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揭示人體組織中細胞類型特異性QTL

2020-09-22 MedPeer

GTEx聯盟和其他研究機構在人類組織中繪製數量性狀基因座(QTL)的工作已經確定了大多數基因的表達QTL(eQTL)和剪接QTL(sQTL)。然而,這些研究主要是通過測量大塊組織(bulk tissue)樣本的基因表達來進行的,從而掩蓋了基因調控效應的細胞特異性,進而限制了它們的功能解釋。鑑定具有活性QTL的細胞類型將是揭示導致複雜性狀變異的分子機制的關鍵。最近的研究展示了通過使用細胞類型比例的計算估計,從大塊組織RNA測序數據中識別細胞類型特異性QTL的可行性。到目前為止,這樣的方法只應用於有限數量的細胞類型和組織。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通過將這種方法應用於GTEx組織的不同細胞類型,來自德國、美國、西班牙和瑞士的研究人員表徵了人類組織中遺傳效應的細胞特異性,並描述這些效應對複雜性狀的貢獻。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20年9月11日的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Cell type–specific genetic regulation of gene expression across human tissues」。

圖片來自Science, 2020, doi:10.1126/science.aaz8528

越來越多的基於計算機的細胞類型解卷積方法和相關的具有細胞類型特異性標誌基因的參考序列集(reference panel)使得人們能夠從大塊組織基因表達數據中穩健地估計特定細胞類型的富集度。這些研究人員對來自GTEx項目的35個組織的7種細胞類型(脂肪細胞、上皮細胞、肝細胞、角質細胞、肌細胞、神經元和中性粒細胞)進行了基準測試,並使用它們的富集估計值來繪製至少一種細胞類型特異性的QTL。他們通過測試基因型和細胞類型富集之間的相互作用,繪製了這樣的細胞類型相互作用的eQTL(ieQTL)和sQTL(isQTL)。

通過使用43對組織和細胞類型,這些研究人員發現3347個蛋白編碼基因和長鏈基因間非編碼RNA(lincRNA)基因具有ieQTL,987個基因具有isQTL(在每對組織和細胞中的錯誤發現率為5%)。為了驗證這些發現,他們在現有的外部數據集中測試了QTL的複製,並應用eQTL雜合子的等位基因特異性表達進行了獨立驗證。

這些研究人員分析了細胞類型相互作用QTL的組織共享模式,結果發現ieQTL富集於具有組織特異性eQTL的基因,一般不在不相關的組織中共享,這說明組織特異性的eQTL來源於組織特異性的細胞類型。

最後,這些研究人員測試了ieQTL和isQTL與87個複雜性狀的遺傳關聯的共定位情況。他們發現細胞類型相互作用QTL富集於複雜的性狀關聯,並發現了數百個在大塊組織中未被檢測到的位點的共定位,相應地比與標準QTL的共定位增加了>50%。這些結果還揭示了類似數量的共定位標準QTL的細胞特異性和潛在起源。

在GTEx組織中鑑定出的7種細胞類型的ieQTL和isQTL表明絕大多數細胞類型特異性QTL還有待發現。這項研究的共定位結果表明繪製細胞類型特異性QTL的綜合圖譜將對獲得複雜性狀關聯的機制理解非常有價值。這些研究人員預計,這項研究中提出的方法將可作為繪製單細胞中QTL的研究的補充。

相關焦點

  • Science:揭示人體組織中細胞類型特異性QTL
    鑑定具有活性QTL的細胞類型將是揭示導致複雜性狀變異的分子機制的關鍵。最近的研究展示了通過使用細胞類型比例的計算估計,從大塊組織RNA測序數據中識別細胞類型特異性QTL的可行性。到目前為止,這樣的方法只應用於有限數量的細胞類型和組織。
  • 研究揭示不同人體組織中基因表達的細胞類型特異性遺傳調控
    研究揭示不同人體組織中基因表達的細胞類型特異性遺傳調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14 13:42:31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Tuuli Lappalainen、Sarah Kim-Hellmuth等研究人員合作揭示不同人體組織中基因表達的細胞類型特異性遺傳調控
  • Science特刊從轉錄組角度專注於人體遺傳變異
    5.Science:揭示人體組織中細胞類型特異性QTLGTEx聯盟和其他研究機構在人類組織中繪製數量性狀基因座(QTL)的工作已經確定了大多數基因的表達QTL(eQTL)和剪接QTL(sQTL)。然而,這些研究主要是通過測量大塊組織(bulk tissue)樣本的基因表達來進行的,從而掩蓋了基因調控效應的細胞特異性,進而限制了它們的功能解釋。
  • Science:對人類血細胞中的所有蛋白編碼基因進行全基因組轉錄組分析
    在此之前,人類蛋白質圖譜包括來自外周血單核細胞的基因表達信息,但不包括來自許多其他血細胞亞群的基因表達信息。為了提高解析度,人們需要對血液中的細胞進行了深入表徵,以提供人血細胞中基因表達的詳細細節,並將它們與體內的其他組織相關聯在一起。
  • Science:不同人體組織中端粒長度存在差異
    一項新研究分析了 20 多種人體組織,發現了不同組織類型之間的差異和關聯,指導我們理解疾病和衰老機制。
  • Science:新研究揭示進餐時間和肝實質細胞內部時鐘控制身體節律和...
    2020年8月1日訊/生物谷BIOON/---人體中的幾乎每個細胞都有自己的24小時時鐘,來自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發現,這些時鐘彼此間的相互作用方式對人體的代謝健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Science:我國科學家從結構上揭示人胰高血糖素受體的G蛋白特異性...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復旦大學和上海科技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利用低溫電鏡(cryo-EM)技術解析出人胰高血糖素受體(GCGR)與它的同源激動劑和不同類型的G蛋白(Gs或Gi)結合在一起時的三維結構。
  • 【突破】500,000+單細胞的RNA序列揭示所有主要人體器官的細胞類型圖
    在周三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中國研究人員根據來自中國漢族捐贈者的500,000多個單細胞的RNA序列,描述了所有主要人體器官的細胞類型組成。這項研究為人類生物學提供了寶貴的資源。
  • Science:發現有助於蝌蚪尾巴再生的新型細胞類型
    下一代測序領域近期取得的進展意味著科學家們如今能夠在單細胞解析度下追蹤整個有機體或組織中哪些基因開啟(或者說表達)。這種稱為單細胞基因組學(single-cell genomics)的技術使得更詳細地基於不同細胞類型的一組特徵性的活性基因來區分它們成為可能。
  • Science:我國科學家揭示細胞毒性淋巴細胞在靶細胞中引發細胞焦亡...
    因此,淋巴細胞的細胞毒性可能是環境依賴性的。顆粒酶家族在人類中包括5個成員:顆粒酶A(GZMA)、顆粒酶B(GZMB)、顆粒酶H(GZMH)、顆粒酶K(GZMK)和顆粒酶M(GZMM),而在小鼠中包括11個成員,每個成員都具有它自己的底物特異性。人們對顆粒酶的研究已有30多年了,主要的關注點是兩個大量存在的成員(GZMA和GZMB)及其在殺死癌細胞中的作用。
  • 細胞類型特異性轉錄選擇性依賴中介體
    細胞類型特異性轉錄選擇性依賴中介體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2 20:47:09 奧地利科學院Georg E.Winter、德國馬普所Patrick Cramer等研究人員合作發現,細胞類型特異性轉錄選擇性依賴中介體。2020年6月1日,《自然—遺傳學》在線發表了這一成果。 研究人員通過耦合快速亞基降解與正交實驗讀數來量化了中介體調控的RNA聚合酶II(Pol II)動力學。與相分離驅動的轉錄起始模型相一致,在中介體降解後,大量低磷酸化的Pol II簇迅速分解。
  • 《Science》揭示人體免疫新細節:殺傷性T細胞的蛋白質「炸彈」
    當人體遇到外敵入侵時,先天性免疫細胞首當其衝,它們會迅速作出殺敵反應。如果出師不利,作為人體免疫最後一道防線的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殺傷性T細胞,CTL)會被召集,它們憑藉多種生物學功能去殺死感染的細胞和癌細胞。這一過程已被我們所熟知。
  • 科學家揭示性別差異對不同人體組織基因表達的影響
    科學家揭示性別差異對不同人體組織基因表達的影響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12 15:23:00 美國芝加哥大學Barbara E.
  • Science:ILC -III介導微生物特異性T細胞「陰性選擇」
    Sonnenberg在《science》雜誌在線發表了他們對這一問題的深入研究。 首先他們發現CCR6+ ILC-III是腸繫膜等腸道淋巴結中豐度很高的ILC類型的細胞。之後,他們比較了野生型小鼠與CIITA-/-小鼠的ILC-III內部MHC-II的表達量,證明了MHC-II在其中的表達依賴於上遊信號分子CIITA。
  • 對人體B細胞譜的綜合分析揭示了新的亞群和腸道駐留記憶表型
    Shlomchik執行主編:王建祥 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血液病醫院審校:吳亞妹 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血液病醫學部關鍵點:對健康供者器官組織中B系細胞分析揭示了血液和組織之間組織特異性差異與不同。發現新的記憶B細胞亞群,包括1個具有獨特表面標記和基因表達的腸道特異性亞群。
  • Science:RNA結構決定著細胞中的相分離特異性
    2018年4月14日/生物谷BIOON/---生物學中長期存在的一個謎團是在一個細胞中碰撞的數百萬個分子如何「找到」彼此並組裝成一種功能性的結構。在過去的十年裡,科學家們在從細菌到人類的許多細胞類型中觀察到蛋白和RNA分子凝聚成液滴(droplet)或者說無膜凝聚物(membrane-free condensate)。他們還指出在健康細胞中形成液滴的相同蛋白能夠在神經退行性疾病等疾病情形下發生「固化(solidfy)」。但是,是什麼讓相同液滴中的某些分子聚集在一起,並將其他分子排除在外,卻一直沒有得到解釋。
  • 淺談組織特異性Treg (一) 腦駐留Treg細胞
    組織駐留Treg在組織穩態和重塑方面發揮更為突出的作用。了解組織特異性駐留Treg細胞,對於當前以工程改造免疫細胞用於自身免疫疾病的細胞療法開發意義深遠:充分利用其組織特異性,根據實際需求改造出可靶向特定組織且具有組織修復功能或是高效遷移入淋巴器官恢復免疫耐受功能的工程化Treg。
  • Science:揭示突觸特異性的可塑性區分關聯記憶之謎
    當兩個記憶相互作用並被編碼在相同的神經元集合中,大腦如何儲存和確定一個特定記憶的身份仍然是未知的。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日本富山大學的Kaoru Inokuchi博士領導的一個研究團隊證實突觸特異性的可塑性(synapse-specific plasticity)代表著特定的記憶實體,而且特定的印跡細胞集合之間的突觸可塑性對信息儲存來說是非常充足的而又至關重要的。
  • Science:構建出真渦蟲細胞類型轉錄組圖譜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懷特海德研究所和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分離出來自一種真渦蟲(具體而言是地中海圓頭渦蟲,學名Schmidtea mediterranea)的5個身體區域的總共66783個細胞,並利用單細胞RNA測序術系統性地分析了這些細胞,揭示出一個完整有機體中幾乎每種類型細胞的全部活性基因(或者說「轉錄組」),包括罕見的真渦蟲細胞類型(比如在由大約
  • 三篇Science揭示單個細胞形成完整有機體的基因圖譜
    這一壯舉是自然界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之一,而且儘管經過了幾十年的研究,生物學家們還是對這一過程知之甚少。如今,在三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哈佛醫學院和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報導他們如何系統性地對發育中的斑馬魚和熱帶爪蟾(Xenopus tropicalis)胚胎內的每個細胞進行分析,從而確定揭示單個細胞如何形成一個完整有機體的路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