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地球號」地球深層探測船內部大揭秘
【環球網綜合報導】為解開地球之謎,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JASTEC)若干年前便開始使用探測船,從海上某定點垂直投下挖掘用的管道,探索海底7000米以下地幔所在之處的奧秘。那麼,是怎樣一搜探測船竟可以深入海底以下7000米呢?日本《產經新聞》8月15日刊文介紹了這艘擁有世界第一挖掘能力的深海探測船。
-
創記錄日本地球號鑽探船鑽至海底3260米
不過除了太空外,地球上還有很多我們未知的地方,而就在今天早些時候,根據日本NHK電視臺的消息,日本的「地球號」鑽探船已成功鑽探至海底3260米深度,打破了之前保持的的記錄。地球號 鑽探船 根據日本NHK電視臺的介紹,「地球號」是日本製造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深海鑽鑽探船。
-
【「地球號」的秘密】(4)開拓地震研究的新局面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像日本這樣地震記錄多、容易取得周邊信息的地方獨一無二。對於地震的研究者而言,日本確實是最令人感興趣的地方。 倉本:我們不是把研究者硬拽到南海海槽,而是研究者經過國際性的探討,最終選擇了南海海槽。
-
日本的深海探測機器人
據日經BP社報導,日本的領海面積位居世界第6位,「資源」就隱藏在海洋的某個地方。用來尋找資源的是深海探測專用機器人。日本正在為躋身於未來能源大國著手準備。 2012年3月,一條消息震驚了海洋研究者。
-
【「地球號」的秘密】(1)鑽入海底一萬米!
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JAMSTEC)地球深層探查中心(CDEX)的地球深層勘探船「地球號」於9月13日重新開始對日本南海海槽進行鑽探。這次鑽探將深入到海底地下3600米處,開展地質等調查,其目的在於查明發生巨大地震的原理。
-
【「地球號」的秘密】(3)直擊巨大地震的「觸發點」
沉積物中的有機物上有著超過350度的熱痕跡 ——有關方面正在利用地球深層勘探船「地球號」進行著「南海海槽地震帶鑽探計劃」。 地球深層探查中心主任東垣(以下簡稱:東):調查對象是日本紀伊半島海域的南海海槽。從歷史角度看,這是紀伊半島海域成為南海地震觸發點的場所。我們正在以南海地震的誘因區域為中心開展鑽探計劃。 可能引發南海地震的有兩大斷層。一是「分支斷層」(從斷層分支出來的斷層),二是「滑脫斷層」(板塊邊界的斷層)。
-
海洋科考船「三兄弟」亮相!我國深海探測立體技術體系形成
,該船填補了我國小噸位大鑽深海洋地質鑽探船的空白,提升了海洋地質調查能力,也標誌著我國海洋地質綜合調查能力躋身世界前列。我國深海探測立體技術體系形成 新華社記者王攀、吳濤、胡林果 28日,「海洋地質十號」綜合地質調查船在東莞的廣東中遠船務工程有限公司船塢碼頭下水。至此,中國地質調查局海洋地質保障工程配套裝備項目中的3艘調查船全部下水。 海洋科考船被視為一個國家科技水平的重要代表。
-
日本稱將開展全球首次海底甲烷水合物挖掘作業
人民網東京2月2日電(記者 劉軍國)據共同社報導,日本獨立行政法人「石油天然氣和金屬礦物資源機構」(JOGMEC)等2日宣布,將從2月14日前後開始在愛知縣渥美半島海域海底開始進行有望成為下一代能源的「甲烷水合物」(methane hydrate)生產試驗的事前挖掘作業,將持續到3月下旬。
-
深海探測:探索海洋深處的奧秘
來源:人民日報伴隨深海探測技術的發展,人類深入認識深海的時代正在來臨。500年前達·文西設計潛水服、150年前凡爾納寫《海底兩萬裡》,當時的科學幻想如今正在成為現實。 從科學角度看,探索深海能夠幫助人類深入了解海洋的奧秘、地球的奧秘。
-
科學家鑽穿地殼:尋找地球最內的生命體
9月13日,「地球號」科考船將從日本清水出發,將鑽頭下沉至沉積物溫度達130攝氏度的洋底,最大鑽探深度達1260米。研究人員希望,在某處,生命應當隨溫度升高而消失。為了找到這個極限,作為國際海洋探索項目一部分的「T極限」項目將為期62天。研究人員表示,該極限數據將指導海洋底微生物的豐度和多樣性估算,這對深入了解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十分重要。
-
日本在全球首次利用海底甲烷水合物產出天然氣
接受委託的獨立行政法人日本石油天然氣及金屬礦物資源機構(JOGMEC)等使用地球深部探測船「地球」進行了開採。將管道通入海底,從水深約1000米的海底挖掘至地下約270~330米深的甲烷水合物層,利用管道回收天然氣。
-
最具挑戰性嘗試:日本計劃史上首次鑽地幔
但我們無時無刻離不開的地球的內部,卻一直是一個謎團。現在,日本科學家準備做出一番嘗試,計劃完成歷史上首次進入地幔的鑽探任務。地幔位於地殼之下,厚度3000公裡,在大陸板塊大約35到70公裡下方,而在大洋盆地是地殼最薄的地方,大約5到10公裡就能挖到地幔。
-
新紀錄10909米,深海探測有什麼用?
深海探測有什麼用?其實每一個海底的新發現,都有可能顛覆掉我們目前對國際戰略格局的認知。海底是一個全新的世界,我們不探索,別人就會探索。在雙十一的轟鳴之下,默默發生了一件大事。10號上午8點12分,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地球上已知的海洋最深處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下潛深度達到10909米,創下新紀錄,令人振奮。
-
揭開日本海洋測量船的真面目
由於上述幾級海洋測量船的噸位有限,船載設備不能完全符合大規模深海海洋調查的要求,海上自衛隊在90年代末建造了3300噸的「日南」號海洋測量船,用於取代「明石」號。這艘新測量船除可完成海洋地理調查任務外,還可收集反潛戰、水雷戰等海洋數據,頗受日本海上自衛隊的青睞。此外,在90年代初,日本海上自衛隊以美國音響測量船為基礎,專門設計建造了2艘「響」級音響測量船,主要用於探測潛艇聲信號。
-
日本人受不了地震了,發誓要研究地球內部構造,宣稱要打穿地球!
即便人類已經登上月球,但對地球的研究遠非不夠,這其中就包括對地幔和地核的研究,人類對地球內部的了解幾乎可以用無知來表示!不過未來幾年,人類或許在地球內部的研究上更進一步!地球內部構造示意圖近期,日本科學家組成了一個勘探隊,打算用海洋鑽井船打穿地球,直到地幔深處。日本地處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常年的地震對日本經濟的打擊尤為明顯。
-
來自深海的捷報!揭秘-10909米的「奮鬥」故事
從此,「走向深藍」的種子在汪品先心裡發了芽,而中國人的深海探測事業,也即將睜開惺忪的睡眼。面對廣闊的研究前景和巨大的技術落差,中國的深海研究怎麼搞?汪品先們絞盡腦汁,試想能不能通過參加國際合作的方式,研究深海地質?「國際大洋鑽探計劃」(ODP)在1983年啟動,中國科學家第一時間組織委員會並上報領導,要求加入這規模空前的深海國際合作。
-
習近平提出深海「三步曲」 中國深海計劃路線圖曝光
大公網6月3日 訊 (記者凱雷)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首次提出中國深海戰略「三步曲」,正值中國首個載人潛水器「蛟龍號」四年後再度重返全球最深海溝勘探之際,本網記者走入「蛟龍號」生產研發基地中船702所與並「蛟龍號」零距離,對話海洋裝備建設的主力軍和國家隊中船重工董事長胡問鳴,中國「深海進入」、「深海探測」、「深海開發」戰略的計劃路線圖首次展現在世人面前:中船重工將舉全集團之力開發並形成
-
日公開「地球」號深海鑽探船 曾創世界最深鑽探紀錄
日本政府11月24日向媒體公開了停泊在日本橫濱港的地球深海鑽探船「地球」號。日本《產經新聞》11月24日報導稱,「地球」號能夠在地幔、大地震發生等區域進行高深度鑽探作業,被稱為「人類歷史上第一艘」多功能科學鑽探船。據悉,日本「地球」號將參與綜合大洋鑽探科學計劃(IOPD),根據此次實施的勘探工作計劃,「地球」號在解答巨大地震發生理論、發現新的海底資源等方面的貢獻備受世人期待。此前,日本「地球」號勘探船曾創下7740米世界最深海底鑽探紀錄。
-
世界各國海洋測量船一覽
會議交流測繪成果資料和最新探測技術,介紹最新海洋測量船的創新技術,大大刺激了各海洋國家建造新型測量船的積極性。 地質勘察船 此類船與海洋測量船、海洋調查船的功能布局基本相同,核心任務是海洋資源開發,測量對象是地球物理信息。它通常具有很強的拖曳作業功能,主要操作龐大的拖曳地震探測系統,獲取豐富的海洋地質資源信息,同時具有深海海底表層底質取樣和近海鑽井取樣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