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全哥
3D印表機出現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近年來隨著其迅速發展,被運用到醫學上來,除了義肢、假牙、骨骼支架等沒有生命特徵的產品,近日研究人員在新一期英國《自然•生物技術》雜誌上報告說,他們利用新開發的3D生物列印系統列印出的人造耳朵、骨頭和肌肉組織,移植到動物身上後都能保持活性。可是,為什麼我腦海裡浮現的畫面會是這樣的?
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想買腎六plus了!
首先,儘管列印器官比列印玩具複雜多了,但是他們的基本原理還是相似的,不過,其中有幾個重點:
1.雖然我們知道器官長什麼樣子,但是它們的內部結構,還需要通過CT或者MRI技術對患者器官進行掃描,才能得到完整的器官藍圖。
2. 使用生物墨水建造模型,所謂生物墨水,就是組成人體器官的細胞,通過粘結劑把它們組合在一起,有時候也會使用幹細胞等物質,主要是為了確保植入後不會有排斥反應。
3.一旦器官被列印出來,需要立即放到生物孵化器中,這樣才能保持活性。
而今,將這些器官移植至動物身上後,它們能夠發揮正常的功能。那就意味著,這項技術未來發展成熟後,可能解決人造器官移植難題。
如果3D列印技術衝破重重難關,來到你的身邊,你敢接受它嗎?
研究人員表示能對「活著的」人體組織、器官進行列印。噢!用自己的器官當模型來列印一個功能更佳的器官,你就不介意了是嗎?
在」Three Tales of Wonder」中曾講述過這樣一個故事,也許是對器官移植涉及倫理學問題的最早描述:
國王Khufu召見巫師Dj,讓他當眾表演接頭術。Dj成功地用魔力將砍下了頭的鵝、長腿鳥、牛的頭接好、國王仍不甘心,差人將一名犯人押上大堂,準備再讓Dj表演時,Dj嚇得驚慌失色,高聲喊道:我的陛下,絕不能對人類做這樣的事情啊!
如果你不介意,你全家都不介意。但是,生物墨水製作要錢、術前準備要錢、手術要錢、器官保養要錢……
最重要的是,由於3D列印器官的新興,決定他不可能在短期內實現普及。
又因著其將帶來的影響力,決定了未來奔赴其上的人群將是巨大的。這就要求法律給予強大的制約力度,而3D列印活體器官作為一項新興技術,無疑面臨政策空檔。
隨著3D列印在醫學方面的快速發展,其在道德、種族和法律上的問題都會慢慢出現,未來在這條路上,不可避免的將紛爭不斷。
不過,我們也沒必要把3D器官列印一棍打死,畢竟科學發展的速度超乎你的想像,今天羈絆我們的問題到明天可能so easy。
所以,我們仍要對這一科學進步給予讚賞,同時對其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度。
醫師在線全科微信討論群現已建立啦!有興趣的醫生大大們可加微信號:quankezhushou 或者長按下圖,按識別圖中二維碼進行報名進群哦!
點擊廣告圖片可放大觀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