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雷州名人:辛世文,農業生物技術專家

2020-10-06 喜歡聽歌也喜歡分享

辛世文(1942.9.15- )農業生物技術專家。出生於廣東省湛江市,原籍廣東省海康縣人。1974年畢業於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植物生物化學專業,獲博士學位。曾任美國ARCO植物細胞研究所首席科學家、分子生物部主任及夏威夷大學植物分子生理系正教授,現任香港中文大學生物系講座教授。


  在農業生物技術方面取得開拓性成就:1980年成功克隆菜豆儲藏蛋白phaseolin基因並發現其含有內含子(Nature 1981),被譽為世界上第一個克隆植物基因的科學家。1989年通過基因導入技術,把種子蛋白質中必需胺基酸(甲硫氨酸)含量顯著提高30%,這是運用生物技術提升植物必須胺基酸含量第一個成功例子。1988年與研究組成員克隆出與Bt toxin有不同抗蟲機制的基因Arcelin, 為植物分子育種提供了新的抗蟲基因。利用巴西豆蛋白基因提高植物甲硫胺基酸含量的研究,被運用到大豆中而帶來的致敏風險,引起了世界對轉基因食物致敏的認識及關切,並導致其致敏性測試和安全管理的確立。主持香港第一個科學卓越領域項目。領導一支擁有20個實驗室的隊伍,獲選為香港特區政府第一個科學卓越學科領域,並獲五年3800萬港元資助。
  2003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相關焦點

  • 華人轉基因之父辛世文,在吃與不吃間證言
    現今,世人開始認識到,生物基因克隆和轉移技術的發明,已使生物世界面臨著一場空前重大的革命。但是,人們也許還不知道,曾經有一名炎黃子孫在這場重大的生物革命中作出過關鍵性的貢獻,並至今還在繼續為推動這場革命的進展而努力奮鬥。這名傑出的炎黃子孫,就是現正擔任著香港中文大學生物系主任的美籍華人辛世文。
  • 湛江地貌演變:六億年前為淺海,海南島是雷州半島的一部分
    從巖石的地理特徵分析,到現在為止,大約六億年前的早古生代,寒武紀早期,整個地球只有一個單細胞生物。當時,湛江地區沒有陸地,只有一望無際的淺海而已。雷州半島北部的地殼隨後經歷地震,急劇下降。在寒武紀末期(大約5.3億年前),地殼在運動中上升,海水在退去後才有陸地。此時,地球上出現了「生命大爆發」,各種生物迅速出現,湛江地區也不再是死氣沉沉,各種動植物開始活躍起來。
  • 螺崗嶺周邊將成湛江版「五彩田園」
    記者 郎樹臣 航拍今年3月,《雷州半島現代農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在省政府常務會議上通過審議,再次激發人們對於雷州半島這一中國「菜籃子」農業發展新的期待。半年多時間過去,落實發展規劃有何新動作?
  • 廣東湛江雷州東裡鎮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石斑魚成效初顯
    中國水產頻道報導,  湛江千舟漁水產養殖有限公司工廠化循環水養殖基地。  雷州籍返鄉創業青年、該公司負責人陳武文告訴記者,千舟漁石斑魚產業園是國家海洋經濟創新項目,總投資近3000萬元,佔地300多畝。
  • 廣東雷州通報22人中毒事件:所食非「跳跳魚」
    廣東雷州通報22人中毒事件:所食非「跳跳魚」   廣東湛江22人中毒非跳跳魚所致  3月19日,廣東省衛生廳公布了湛江雷州市部分群眾食用「跳跳魚」引起食物中毒事件的調查結果:經專家初步判斷,引起食物中毒的並非中毒患者所認為的「跳跳魚(又名彈塗魚,為蝦虎魚的一種)」,而是外觀上與其相似的雲斑裸頰蝦虎魚,該魚含河豚毒素。
  • ​大唐集團公司百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技術研討會在湛江召開
    ​大唐集團公司百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技術研討會在湛江召開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12-01
  • 廣東雷州毒魚事件 「跳跳魚」背了黑鍋
    3月19日,廣東省衛生廳對雷州「跳跳魚」中毒事件公布了初步調查結果,「經專家初步判斷,引起食物中毒的並非中毒患者所認為的"跳跳魚",而是外觀上與其相似的"雲斑裸額蝦虎魚",此魚含毒素。」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水產養殖與生物技術研究室研究員區又君告訴記者,「2007年"雲斑裸頰蝦虎魚"就曾毒倒過16人,甚至有1人在送往醫院途中死亡。」當時,中毒患者就是誤將「雲斑裸頰蝦虎魚」當成了「跳跳魚」。
  • 提升海之魅力 打響雷州濱海旅遊品牌
    雷州烏石分會場載歌載舞歡慶開漁,湛江日報社、雷州融媒體中心攜手通過現場直播呈現這場精彩的開漁文化盛宴,與關注開漁的市民遊客互動,氛圍熱烈。截至當天20時,超過10萬人通過湛江日報社直播平臺觀看了雷州烏石分會場的現場直播,湛江日報微信公眾號推文點擊率突破10萬+,贏得廣大市民網友以及紛至沓來的遊客一片好評。
  • 湛江市雷州青年運河管理局下屬事業單位2020年總成績及體檢公告
    廣東事業單位考試網提供以下事業單位成績查詢信息:湛江市雷州青年運河管理局下屬事業單位2020年總成績及體檢公告,更多關於湛江事業單位招聘,湛江事業單位考試,事業單位成績查詢的內容,請關注廣東事業單位考試網/廣東人事考試網!
  • 「重磅」湛江19個單位上榜省文明單位候選名單
    根據中共廣東省委辦公廳、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開展2018—2020年度廣東省精神文明建設評選表彰活動的工作部署,省文明辦組織開展了新一屆廣東省文明單位推薦評選以及往屆複查工作,經各地各部門推薦和專家評審,確定了2018—2020年度廣東省文明單位候選名單和往屆複查名單,現予以公示,聽取社會各界意見。
  • 湛江近岸海域水質狀況總體較好
    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最近對外發布了《2013年廣東省海洋環境狀況公報》(記者註:以下簡稱《公報》),記者從中了解到:湛江近岸海域水質狀況總體較好;徐聞珊瑚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雷州珍稀海洋生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廣東雷州烏石國家級海洋公園均水質優良。    該《公報》指出:湛江近岸海域水質狀況總體較好。
  • 今天,湛江解放紀念日!歷史上的這天都發生過什麼大事
    1949年12月19日21時許,湛江城內處處揮動著勝利的紅旗,慶祝解放的牆報、標語瞬間貼滿大街小巷。這是解放湛江的最後一場戰鬥,隨著敵軍放下武器投降,湛江宣告解放!1983年12月19日聯合國國際鉀肥所的美國、聯邦德國、加拿大鉀肥專家一行3人到湛江農墾東方紅、前進、湖光農場考察。1992年12月19日寸金橋公園革命烈士紀念碑舉行揭幕儀式。
  • 重磅|未來農業新武器:農業生物技術
    什麼是農業生物技術呢?農業生物技術是指運用基因工程、發酵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以及分子育種等生物技術,改良動植物及微生物品種生產性狀、培育動植物及微生物新品種、生產生物農藥、獸藥與疫苗的新技術。農業生物技術已經農業大國當做核心競爭力,中國也正在努力。
  • 湛江水產界發生大件事!
    目前加入分會的全國性動保企業一共有200餘家,湛江本地約60餘家,湛江外的企業比例達到3/4,大部分是從開始籌備到成立後加進來的,覆蓋了全國大部分動保市場。  分會有兩個目標,一是吸引國內一流的企業加入,二是希望得到國內一流的動保專家的支持和指導。
  • 保護紅樹林溼地 建美麗生態湛江
    ,一早就來到雷州附城保護小區(南渡河出海囗)。幸運的是,近幾年湛江紅樹林溼地連續記錄到這幾種珍稀鳥類。 據悉,去年,保護區管理局先後開展了保護區魚類甲殼類、底棲生物、植物和鳥類資源等資源調查4項。
  • 僅僅相隔一個瓊州海峽,為何湛江和海南的旅遊一個是冰,一個是火
    1.氣候因素湛江地處北回歸線以南的低緯地區,屬熱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雖然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但是冬天的湛江還是比較寒冷的,跟氣溫暖和的海南相比差距還是比較大。縱觀廣東沿海各地的的旅遊勝地,冬天都是人跡罕至,更何況是偏居一隅的湛江。
  • 湛江最特別的粽子:形狀像鴨子的粽子
    我是來自湛江的諭姐說,我喜歡分享湛江生活美食,分享湛江風俗。不知不覺,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快到來了。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端午節期間,湛江人吃的一種很特別的粽子,一種形狀像鴨子的粽子。每年端午節,在湛江的雷州,人們會做一種形狀像鴨子的粽子。
  • 雷州覃鬥這種水果新貴甘甜十足!上市即脫銷!黑金黃皮果變「搖金樹」!
    現場:裝貨一箱搶走一箱20日上午,記者從雷州半島西海岸690縣道直奔覃鬥鎮邁克村的黑金黃皮種植基地,一下車就被眼前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和商販的搶購熱情「嚇到」了。廖林稍微算了一下,除了黃皮果苗種下的首年成本稍高,達到3000多元/畝,從次年開始不包括地租,人工、施肥打藥才花800元/畝,「一種水果要稱為優良品種,不僅需要口感好,管理和技術也應該容易,減輕農戶負擔。」廖林說道。
  • 雷州:今晨專家團隊對紀家海域擱淺死亡的鯨魚進行解剖
    該鯨魚遺體將交廣東海洋大學製作成為生物標本,供海洋科普和研究使用   文/圖/視頻 羊城派記者 袁增偉 通訊員 吳智雅 鄧耀武  6月15日凌晨,來自中國海洋大學和廣東海洋大學的專家團隊,對13日在雷州紀家鎮海域擱淺死亡的鯨魚進行解剖。
  • 120多斤海龜受傷擱淺湛江,被送入動物救護基地「住院」
    廣東湛江雷州調元村的群眾是這樣做的——1月7日下午,根據群眾反映,雷州市東裡鎮調元村附近海域發現一隻受傷的綠海龜擱淺。獲報後,該市農業農村局負責人當即指示工作人員,馬上啟動救護水生野生保護動物應急預案,迅速趕往現場進行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