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過:「一代做官九代絕」,沒想到下一句才是經典!道盡了人性

2020-12-06 今人大力說古史

很多人喜歡讀心靈雞湯,尤其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似乎很受啟發,像打了雞血一般。但雞湯雖好,讀多了也難免變味,而且還會蠶食自己的判斷力。

但是當你真的經歷過事情之後,回過頭再看,就會發現這些心靈雞湯只是安慰人一時的「廢話」。

說到底,還是那些傳承多年的經典老話對我們更有幫助。

比如說這句「一代做官九代絕」,相信大部分人都聽說過,這句話的意思也很好理解,畢竟當時在古代的時候,在皇帝底下做官,是一件非常有風險的事情,如果讓皇帝看不順眼了,都是能夠「株連九族」的。

「一代做官九代絕」中的「九代絕」並不是說九代人都滅絕,而是泛指為官者身邊的族人

做官雖然能夠給家族帶來富貴和榮耀,但是一人犯了罪,周圍的族人都會受到牽連。歷史上這樣的例子可不少,比如說明初朱元璋整頓吏治,不少貪官汙吏被株連九族,不光自己身陷牢獄,家裡其他人也未能倖免。

真的是看似風光,其實非常危險。不過也對,想要成功,自然不可能順風順水。

很多人不知道,其實這句話還有下半句,而且也非常經典,更能反映人性,映射社會現實,這下半句話就是「一家發財九家貧」。

「一家發財九家貧」,這句話該如何理解呢?就是說十個家庭裡,如果有一家發了財,那麼其餘九家就會陷入貧困。

看了這句話,可能很多讀者都會和我一樣,一頭霧水,為什麼會這樣呢?

其實雖然我們現在無法理解這樣的現象,但在古時候卻非常常見。

古代的經濟沒有如今這般的多種多樣,最為主要的生產方式就是農業,也就是全憑藉自己的雙手來養活自己,經商都是被人看不起的。

那麼土地自然就成為了最為珍貴的資源,很多朝代,朝廷都是將土地分發給農民,讓他們耕種,按時交賦稅交糧食就可以了。

不過有些「聰明人」, 他們一有錢就會去買土地,然後再用高昂的租金租給普通老百姓。

在封建時期百姓以農業為生,所以無論價格有多高他們都只能選擇租田地來耕種,因為他們根本沒得選。

百姓辛苦一年下來什麼都得不到,而那些地主天天坐在家中等著百姓送錢來,這樣一來地主越來越有錢,百姓卻越來越窮。

一個人富了,那麼其餘的人自然就會遭殃,所以才會有「一家發財九家貧」這一說。這些所謂的「富人」並不值得尊敬,當然,社會對其也不認可。

這一現象,也真的是道盡了「人性現實」。

看完這句話,我們也是受益良多,這本來就是人性,都被古人用簡單的兩句話總結了出來,這些看似簡單的道理,其實對我們其實有很多啟發吸取前人的經驗,才能夠讓自己少走彎路。

中國從古到今的各種格言、諺語、歷史典故在《增廣賢文》裡都有記載。《增廣賢文》,又名《古今賢文》,該書最早出現於明朝萬曆年間,為中國明代兒童啟蒙書籍。該書無明確作者,但經過歷代文人的編改增補,已經初步大成。

《增廣賢文》內容絕大多數都來自於詩詞歌賦、四書五經、格言、諺語等,書中講述的格言警句朗朗上口,蘊含著前人無盡的智慧,千百年來一直被人們所傳誦。

書中的內容題材廣泛,包含了社會人際關係、人性善惡、為人處世等,通過對前人經驗和智慧的總結,給予人借鑑和參考。

力微休負重,言輕莫勸人;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遠水難救近火,遠親不如近鄰;有茶有酒多兄弟,急難何曾見一人?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馬牛;良言一句暖三冬,惡語傷人六月寒;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

一句簡短話不僅有趣也是直擊人心,這也是為什麼有很多人,喜歡看格言和諺語的原因。不需要付出很多的時間,往往讀到的卻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對人生經驗的深刻總結。

《增廣賢文》認為人性本惡,以冷峻的目光洞察社會人生,把社會諸多方面的陰暗現象高度概括,冷冰冰地陳列在讀者面前。結合儒釋道思想,闡述為人處世的道理,很有哲理性,人稱「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學走天下」。

這本《增廣賢文》是精裝正版,經久耐用。全文111篇,包含原文、注釋、譯文、評析和故事,內容十分完整,值得全家老少的閱讀和學習。

閒暇的時間,下班坐車或者睡前,都可以讀一下,充分的利用好碎片化時間,還能增長見識與智慧,豈不是一舉兩得。

一本書的價格是49元,也就一頓飯錢,十分划算!

點擊下方圖片購買

相關焦點

  • 老祖宗道盡了人性
    老祖宗道盡了人性說不盡人間好壞,道不明人情冷暖。要說這世間最為複雜的東西是什麼?當為「人性」二字。就像陰陽兩極相伴相生一般,人性有好有壞,所謂人無完人,金無足赤,誰都有陰暗的一面,農村老話有說道:「兄弟盼窮,親家盼富」。不可否認,時間可以讓記憶變得淡薄,但時間永遠無法否定血緣的親疏。咱們就一起來看一看這句俗語放到今天是否還適用吧?
  • 杜牧很經典的一首詩,最後一句語意雙關,妙絕千古!
    尤其是最後一句的語意雙關,更是妙絕千古。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杜牧的這首《及第後寄長安故人》:東都放榜未花開,三十三人走馬回。秦地少年多釀酒,已將春色入關來。首句「東都放榜未花開」,意思是說,本次進士考試放榜的時候,洛陽的花兒還未綻開。唐代進士考試時間固定在正月,到了二月放榜,而此時洛陽花兒尚未開放。至於具體是哪一種花,根據唐詩中將牡丹作為洛陽花的代表,這裡應該是牡丹。
  • 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啥意思?下半句更經典,古人經驗之談
    其中,「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就道盡了一個長壽的秘訣,下面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正是因為古人發現,如果不對人的欲望做出適當的克制,任由欲望不斷的膨脹,那麼最終會害人害己,為了避免這一點,才需要克制自己無盡的欲望,而民間自然也有類似的說法,只不過更加直白罷了。
  • 孫悟空唯一一句千古名言:短短14字道盡為人之道,至今家喻戶曉
    而這部電視劇在有限的藝術、技術條件下,創造了一個充滿幻想的神話世界,生動地表現了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不畏艱險的頑強精神,其百看不厭的劇情也讓它成為一部公認的無法超越的經典電視劇。 如今作為家喻戶曉的央視86版《西遊記》,其實改編自明代小說家吳承恩同名文學古典名著。在作者的刻畫下,唐僧師徒的形象一個個立體飽滿,令人印象深刻。
  • 李白一首膾炙人口的千古絕詩,用詞簡單質樸,道盡人生無常
    李白在遊覽大好河山時寫過很多懷古詩,其中當他遊覽越中時看到了滿地的蕭條,聯想起歷史上曾經的輝煌之景,思索中寫下了這首千古絕詩——《越中覽古》。這位浪漫主義詩人在看到古蹟時腦海裡在想什麼,寫下的經典詩歌表達出了怎樣的思想,我們一起來跟隨李白的詩歌感受這番人生況味。
  • 德才兼備才能做官!
    指以道藝、武勇謀求仕進的人。如《孟子-公孫丑下》:「有仕於此,而子悅之。」仕也指官員,如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仕女往住夜遊。」古代稱上層貴族女子為「仕女」,以社會上層婦女為題材的中國畫叫「仕女畫」。優:形聲字。《說文》:「優,饒(富裕、富足)也。一曰倡也。」
  • 《智囊全集》老人常說:「不色者腎絕」,下半句才經典!
    而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對待中國傳統文化,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今天我們說一說俗語"不色者腎絕",而這句俗語的下半句則更經典。不色者腎絕看到前半句很多人會不解,怎麼會"不色者腎絕"呢?不好色的人腎臟會不行嗎?
  • 俗話說「不怕虎狼當面坐」,其實後一句才是經典,老祖宗說透人性
    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煩惱:在學校裡或在工作中,總會感到背後有人用異樣的眼光看著你,總會感覺到有人在背後對你指指點點,明明自己真誠待人,什麼都沒有做錯,但總有人會在背後討論你的不是。這種情況著實令人煩惱,那該怎麼解決這種煩惱呢?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這句諺語應該會對我們處理這類煩惱有所幫助。
  • 靜不下心來,讀讀蘇軾這首經典禪詩,開頭28個字道盡從容的力量
    靜不下心來,讀讀蘇軾這首經典禪詩,開頭28個字道盡從容的力量生活中,我們身邊都會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平時話不多,做任何事時永遠從容鎮定。和這種人相處時,我們總會覺得特別心安,因為在他們身上我們能發現一種從容的力量。而與他們相反,我們自己在平時生活中,總會因為各種煩心事,耐不住性子,靜不下來。
  • EVO九代各部件詳盡分析
    三菱EVO現在已經出到了十代,從九代的手上接過了Evolution這個重任。但我們不得不承認EVO IX為三菱的一代經典,網絡上、媒體上對他的報導更加是多不勝數。排除它霸氣的造型不說,下面我們從內部來詳細看看這個Evolution家族傳奇的強大。
  • 一代詞人晏殊寫的三首經典詞,句句唯美,道盡人生冷暖!
    一代詞人晏殊寫的三首經典詞,句句唯美,道盡人生冷暖! 文|小航與你分享歷史說起宋詞,大家肯定對很多名人都很熟悉了,像辛棄疾,柳永,李煜。而有些詞人在歷史上雖然沒那麼大名氣,但他們留下的詩確實一代經典傳奇,今天我們說的這位詞人在文學和詞的創作上都有很大的天賦,許多詞都成了千古名篇,用來表達生活無奈。一起來看看。介紹晏殊詩詞前,先說說他的履歷,他生於北宋。在動蕩不安的年代,因才華和豐富的知識深得君王喜歡,他的詞風多半婉約,少半豪放。
  • 一代宗師黃子卿:當今吏治腐敗 我絕不去做官
    但是水的冰點是在1大氣壓下被空氣飽和的水的液—固平衡的溫度。它受外界大氣壓或進行測量的地理位置影響,並且與水被空氣飽和的狀況有關。因此科學界對它的重視性和精度提出過懷疑。物理界也紛紛在為測量三相點做努力,黃子卿在採用當時能達到的精確測溫手段,並對體系採取嚴格的隔熱防輻射措施。
  • 人性到底是善是惡?百家爭鳴,道、儒、墨、法爭出了啥結果?
    人性到底是善是惡?這是一個折磨了中國思想家兩千多年的問題。從百家爭鳴這個中國思想史上的黃金時代起,這個問題就被擺在了檯面上。這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因為家庭倫理和社會規範的確立,都有賴於這個問題的答案。可以說,正是從人性善惡的不同認識出發,才形成了道、儒、墨、法等不同的思想流派,奠定了中國文化的基礎。
  • 你聽說過患怪病手腳像樹根嗎?沒想到他全家患遺傳病如樹人!
    你聽說過患怪病手腳像樹根嗎?沒想到他全家患遺傳病如樹人!   在實際生活當中,我們大概對皮膚病了解一些,比如牛皮癬、手足癬等,而且有些皮膚病屬於頑固性疑難雜症,治療起來不容易治癒。不過,你聽說過患怪病手腳像樹根嗎?
  • 五指山下哭過,披香殿外羞過,枯松澗下死過,沒改變老孫本色!
    文/姜子說書圖/《西遊記》相關電視劇題一:五指山下哭過,披香殿外羞過,枯松澗下死過,沒改變老孫本色!題二:長得醜,脾氣臭,齊天大聖憑啥人見人愛?三個故事讓人動容!《西遊記》故事裡,孫悟空並非無所不能,長得也不盡如人意,甚至,他身上有著無數缺點,狂妄自大,好面子,控制不住自己情緒,經常發脾氣。
  • 《天道》:什麼是道?道無處不在,即用即顯,即顯即障,圓滿即止
    道在何處?我們是在問道,還是在問什麼?無道有術,術有何用?每當想到這個地方,我便想到了小丹跟王陽陽,他們在討論上帝與窄門的那段辯論。這句話體現了什麼?道無處不在,法無處不在,即用即顯,即顯即障。這才是真正的圓滿,這才是真正的道。葉曉明,馮世傑他們難道沒有術嗎?他們有術可依,有術可用,有路可走。但這個術,是有道之術還是無道之術?我想已經很分明了。見路不走的前提是已經見路,可是他們連見的路都沒有分明白,然後就已經跑掉了。扒在井沿又掉在井底,再患上精神絕症,這是一輩子都治不好的病。
  • 張九齡做官作詩均臻極致 《望月懷遠》堪稱不朽
    唐朝以詩賦取士,所以唐朝的官員,上自正一品的太師,下至從九品的縣尉,幾乎人人能詩。一邊做官,一邊吟詩,詩而優則得官,官而優則多詩,唐朝的詩人大都官運亨通,唐朝的官員大都儒雅多文。清朝編的所謂《全唐詩》,幾乎就是唐朝官員詩作之全集。但是能把官做得既大且好,詩也寫得很棒的,卻似乎不多。唐朝名相輩出,其間房玄齡、杜如晦、魏徵、姚崇、宋璟、張九齡、陸贄、裴度、李德裕最受稱道。
  • 阿杜《重新來過》:苦情歌道盡都市滄桑
    阿杜《重新來過》:苦情歌道盡都市滄桑   過去,人們總是把阿杜和楊坤相提並論,因為他們兩個人唱歌的聲音大同小異,幾乎毫無差別,都像是捏著嗓子眼兒的聲嘶力竭。
  • 羅隱很具有諷刺意味的一首詩,寫盡了人性的醜陋,通篇寫得很深刻
    那麼筆者今天要重點來與大家聊一聊羅隱,這也是一位憤世嫉俗的詩人,他一生參加了十次科舉考試,但是每一次都名落孫山,也就使得他悲痛不已,寫下過很多充滿諷刺的詩作,最經典的一首要數《蜂》,相信很多人對於這首詩一定不會陌生,整首詩看似信手拈來,寫得很一般,但是詩人正是借用蜜蜂,從而諷刺了那些不勞而獲的人。
  • 93版《白鹿原》:寫盡親緣關係的曖昧糾纏,道盡難以啟齒的情與欲
    1977年,好友去陳忠實家做客,因為知道陳忠實窮,特意炒了兩個菜帶過去,兩人正在聊寫作,陳忠實的妻子罵道:「有什麼用,又不賺錢,孩子的學費都快交不起了。」這時,朋友靈機一動,拿出一張15元的稿費單,說:「嫂子,現在已經恢復稿費了,你以後就等著享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