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和我們的關係簡直太密切了:時間的單位從我們熟悉的年月日到小時分鐘秒,乃至於到研究微觀世界物質變化的時候,又用到了微秒毫秒等等。無論是微觀世界還是宏觀世界,我們都要用時間來幫助我們認識、比較所接觸到的事物。所有的科學研究活動的起始都是觀察法。人們看到了日出日落,人們看到了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人們從這裡面總結出變化的規律-人們用日曆來描述這規律。二十四節氣不僅僅對應了四季變化的規律,還更好的指導人們的農事活動。可見時間很早的就融入了人類的生活當中,成為人類描述自然得心應手的工具之一。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時間的應用更加的廣泛。描述天體的運行,事物的壽命,變化的快慢都離不開時間。歷史研究離不開時間,離開了時間,人類的演變,朝代的更替,制度的變遷,這些信息就無法傳播。其他諸如化學,物理,數學等等各門學科都需要用到時間概念,才能開展研究。
但我們必須承認,在時間的概念產生之前,事物發生的規律就在那裡。日出日落的變化也在那裡。而且,只有經過了人類的觀察,並且依靠連續不斷的觀察發現事物運行的規律之後,才有可能引入時間、數學等等一類的概念和工具。由此可見,時間只是為了生產、生活、科研的方便而引入的概念之一。
春天草長鶯飛,夏天知了鳴叫,秋天瓜果飄香,冬天北風呼嘯。在宇宙的眼裡,本來沒有先後。時間在這裡本來沒有意義。
我們說上午做什麼,下午做什麼,晚上做什麼。不過是生活當中的一種安排。在定位系統當中用到的原子鐘,也是基於科研工作的需要做出的一種選擇。本質上應用的仍舊是物質的一種性質,時間有意義嗎?
本質上,大自然展示的物質的規律,現象和性質,這些與時間通通沒有關係。但是,發明時間的概念是人類精神世界結出的最美的果實之一!讓人們可以描述這個世界,並且精準的描述這個世界;讓信息有效的傳播;讓人與人之間更好的交流……。人們創造出了許多概念-最廣泛有效的莫過於時間和數學。據說目前能夠代表地球文明程度的其中的兩個數學公式,一個是質能方程公式,一個是熵增公式。
說到底,時間只是一個概念,只是為了我們生產、生活、研究的方便而引入的概念。就像數學是一個概念一樣!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交流傳播知識,認識自然。
對於我們人類來說,不必在意時間的概念,就像不必太在意生命的意義一樣,每個人都關心自己的成長就可以了。你喜歡自然就研究自然,你喜歡社會就研究社會,你都喜歡也可以。變成更好的自己,恰恰體現出了時間(生命)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