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IL與Cirina合併創建早期癌症診斷與篩查全球公司

2021-03-01 測序中國

6月1日,癌症早篩公司Grail今天宣布與Cirina最終達成合併協議。Cirina是一家同樣專注於早期癌症診斷的公司,由來自香港中文大學(CUHK)盧煜明教授(Dennis Lo)及其同事趙慧君教授(Rossa Chiu)、陳君賜教授(Allen Chan),以及主要投資者德誠資本(Decheng Capital)共同創建。該公司的總部位於香港,研究團隊則分布於香港和加州南舊金山。

香港中文大學盧煜明教授

盧教授是全球首位在孕婦血液中發現胎兒游離DNA的科學家。盧團隊在利用血漿核酸用作檢測癌症及其它疾病的領域作出了重大貢獻。盧教授因其在無創血液診斷領域的發現和貢獻而榮獲多項殊榮,包括「2016年未來科學大獎」的生命科學獎項,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和英國皇家學會院士。

GRAIL執行長Jeff Huber

GRAIL執行長Jeff Huber表示:「盧教授是血漿核酸和基因組學領域最卓越的科學家之一。有機會與盧教授、趙教授和陳教授,以及Cirina研究團隊並肩合作,我們倍感榮幸。通過結合雙方的科學專業知識和資源,我們將大幅度增強我們實現目標的能力,實現透過早期癌症診斷以降低全球癌症的死亡率的目標。」

盧教授被任命為合併後實體的科學聯合創始人,並將加入Grail的科學諮詢委員會。德誠資本的創始合伙人兼董事總經理崔相民(Min Cui)博士將作為觀察員加入Grail的董事會。Cirina行政總裁Maneesh Jain也將會加入GRAIL團隊。

在這次公司合併後,Grail會繼續開發全球商業性產品市場,包括歐美和亞洲各地。 Cirina成為Grail的營運附屬公司後,會繼續與香港中文大學開展研究,並進一步深化此關係。

Cirina聯合創始人盧煜明表示:「在以往二十多年中,我投身於研究游離DNA科學,以增進我們對人類生物學和疾病的認識和檢測。我期待與GGrail團隊合作加快推進我們在Cirina啟動的工作,以在全球實現我們對早期癌症診斷的承諾。」

來源:Nasdaq GlobeNewswire

 · END ·

相關焦點

  • 基因檢測公司GRAIL和Cirina合併 專注早期癌症篩查
    近日,由基因巨頭Illumina創立的基因檢測公司GRAIL宣布與Cirina公司合併,並稱雙方將專注早期癌症測試及診斷產品的開發。  根據GRAIL和Cirina官網消息,Cirina在2014年由香港中文大學的盧煜明、趙慧君、陳君賜以及主要投資者德誠資本(Decheng Capital)共同創建,總部位於香港,研究團隊則分布於香港和加州南舊金山。  盧煜明是無創分子診斷與篩查領域的權威,是全球首位在孕婦血液中發現胎兒游離DNA的科學家。三位創始人利用血漿核酸用作檢測癌症及其它疾病作出了重大貢獻。
  • Grail宣布合併Cirina公司:專注癌症早期檢測研究
    Grail宣布合併Cirina公司:專注癌症早期檢測研究2017-06-05 15:36出處/作者:OFweek中國高科技門戶整合編輯:Evelyn責任編輯:huangshihong  6月1日,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門洛帕克的癌症早篩公司Grail與NIPT(無創DNA產前檢測)之父盧煜明教授創立的
  • 快訊 | GRAIL與盧煜明教授創立的Cirina合併
    GRAIL,一家以在早期可治癒階段診斷和篩查癌症為使命的生命科學公司,今天宣布與早期測試癌症公司Cirina 達成合併最終協議。Cirina, 是一家同樣專注於早期癌症診斷的公司,由來自香港中文大學(CUHK),無創分子診斷與篩查領域的世界權威盧煜明教授(Dennis Lo)及其同事趙慧君教授(Rossa Chiu) 和陳君賜教授(Allen Chan),以及主要投資者德誠資本(Decheng Capital)共同創建。公司的總部位於香港,研究團隊則分布於香港和加州南舊金山。
  • GRAIL宣布與英國政府合作,為16萬人提供多癌症早期篩查液體活檢服務
    (NHS)建立合作夥伴關係,計劃於2021年為英國患者提供多癌症早期篩查血液檢測產品Galleri,幫助改善癌症患者治療效果。,Galleri可通過單次抽血區分多階段的50多種癌症,包括缺乏篩查指南的高死亡率癌症和早期癌症,特異性>99%,單一假陽性率 在英國,超過80%的癌症死亡病例來自目前尚無推薦篩查的癌症。
  • 2020年全球癌症診斷初創企業融資排行TOP 10
    簡單講癌症是指機體細胞生長和分裂不受控制時所導致的惡性增殖和轉移疾病,儘管已經研發出各種腫瘤治療方法,如放化療、免疫治療、細胞治療等,但仍未能將癌症攻克。小思根據市場上各企業已公布的融資額,梳理出2020年全球醫療器械-癌症診斷賽道融資排行TOP10,與大家分享此賽道的最新資訊。
  • 愛康核磁共振醫學影像中心成立 主攻癌症早期篩查
    《2012中國腫瘤登記年報》顯示,我國每年新發腫瘤病例約為312萬例,平均每天8550人中招,每分鐘有6人被診斷為癌症,有5人死於癌症,人們一生中患癌概率為22%。同時,每年因癌症死亡病例達270萬例,居民因癌症死亡的機率是13%,即每7至8人中有1人因癌死亡。癌症高發和死亡的形勢十分嚴峻。
  • 80億美元收購Grail,Illumina押注千億癌症早篩市
    Grail將Illumina的產品組合擴展到包括癌症篩查,診斷和癌症監測,在每個主要的腫瘤學檢測應用領域中創建了一系列一流的專有檢測產品。腫瘤檢測應用越來越廣泛和支付方報銷範圍正在加速增長,NGS腫瘤學的總體機會預計將以27%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預計到2035年將達到750億美元市場規模。加速基於NGS的多癌症早期檢測的應用,更快地觸達更多的患者。
  • 專注癌症早期無創檢測,Cirina獲1200萬美元A輪融資
    )北京】10月31日報導(文/竹子)據悉,癌症無創早期檢測公司Cirina已經獲得了由德誠資本領投的1200萬美元的A輪融資。融資將用於開發無創篩查檢測,癌症和其他疾病的早期發現。2014年,香港中文大學李嘉誠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盧煜明教授創立了Cirina,公司位於舊金山,CEO Maneesh Jain曾擔任Ion Torrent營銷和業務發展副總裁,並在醫療成像公司ButterflyNetwork擔任過營運長。Cirina通過試用盧煜明教授開發的技術,檢測和分析循環遊離DNA(cfDNA),以便檢測和開發早期癌症及其他疾病的無創篩查。
  • 比常規診斷提前四年發現癌症 復旦科研團隊證實ctDNA甲基化篩查技術
    利用由復旦校友企業鵾遠基因原創研發的ctDNA甲基化多癌篩查技術PanSeer方法,陳興棟團隊在泰州隊列的血樣中實現了比臨床診斷提前4年發現血液中的微量腫瘤甲基化信號。這一最新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科研與健康意義,證實了通過提高檢測技術的靈敏度能夠更早發現腫瘤標誌物,從而實現有效的對癌症早期篩查。
  • 北京抗癌協會發布《中國高發癌症早期篩查指南》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1月15日北京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夏瑾)「早癌篩查需要規範化,需要科學的指南和嚴格的管理。」北京抗癌協會理事長、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院長季加孚教授在1月15日於線上舉辦的北京抗癌協會2021年早癌篩查規範化研討會暨《中國高發癌症早期篩查指南》新聞發布會上說。
  • 結直腸癌篩查:過度診斷有危害
    開展結直腸癌篩查工作對結直腸癌前病變及早期結直腸癌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有重要的臨床價值。結直腸癌篩查在許多國家廣泛實施,與此同時,國際腫瘤學界對「過度診斷」的關注和討論也在增加。患者並未從診斷中獲益,因為該診斷的「疾病」對於那個個體來說是「無害」的。  對於有症狀患者的診斷治療並不是難題,但在癌症篩查中,對無症狀和假定健康的個體進行評估,這種高發病率和高負擔率的疾病容易發生過度診斷。另一方面,早期浸潤性癌症或癌前病變如果未被檢測到或遺漏,則可能發展成惡性疾病。
  • .| 李延青教授:早期診斷能顯著降低死亡率,論大腸癌的重點篩查...
    CGC 2020 | 李延青教授:早期診斷能顯著降低死亡率,論大腸癌的重點篩查對象與方法
  • 22種癌症相關消化道菌群:篩查、診斷和預後標誌物
    其中,最驚喜的一些發現,來自腸道菌群作為「癌症篩查、診斷和預後標誌物」的潛力。 值得注意的,除了結直腸癌之外,腸道微生物群的變化對一些遠端器官癌症(比如肝癌、胰腺癌)也具有顯著效應。
  • 世界首例,唾液篩查檢出早期癌症!
    若它能在更大範圍的健康人群中進行研究,並得到驗證,那我們或距離推廣口咽癌常規篩查,又近了一步。」Medscape評論。在美國,被診斷為HPV陽性口咽癌的比例,從1980年代的16.3%,升至2000年代的72.7%以上。「我們的研究發現,口咽癌患者的HPV-16 DNA可能直接脫落到唾液中,或可作為早期診斷的生物標誌物。」通訊作者Chamindie Punyadeera,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健康與生物醫藥創新研究所副教授,如是說。
  • 利用"糖蛋白質組學"進行癌症篩查 新銳公司完成$3400萬B輪融資
    蛋白質糖基化異常可導致炎症、癌症等疾病的發生。隨著質譜分析等技術的進步,糖蛋白質組學(glycoproteomics)正在被用於發現和鑑定與疾病的發生和進展相關的糖蛋白。InterVenn 公司利用專有的糖蛋白質組生物標誌物發現平臺,致力於多種癌症的早期精準診斷。通過AI和深度學習優化算法,公司可以在短時間內識別並準確定位樣品中的蛋白質糖基化。
  • Nature子刊:重編程巨噬細胞,或助力癌症早期篩查
    點擊查看 早期發現癌症是成功治療癌症的關鍵。我們知道,隨著腫瘤的生長,它們的一小部分DNA會脫落並漂浮在血液中,也就是現在熱門的「循環腫瘤DNA」。從理論上來說,簡單抽血應該能夠檢測到癌變的跡象。
  • Cirina獲1200萬刀A輪融資開發無創篩查檢測
    創業公司Cirina在A輪融資中籌集了1200萬美元,來開發無創篩查檢測,用於癌症和其他疾病的早期發現。Cirina致力於開發癌症無創早期檢測技術Jain表示,Cirina計劃使用盧煜明教授開發的技術,來檢測和分析循環遊離DNA(cfDNA),以開發用於癌症和其他疾病(例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早期檢測的無創技術。Jain拒絕透露關於該技術的細節,表示公司將採用下一代測序、PCR或微陣列等相關技術。
  • 22歲的護士為了篩查新冠做了肺部CT,篩出了早期肺癌!為何癌症≠死亡?
    癌症≠死亡,對癌症思維的轉變、新的治療理念和治療方法的出現,使得越來越多的癌症患者生存期明顯延長。 肺癌之所以難以發現,是因為患者在早期感覺不到症狀。而肺癌是否出現症狀與肺癌發生時生長的部位相關,如果腫瘤生長在支氣管,可在疾病的早期出現咳嗽、痰中帶血、胸悶等症狀。
  • 新型表觀基因組平臺或有望實現對早期胰腺癌的準確診斷
    近日,一篇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藍星基因公司(Bluestar Genomics)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證實了其所開發的新型平臺在檢測早期胰腺癌方面的強大潛力,這或有望幫助解決目前僅在美國每年都有超過6萬名被診斷為胰腺癌患者未得到及時診斷的需求
  • 抽血篩查癌症,常用哪些指標?
    可以在腫瘤還未長成肉眼可見的包塊時更早期的警示癌細胞的出現。 男女通用腫瘤標誌物 1、甲胎球蛋白AFP:原發性肝癌指標; 2、癌胚抗原CEA:廣譜性腫瘤標誌物,多見於消化系統腫瘤; 3、糖類抗原CA50:廣譜性腫瘤標誌物,輔助診斷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