下的時候,你會刺激你的軀體神經系統,因此你知道等一下會有疼痛的感覺。而且如果你願意的話,你還可以繼續捏下去,但是你完全無法預料我剛剛發出的脈衝,也是你的自律神經系統突然感覺到衝突,於是它試著儘快讓你遠離受到的危險。也就是說自我保護的本能也是由神經控制的,即使沒有意識指揮,你的身體也會盡全力的保護自己不受傷害。


你會刺激你的軀體神經系統,因此你知道等一下會有疼痛的感覺

為什麼會有痒痒的感覺呢?哈哈,快抓一抓,謝謝。當有東西出現在皮膚上或皮膚下,例如說蚊子啊或是蟲咬啊,你就會有瘙癢的感覺,該部位的神經就會像拉警報一樣的響起,而大腦也會向該部位發送訊號。但是當你去抓癢的時候,你會立刻感覺到兩種完全相反的感覺,你會立刻感到瘙癢感逐漸緩解,因為它已經不癢了。

例如說蚊子啊或是蟲咬啊,你就會有瘙癢的感覺

但在下意識裡面,你的大腦會將抓癢視為一種疼痛,並且將注意力從瘙癢感轉移到抓癢上面,基本上當你在抓癢的時候,你就是在欺騙你的大腦,讓它覺得還有比發癢更重要的事。


你就是在欺騙你的大腦,讓它覺得還有比發癢更重要的事

只有我覺得這裡好像有點熱嘛,哎對了,我看到你的額頭開始冒汗嘍,當外部的溫度升高的時候,你的中樞神經系統就會對這項變化做出反應,數十億個訊號在整個身體裡面流竄,汗腺在一眨眼之間就收到訊號,並且開始瘋狂運作,汗水從皮膚上面冒出來,來讓身體冷卻。

我看到你的額頭開始冒汗嘍

我建議你去把冷氣調強一點吧,我說調強一點不是開到最強哦,你看你現在開始發抖了,你的大腦感覺到很困惑,不過依然快速轉動著,並且對情況的變化做出反應。它再次向肌肉中的神經細胞發送數十億個訊號,讓它們儘快的開始收縮。

它再次向肌肉中的神經細胞發送數十億個訊號,讓它們儘快的開始收縮

因為這樣皮膚細胞會產生摩擦,有摩擦就會產生熱量。對了,你的心臟現在也跳得更快,這是為了將血液打到手腳末端,以防止凍傷,這些反應還能讓你覺得是時候該把冷氣強度調低一點啦。

將血液打到手腳末端

而思考這項行為也是由神經系統負責的,例如說這是你第一次觀看這部影片,你可能不知道我接下來要做什麼,或者等一下我要說什麼內容,也許我會做一個前空翻,或者我突然結束掉影片,你的大腦現在才開始建立必要的神經聯結,來讓你記住接下來要發生的事。

而思考這項行為也是由神經系統負責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你到現在還能忍受我的原因,因為你想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但是當你看完影片之後,你的興趣就消失了,不管我有多帥,你都不想看了。你的中樞神經系統在神經細胞之間已經建立了足夠的連接,如果你從頭開始看影片的話,他們就會告訴你等一下會發生什麼事。雖然是這樣,但目前還只是非常基本的連接。然後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解釋,我剛才在影片三分五秒的時候說了什麼呢?你不記得了,因為你的神經連接還不夠牢固,無法提供更詳細的資訊。但當你觀看的次數越多,他們就會變得越來越強,經過多次嘗試之後,你甚至還能夠將內容完全背起來哦。

但是當你看完影片之後,你的興趣就消失了

而這個當你在學習新技能,例如說溜冰的時候,也會發生同樣的情況。在一開始的時候,你只有辦法動一隻腳,你的大腦遇到這項跟平常不太一樣的任務,並且開始以各種方式發送訊號。你跌倒了,不過你又站起來試了一次,這一次已經有數百萬個神經細胞形成連接,你的中樞神經系統,不會再浪費時間建立新連接。

你的大腦遇到這項跟平常不太一樣的任務

你又跌倒了,然後又試了一次,然後,再一次,你每次站起來重複相同的動作的時候,你的大腦就會變得越來越習慣,直到你最終在第5、第10或第50次成功地向前滑行為止。大腦會捕捉你停止摔倒的瞬間,並且建立起強大的神經連接,以防止你重複同樣的錯誤。

大腦會捕捉你停止摔倒的瞬間

很快的,透過大量的練習以及中樞神經系統中建立的連接,你就能夠像高手一樣溜冰,然後就會想知道為什麼自己以前笨手笨腳的。而這些連結最棒的地方就在於它們永遠不會完全的消失,即便你只在小的時候學過溜冰,然後有超過10年以上沒有穿上溜冰鞋,但你大概只需要幾分鐘就可以想起溜冰的技巧。

你就能夠像高手一樣溜冰

所以如果你害怕拿起那把掛在牆上沾滿灰塵的吉他,請不用怕,彈了幾個和弦,你的技巧馬上就會回來了,不過手上的繭可能就不會了。

彈了幾個和弦,你的技巧馬上就會回來

嘿如果你今天學到了新東西,那麼請給這個文章點個讚,並且跟你的朋友分享哦。

相關焦點

  • 老遊評書:人體構造的條分縷析 身體奧秘的探索之旅
    在《認識身體:探索人體微宇宙》一書中,英國作家加文·弗朗西斯從鮮為人知的名人軼事入手,帶領讀者探索皮囊之下常人難以察覺的人體奧秘,讚嘆人體構造的玄妙與複雜。弗朗西斯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全科醫生,在多年的行醫生涯中,他診治過數以萬計的患者,見識了千奇百怪的病症,對人體結構及其發生的異常,有著比普羅大眾更深刻的認識。
  • 探索神經元之旅,掌控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
    神經細胞在身體中幾乎無處不在,讓我們先來看看身體最重要的神經細胞,也就是那些未在脊椎和大腦中的神經系統。這裡密集的神經叢被稱為中樞神經系統,也簡稱為C N S。它掌控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從呼吸到在智慧型手機上面滑滑手指。
  • 腦中尋美:探索神經美學的思想之道
    腦中尋美:探索神經美學的思想之道 2019年11月06日 08:4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陳巍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2020 LADY FIRST路虎探索之旅 傾聽女性聲音
    12月2日,2020 LADY FIRST路虎探索學習之旅在路虎湖州體驗服務中心進行正式開始啟動,它將天生英姿的女性可以聚集生活在一起,探索、對話、體驗,發現學生自己孩子內心世界真實的渴望。顛覆社會認知,大膽隨性,昭示了一場中國女性瀟灑之旅已拉開序幕。
  • 穿粵無限 吉利ICON莫比烏斯探索之旅
    從出口到結束,開始莫比烏斯環之旅這次旅行是從廣東西部旅遊名鎮陽江海陵島開始的,很多人只知道海陵島是廣東第四大海島,也是開發最成熟的海島旅遊地,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這裡曾經是古時海上絲綢之路出海口之一。如果說佛山是嶺南廣府文化的發源,那麼這裡就是文化輸出的終端吧。
  • 瓜地馬拉叢林之旅 探索瑪雅奇蹟
    2、探索團隊安德裡亞·庫特茲克(Andrea Kutzke)來自德國,他正與英語翻譯馬歐哥·雷西諾斯(MelquiRecinos)穿過一個搖搖晃晃的橋,顯然這是由樹枝造成的。在茂密的熱帶雨林,這樣由樹枝搭建的橋隨處可見,你要安全地通過這樣狹窄的獨木橋,還是很要小心的。
  • 那些互換身體的動漫,女主用男主身體向自己告白,實屬戀愛鬼才
    雖然三次元中的我們經常會調侃問到「如果你和女生互換身體後,你第一件事情會幹什麼」這樣的一個問題,但是「互換身體」只是創造者的幻想罷了,以現在的科學技術是完全不可能達到了,所以我們也只能想想罷了。廢話不多說,今天部長我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那些有男女主「互換身體」劇情的動漫作品吧!
  • 人類探索火星之旅
    而各國科學家之所以集中選擇這一段時間展開對火星的探索之旅,是因為火星將在8月到達與地球相對最近的距離,約5576萬公裡。但「火星1號」標誌著人類火星之旅終於起步。40多年來,蘇聯、美國、日本和歐洲共計劃了30多次火星探測,其中三分之二以失敗告終,但研究一直沒有排除火星上有生命存在的可能性。火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這個紅色星球曾讓人類產生過無數幻想,移民火星的希望之火也從來沒有熄滅。探測器從地球飛到火星需要6個月到1年時間,此前的研究發現,火星上曾經存在過大量的水。
  • 薦書丨認識身體:探索人體微宇宙,一部罕見的人體構造散文,帶你看見...
    認識身體:探索人體微宇宙,一部罕見的人體構造散文,帶你看見「醫生眼中的人體微宇宙」感謝加文醫生,讓人體解剖知識不再高冷,讓醫學史和神話故事一樣引人入勝。一部罕見的人體構造散文,帶你看見「醫生眼中的人體微宇宙」,還有那些我們天天使用卻一知半解的身體內部秘密……饒毅、遲春花、紀小龍推薦!
  • 讀懂自己,從探秘身體的「兩棲基因」開始
    有人說自己胖了十斤,就一定有人說自己胖了二三十斤。有人說自己辭了職,找不到下家,鬱鬱寡歡,就一定有人說自己已經失業大半年,窮途末路。有人說自己失戀,就一定有人說自己母胎單身。「比慘」成了我們的日常,更何況還有熱門話題雪上加霜,挑撥著我們脆弱的神經,引發焦慮浪潮。連活著都已經覺得艱難,哪有什麼精力談夢想?
  • 一起聊聊下雪那些事
    牛蒡茶能降低膽固醇、血糖、血壓,補腎壯陽,是一種天然保健品,還有利尿通便的功效。掃下方二維碼進入註冊,138元開啟自己的創業之旅!★138元成為商城合伙人,得到138元等值牛蒡產品。★即可享受商城每天利潤20%分成。★邀請好友一起來創業,立獎30元。★區域代理獎金送不停!
  • 過好自己的生活,忽略那些不相干的人和事
    楊絳先生最出名的一句話大概就是,「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得活得多麼智慧通透豁達才能說出如此的驚人之語呀?大師不愧為大師!這個標題其實分為前後兩部分,一是,過好自己的生活;二是,忽略一切不相干的人和事。知易行難,究竟怎樣生活才算抵達這樣的理想境界呢?
  • 通往十一維宇宙的視覺之旅
    我的人生軌跡主要以某個美國大城市為中心,只有博物館的科學展覽和偶一為之的水族館之旅,才能讓我一瞥世界的浩瀚。儘管令人著迷,但這些人造產物始終無法完全復刻出自然之壯麗。我發現自己最近墜入了白日夢:我想潛進南非的海藻森林,或在北極的凍土斜坡上探險,那些受光線照耀而閃閃發光的滴水冰穴是通往新世界的入口。我和許多人一樣,希望有朝一日能前往各地冒險,走遍世界。
  • 探索「物理、科技、航天」,「求知、實踐、揭秘」之旅
    你想不想了解中國留學生在美國的學習和生活狀態,規劃自己未來的求學之路呢? 你想不想去美國國家宇航局NASA參觀學習,與來自全球各地的中學生一起探索太空呢?
  • 2020年《Nature》重磅來襲:成年大腦神經元可「返老還童」
    結果顯示,與嬰兒與兒童時期的腦組織樣品相比,腦部的新生神經元主要出現在胎兒發育期,並在14周的時候數量達到頂峰,22周以後則開始減少;同時,新生神經元表現出細長而簡單的細胞形態,並隨著發育逐漸生長為成熟的神經元形態。而到了7歲左右,就基本不會再產生新生神經元了(圖2)。
  • 邀請你加入挑戰自己的神奇之旅
    今年我給自己定下了一個計劃:2020年年末,我要去南極看看那片神奇的大陸。這是一次探索世界盡頭的旅行,也將是一次挑戰自己的神奇經歷。我想,很多朋友們也和之前的我一樣,對南極很興趣,卻不知道我們普通人也能去。所以,我想用這篇文章發出一個邀請,期待你和我一起出發,去南極!
  • 腦神經元能同時釋放兩神經遞質
    來自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北京師範大學生科院,杜克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首次報導了腦神經元能同時釋放穀氨酸和乙醯膽鹼兩種經典神經遞質,並通過不同傳輸方式激活突觸後神經細胞
  • 科學家使用多巴胺無縫連接人工神經元和生物神經元
    僅僅 5 年時間,神經形態裝置或者大腦啟發計算裝置已經顯得很古怪了。那什麼是當前的寵兒?這就要說到人工 - 生物混合計算了,而人工 - 生物混合計算是將人造計算機晶片和生物神經元無縫結合到半活電路中。
  • 歷史上的今天 : 挑戰者號的探索之旅
    1872年12月21日,英國海洋考察船挑戰者號從樸茨茅斯港起航,踏上長達3年的地球海洋探索之旅。
  • 一文讀懂帕金森病的「那些事」
    早期患者會覺得 「我最近發現自己的右手(或左手)不對勁,不如以前利落,寫字不像以前那麼漂亮了,打雞蛋的時候覺得手不聽使喚,不如另一隻手靈活。走路的時候覺得右腿(或左腿)發沉,似乎有些拖曳的感覺。」一次性完成神經調控,無需再次住院。手術損傷不可逆,但損傷範圍小,僅相當於腦深部電刺激治療損傷範圍的十七分之一。極少有後遺症發生,療效平均維持5-7年。如果症狀復發,再次手術的風險較小,費用較低,適合廣泛人群。神經幹細胞腦內移植治療:神經幹細胞,在腦內移植生存後,可以分泌多巴胺,從而實現對因治療。療效相對較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