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節能分子伴侶Hsp90

2020-11-29 生物谷

一組特殊的蛋白質,即所謂的分子伴侶,幫助其他蛋白獲得它們正確的構象。直到今天科學家一直認為ATP的水解為分子伴侶Hsp90大的構象改變提供著能量。目前來自 慕尼黑納米系統研究(NIM)的研究團隊證明Hsp90利用熱波動作為構象改變的驅動力。研究結果發表於PNAS期刊上。

ATP是大多數有機體的主要能量來源,ATPase是利用這種燃料的機器,在體內移動肌肉或貨物。伴侶蛋白Hsp90在體內含量非常豐富,在它2個單體蛋白中每一個單體都有一個ATPase。過去幾年的研究顯示,ATPase蛋白的運動及構象變化通常嚴格地與ATP的結合和水解相關聯。

為了探討這一理論,慕尼黑工業大學(TUM)教授及NIM成員Thorsten Hugel和他的團隊設計了一種特殊的三色單分子螢光共振能量轉移(FRET)實驗和交替的雷射激發(ALEX)來同時觀測ATP的結合和構象改變。不料,實驗顯示,ATP的結合和水解並不與Hsp90的大構象變化相關。相反,Hsp90是由熱波動驅動的高度靈活的機器。

"熱波動是蛋白質結構的隨機變化--它們可以被認為是與環境中水分子之間的碰撞,在活的有機體中熱波動進行的相當劇烈,"Thorsten Hugel說。"利利用這些撞擊在不同的構象之間來回切換,節省了Hsp90寶貴的ATP"。但Hsp90伴侶的ATPase的任務是什麼?科學家推測共伴侶和底物蛋白該表了系統,使得ATP的結合和水解能夠進行一項重要的任務。

隨著新開發的實驗裝置,現在可以對這個異常複雜的系統進行更詳細的調查研究以解決這個重要問題。慕尼黑生物物理學家為分子機器的能量轉換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生物谷bioon.com)

Heat shock protein 90’s mechanochemical cycle is dominated by thermal fluctuations

Christoph Ratzke, Felix Berkemeier, and Thorsten Huge

Abstract:The molecular chaperone and heat shock protein 90 (Hsp90) exists mainly as a homodimer in the cytoplasm. Each monomer has an ATPase in its N-terminal domain and undergoes large conformational changes during Hsp90’s mechanochemical cycle. The three-color single-molecule assay and data analysis presented in the following allows one to observe at the same time nucleotide binding and the conformational changes in Hsp90. Surprisingly, and completely unlike the prior investigated systems, nucleotides can bind to the N-terminally open and closed state without strictly forcing the protein into a specific conformation. Both the transitions between the conformational states and the nucleotide binding/unbinding are mainly thermally driven. Furthermore, the two ATP binding sites show negative cooperativity; i.e., nucleotides do not bind independently to the two monomers. We thus reveal a picture of how nucleotide binding and conformational changes are connected in the molecular chaperone Hsp90, which has far-ranging consequences for its function and is distinct from previously investigated motor proteins.

相關焦點

  • PNAS | 復旦揭示植物組蛋白分子伴侶識別組蛋白的結構基礎
    PNAS | 復旦大學董愛武團隊與麻錦彪團隊合作揭示植物組蛋白分子伴侶識別組蛋白的結構基礎來源 | 復旦大學團隊與麻錦彪團隊合作在PNAS在線發表了題為NAP1-Related Protein 1 (NRP1) has multiple interaction modes for chaperoning histones H2A-H2B的研究論文,揭示了組蛋白分子伴侶
  • 生物物理所等在分子伴侶的動力學機制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該論文報導了利用單分子螢光技術研究人源應激型Hsp70蛋白的構象動態及與輔分子伴侶Hsp40相互作用的動力學機制。Hsp70蛋白是分子伴侶系統的核心成員之一,參與細胞內蛋白質摺疊、轉運、降解等多種生理活動,對於維持細胞內蛋白質穩態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 分子伴侶調節α-突觸核蛋白
    分子伴侶調節α-突觸核蛋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2/6 11:16:14 瑞士巴塞爾大學Sebastian Hiller、Björn M.
  • ...復旦大學董愛武團隊與麻錦彪團隊合作揭示植物組蛋白分子伴侶...
    【前沿進展】復旦大學董愛武團隊與麻錦彪團隊合作揭示植物組蛋白分子伴侶識別組蛋白的結構基礎 2020-11-20 17: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JBC:分子伴侶幫助蛋白質摺疊的分子機理
    2015年5月19日 訊 /生物谷BIOON/ --分子伴侶是一種協助蛋白質進行摺疊的分子助手,其中一種伴侶分子是所謂的熱激蛋白60(Hsp60),這種蛋白可以在線粒體中形成一種類似於「桶狀」的結構,從而便於蛋白摺疊過程的發生,近日刊登於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的一篇研究論文中,來自弗萊堡大學的研究人員揭示了這些「桶狀」蛋白結構形成的分子機制。
  • Cell:科學家揭示分子伴侶催化蛋白質正確摺疊的分子機制
    2014年5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蛋白質是細胞維持正常生存及進行許多生化過程的主角,其對於很多細胞活動,比如細胞代謝、信號傳輸都具有關鍵的作用;然而在蛋白質完成其多種任務之前,其像鏈狀一樣的分子會採取一種三維成像的構象模式
  • Cell:分子伴侶Hsp70讓細胞的蛋白合成速度最大化
    圖片來自Cell, doi:10.1016/j.cell.2017.06.0382017年9月13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癌症研究中心、海德堡大學分子生物學中心、科隆大學和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究了一種在蛋白合成中發揮著至關重要作用的分子伴侶(molecular chaperone
  • 2014年自考細胞生物學考點:分子伴侶
    分子伴侶:細胞中的某些蛋白質分子可以識別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摺疊的多肽並與多肽的某些部位相結合,從而幫助這些多肽轉運、摺疊或組裝,這一類分子本身並不參與最終產物的形成,因此稱為分子「伴侶」。
  • 組蛋白分子伴侶OsChz1調控染色質結構的分子機制
    Nature Comm | 復旦大學董愛武/沈文輝合作揭示組蛋白分子伴侶OsChz1調控染色質結構的分子機制真核生物DNA複製、轉錄與修復一直伴隨著核小體的組裝/去組裝過程,該過程需要依賴組蛋白分子伴侶的幫助。已有的研究發現,酵母Chz1是組蛋白變體 H2A.Z特異的組蛋白分子伴侶,系統進化樹分析顯示在酵母、真菌、植物及動物中都存在Chz1同源蛋白,但目前對Chz1蛋白的功能研究僅在酵母中被報導。
  • PNAS:揭示聯合固氮的分子機理
    P. stutzeri A1501染色體圈狀示意圖及基因表達譜比較生物谷報導:2008年5月21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網絡版發表了由我國和國外專家合作完成的有關固氮分子機理的文章目前,從A1501基因組中已分離了芳香族化合物降解基因簇,鑑定了一個新型高抗草甘膦的EPSP合酶基因且已申請國際PCT專利,並開展了一系列生化與遺傳學研究,這不僅為探討穩定聯合固氮體系建立的分子機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同時新型抗草甘膦等抗逆基因的獲得,將為優質高效抗逆農作物新品種培育提供新的功能基因來源,在農業生產中具有重要理論價值和應用前景。
  • Mol Cell:蛋白質合成過程中分子伴侶的新功能
    2012年8月27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海德堡大學的分子生物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蛋白質合成過程中分子伴侶的新功能,相關研究成果刊登在了近日的國際著名雜誌Molecular Cell上。細胞中的蛋白質是由核糖體來產生的,核糖體是大的分子機器,負責將遺傳信息翻譯成為長鏈的胺基酸分子。
  • Structure:二型分子伴侶晶體和電鏡結構
    10月13日,結構生物學著名期刊《結構》(Structure)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了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孫飛研究組和微生物研究所董志揚研究組合作完成的關於二型分子伴侶開口狀態的晶體與電鏡結構最新研究成果。
  • Nat Commun:科學家揭示分子伴侶如何保護核糖體蛋白
    2017年2月7日訊 /生物谷BIOON/ --在核糖體這個複雜的蛋白質合成機器上每個組成核糖體的蛋白都有自己的分子伴侶將其指引到正確位置,在一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了解到了更多關於核糖體分子伴侶如何發揮作用的信息,發現每個分子伴侶都會以獨特的方式與被保護的蛋白結合。研究人員藉助X射線晶體成像技術解析了結合分子伴侶的核糖體蛋白的原子結構。「組裝核糖體的過程有點像做麵包。每一種成分都會有特別適合它們尺寸和形狀的包裝,一直到組裝的時候才會拆開包裹彎曲成需要的形狀。
  • :人源組蛋白分子伴侶DAXX與組蛋白H3.3-H4...
    2012年11月11日, 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在線發表了生物物理所生物大分子國家重點實驗室許瑞明課題組、李國紅課題組與美國Mayo Clinic張志國實驗室合作的關於組蛋白分子伴侶與組蛋白變體的最新科研成果
  • PNAS:揭示表觀遺傳學修飾背後的精確分子機制
    2020年6月16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表觀遺傳學修飾背後的分子機制,DNA製造RNA進而製造蛋白質是分子生物學中的一項基本原理,基因表達的過程會以多種方式被嚴格調控
  • 分子伴侶Hsp70輔助蛋白摺疊變構調節方式的解析
    分子伴侶Hsp70輔助蛋白摺疊變構調節方式的解析 來源:生物催化劑設計與改造服務公眾帳號   發布者:管理員   日期:2015-09-24   今日/總瀏覽
  • 今日《自然》:真沒想到,分子伴侶還能用來治療帕金森病?
    它就是在蛋白質摺疊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分子伴侶蛋白(chaperone proteins)。在健康的人類細胞裡,α突觸核蛋白周圍總能找到分子伴侶蛋白,後者能協助前者維持自己的功能。為了研究兩者之間的結合會如何影響到α突觸核蛋白的積聚,研究人員們做了系統的分析。
  • PNAS:揭示腸道菌群負面影響機體血糖水平的分子機制
    全球數百萬人都經歷著引發糖尿病的嚴重血糖問題,近日,來自福林德斯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腸道菌群影響血清素從而負面影響機體血糖水平的分子機制,相關研究成果刊登在國際雜誌PNAS上。
  • PNAS:控制器官再生能力的分子機制
    這表明,不論身體的哪部分受損,其再生機制可能由一種共同的分子機制控制。研究人員將斑馬魚置於強光下短暫處理,破壞斑馬魚眼睛中的光受體。這類似於人眼被太陽光灼傷,如果損傷較嚴重,往往會致人失明。但斑馬魚卻能很快長出新的神經元修復損傷。那麼這些新形成的神經元是從什麼分化而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