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會遺傳嗎?很多人擔心的問題,這次專家說清楚了!

2021-01-13 騰訊網

阿爾茨海默病也被很多人稱為「老年痴呆」,是在衰老的基礎上,外加各種病因導致的、以記憶等認知功能逐步衰退的最常見的老年神經退行性疾病。目前,醫學上尚無能夠治癒阿爾茨海默病的藥物。

家中有老人患了阿爾茨海默病,很多人擔心自己老了是否也會患病。阿爾茨海默病真的會遺傳嗎?哪些人容易得認知障礙?阿爾茨海默病和腸道也有關?患者對於藥物的效果應該保有怎樣的期望值?多久複診一次?小編邀請了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內科徐俊教授給出解答。

1. 阿爾茨海默病會遺傳嗎?

徐俊教授:在患病人群中,只有5%的人群是單基因遺傳。換句話說,100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只有5個是因為攜帶了突變基因,而且突變基因是致病性的,這個比例很低。

對阿爾茨海默病來說,最常見的遺傳易感基因就是載脂蛋白E4基因,攜帶者如果攜帶一個雜合子,有3-4倍的發病風險。如果有2個雜合子變成純合子,風險會增大10-12倍。

看起來遺傳基因導致的比例增加這麼多,很多人會擔心。但我國目前七八百萬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大概率不交叉重疊,只是增加了風險。相較於擔心遺傳,更重要的是管理好自己的生活方式。

2.哪些人容易得認知障礙?

徐俊教授:第一,有慢性疾病沒有很好管控的人。比如三高人群,家裡有直系親屬患了阿爾茨海默病但不重視,慢病沒有得到很好管控,這是最常見的高危人群。

第二,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群。運動、睡眠、社交網絡持續的自我學習、技能沒有得到很好維持。

第三,老年期退休後懶散、不定期體檢。退休以後吃睡慵懶終日,不願意和別人交流,迴避每年的體檢,這部分人群也存在一定風險。

3. 阿爾茨海默病和腸道也有關?

徐俊教授:大腦和腦外的臟器有非常密切的互動關係,比如說肚子餓了,頭腦發昏,可能是低血糖;吃的飽了就覺得嗜睡,這是特殊的食物動力效應,內臟器官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疾病不會只存在腦子裡面。

比如帕金森病,最近幾年國際著名期刊《自然》(nature)、《科學》(science)都明確提示它存在從腸道向大腦蔓延或病理進展的趨勢。此外,越來越多研究也表明,腸道菌群與阿爾茨海默病密切相關,腸道菌群失調會導致腦內炎症,從而引起認知功能退化,嚴重將會導致阿爾茨海默病。

在藥物治療方面,也出現了基於腦腸軸機制的AD新藥,例如九期一(甘露特鈉膠囊),主要通過調節腸道菌群平衡來減少外周及中樞炎症,改善認知功能障礙,副反應相對較小。那麼這種新機製藥的療效是不是更好?是不是能夠更早期利用這些藥物去幹預和預防AD?現在證據還不能充分說明這一點,那麼我們也期待更多循證醫學的證據。

4.阿爾茨海默病能治好嗎?

徐俊教授:阿爾茨海默病作為一個長期存在的慢性疾病,我們一定要記住,與疾病長期共存是治療的最主要目標。能夠定期固定就診救治的患者和沒有很好依從性的患者,從診斷到釋放的差距非常顯著。

其實作為患者,不可能全部到北上廣來看病。在當地有熟悉自己病情的主診醫生對穩定病情非常重要。患者可以在主診醫生的推薦下,尋求更高級別的專病中心。但最終的長期管理和互動,一定要在當地的醫生管理下,包括專科醫生、護理團隊、康復團隊,這種對他熟悉情況和知根知底的管理,才是這一類疾病長期全面管理關鍵的抓手。

5. 阿爾茨海默病用藥有哪些注意事項?

徐俊教授:第一,用藥要從小劑量開始,要個體化滴定。因為人種之間有差別,中國人的體重或者藥物的耐受程度比西方白種人可能會少很多,所以不能直接生搬硬套,拿國外的藥物方案來用。建議用藥從小劑量開始,滴定化調過程。

第二,服藥後要嚴格監測不良反應。實際上,藥物每加多一種,藥物之間就存在潛在的相互作用。我們應該要密切監測,看它的嚴重程度分級。

第三,藥量增加要細水長流,不求全效。如果患者服藥還沒有達到標準計量,就已經能夠很好地感受到藥物帶來的症狀的改善,可以緩一緩,不一定要快速地再增加藥量。除非患者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各方面的客觀條件希望獲得更好的效果,那和主診醫生充分溝通以後,可以再進行藥物的調整。

6. 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多久複診一次?

徐俊教授:一般建議沒有認知損害的半年複診一次。有認知損害或者已經治療了但是效果不明確的三個月複診一次。

複診既可以是線下的,也可以是線上的。形式可以是做各種各樣的量表、抽血、影像學,這由研究中心來決定。

這對於認知功能的保持、認知功能變化的記錄來說非常關鍵。除了關注患者的認知功能,還要關注他的精神行為症狀,及時複診,醫生會給予相應的提醒或者藥物的調整,防止患者出現不良的後果或者意外。

自:健康時報

受訪專家:徐俊,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

相關焦點

  • 長輩有老年痴呆,會遺傳給下一代嗎?醫生:3個預防手段該了解
    每個即將成為父母的人,經常會想自己的寶寶長得會像爸爸還是像媽媽,是單眼皮還是雙眼皮等等,這是因為寶寶遺傳了父母的基因,長輩會遺傳給孩子很多東西,其中也包括了疾病,有很多疾病都有遺傳的可能,這個時候就會有人問了,長輩有老年痴呆,會遺傳給下一代嗎?
  • 哪些人容易得老年痴呆老年痴呆能治癒嗎從容面對不再迴避
    哪些人容易得老年痴呆老年痴呆能治癒嗎從容面對不再迴避~哪些人容易得老年痴呆老年痴呆能治癒嗎?在生活中,不少老年人會出現和電視劇《都挺好》中的角色蘇大強類似的表現得了老年痴呆,比如炒菜反覆忘記放鹽,忘記家人朋友的名字,買菜不會算帳,甚至出門不知道回家的路……其實,他們可能和蘇大強一樣,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病(AD),一種起病隱匿的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那麼就一起聊聊哪些人容易得老年痴呆老年痴呆能治癒嗎現在起從容面對不再迴避~
  • 老年痴呆和帕金森是一回事兒嗎?
    受訪專家 徐冰 瀋陽市第一人民醫院(瀋陽腦科醫院)神經內七科主任 隋軼 瀋陽市第一人民醫院(瀋陽腦科醫院)神經內五科主任 生活中,很多人也有這個疑問:帕金森與老年痴呆到底有沒有聯繫?為此,記者諮詢了瀋陽市第一人民醫院(瀋陽腦科醫院)神經內七科記憶下降門診主任徐冰和神經內五科帕金森門診主任隋軼,聽聽專家們的介紹吧。 診斷痴呆需要規範的診斷體系 徐冰主任介紹,痴呆多見於老年人,表現在無意識障礙的情況下,記憶、認知、語言、視空間技能、情感或人格等精神心理活動中,有記憶和認知功能障礙及其他至少一項缺損,同時伴有社會、生活活動能力減退的一種狀態。
  • 老年痴呆不傳染 謠言「傳染」才可怕—新聞—科學網
    這與人們通常所說的「傳染」,也就是人與人之間通過飛沫、體液、糞便、接觸等造成的傳播存在本質區別。「你不會因為接近患病老人,就不小心患上老年痴呆。」 此外,在這項研究中,引發克雅氏病的朊病毒可不是一個「配角」。
  • 老年痴呆可以預測了?調查發現:符合這些特徵的人,更易患痴呆症
    「老了最擔心什麼?」  當你向中老年人提出這個問題,他們的回答也許不是「不能長命百歲」,不是「沒有子孫滿堂」,很可能是「無法自己照顧自己」。  只要能自理就好,這是多少老人的晚年心願,可當老年痴呆越來越高發,許多人的心願只能落空了。
  • 老年痴呆?這些「鍋」鍋們不背
    鍋的安全問題一直是大眾關注的焦點:不粘鍋塗層有毒嗎?不鏽鋼鍋會導致錳中毒嗎?鋁鍋中的鋁會增加老年痴呆風險嗎?我們就來為大家一起解答——一、不粘鍋塗層有毒嗎?因此在日常的烹調中,不必擔心塗層分解釋放有害物質。不粘鍋塗層本身很薄,如果在使用中被刮落會怎樣呢?塗層材料這些大分子耐酸、耐鹼、耐油、耐高溫,不會被我們消化、吸收和富集,而是直接通過糞便排出體外。因此同樣無需擔心。二、不鏽鋼鍋會導致錳中毒嗎?
  • 基因遺傳很神秘,十種現象有五類會100%遺傳父母,禿頭無需太擔心
    醫生還說,其實長相遺傳父母的概率其實是各佔一半的,主要取決於顯性遺傳的特徵是否明顯,大眼睛、雙眼皮是顯性遺傳,只要父母一方有這個特徵,寶寶有很大的概率也是大眼睛、雙眼皮,除了長相,孩子從父母身上也會遺傳其他的基因。
  • 老年痴呆沒有特效藥!醫生提醒:不想得老年痴呆,堅持四件事就行
    黃先生補充說。大致情況了解後,醫生轉而問老人:「坐你旁邊的這個人是誰,你認識不?」老人猶豫了半晌,慢悠悠的回道:「是我兒子。」醫生又問:「老人家,你有幾個兒子呀?」「3個。」據黃先生介紹,他家成員很多,他排第二,下面還有五個妹妹。「這是很明顯的認知功能障礙。先去照個頭部CT吧!」
  • 老年痴呆對6類人「情有獨鍾」,不妨自查一下,看看你也在其中嗎
    有關研究發現,與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相比,受教育程度低的人更有可能患上老年痴呆症,因為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會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用大腦思考,保持大腦活力。 心臟血管不好會影響到大腦,從而損傷腦組織,長期這樣可能導致腦功能減退,記憶力減退,認知能力下降。建議平時一定要注意控制體重,不要太過肥胖,這樣可以保持身體健康,更有助於預防老年痴呆。
  • 鐮刀型細胞貧血會遺傳嗎?
    對於貧血的問題,我們多少會有點認知,現在很多人多少可能身體會出現貧血的情況。但是,正常情況下的貧血是無傷大雅的,就怕貧血玩花樣,為何這麼說呢?我們都知道有些貧血的症狀可能會危機患者的生命健康乃至於威脅生育能力,其中大家有印象的可能就是地中海貧血。但是,貝安文文這次要說的可不是它,而是另外一種貧血症狀——鐮刀型細胞貧血。
  • 常用鋁鍋炒菜煮飯,容易老年痴呆?專家:別甩鍋,不好好睡覺才會
    最近我們在後臺收到有網友留言詢問,稱自己在某篇文章裡看到說,經常用鋁製的鍋炒菜做飯,容易得老年痴呆。是因為有研究說在老年痴呆患者的大腦裡發現了含量高於常人的鋁離子!聽起來是有根有據的,但事實是:馬上都2021年了,怎麼還有人在散布這樣的謠言,莫非他是賣不鏽鋼鍋的?
  • 吃蘑菇預防老年痴呆?專家:已有證據支持
    對付老年痴呆 預防更重要 老年痴呆症又名阿爾茨海默病(AD),隨著人類壽命不斷增長,該病造成的影響與受到的重視正在同步增長。 封磊說,歐美國家進入老齡化社會時間早,投入大量資源研究此疾病,但是目前未發現任何一種藥可以治癒甚至阻止老年痴呆的進展,即便是市面上諸如安理申在內的四五種藥,都是對症而非根治,只能讓症狀延緩。 「預防痴呆變得更加重要,無論是中國還是新加坡,老齡化正加速,痴呆造成的不僅是健康問題,還會是經濟問題。」封磊表示。
  • 近視眼會遺傳嗎?近視準媽媽要知道的幾大問題
    不過,女性朋友因為有孕育的下一代的責任,所以在眼睛方面有很多的需要注意。特別是那些超過600度的高度近視的準媽媽,在懷孕和生產的時候其實是有很多的的西方是需要小心注意的。1.近視眼會遺傳嗎?寶寶以後是不是近視眼,會受到遺傳的影響,特別是爸爸媽媽都是高度近視的,寶寶近視的可能性就會更大。就算出生是不近視,也會成為近視基因的攜帶者,如果在成長過程中用眼不當的話,就會造成近視。根據相關的資料顯示:由於遺傳因素而成為近視的人數僅佔近視總人數的5%,所以後天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
  • 中國人基因信息安全嗎?專家:「基因武器」說太過誇張
    [環球時報記者 張娛]中國人的基因信息安全嗎?10月下旬,在科技部網站發布6條針對人類遺傳資源違規轉運、出境的處罰信息後,輿論中出現很多擔憂聲。《環球時報》記者就此採訪了數名基因領域的專家。直到近幾年,中國從法律上開始加強對人類遺傳資源管理的力度。不過,每一次都在網絡上引起一些人炒作「基因武器」概念。「(針對中國人的基因武器)這種說法缺乏邏輯,可以忽略。」於軍說,海外有千千萬萬的華人,如果真要研發,沒必要從國內獲取。寧波大學醫學院副教授崔巍也認為「基因武器」的說法太過誇張,「照這種說法,中國人只要出境,就可能洩露生物樣本」。
  • 專家解答安吉萎縮寶寶問題 卡介菌病正常孩子別擔心
    胡凌翔 攝   浙江在線05月19日訊昨日,省衛生廳召開專家解答會,對這一事件進行了通報。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呼吸科主任陳志敏、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預防所副所長李倩等專家,現場表示:小睿睿的不幸讓人惋惜,病因是「先天性免疫缺陷」和「卡介苗接種」兩個因素不幸相遇,引起了肺部感染、播散性卡介菌病,這是浙江30多年的卡介苗接種史上從未遇到的。
  • 大理上千條魚跳出洱海引發市民擔心,很多半米長,是地震前兆嗎?
    最近幾天,雲南大理上千條魚跳出洱海水面引起市民擔心,有很多超過了半米長,是地震前兆嗎?儘管大理不是一個地震頻發的地方,但除了2013年洱源縣發生過5.5級地震以外,1925年大理、鳳儀一帶也曾發生過7級大地震,並且,這場強震之後還發生一場大火。
  • 除了糖尿病,還有哪些疾病會遺傳,8種常見遺傳病需謹慎
    人們說起遺傳病第一反應就是遺傳父母的疾病,孩子會患有和父母一樣的病症,其實這種說法太絕對不完全正確。遺傳病是體內遺傳物質發生變化引起的,也有可能是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遺傳病也有先天性和後天性,人們不必過分擔心遺傳病。
  • 記憶力喪失,認知能力下降,哪些因素與老年痴呆有關?
    有一天去買菜,直接大半天不見了,子女去找,發現老人竟然就在樓下轉悠,問他怎麼不回家,他說自己到了家門口想不起來自己家住在哪一層了。其實像吳爺爺這種情況現在並不少見,上了年紀,很多人感覺自己記憶裡逐漸出現下降,沒有及時的發現問題,耽誤了診治。實際上這是一種現在頗為常見的老年疾病——老年痴呆。
  • 最新老年痴呆測試:超神奇的2張圖,測出你患老年痴呆的可能性!
    最新老年痴呆測試:超神奇的2張圖,測出你患老年痴呆的可能性!【老年痴呆簡介】老年痴呆是現代中老年人群中,患有率非常普遍的疾病。老年痴呆在醫學術語上稱為:「阿爾茨海默症」。這個疾病被發達國家列為常見死亡疾病的第四位。可見這類疾病的死亡率之高。
  • 張雷:得了老年痴呆怎麼辦?
    當我們老了,或者說我們身邊的老人,記性變差了,脾氣也變壞了,我們該怎麼辦呢?我們一起來認識老年痴呆,應對老年痴呆。欣繪:我們很多人會忽略掉痴呆的早期症狀。張雷:一般情況下,年事高了,記憶力差了,這是自然現象。一個人十幾歲的時候記憶力最好,四五十歲就往下降了,到六七十歲了下降得得很快,這是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