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轉基因之父辛世文,在吃與不吃間證言

2020-10-09 太史公閱讀

現今,世人開始認識到,生物基因克隆和轉移技術的發明,已使生物世界面臨著一場空前重大的革命。

但是,人們也許還不知道,曾經有一名炎黃子孫在這場重大的生物革命中作出過關鍵性的貢獻,並至今還在繼續為推動這場革命的進展而努力奮鬥。這名傑出的炎黃子孫,就是現正擔任著香港中文大學生物系主任的美籍華人辛世文。

辛世文1942年出生於廣東湛江,1954年隨父母到香港,入協同中學就讀,繼而考入香港中文大學的亞新學院學生物。1966年畢業後教了一年中學,再進香港大學,1970年獲碩士學位,隨即赴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留學,1974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嗣後,他先後受聘擔任威斯康辛大學助理研究教授和美國ARCO植物細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首席研究員和分子生物研究室主任。這期間,他曾深入巴西熱帶雨林,通過艱苦的採集,獲得了富含甲硫氨酸的典型植物標本——巴西豆。回到美國的研究室裡,他夜以繼日地設計實驗,深入研究,終於在1980年提取、並克隆出了世界上第一個植物基因,同時第一個發現植物基因亦含插入順序而被國際同行譽為克隆植物基因之父;不久,他又將克隆出來的巴西豆高甲硫氨酸基因成功地轉移到其它植物,從而在全球首次證實轉基因可增加植物甲硫氨酸含量及營養。

辛世文的科學發現無疑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他用實驗表明了人類按照自己的需要和意圖任意設計「製造」植物的童話已不再是天方夜譚,一個由人類充當「造物主」的時代已經到來。因此,便有人戲稱他幹的是「近似上帝的工作」。但他本人卻否定說:「我們做科學家的,只是分析基因,設計基因,改變基因,但不能創造基因。創造基因的,才是上帝。」

應用基因轉移技術於農作物生產,人們將可以從自然基因庫中提取某些抗旱、抗蟲、耐瘠基因注入選定的優質作物,使這些作物不需使用除草劑、殺蟲劑,甚至不必施肥和澆太多的水就能獲得高產。人們還可以將牛的基因轉移到大豆,將蠍子的基因轉移到粟米,將人的基因轉移到魚類……總之,可以不受物種限制,隨心所欲地組合出符合人類需要的各種新作物。在發達國家的生物實驗室裡,這些玩意兒早在5年前就已經被生物學家玩成了正果;其中有相當一批如轉基因大豆等等,已經走上了人們的餐桌。

辛世文提取的第一個植物基因,之後被美國先鋒種子公司以800萬美元的高價買去,辛先生雖然僅象徵性地分得一美元利潤,但他獲得了ARCO植物細胞研究所的優異研究獎。

先鋒種子公司是由被稱為美國玉米雜交種子之父的亨利·沃萊特先生在1926年創建的。它是世界上第一家玉米雜交種子公司。經過近90多年的發展,先鋒公司已成為一個集科研、繁殖原種、種子生產、加工、推廣、銷售一體化的大型、綜合、國際化的公司。它是世界上雜交玉米種子最大的發展和銷售公司。

1987年,辛先生因眼睛對美國大陸的豚草花粉過敏,發生紅腫、疼痛等症狀;同時,他對在ARCO植物細胞研究所從事完全以贏利為目的的應用研究也興趣不高,而選擇到美國受花粉影響最小的夏威夷大學擔任教授,並繼續進行轉基因研究,不斷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辛世文加入美國國籍後,仍不忘祖國的養育之恩,對於祖國的科學事業一往情深。早在1980年,他就開始應邀擔任了中國國家蔬菜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顧問和客座教授,後來更成為該中心的蔬菜種質課題副主任,為中國培訓科技人員並開展合作研究。1990年之後,他又先後應聘擔任了中國農業大學、西北農業大學、武漢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和南開大學的客座教授,以及農業生物技術國家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北京植物細胞工程實驗室科技顧問,並與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植物生理所等眾多單位開展著雙邊或多邊的分子生物工程技術合作研究。1995年,他乾脆遠別妻兒,回到母校——香港中文大學擔任專職講座教授,並於1996年正式就任生物系主任。

辛世文是生物基礎理論和應用科學研究領域的世界級傑出科學家,他的加入,給中國生物學界帶來了生氣,增加了一支重要的科研生力軍。1992年,他代表夏威夷大學與中國科學院植物所和中國北京蔬菜中心合作的高賴氨酸蛋白改進穀物營養課題研究獲得成功,致使三個單位共同獲得一項美國專利。1993年,他發現雲南中藥馬檳榔很甜,但又不含糖分,因而設想提取這種不含糖的甜素基因,並將其克隆轉移到諸如西瓜等甜果中,以替換這些甜果中的糖分,使糖尿病人也能食用。於是,他再次與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北京蔬菜中心合作開展馬檳榔甜蛋白基因分析及克隆研究,其成果又一次獲得美國專利。1996年,他榮獲國務院外專局給為中國建設作出傑出貢獻的外國專家頒發的「友誼獎」及獎章。1998年,他與北京大學陳章良教授協調,合作建立了北京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植物基因工程聯合實驗室,開展聯合研究,交流互動,共同開發生物技術產品,共同培養研究生等等,以促進中國的植物基因工程研究及其在農業、醫學和環境保護中的應用。稍後,他又與袁隆平院士、陳章良和常鎮汝教授聯合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香港科學資助基金(簡稱中港基金),開展了水稻和大豆功能基因組研究。1999年,他再次與袁隆平院士攜手合作,用分子遺傳技術開展雜交水稻品質改良和用分子標誌技術改進水稻形態、增進抗病能力的研究。1999年9月,由他掛帥申請的「植物與真菌生物技術」研究項目,經國際專家評審團評審通過,獲香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3880萬港元的卓越學科撥款資助。2000年,他又參與創辦了由中科院、香港中文大學及安信公司共同集資1億元成立的「上海——香港——安信研究基金會」,並擔任理事。最近,他還與上海植物生理所合作開展了水稻抗逆分子機制及應用研究。短短數年間,他已在中國現代分子生物工程技術研究領域颳起了一股強勁的科研旋風,必將對我國生物科研水平的提高和科研成果的轉化應用產生重大影響。香港中文大學也因為他和楊振寧等一批傑出科學家的加入而變得越來越引人注目。

轉基因食物問題,現在已經鬧得滿世界紛紛揚揚,莫衷一是。綠色和平組織等一批國際反對者認為它將是世界的禍害,並迫使部分國家的市場和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採取抵制態度。一些神學界人士甚至認為克隆技術和轉基因技術都是對上帝的褻瀆;只有上帝才有「造物」的權力,人類擅自越權,必將遭受懲罰。

對此,辛世文教授毫不含糊地站在轉基因食物的護法者的立場之上,為轉基因食物進行著堅定不移的辯護。他說:「如果上帝是全知全能的,他應該預測到人類今天會做基因工程,也只有他允許,我們才做得到。」他認為「人類不會自取滅亡,科學家有良知,懂得自我約束,到最後,一種轉基因食物能否入口,都是由人類決定的。」而且,轉基因技術最終將使作物不用化肥、農藥和除草劑,這將更有利於地球環境保護和人類食物安全。

辛世文教授還認為,21世紀的人類吃飯問題必將有賴於轉基因技術來加以解決。現在世界人口每年增長2%,而糧食產量只增長1.1%,如不發展轉基因食物,若干年後,糧食問題將使人類焦頭爛額。有人跟他爭辯說:「現在世界糧食不是不夠,而是分配不均而已。」對此,辛先生有點光火說:「你不要給我侃政治,侃政治你要跟別個去侃。我是科學家,只是看整體糧食夠不夠。我只知道25年後,就算美國免費送糧食給非洲國家,糧食仍是不夠。不夠,就要發展生物科技。」

對於有人主張要等若干年後,人們能對轉基因食物對地球和人類所造成的影響明確作出無害的定論時,才能允許轉基因食物上市,辛教授反駁說:「我們要相信,科學家能夠將轉基因食物做到最好、最安全,就應該接受。每種轉基因食物在上市之前都做過嚴密測試,保證對人體無害。難道什麼研究都要等50年嗎?一個人命有多長呢?來得及嗎?有人說打手提電話會破壞人腦,難道我們全部停止不用嗎?」

人們也許注意到,著名美國農業科學家、1970年諾貝爾和平獎金獲得者博洛格博士最近曾激憤地為捍衛轉基因食物的聲譽而慷慨陳詞,仗義執言。他指出,轉基因食物絕對是人類的福音而不是禍害。只有那些最無知的人才會反對科學的進步和科學家為改善環境、改善人類生存狀態所作出的努力。事實上,現在反對轉基因食物的人,都是一些心安理得地享受著科學的饋贈而對地球上數以千萬計的窮人的飢餓和疾患麻木不仁,對世界所面臨的糧食問題,以及對基因和轉基因食物本身一無所知的人。真正懂得基因,了解轉基因食物的人則無不為這場造福人類的生物革命的到來而感到歡欣鼓舞。

相關焦點

  • 吃轉基因食物不安全?營養師:幾種食物是轉基因,卻可以放心吃
    一說到轉基因,很多人都非常害怕,認為這樣的食物不能吃。其實早在1996年,轉基因食物就已經開始大規模的種植。據目前的調查顯示,2018年就已經有26個國家種植了轉基因食物。這麼多的轉基因食物難道都不吃嗎?
  • 吃米不忘「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獲得很多大獎不為人熟知
    他嘔心瀝血從事雜交水稻研究已經半個世紀,從為解決中國人吃飯問題,到影響全世界,他取得了很多的科研成果,也獲得了很多榮譽大獎和稱號不為人熟知,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他讓人很欽佩。▪2008年03月30日獲中國著名科學家獎、2007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2010年03月24日獲法國最高農業成就勳章。 ▪2011年獲馬哈蒂爾科學獎。 ▪2014年01月10日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2015年獲第十四屆世界傑出華人獎。 ▪2016年10月03日獲第一屆呂志和獎——持續發展獎。
  • 39、轉基因食品科學家不吃?領導不吃?你還真想錯了
    科學家吃嗎?領導為什麼不帶頭吃轉基因食品?答:我本人選擇食品時不會在意它是不是轉基因,而且由於目前市場上能買到的轉基因食品只有轉基因食用油和木瓜——即使我選擇它們,攝入的量也很有限。如果將來抗蟲玉米、水稻我會傾向於選擇它們,原因很簡單,這些品種可以少打農藥,轉基因抗蟲玉米不發黴,幾乎沒有黃麴黴毒素,食品安全性更高。如果還有其它改善營養品質的轉基因作物上市,我更會選擇食用它們。
  • 又說美國人不吃轉基因了?
    就在前幾天,標題為《崔永元贏了:美國正式宣布轉基因有毒·為了家人·仔細看看……》的微信又火了,轉發竟然2000多萬次。本以為是什麼新消息,點開一看,不過是幾年前換湯不換藥的謠言披了個新馬甲罷了。  美國前不久還批准上市轉基因三文魚  看來傳謠的同學不但不讀書還不看報,沒事,我們今天免費給你讀消息。
  • 轉基因蟲子都不吃,人能吃嗎?當然能
    本人是業內資深媒體人士,研究和報導轉基因近10年,準備全面講解轉基因問題,保證你只要具備初中水平,就能完全看懂!這是一個系列,每篇就講一個問題,會更新40個問題,請持續關注。文/洪廣玉4、轉基因蟲子都不吃,人能吃嗎?
  • 《科學新聞》:美國人究竟吃不吃轉基因食物
    美國人用於直接食用的轉基因食物的比例相對於其生產規模來講,百分比確實不高,但由於其龐大的農業生產能力,即便很低的比例也可以得出很高的人均消費量  近年來,國內輿論一直被一個問題所困惑,作為轉基因作物種植第一大國,美國的公眾到底吃不吃轉基因食品?圍繞著這一問題的各種說辭,讓消費者無所適從。
  • 不敢吃轉基因食品?其實天然「轉基因作物」人類已吃了幾千年
    因為他們在來自美國、印度尼西亞、中國、南美部分地區及非洲等地的291種紅薯品種中,根本找不到不含農桿菌DNA的「非轉基因紅薯」品種來做對比試驗。所有品種的紅薯的基因庫都含有農桿菌(一種在土壤裡很常見的細菌)的基因。換句話說,人類種植的紅薯都是天然轉基因的,無一例外。
  • 方舟子說自己吃轉基因食品,還提倡國人天天吃轉基因食品!
    ,自己經吃了二十年了,現在美國幾種最主要的農作物,包括玉米、大豆、油菜、甜菜、棉花等,基本上都是轉基因的品種。,食用了轉基因食物的動物,多半都出現了各種疾病,其中最常見的是肝臟癌症早期症狀、睪丸發育不全、免疫系統和神經系統部分萎縮等,這些都是極其重大的疾病,而這些疾病都是我們每天賴以生存的轉基因食品所導致的。
  • 世界10大轉基因食品,你轉基因吃多了嗎?
    無論你支持轉基因還是反對轉基因,今天的你都可能直接或間接的吃過轉基因食品。科學家們研製轉基因馬鈴薯,專用於製造澱粉。約10%的土豆可以進行基因改造。所以你將來很可能會吃上轉基因土豆加工產品。雖然官方並沒有說明rBGH牛奶和普通牛奶間有什麼區別,但有反對者指出rBGH奶牛更容易患病,這意味著奶牛會使用更多的抗生素進入到牛奶中。
  • 轉基因能不能吃,以及轉基因的真相
    網際網路上相關討論很多,有的說能吃、有的說不能吃、還有大量陰謀論者說是美國的陰謀。轉基因農作物到底能不能吃?它有什麼危害?華仔我在查閱了相關文獻以及同相關專家討論以後,對轉基因有了新的認知。現就我所了解的內容,稍微科普一下,並提出自己的一些見解。
  • 31轉基因違背自然?你一定吃過,紅薯就是天然的轉基因作物
    但另一方面,不同生物確實有生物屏障,基因攜帶著生物體的遺傳信息,如果不同生物間的基因能很容易進行「轉移」「交流」,那生物界豈不是亂了套?由於科學家進行轉基因操作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藉助農桿菌侵染,因此可以說,「轉基因」其實是自然界已經發生的現象。但要注意,雖然農桿菌可以侵入多達數百種植物,但侵入後它的基因能在這種植物中駐紮並繁衍起來的,目前還只有紅薯,也可見「轉基因」並不容易,不同物種間的「基因轉移」並非可以輕易發生,完全不用恐慌。
  • 湛江雷州名人:辛世文,農業生物技術專家
    辛世文(1942.9.15- )農業生物技術專家。出生於廣東省湛江市,原籍廣東省海康縣人。1974年畢業於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植物生物化學專業,獲博士學位。曾任美國ARCO植物細胞研究所首席科學家、分子生物部主任及夏威夷大學植物分子生理系正教授,現任香港中文大學生物系講座教授。
  • 吃了轉基因食物,會被「轉基因」嗎?
    編者按:轉基因技術安不安全?轉基因食品能不能吃……在日常生活中,公眾常常被轉基因問題困擾,甚至被轉基因謠言蠱惑。在2020年全國科普日期間,光明網基因科普團隊針對相關問題邀請專家進行權威解答,推出系列作品《轉基因你問我答》,為公眾答疑解惑。
  • 揭轉基因十大謠言:美國人不吃轉基因賣給中國人?
    權威學術組織中國農業生物技術學會今天在京發布轉基因十大謠言真相。風口浪尖的轉基因,頻頻在網絡上傳出「聖女果都是轉基因」、「美國人從來不吃轉基因」等虛假消息,即便權威人士反覆闢謠也沒能阻擋謠言的流傳。你有沒有中招,來看一看。
  • 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國歐盟也吃轉基因食品
    動物實驗可推算安全問題    有反轉人士提出,轉基因糧食應進行人體實驗,拿轉基因糧食讓人吃做一組實驗,這期間不能吃任何自然食物,以免自然食物緩衝了作用,儘可能排除了眾多幹擾。    針對「反轉」人士提出最多的「轉基因食品安全性評價為何不做人體實驗」的疑問。
  • 【用科學擊碎流言】美國人又不吃轉基因了?
    (原標題:【用科學擊碎流言】美國人又不吃轉基因了?) 前不久,一篇名為《崔永元贏了:美國正式宣布轉基因有毒,為了家人仔細看看》的文章,又在網上和微信朋友圈流傳開來。這篇文章發出警告:美國人民「再一次」不吃轉基因食品了!看過這篇文章後,一些談轉基因色變的人開始奔走相告,說美國人都不吃了,可見轉基因的東西確實可怕。
  • 農業部官員:美國人不吃轉基因食品純屬謠言
    6月13日,農業部批准了三種轉基因大豆的進口,再次引發各界對於轉基因的討論。媒體和公眾經常引用「美國人不吃轉基因大豆」等觀點進行反駁和抗議。對此,農業部科技發展中心基因安全管理處處長李寧7月3日在做客人民網訪談時表示,「美國人不吃轉基因食品純屬謠言」,「真相是美國是種植和食用轉基因作物時間最長和數量最多的國家」。
  • 轉基因食品到底能不能吃?安不安全?
    轉基因作為-一種新興的生物技術手段,它的不成熟和不確定性,必然使得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那麼轉基因食品到底可不可以吃呢? 轉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GMF)是利用現代分子生物技術,將某些生物的基因轉移到其他物種中去,改造生物的遺傳物質,使其在形狀、營養品質、消費品質等方面向人們所需要的目標轉變。
  • 被「妖魔」的轉基因|吃了轉基因食品會影響我們的基因嗎?
    【編者按】自從1983年第一株轉基因植物問世以來,轉基因技術的前行就伴隨著巨大的爭議。如今已有數十種乃至上百種轉基因植物在世界各地的實驗室中誕生,涉及作物種類包括木瓜、大豆、玉米、茄子等。然而在全球範圍內,公眾對轉基因技術的概念認識卻廣泛受到陰謀論和政治群體的影響。與所有技術一樣,轉基因技術在應用時需要嚴格的論證和政府的監管。儘管各國政府的監管方式有所不同,對轉基因的科學理解卻早已達成共識。澎湃新聞整理了國內相關學者的科普演講,為公眾簡述轉基因是什麼、研究的必要性,並對轉基因常見誤解進行解答。本篇為該系列的第4篇。
  • 轉基因食品安不安全,能不能吃?
    關於轉基因食品,大家都一直心存疑慮。那麼,轉基因食品究竟能不能吃呢?其實在玉米遺傳育種專家戴景瑞院士看來,轉基因食品是安全的,我們一起來看看為什麼吧。轉基因食品安全性是經過科學評估的每一種投入商業種植的轉基因作物,其安全性都經過了嚴格的科學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