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六優勢 必將成為西部國際會議之都

2020-12-03 四川新聞網


  「30年之前,中國只有一個國際會議之都,那就是北京,所有的國際會議都在北京開,但30年之後不一樣了,中國有十幾個甚至幾十個城市都提出來打造國際會議之都。許多在八九十年代在中國舉辦過的國際會議,再次到中國舉辦時,他們往往會提出要到北京以外的城市舉辦,那麼在這十幾座城市中,到底在哪個城市更合適呢?」在昨日舉行的首屆中國國際會議目的地城市發展峰會上,中國國際科技會議中心總監助理武少源表示,作為一個專業的會展人,這10個月他專程5次來成都進行專題研究,最後的結論是,成都具有打造我國西部國際會議之都的重要優勢,成都也一定能打造成為我國西部的國際會議之都。

  成都具備六大優勢

  「首先我想說明的是,我所說的國際會議是國際組織的國際會議,就像奧運會、亞運會一樣,而不是我們自己開個國內會,請那麼幾個境外代表而已。那麼,對舉辦這樣的國際會議來說,成都有哪些優勢呢?」

  優勢一

  航線通25個國外城市

  武少源說,第一就是城市要國際化,交通要便利。從這點看,北京上海還是最好的,下面是廣州、成都、昆明。但廣州的國際航班主要是東亞和南亞,成都就相對要好一點,成都的國際航線可通往25個國外城市,涵蓋了北美、歐洲等地區,「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國際會議絕大多數的境外代表來自這些地區,這為國外代表到成都參加國際會議提供了可能。」

  優勢二

  城市具有巨大吸引力

  第二是成都有巨大的城市吸引力,「熊貓的家」是一個很有影響力的稱號,可能對於歷史、文化,很多外國人不太了解,但是隨著彼此的接觸加深,像川劇變臉、飲食的麻辣等都是很有吸引力的,「至少我們可以說國際會議在成都開,幾百個代表不會感到沒得去,沒得看。」武少源說。

  優勢三

  配備多個高質量會址

  第三是配備了多個高質量的會址,「這一點我覺得比北京也差不了太多。」武少源說。

  優勢四

  配套的會議服務體系

  「第四,我覺得這是成都最主要的,連北京都比不了,就是形成了一個配套的會議服務體系。」武少源說,成都已經形成了一套較為成熟的展會政務服務機制,這種聯合了工商、公安、消防、交通、衛生等方方面面市級職能部門的一站式政務服務機制受到了國內外組展商的廣泛認同,對會議組織者勢必有巨大的吸引力。

  優勢五

  豐富的科技人力資源

  第五是成都具有豐富的科技人力資源,「事實上,在國際會議中,醫藥科技的會議是最多的,所以,要打造國際會議之都,首先要發展科技會議,那麼就必須要有科技資源。」成都的科技人員有153萬,排名全國第七,兩院院士將近60位,「有這樣的基礎,應該是有很大發展潛力的。」武少源說。

  優勢六

  相關的產業良性互動

  最後一點就是通過發展國際會議之都,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彼此之間能形成良性的互動。所以,既有國際航班、會議中心這樣的硬體保障,政府支持這樣的軟體匹配,又有充足的人力資源來做活這個產業,成都打造國際會議之都的前景是十分光明的。

  武少源同時表示,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條件下,行業發展前景普遍不明朗,但對成都來說卻有望成為機遇。建議政府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強科技資源的開發,比如借鑑上海聘請科技領域知名人士為會議大使,成功請會辦會的做法,培育專業會展機構,吸引國內大型會議,一方面發揮國內大型會議對全球影響力增大,對舉辦城市經濟拉動作用日益突出的效應,一方面也為未來舉辦同類型的國際會議進行預演。

  首屆中國國際會議目的地城市發展峰會在蓉舉行

  王忠林出席並致辭

  本報訊(記者尹婷婷)昨日,由亞洲財富論壇、成都市人民政府、亞太會議媒體聯盟聯合主辦的首屆中國國際會議目的地城市發展峰會在我市舉行。來自國內外頂級會議組織和服務機構、城市會議旅遊主管部門及專業會議組織者就中國國際會議目的地城市建設產業鏈發展過程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了熱烈討論,並為中國國際會議目的地城市建設尤其是成都如何打造國際會議目的地城市積極諫言獻策。副市長王忠林出席峰會並致辭。

  王忠林首先代表市政府和1300多萬成都市民向峰會舉行表示祝賀,並向來自國內外的嘉賓表示歡迎。他說,成都是中國重要的會展城市之一,去年舉辦會展節慶活動多達280多個,全年展覽總面積達到150萬平方米,拉動了全市經濟增長達200多億元,按照服務西部、面向全國、走向世界的現代服務業基地的要求,全市將大力推進會展、旅遊、商貿、文化的聯動發展,促進會展產業品牌化、國際化、專業化,全力把成都打造成為以中國國際會議目的地的城市會展總部集聚區、中國節慶活動中心為核心的會展之都。

  首屆中國國際會議目的地發展峰會既是國內外會議業界的盛會,也是成都加強交流合作、大力發展會展產業,打造中國國際會議目的地城市的一次重要機遇,必將加快我市打造最佳會展環境、建設中國會展名城的建設步伐,真誠邀請大家到成都辦會,觀光旅遊、投資創業,共同感受這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的魅力。

  聲音

  讓國際客商更多了解成都的活力和機會

  ——Kenes Asia董事局主席Dan Rivlin

  隨著物流的發展,會展的時間大大縮減,因為有更好的交通方式,人們更容易從這個地方旅行到另外一個地方,大家也不需要一開會就跑到北京、上海去,可以到成都來,可以到中國西部的各個城市,通過網際網路、電子郵件、即時通話設備,可以讓更多的人參與到會展當中來,因此我覺得成都要吸引更多的國際客商來這裡參會,而不是單純的旅遊,那麼關鍵是要讓他們知道成都比那些他們已經很熟悉的大城市更有活力,更有機會。

  政府不僅是必不可少的門戶更是推手

  ——國家會議中國總經理劉海瑩

  從目前各地會展業的快速發展上可以看出來政府的政策支持是相當必要的。在這方面,成都市的會展業發展速度令人印象深刻,如今成都又能夠率先提出打造國際會議目的地這個目標和口號,充分體現了其智慧和眼光。

  事實上,政府的作用不僅僅是補貼獎勵這樣的資金政策支持,在國際會議的選址過程中,政府充當了一個很重要的門戶角色,國際會議什麼時候來,首先經過政府的相關部門比如會展辦來了解這個城市,才能對這個城市擁有信心。不但如此,國際會議選擇目的地的時候還會看重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水平、一個城市可進入性、價格因素、會議設施、當地會議服務商的水準、知名度和聲望等。其中無論是可進入性,還是會議中心、會務公司、旅行公司的專業服務,實際上都取決於政府如何作為,如何引導企業發展,因此建設國際會議目的地,政府是必不可少的門戶角色,也是一個重要推手。

  那麼,要如何充分發揮政府優勢呢?第一是發揮政府的前瞻優勢和戰略優勢,制定會議業長遠規劃和戰略;二是發揮政府的資源優勢,針對國際國內兩大市場的宣傳推廣要持之以恆,統籌兼顧,因此國際會議的特點是預定提前量很大,至少提前兩年預定,有的會議提前三年、四年、五年都有;三是政府的整合優勢,要幫助提高會議中心、酒店、會務公司、旅行社等服務商的專業服務水準,提高會議目的地的綜合服務競爭力。

  本報記者 尹婷婷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成都打造國際會議之都 專家獻計
    來自國內外的頂級會議組織和服務機構、城市會議旅遊主管部門及專業會議組織等200多名代表,就中國國際會議目的地城市建設的產業鏈發展問題進行深入交流,充分肯定成都發展會議產業的硬體、軟體優勢,並為成都如何打造中國國際會議目的地城市獻計獻策。
  • 成都構建優質會議服務鏈打造國際會議目的地城市
    陳琳:2010年是「十一五」最後一年,是國家實施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戰略也是成都 全面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的起步之年。成都會展業圍繞新的城市定位和新的形勢要求,保持了快速增長勢頭,會展產業影響力和帶動力進一步增強,「會展之都」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據統計部門預計,全年舉行各類會展節慶活動382個,展覽總面積185萬平米,會議總面積344萬平方米。
  • 中國(成都)國際會議發展大會舉行
    這是中國(成都)國際會議發展大會第二次在成都舉辦,本次大會採取線上、線下結合的模式,以「聚合力量·共創國際新高度」為主題,國際國內會議組織者、業界專家及學者等300餘位嘉賓齊聚成都,探討成都打造國際會展之都的新方向、新路徑。會議現場還透露,目前成都形成了「五區協同」會展產業生態空間,天府國際會議中心預計年底投用。
  • 建設國際會展之都 成都穩居中國城市會展業競爭力前列
    強勢突圍 成都會展連續三年全國第四數據顯示,自2017年成都提出建設國際會展之都目標以來,發展成效顯著:2018年,成都會展經濟指標實現三個「首次突破」,展出面積首次突破千萬平方米,會展業總收入首次突破千億元,參展參會人數首次突破一億人次;今年,截至10月,成都市已舉辦重大會展活動745個,展出總面積
  • 三大國際會展巨頭緣何搶灘蓉城?成都打造「國際會展之都」成效頻出
    在專家們的眼中,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了對外開放格局轉變,使成都打造「國際會展之都」進入了戰略機遇期。 「從全球來看,整個會展產業正從西方向東方轉移;從全國來說,正從沿海向西部轉移——國外會展集團在沿海城市特別是北上廣深的布局已經完成,正在尋找新的增長點。」
  • 2020,第七屆成都創意設計周將在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舉行
    11月6日至9日,第七屆成都創意設計周將在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舉行。本屆創意周以「創意成都 美好生活」為主題,吸引眾多國內外頭部創意設計機構和企業參展,再創歷史新高。作為第七屆成都創意設計周的重要環節之一,「2020年iF成都國際創意設計會議」在2020年11月6日在成都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隆重舉辦。今年已是由德國iF DESIGN專門為成都創意設計周量身打造國際化創意設計交流活動的第四個年頭。自2017首屆活動成功舉辦以來,iF持續為成都分享國際專家之創新洞見與前瞻性設計思維,獲得成都學界及業界熱烈支持與參與。
  • 成都「朋友圈」覆蓋全球六大洲
    攤開成都友城地圖,如今,成都的朋友圈覆蓋全球六大洲。在散落的點狀圖上,一張多點聚集的網有了隱約的線條,這是在「一帶一路」沿線籌劃建立的「友城網」。更深入的開放觀,要求開放以項目為引領、以產業為基礎,成都在「一帶一路」沿線播種的不僅是友誼,還有產業合作的前景和機遇,以此來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創新鏈、人才鏈,更高層次地參與國際產業分工協作,增強產業綜合競爭力。
  • 中國曹山未來城國際會議會展中心暨水鄉小鎮項目開工奠基
    10月28日上午,由融創中國和成都環球會展共同投資280億元的中國曹山未來城國際會議會展中心暨水鄉小鎮項目,在曹山旅遊度假區舉行隆重的開工儀式。市長徐華勤主持開工儀式曹山未來城項目由融創中國攜手成都環球會展傾力打造,項目位於曹山旅遊度假區內,將建設包括國際會議中心、五星酒店、藝術中心、水鄉小鎮、精品酒店、度假公寓等一體化文旅項目,打造未來文旅新地標。
  • 引進來 激蕩世界思維 把準國際脈搏 凝聚全球合力 成都已成為世界...
    (原標題:引進來 激蕩世界思維 把準國際脈搏 凝聚全球合力 成都已成為世界「巨頭」博弈全球「必爭之地」)
  • 又一國際頂級會議即將在成都舉辦!
    11月23日至25日,由電子科技大學牽頭承辦的第十一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將在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舉辦。作為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國際委員會(ICG)確定的國際三大衛星導航學術會議,本次年會主題為"衛星導航,全球新時代",設置高峰論壇、學術交流、成就博覽、高端論壇及科學普及五大版塊。
  • 世界500強阿斯利康中國西部總部落戶成都
    2019年11月5日,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成都高新區與參展的世界500強藥企阿斯利康籤署西部總部戰略合作備忘錄;2020年11月5日,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成都高新區與參展企業阿斯利康籤署中國西部總部投資合作協議,這是全球領先跨國藥企在四川省設立的首個具備完整功能的總部型項目。
  • 能級由輻射西部到經略全球 成都構建時代新坐標
    視角1高質量發展路上的「主幹城市」12月22日召開的德陽市領導幹部讀書班暨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擴大)會,提到了「成都優勢」,「要把德陽打造為成都的『崑山』」會議明確提出,要借「成都優勢」來激活「本地優勢」。即使是在四川省內,成都的城市能級也展示出與過去不一樣的輻射力。
  • 全球首個ICCA國際會議研究及培訓中心落戶成都
    國際大會及會議協會(ICCA)執行長森希爾.戈皮納斯表示,「ICCA非常榮幸能跟與成都市博覽局、成都大學、《會議》雜誌在ICCA國際會議研究及培訓中心這個項目上成為夥伴。我們熱忱地希望這次合作的結果不僅能有利於中國,更能夠有利於亞太地區乃至全球的國際會議產業發展,希望研究的影響力可以幫助加強我們的競爭力和宣傳力度。」
  • 成都「雙」國際機場將攜手起飛,打造中國西部航空門戶
    李白曾說,「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而時光扭轉一千多年後,當我們再仰望星空時,不禁仍要感嘆:這蜀道啊,的確難於上青天,因為此時成都的天空早已成為了最繁忙的航線,每90秒就有一架飛機起降的雙流機場,在成都上空織成了一張巨大的航空網,這是通向世界各地的空中走廊,也承載著山高路遠的西部與世界緊密聯繫的希望。
  •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計劃明年正式投用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作為4F級國際機場、國際航空樞紐、絲綢之路經濟帶中等級最高的航空港之一,以及西南部的交通樞紐中心,其經濟意義與戰略意義十分巨大。業內專家認為,天府國際機場的建立不僅有相較於其他國際機場的耳目一新的亮點,也有巨大的潛力發展優勢,對整個西南地區的建設和對外開放程度都有極大的助力作用。
  • 專訪中國民航大學航空運輸經濟研究所所長李曉津:對成都而言,天府國際機場到底有多重要?
    每經記者:黃名揚 每經編輯:楊歡圖片來源:成都東部新區供圖今年年初,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要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5月,成都東部新區正式揭牌成立。即將建成的天府國際機場,不僅將助力成都東部新區的發展,更將成為西部地區發展的重要引擎。「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必將成為國家發展新的動力源之一」。
  • 成都「十四五」:成為「人民城市」幸福樣本
    成都為未來錨定了新的方向:力爭到2035年,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活躍增長極和強勁動力源,全面建成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泛歐泛亞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門戶樞紐城市;到2050年,建成泛歐泛亞區域性的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金融中心、貿易中心、文化中心。記者注意到,成都始終鮮明地強調「城市的核心是人」。
  • 2014年光子與光學工程國際會議暨西部光子學學術會議
    2014年光子與光學工程國際會議暨第六屆西部光子學學術會議定於2014年10月13至15日在著名古都西安召開。本次會議是光學領域的前沿技術論壇,將有多位國際著名學術專家進行大會特邀報告,大會共設六個學術專題。會議論文將收錄在美國SPIE論文集(EI檢索),會議規模約120人。
  • 三方聯手 成都將成為「核」人才的搖籃
    昨日(6日)上午,成都市人民政府、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四川大學三方共建四川大學核科學與工程技術學院協議籤字儀式舉行,成都市委副書記、市長葛紅林,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餘劍鋒,四川大學校長謝和平院士代表三方在協議上簽字。這標誌著四川大學核科學與工程技術學院的三方共建正式啟動。
  • 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亮相!「一核四區」,361.6平方公裡
    2020年伊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明確支持成渝地區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西部科學城如何布局?有哪些平臺?如何推動成渝合作?半年來,西部科學城備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