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朝君:以時不我待連續作戰精神和嚴實作風 立即投身災後重建恢復...

2020-11-23 儋州市政..

 

 
10月19日,市委書記嚴朝君在全市災後重建家園恢復生產會議上講話。


        儋州新聞中心消息   10月19日,我市召開災後重建家園恢復生產會議,通報全市受災救災情況,全面部署災後重建家園恢復生產及脫貧攻堅工作。會議強調,全市各級各部門領導幹部要發揚時不我待、一刻也不耽擱、連續作戰的精神,集中精力,迅速投入到災後恢復生產和脫貧攻堅工作中來,與人民群眾協同作戰,全力以赴打贏災後重建家園恢復生產和脫貧攻堅硬仗,確保按時保質、又好又快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嚴朝君、鄧澤永、鐵剛、鍾捷興、謝雄峰、唐龍海、周廉芬、紀少雄、易向陽、張雲、林剛、吳勇、陳海潔、王大輝、張華、胡德智、張廣英、王月花、符巨友、張光親、陳旭、王應才、陳星影、謝群峰等市領導出席會議。 
        市委副書記、市長張耕主持會議。 
        受今年第21號強颱風「莎莉嘉」影響,10月17日20時至18日19時,我市普降中到大雨,局地特大暴雨,平均降雨量219.3毫米,陸地普遍出現9至12級陣風,近海海面陣風13級,全市受災嚴重。截至10月19日晚,全市10.2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8855萬元,無人員傷亡。 
        市委書記嚴朝君在講話時說,此次強颱風風力大、影響廣,正面襲擊全省,全境穿過儋州,給全市造成重大損失。省委書記羅保銘專門來儋州察看災情、指導災後恢復生產,要求各級各部門領導幹部集中精力,把災後恢復生產與脫貧攻堅工作結合起來,儘快恢復災區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的同時,完成各項脫貧攻堅工作任務。颱風登陸前後,全市各級領導幹部、軍警部隊官兵堅守崗位、徹夜無眠
,主動扛起抗風救災的責任擔當,發揚了鐵軍精神,連續作戰,與廣大群眾一起,上下齊心,提前部署,防禦措施到位,始終把抗風救災工作抓緊抓好,形成了防災減災的強大合力,全市人員零傷亡,取得了抗風救災的階段性勝利,也向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滿意答卷。他們的全力付出和奮不顧身的抗風救災精神,充分體現了地級市幹部和人民子弟兵的精氣神。 
        嚴朝君指出,颱風過後,各級各部門要發揚時不我待、連續作戰的精神和嚴實的作風,集中精力,迅速投入到災後重建家園恢復生產和脫貧攻堅工作中來。全市幫扶幹部要繼續實行無雙休日到本月底,繼續實行「3+1」工作制度到年底,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要嚴格落實「5+2」工作制度,確保有人在一線幫扶,確保完成脫貧攻堅各項工作任務。各級領導幹部要率先垂範,帶頭進村入戶調查了解災情,幫助群眾扶貧、脫貧,以實際行動做好災後重建和脫貧攻堅。要堅持民生和問題導向,各級各部門要認真履職,按照職責分工、屬地管理原則,以百姓的呼聲為工作信號,密切關注百姓需求,及時發現問題,立即介入解決,做好災後恢復生產、重建家園各項工作,全力保障群眾生產生活需要。供電、衛生、農委等部門要迅速行動,以最快速度加緊搶修颱風毀壞的電力、通訊、水利等基礎設施,確保20日全部恢復鎮村的通電通信通暢,確保群眾飲水安全、生產水利灌溉、道路橋梁通行安全、困難群眾的生活救助、物價穩定、學校複課學生安全等。 
        「特別是脫貧攻堅工作,幫扶市領導、責任單位、幫扶幹部要立即進村入戶,了解情況,精準施策,幫助農戶特別是貧困戶以最快速度恢復生產,為完成今年脫貧攻堅工作任務奠定基礎。」嚴朝君說。 
        嚴朝君強調,脫貧攻堅工作時間緊、任務重,本月20日起要立即全面開工建設貧困戶危房改造項目,各級各部門要想盡一切辦法開工,趕進度、保質量。各鎮作為責任主體,要進村入戶了解情況,根據貧困戶實際情況,制定危改實施方案,從拆遷重建到一般性修繕粉刷,要立即開工,著力改善貧困戶的居住環境。住建部門要加強指導,加快危房等級的鑑定確認。財政部門要進一步優化加快貧困戶危房改造資金支出程序,確保資金儘快撥付到位,讓貧困戶早日動工建設。扶貧辦要抓緊制定扶貧攻堅工作手冊和扶貧政策摘編工作。市委市政府要召開專門會議,通過以會代訓方式逐級培訓,確保幫扶幹部和貧困戶熟知扶貧相關政策,確保一戶不漏。要逐項部署落實抓好迎檢工作、扶貧手冊和入戶訪談本的信息核校和規範填寫、精準識別的大普查、精準扶貧及精準退出等工作,按照中上遊的標準,嚴格落實各項脫貧攻堅措施,充分展示地級市應有的精氣神。 
        「救災專項資金必須用到正道上,不能出現截留私用、優親厚友等不法情況。」嚴朝君要求,各級各部門要嚴格落實經費的各項保障,所有救災專項資金要以貧困戶為重點優先安排使用,按照救災緊急程序辦理,使救災資金儘快下撥到貧困戶手中。要嚴格規範資金的使用,杜絕幹部瀆職失責、截留私用、優親厚友等不法行為發生,確保專項資金用好用到位。 
        張耕要求,各鎮各部門要立即召開災後問題總結會,查找問題,總結經驗,提出整改建議上報市三防辦,為以後防汛防風工作奠定堅實基礎。要提高效率,立馬搶修颱風損壞的電力、通訊、水利等基礎設施,立即解決問題,儘快恢復生產生活。要加強救災資金的管理支出和使用,救災資金要快花多花但不能亂花,確保救災資金用在正道上。扶貧資金使用要統籌綜合考慮,認真研究,均衡使用,確保公平。要賞罰分明,獎勵在抗風救災和脫貧攻堅工作中湧現出來的一批優秀幹部,激勵大家振奮精神,繼續主動積極作為,把抗風救災和脫貧攻堅工作當成自己的事做好。 
        會上,副市長符巨友通報了全市受災救災情況,並對下一步工作進行部署。 
        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成員單位領導,各鎮黨委書記、鎮長,市直屬單位、中央和省駐市有關單位負責人,駐軍部隊負責人,各鎮扶貧工作隊隊長220人參加了會議。(記者李國妹   編輯何煥翠

 
市委副書記、市長張耕主持會議。

 
副市長符巨友在會上通報全市受災救災情況,並對下一步工作進行部署。
圖片由記者  冼賀  攝

 

相關焦點

  • 災後重建與發展振興的四川答卷——汶川特大地震災區10年重建發展...
    就在調研組一行在汶川調研期間,該縣龍溪鄉阿爾寨發生一起高位推移式滑坡災害,阿爾寨地災監測人員在例行巡查監測中,發現隱患後立即向上級匯報,汶川縣有關部門啟動了預警工作機制和相關預案,果斷組織避險撤離,疏散轉移415人,成功實現此次災害零傷亡。  災區精神重建更加秉持尊重和激發人民主體性的理念,以文化自覺激發文化自信,手挽手走過了10年文化重生和精神重塑之路。
  • 四川蘆山地震災後重建先進集體和個人表彰名單出爐
    劉國中宣讀《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表彰四川省「4·20」蘆山強烈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王東明、尹力、何立峰、柯尊平、黃豔等向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代表頒獎。雅安市、邛崍市、德陽市負責同志和災後恢復重建先進個人代表作交流發言。
  • 廈門海洋與漁業系統各單位積極投入災後重建 恢復漁業生產供應
    ­  颱風過後,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安排,市海洋與漁業局全系統各單位成員第一時間投入到各類災後應急搶險和重建工作當中——做好分內事,承擔分外事,積極對各項目展開自救,在保障全市水產品安全供應的同時,全力幫助漁民、涉海企業、街道社區的群眾重建家園,為廈門的海洋精神注入了更深刻的內涵。
  • 四川36條政策支持「8.8」九寨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
    11月7日,省政府正式印發的《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支持「8·8」九寨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簡稱《意見》)明確,省財政統籌中央和省級相關資金給予州縣包幹補助,支持建立大九寨文化旅遊產業振興基金。
  • 四川省「4·20」蘆山強烈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擬...
    四川省「4·20」蘆山強烈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擬表彰對象公示
  • 張術平在全市疫情防控工作視頻會議上強調:發揚連續作戰精神用好...
    當前,隨著返程高峰的到來和密切接觸者病例的發生,全市疫情防控已進入由防外部輸入為主,轉為防新的外部輸入與防內部擴散並重的階段。各級各部門要發揚連續作戰精神,用好統籌兼顧方法,把全面排查和集中隔離密切接觸者作為防控工作的首要任務,以確診病例為中心,多措並舉、精準摸排、規範隔離,阻斷疫情擴散蔓延渠道。要嚴陣以待把好關口,做好返程潮期間的防輸入工作,既抓好疫情防控,又保持交通暢通。
  • 中科院遙感監測圖集出版 見證汶川地震等災後重建
    這部圖集以高解析度衛星和航空遙感為主要監測數據源,結合基礎地理和社會經濟等資料,針對人員轉移安置、交通基礎設施重建、人口與產業恢復、公共服務發展、生態環境修復、災害防治、土地利用和重點災區等恢復重建規劃的重要內容,選取災害發生以來的典型時間段或年份,以圖表、文字相結合方式,詳細展示2008年以來汶川特大地震、玉樹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蘆山地震、魯甸地震等5個重大自然災害的災後恢復重建規劃實施情況
  • 熊本地震災後重建任務艱巨
    這場地震造成的損失之大、災後重建任務之艱巨也由此可見一斑。  根據日本媒體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在此次熊本特大地震災害中,共有49人因住房倒塌、塌方等原因不幸遇難,另有1人至今下落不明。此外,有19人被懷疑在震後的避難生活中因健康原因死亡。  目前,熊本、大分兩縣避難人數已從最多時的約20萬人減少至1萬人左右。熊本縣內的臨時安置點也從855處減少到244處。
  • 中科院學部就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組織院士諮詢
    來自中國科學院地學部、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技術科學部、信息技術科學部、數理學部等學部的20位院士參加了這次諮詢會。會議的目的,是希望從各學部專長出發,為當前抗震救災、災後重建等緊迫工作向國家提供諮詢意見和建議。
  • 林鄭月娥:給香港援助汶川地震災後重建工作打滿分
    林鄭月娥:給香港援助汶川地震災後重建工作打滿分 2016-05-12 14:24:4312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在成都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她非常滿意香港援助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災後重建工作。  林鄭月娥率領80人的代表團於10日至12日在四川展開訪問,考察在川港資企業發展現狀及香港援建項目情況等。林鄭月娥一行先後出席了香港援建四川省道303線映秀至臥龍公路災後恢復重建工程貫通儀式、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臥龍神樹坪基地「中華大熊貓苑」開園儀式。
  • 國務院批轉煤電油運和搶險抗災應急指揮中心低溫雨雪冰凍災後恢復...
    災後重建工作要在全面掌握核實災害損失情況的基礎上,科學制訂災後重建規劃方案。明確重建目標,落實分解責任,提出工作措施,加強協調配合,確保重建任務按期完成。  2. 分清緩急,突出重點。要以修復重要基礎設施、恢復農業生產、保障群眾基本生產生活條件為重點,處理好災後恢復重建與解決歷史欠帳及正常建設的關係,合理安排,分步實施,抓緊開展災後重建。  3. 自救為主,政府支持。
  • 安徽省2020年下半年工作計劃提出:做好災後重建 防止澇旱急轉
    「我省將紮實做好防汛救災和災後恢復重建各項工作,強化汛情監測預警,突出長江、淮河幹流和重要支流堤防、巢湖等重要湖庫堤壩等重點部位,加強協調調度,同時防止澇旱急轉。」省發改委主任張天培表示,我省將結合「十四五」規劃編制,加緊謀劃實施一批重大水利、重要基礎設施補短板、城市內澇治理等項目,全面提高災害防禦能力。
  • 中科院最新監測評估:九寨溝災後3年水體環境逐漸恢復
    【中科院最新監測評估:九寨溝災後3年水體環境逐漸恢復】今天,在九寨溝7.0級地震3周年之際,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自然與文化遺產空間技術中心付碧宏研究員團隊,對外發布九寨溝災後重建最新遙感監測和評估結果。其中提到,經過災後3年恢復重建,九寨溝世界自然遺產地核心區水體環境正在逐步恢復往日風採,但遺產地的旅遊活動仍需防範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 風雨過後見彩虹 黨群同心助力義烏赤岸魚曹頭村災後重建
    「沒想到颱風會對我們村的影響這麼大,幸虧有這麼多救援人員及時趕到,我們才能挺過來……」這幾天,在義烏赤岸鎮黨委政府及各方齊心協力下,看到村莊從颱風過後的一片狼藉到逐步恢復正常,魚曹頭村黨支部書記陳漢良有些激動。
  • 23個項目被授予玉樹地震災後重建文明標準化工地
    7月13日上午,青海省玉樹地震災後重建現場指揮部召開玉樹災後重建文明標準化工地表彰大會,中國建築等8家企業的23個項目獲得「玉樹地震災後重建文明標準化工地」榮譽稱號並表彰。省玉樹災後重建現場指揮部指揮長、副省長張光榮,省玉樹災後重建現場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省委常委、玉樹州委書記旦科出席會議。
  • 汶川地震八周年 林鄭月娥給香港援助災後重建工作打滿分
    訪川期間,林鄭月娥司長一行考察了在川港資企業發展現狀及香港援建項目情況,並先後出席了香港援建四川省道303線映秀至臥龍公路災後恢復重建工程貫通儀式、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臥龍神樹坪基地「中華大熊貓苑」開園儀式。  12日上午,在四川之行即將結束之際,林鄭月娥司長說,8年援建工作取得了圓滿成功,「要打分的話我打滿分」!  據了解,本次出訪已是林鄭月娥司長第8次訪問四川。
  • 振奮精神 再鼓幹勁-北緯網(雅安新聞網)
    自2013年7月20日全面啟動「4·20」蘆山強烈地震災後恢復重建三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和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市認真踐行「中央統籌指導、地方作為主體、災區群眾廣泛參與」的恢復重建新路子,圍繞「三年基本完成、五年整體跨越、七年同步小康」的重建目標,感恩奮進、克難「趕考」,「三年基本完成」目標圓滿實現,全市呈現出安居樂業、蓬勃向上的新景象
  • 颶風桑迪對美國影響持續 紐約災後重建困難重重
    那麼災難過後,紐約的清理與恢復工作進展如何?當地人的情緒和心態有沒有發生大的變化?詳細情況連線環球資訊駐紐約記者徐蕾瑩。 主持人:蕾瑩,你好!能不能先給我們介紹一下你現在的情況?記者:現在我仍然是借住在曼哈頓上城的中國同行的家裡。因為包括我所居住的曼哈頓39街以下的大片地區還沒有恢復電力供應,這一情況預計要到明天情況才會有好轉。
  • 唐山抗震精神:涅槃重生寫傳奇 生生不息永向前
    即便在我國經濟尚不發達的時期,唐山在震後兩年就將全市工業總產值恢復到震前最高水平。而在汶川地震後,2008年當年,四川就獲得各種捐助和捐贈700多億元,各類公益組織井噴式發展。除了中央撥款、社會捐助,還啟動了特色鮮明的對口援助重建。東中部省份用其財政資金的1%,連續3年援助一個重災縣。20個省區市投入到四川災區的重建。3年重建,兩年完成。
  • 泰國普吉孔院在海嘯災後重建地新增漢語教學點
    原標題:泰國普吉孔院在海嘯災後重建地新增漢語教學點  新華網曼谷12月26日電(記者常天童 報導員張雲梁)泰國宋卡王子大學普吉孔子學院26日與泰國攀牙府紅十字會中學籤署教學點合作協議,標誌著普吉孔院在這一印度洋海嘯災後重建地新增漢語教學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