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心理學:女人尖叫其實是在嚇走敵人、尋求保護

2021-01-15 小明心夥伴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尖叫,是人類在感受到恐懼的時候,情緒引發的條件反射,屬於無意識的行為。在心理學領域,在某些觸發條件下,所產生的強烈行為,比如尖叫等,被稱為「高喚醒」情緒。

在面對外界的刺激時,我們往往會因產生應激反應(stress reaction)而尖叫,這是一種比較正常的表現。

當然了,在我們興奮或者是驚訝時,也可能會尖叫。那些心思細膩且敏感的女性,尖叫的頻率往往比普通女性高。

進化心理學的觀點認為,人類的大腦是一整套信息處理器,在輸入一定的指令後,就會出現與之相對的結果,並指引人體做出固定的反應。

舉個例子,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人們會感到恐懼,這時,他們的腿部血液循環會變快,這有利於人們快速地逃跑,從而擺脫危險。

在不同的環境下,人們都有著不同的反應機制。下面,我們會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女性尖叫的心理本質以及相對的反應機制。

驚恐

在經過大量的實踐研究後,心理學家發現:在一些恐怖、危險的環境下,男女的恐懼程度是相同的,女性用來釋放內心恐懼的方式會更加強烈,比如尖叫等,原因主要有兩點。

一、人在尖叫時,心跳加速,身體便處於極度緊繃的狀態,這些狀態有利於身體力量的凝聚,能夠使處於危險境地的女性,更容易逃跑或者奮起反抗。

這種現象也體現出了人類趨利避害的本質,在《自私的基因》一書中,作者就揭露了人類基因的「自私性」,只有對人類繁衍生息有幫助的基因才會被代代相傳。

尖叫這種基因,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柔弱的女性,在危險時尋找保護傘,或者嚇走敵人。

二、那為什麼在緊急情況下,女人比男人更喜歡用尖叫來宣洩內心的恐懼呢?

其實,是因為社會對女性尖叫的包容度比較高,而男性則從小被教導,要冷靜鎮定、處事不驚。

因此,當男性遇到緊急情況時,會選擇壓抑自己的尖叫能力。

表達情緒

女性在表達自己的情緒時,也會選用尖叫的方式。

人腦內的監測系統可以控制情緒,因此,對於其他的心理活動,也有著促進和瓦解的雙重作用。

積極的情緒可以使人心情愉悅,而消極的情緒則會起到破壞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情緒也會影響一個人的健康,趨利避害的本性促使著人們擺脫負面情緒。

心理研究表明,女性比男性更會傾訴和訴苦。這源於女性內心的敏感性和觀察力。

對於她們來說,一點瑣事就可以掀起她們內心的波瀾,她們也會面對更多的矛盾。在遇到困難時,她們會選擇向朋友傾訴,以此緩解內心的壓力,擺脫負面的情緒。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情侶、夫妻吵架時,雙方交談的越激動,女方的情緒也波動的越大。

當她們不悅的情緒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如同即將爆發的火山,一下子徹底爆發。

女方的傷心、不滿、痛苦和怒氣,都會在那一瞬間通過尖叫的方式爆發,將心中所有的情緒都宣洩出來。

女性喜歡向其他人表達自己的情緒,尖叫對於她們而言,是放鬆心情的好方法。當她們不知道該用什麼來表達自己的喜悅或悲傷時,就會大聲尖叫,這種原始的方式,也直觀的反應出她們的情緒。

不僅如此,尖叫還是一種生存工具。如果一個嬰兒不哭不鬧,父母又怎麼能知道他們的需求?

對於成人來說,通過移情和同情的心理可以維護人際關係,因此,尖叫等情緒能夠有利於女人融入大環境。

被批評

人類處在童年時期,尖叫很有可能是因為被侵擾。當父母不停地管教孩子時,也會把自己的焦慮傳染給孩子,使其無法專注於自己的空間,遂暴躁易怒。

尖叫就成了他們向父母表達不滿的工具,也是他們自保的殺手鐧。

這種原始的內心衝動,看似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消失,實際上,是模仿心理讓我們將其隱藏了而已。

對於女性來說,在被批評的過程中,如果對方是一個可以信賴、不需要計較利益得失、永遠不會失去的人,那麼她們選擇用尖叫表達情緒的可能性會更大。

雖然,女性的尖叫聲沒有男性的分貝高,但是,女性尖叫的振幅也足以使人煩躁焦慮。

在女性眼中,尖叫是宣洩感情的利器,是表達想法的工具,有些時候還能夠成為保護自己的盾牌。所以,這是一種可以被理解的行為。

相關焦點

  • 與「進化心理學」親密接觸
    但進化心理學則認為,人類行為是人類固有的本性和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進化心理學認為,基本上所有兩性的差異,都可以用生育能力的差異來解釋。這個差異首先就是數量級上的差異。一個男人理論上可以有無數個孩子,而一個女人終其一生最多只能有幾十個孩子,這就決定了女人一定更重視家庭。這種「重視」可能是無意識的,還是那句話,那些不重視家庭的女人都被進化淘汰了。
  • 戴維·巴斯《欲望的演化》:男人愛貌,女人愛才,進化心理學的鍋
    所有這些問題的背後,歸根究底都和進化心理學的機制密切相關。本書作者戴維·巴斯,是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心理學系教授,在人類擇偶策略的科學研究領域享有很高的聲望,是進化心理學領域的集大成者。巴斯教授已經出版有 9 部著作,發表了200 多篇學術論文,同時獲得過眾多獎項,包括美國心理學會(APA)頒發的心理學早期生涯傑出科學貢獻獎和斯坦利·霍爾獎。
  • 《進化心理學》告訴你:小蘿莉為什麼容易愛上中年大叔
    看到這些,我們或許會說,男人是理性的,所以,他更清楚自己想要什麼,而女人是感性的,她們更容易讓愛情跟著感覺走。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進化心理學:心理的新科學》這本書則從人類進化發展的歷程分析了這種擇偶選擇的不同,是為了適應物種的進化和繁衍。我們可以想像一下人類祖先的生活:生火取暖,狩獵捕食,還要逃避野獸和敵人的追捕。
  • 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解讀你的女朋友為何愛買包
    《進化心理學》是一部講人類在進化歷程各種心理如何產生的書,看完後你會發現很多事都可以從進化的角度分析一下,比如:女人為何熱衷買包,大多數人為何會有演講恐懼症,父母為何願意對撫育的子女付出,子女為何到一定年紀會有離家闖蕩的衝動,街頭混混和專家教授在各自地位、聲望和社會支配有何相似和不同之處。
  • 自然法則裡的同性相斥,女人的敵人還是女人!
    看多了古裝劇,人們都對古代的生活形成了固定的印象,那就是在古代,走到哪裡都是一群女人在打架。在宮裡要宮鬥,在家裡要宅鬥,出門還有圈圈繞繞的一系列關於女人的爭鬥戲碼。但是只要你用心觀察,其實現實中卻不止是古代,在如今的生活中,女人的敵人依舊只有女人!在很多時候,女性對待陌生的男性都非常善良溫和,體貼待人,可是常常對自己的閨蜜和陌生的女生卻抱以莫名濃重的敵意。從表面上看,很多人認為這是同性之間容易相互攀比,女性之間容易比鞋、比包、比衣服、比化妝品、比男朋友、比家世等等,男生之間也有類似的情況,因此人們稱其為「同性相斥」!
  • 進化心理學告訴你,必須面對一個殘酷的現實
    作為一個女人的你,當然希望男人喜歡和欣賞你內在美麗和善良的本性。外表的美麗是短暫的,生理結構上的差異,導致女人普遍會比男人衰老得更快,只有內在的美才能令一個女人擁有持久的吸引力。事實上很多男人會喜歡女人內在的美麗,但是女人必須面對一個殘酷的事實,你必須在第一次接觸他的時候通過外在的身體魅力去吸引住他,因為這樣你才能讓更多的男人進一步欣賞你內在美的機會,你才會有更大的選擇空間。
  • 進化心理學視角下人的一些心理與行為
    (一) 最近閱讀了戴維.巴斯的著作《進化心理學——心理的新學科》,發現進化心理學還挺有意思,它提供了一個有趣而獨特的視角 (二) 進化心理學有一個核心概念——適應器,它可以是一個器官、一種本能,也可以是一種心理機制或者情緒反應。在人類進化過程中,適應器進化出來是為了解決適應性問題既如何才能夠有利於生存和繁殖。
  • 感情裡,男人女人,不可不知的三種戀愛心理學效應
    兩個人既然選擇在一起,就要好好去愛彼此,然而,在愛情裡面,其實會有很多劇情的,男人和女人,都需要明白的是,戀愛中,其實會有這幾種戀愛心理學效應,只有弄清楚這幾種戀愛心理學,兩個人的感情才會越來越順利。感情裡,男人女人,不可不知的三種戀愛心理學效應第一:戀愛中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感情故事,最後兩個人的結局很不好,因為兩個人家族的不同,導致兩個人命運的不同,現實生活中,也是如此,父母越是幹預,未婚的青年男女就會越相愛,因為人本身就會有一種逆反的心理,從心理學角度上來看,越是得不到的
  • 同性戀研究綜述:基於進化心理學視角
    關鍵詞:同性戀;進化心理學;同性戀基因;內涵適應理論 引言從心理學角度研究同性戀是從近代才開始的,隨著研究的加深,學者們發現已有的認識理論在同性戀問題上的研究有著諸多不足,這個時候,隨著進化心理學這個源於生物學的心理學研究新取向的出現,對於同性戀的研究出現了新的認識。
  • 細菌垂死時發出「死亡尖叫」,保護同伴逃離抗生素追殺
    群集細菌死亡時會發出「尖叫」,提醒周圍細菌有危險逼近。科學家在一項新研究中寫道,當面臨如抗生素等威脅時,細菌的化學死亡尖叫可以為倖存細菌提供充足的時間來獲得傳遞抗生素耐藥性的突變。  很多種細菌在細長的尾狀結構「鞭毛」的作用下高速遊動。有時候,像大腸桿菌這些細菌的群集內有數十億個細菌,它們以群體方式協調性地依靠鞭毛在固定表面上移動。
  • 看進化心理學的勁爆解釋
    這不,進化心理學就剛好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有趣的視角。  那麼問題又來了,什麼是進化心理學?  簡而言之,進化心理學是用進化的觀點來理解人類心理或大腦的機制,運用進化論對人類心理的起源和本質以及一些社會現象進行研究。  進化心理學認為,人是由生理和心理兩部分構成的有機整體,人的生理和心理機制都應受進化規律制約。
  • 心理學:讓女人滿意很難?看看是什麼情況,或許角度可以換一換
    這種情況,你可能很考慮她的各種訴求,並積極尋求響應,但是就是很難滿足她的需求,難得她的歡心。 妻子很難滿足,或許她的中心訴求沒有被滿足,沒有被認真對待。另一半忽略了她的中心訴求,她的心中因此累積了不滿和情緒。她的很難被滿足,是她在表達這些不滿和情緒。
  • 進化心理學,男人進化可能確實比女人慢一拍
    男人進化有可能確實比女人慢一拍。在遠古叢林時期,人類是捕食者,同時又是被獵的對象。不可描述的行為可不是浪漫的行動,而是危險的行為。為了儘可能的繁衍,男人從基因上尋找最大數量的異性。而女性就是需要為她的有限的卵子尋找最好的、最健康的後代。因為人類不能和魚一樣,有了魚卵就不管了。父母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才能讓孩子長大成人。
  • 心理學:究竟什麼是愛情?我們要從人類進化史中尋找答案
    關於這個話題,我們應該抽絲剝繭的分析,從人類進化史中以及父愛和母愛上面尋找答案。在說人類進化史之前,我們要先從父母身上找答案,因為這樣我們才能知道女人和男人,對愛情的態度,以及到底什麼是愛情。說到了父母,大家覺得母親和父親哪一方對孩子的投入更高?
  • 為男子天團尖叫,「迷妹」要的究竟是什麼
    研究粉絲心理學的美國學者古德溫-尤勒(Jamie Goodwin-Uhler)告訴美國《大西洋月刊》:「青春期是個充斥著複雜感情的時期,迷戀美麗、有名、遙不可及的偶像是人們對自己性別和身份的探索,這種感覺可能令人亢奮。」
  • 進化心理學的解釋力
    近來,對於火熱的進化心理學理論,正反雙方展開了一場論辯。《進化心理學:新的心靈科學》中宣稱,進化論的進路可以整合心理學各個分散的分支,正開始改變對藝術、宗教、經濟學和社會學的研究。進化心理學也有多個分支。最有影響的一派在20世紀80年代發源於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因為史蒂芬·平克等人的著作而流行起來。
  • 女人做夢夢見鬼追自己 夢見鬼追我有人保護我
    更願意從自己本身尋求安全感。這兩天你的自我保護欲在加強,如果沒法控制的話,事業和學業都會呈現一種收縮的狀態。你只對自己能夠控制的事情感興趣。這一點,讓旁人看來,你真的有些冷漠!戀情方面,可能會和戀人生悶氣。溝通上不順暢,雙方都是等待的姿態較多。你主動一點吧!
  • 對話進化心理學領袖戴維·巴斯
    戴維·巴斯(David Buss)博士是進化心理學領域最受尊敬的名字之一,他是如此出名,以至於幾乎找不到一本不提到他名字的進化心理學著作。 例子包括對蛇,蜘蛛,黑暗,高度和陌生人的特殊恐懼,這些危險對於人類在深層進化時期的生存是危險的。 進化過程是唯一已知的能夠產生這種複雜機制的科學過程,因此,心理學實際上沒有其他選擇。您可以奔跑,但不能躲避進化心理學。沒有所謂的「非進化心理學」,因為除了進化過程之外,沒有已知的因果過程能夠產生表徵心理學的複雜生物機制。
  • 心理學家:男人比女人更容易出軌,原來基因就決定了
    很多女人有疑問,為什麼男人總是管不住自己的下半身呢?難道男人們不讓自己「亂搞」真的有那麼難嗎?其實,進化心理學上對於這點早有定論。人們為什麼要戀愛和結婚呢?很多的心理學家都對這個進行了研究,而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心理學家們發現,人們戀愛的本質其實是為了繁衍後代。傳宗接代不單單是中國人特有的觀念,人類基因的本能就是如此。人類為了繁衍後代,拋開國家機器,回歸很久以前,生存在原始森林之中,你覺得如何保證自己的基因得到延續?實際上,根據自身生理上的不同,男人們和女人們採取了不同的策略。
  • 進化心理學解密:我們為什麼要消費?
    另一方面,我們對消費和品牌的無力控制感,可以從人類進化史上找到根本原因,進化心理學能夠告訴我們消費背後的種種隱性動機。其實,我們並不僅僅是被廣告迷惑、或出於自我放逐以及攀比才去消費的,而是因為我們能從消費中獲得自信與社會聯繫,或是找到了「酷」的感覺。了解消費深層次的意義,能讓你的消費變得更有意義,並能更好地掌控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