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傳染病的真相 | ​伊波拉病毒:飄忽的死神

2021-01-09 澎湃新聞

原創 還原傳染病的真相 上海交通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卷首語

貝爾納「風險社會」(Risk Society)理論提到:科技的好奇心首先是要對生產力有用,而與之相聯繫的危險總是被推後考慮或者完全不考慮,風險是人類活動和疏忽的反映,是生產力高度發展的表現。從國際社會整體發展規律來看,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達到1000美元到3000美元這個區間,是該國公共安全事件的高發期[1]。按照這一規律,中國已經進入風險社會,如何有效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以及帶來的嚴重後果,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而在人類歷史上經歷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又以傳染病發生次數最多,危害最大。從天花、西班牙流感、SARS、甲型H1N1 流感(豬流感)、H7N9 流感(禽流感),MERS(中東呼吸窘迫症候群),2003年非典、乃至最近發生的新冠病毒突發疫情,可以說人類社會歷史從某種角度而言是一部傳染病鬥爭史。

無論是2003年的非典,還是2020年發生的新冠病毒疫情,對於傳染病規律認識的缺失,使得公眾在疫情初期產生恐慌心理,並讓謠言獲得生長的土壤。所以在疫情預防階段、預警應對階段、擴散應對階段、疫情緩和平息階段以及總結反思階段,為公眾還原傳染病的科學真相,梳理重大傳染病的有關知識,提升公眾健康應急科普技能,補全這門有關生命教育的公共衛生必修課亟需而必要。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還原傳染病的真相》系列跳出新冠肺炎單一傳染病的介紹,著眼「傳染病與人類社會」的這一宏觀視角,從人類歷史上的傳染病流行實例切入,憑藉公共衛生領域權威專家集群,向您展現有關傳染病的全貌和思考。

注:[1] 烏爾裡希·貝克著.何博聞譯.風險社會[M].南京:譯林出版社,2004.

伊波拉病毒:飄忽的死神

專家介紹

邱紅玲,博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高級實驗師。

所獲榮譽:

2020年上海市「勞動模範」

2020年「上海市教育系統獻出特別之愛比翼雙飛模範佳侶」

2015年「首屆中國(濟南)藥谷創新創業大賽三等獎」等榮譽

研究領域:

致病微生物的檢測與防控。

研究成果:

作為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在eLife,journal of virology, virus research 等雜誌發表多篇文章。

作為課題負責人或子課題負責人獲得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專項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上海市重點科技攻關項目、浙江省海產品健康危害因素關鍵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開發基金等7項基金資助。

伊波拉病毒最早爆發於1976年的非洲中部的剛果金,伊波拉病毒感染人體後極其暴虐,能攻擊除骨骼肌和骨組織之外的所有內臟和組織,使之壞死,引起多發性出血,導致感染者多器官衰竭而死。由於其感染致死率非常高,令人聞風喪膽,伊波拉病毒被稱為「人類命運的黑板擦」。

伊波拉病毒和它的5種亞型都是以首次爆發地來命名的,伊波拉病毒它本身是最早在伊波拉河流流域發現的,所以被命名為為伊波拉病毒,它的5種亞型分別為薩伊型、蘇丹型、塔伊森林型,本迪布焦型和萊斯頓型,在這5種亞型中,只有萊斯頓型的伊波拉病毒感染人後不引起疾病,其他4種病毒都會引起疾病,甚至致死,而其中又以薩伊型的伊波拉病毒的致死率和爆發感染率是最高的,它早期感染後的致死率甚至高達90%。

迄今為止,非洲地區共發生25次伊波拉病毒疫情,其中集中爆發21次,散發4次。令人恐懼的是病毒每次爆發都無時間規律可循,都是忽然而至,肆虐多個村莊後又悠然而去,伊波拉病毒就像一個飄忽不定的死神懸掛在非洲的上空。

伊波拉的自然宿主和SARS一樣也是蝙蝠。2005年科學家在果蝠體內發現了伊波拉病毒的核酸,並且發現果蝠攜帶之後也不致病,它就是伊波拉的自然宿主,此外伊波拉病毒還有一些中間宿主,比如黑猩猩、大猩猩、豪豬、羚羊等,都會充當從動物到人的傳播媒介,充當中間宿主的作用。非洲居民由於貧窮,為了生存,不斷的擴展捕獵、砍伐、採礦等活動範圍,經常接觸大猩猩、猴子、蝙蝠等野生動物,增加了暴露於伊波拉病毒的風險,同時檢測技術的缺乏,導致潛伏期的患者漏診而成為新的感染源,這也是非洲伊波拉病毒疫情,呈以小區為中心和以醫院為中心特徵的原因。

伊波拉病毒藥物和疫苗的開發的工作都進行了很多。在藥物方面,比如中和抗體藥物和小分子RNA幹擾藥物,在動物模型上都顯示了比較好的保護效果,都已經進入了臨床試驗。在疫苗方面,伊波拉病毒的重組疫苗、滅活疫苗、重組載體疫苗和DNA疫苗等等都有研究,截至2018年,有36種病毒疫苗已經完成了臨床試驗,並發現水皰性口炎病毒重組疫苗已經在人群中顯示了非常好的保護效果和安全性,疫苗目前已經在剛果開始試驗性應用,此外還有一些其他的疫苗還在臨床試驗中。

儘管伊波拉病毒的疫源地截止目前為止還局限在非洲大地,但隨著全球一體化經濟的發展,非洲與多個國家在勞務、生物、教育、旅遊等領域都有廣泛的合作,加之伊波拉病毒的強傳染性和最長可達21天的潛伏期,使得伊波拉病毒疫情輸出的風險增高。因此只有全球一起緊密合作,加快伊波拉病毒藥物開發和防控體系建設,才有可能在疫情再次爆發時,儘可能減少人員和經濟損失。

版面編輯 | 張舒嫻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上海交通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還原傳染病的真相 | 天花:人類唯一戰勝的傳染病
    還原傳染病的真相 | 天花:人類唯一戰勝的傳染病 2020-10-21 15: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感受一下病毒的可怕,7部關於病毒傳染病的經典電影推薦
    突然間小鎮上爆發了可怕的病毒, 人們紛紛不明原因地死去。為防止病毒擴散到其他城市,軍隊封鎖了小鎮,並派出了科學隊前去查明病源。《屍骨無存1-3》 2002故事概要:一群小夥伴因為在山上遇到了一個血肉模糊、全身潰爛的男子。此後不久,卡倫的身上也出現類似症狀,她似乎被之前那個男人身上的病毒所感染,很快便死於非命。
  • 電影《傳染病》:看見和看不見的真相
    真相——關於人性的真相。影片的敘事是「冷冰冰」的,不帶溫度。到澳門出差的美國女高管貝絲,回家後不到一天,突發怪病,死了;然後,她年幼的兒子克拉克,出現同樣症狀,死了;前來調查病情的疾控中心女醫生,也很快染病,死了;與此同時,相同的症狀在美國其他州,日本,中國香港、中國澳門……越來越多。
  • 「死神」蝙蝠是如何與病毒共舞的?
    蝙蝠,小而強大的死神。它體內的病毒是如何向人類發出死亡威脅的?撰文| 徐穎前 言《孫子·謀攻篇》有言,「知己知彼,百戰不殆」。[1]與病毒共舞近些年來,蝙蝠仿佛化身「死神」的代名詞,已知很多致命性病毒都源自於它。
  • 死神漫改真人版電影《境界》上映 還原動漫名場面
    《境·界》漫畫已連載完結,而今天,記憶裡的那個拿著斬魄刀的橘發少年終於要破壁而出,重新回到了我們的面前——由日本漫改之王華納兄弟影業日本公司出品,日本當紅偶像福士蒼汰主演的死神真人電影《境界》今日正式全國範圍內上映。在上映前,小編八一八這部電影的十大看點。
  • 死神真人版電影新預告 高度還原CG爆表堪比恐怖片
    一  根據知名漫畫改編的真人電影《死神》今日公布了一支全新的預告片。其中幾位主角悉數登場,電影故事與漫畫無異,講述了黑崎一護遇到朽木露琪亞並成為代理死神的故事。  預告片開頭,還特意使用了原作者、被粉絲們稱為「詩人」的久保帶人在漫畫中慣用的豎寫短句作為開場,還真有幾分原著的味道。不過電影的人物還原度著實讓人感到有些擔憂,人物服裝有些「過於重視原著」,一比一照搬到現實世界中反倒是有了幾分違和感。
  • 思考:傳染病越來越猖狂,人類哪裡做錯了嗎?
    美國科學家關於「病毒常規檢測」的想法,是一種未雨綢繆的行為,無疑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話說回來,為什麼近年來,新發傳染病似乎變得越來越多了?  比如,發生在14世紀歐洲的黑死病,可以說是舊世界的「死神煉獄」,這種疾病以腺鼠疫、肺炎鼠疫和敗血鼠疫混合的形式傳播,死亡率高、傳染性強,在英國死亡率在45%以上,僅在倫敦就有10萬人因此喪生。
  • 大多數傳染病來自於動物 非典病毒如何傳給人類
    >>>專家指出,人類大多數傳染病都來自於動物  非典元兇是一種新型的冠狀病毒。最近日本生物資源利用研究所將感染人的非典病毒的序列與感染雞、豬、貓、狗等動物的幾種已知冠狀病毒做了比較,認為非典病毒與雞身上的冠狀病毒最接近。
  • 科技日曆|43年前,「非洲死神」伊波拉病毒首次在電子顯微鏡下被發現
    科技日曆|43年前,「非洲死神」伊波拉病毒首次在電子顯微鏡下被發現  Winnie Lee • 2019-10-13 16
  • 瘟疫恩仇錄:沒有顯微鏡的古人,是如何認識病毒與傳染病的?
    得益於人類社會幾百年來積累的醫療知識,我們今天可以清楚地認識到諸如病毒的各種微生物的存在。雖然依舊沒有針對病毒的特效治療方式,但是我們也可以嘗試著隔絕病人的飛沫,體液,通過切斷一切的傳播途徑來建立切實可行的抗病毒陣線,並且頗具成效。然而早在人類認識到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的存在之前,病毒就已經切實存在於這個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了。
  • 容一日誌:歸因錯誤與還原真相
    還原事件真相學會探索事件真相,有助於我們從源頭扼制憤怒感。因為我們並不確定事件具體發生的原因,因此會以好奇之心取代頭腦被蒙蔽時表現出的無知怒火。這種方式能讓我們站在更有利的角度,以一個心思縝密的科學家的角度去處理問題。外部條件和事件真相的綜合作用,說明關鍵衝突問題具有高度的複雜性。
  • 婚前同居,如何判斷他有沒有X傳染病?|單純皰疹病毒|傳染病|愛滋病|...
    你知道你的伴侶會有什麼傳染病嗎?雖然在結婚前你們看過、愛過,但根本沒有檢查過!也許你根本不了解對方的身體健康狀況,更不能發現一些潛在的高風險疾病,那就很容易出現翻車情況,特別是一些遺傳性和隱匿性疾病。且不說生孩子這麼遠,性病、B肝、HPV,還有一些隱疾傳染病,這些都是戀愛關係裡分分鐘傳給另一半的疾病。有時感染性傳播疾病可能並沒有症狀,但是這不代表它們不會對我們的健康造成傷害。
  • 病毒界「死神」來了 騰訊安全提醒嚴防釣魚陷阱
    死神琉克(Ryuuku)是日本心理懸疑推理漫畫《Death Note》(《死亡筆記》)中的角色。琉克擁有一本死亡筆記,名字被寫在這本筆記上的人就會死。在勒索病毒界,有一個與日本系列漫畫《死亡筆記》中虛構人物死神同名的Ryuk勒索家族,在北美地區肆虐橫行, 曾在半年間非法獲利近 400 萬美元。
  • 張文宏:了解傳染病,跑在病毒前面,人類才能走得更遠
    只有對自然保持謙卑,人類才能走得更遠「我們和病毒之間,只隔了一個航班的距離。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的傳染病,都有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來到我們身邊。」張文宏在開場的這句話令許多網友心有餘悸。確實,正如張文宏所說,在新冠疫情之前,幾乎沒有人覺得應該特地去了解傳染病相關知識,因此所有人都被病毒「打」了個措手不及。目前,中國本土疫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生產生活逐漸恢復,防控開始進入常態化。但人們心中依然存在困惑,面對與傳染病共生的未來,普遍懷著強烈的疑慮和擔憂。
  • 病毒是人類「敵人」嗎?傳染病專家解讀「病毒迷思」
    在人類文明史中,病毒一直以敵人的身份登場。如今,在科技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中,人類對付病毒的辦法依舊寥寥可數。病毒這種結構簡單的生物,靠著不斷演化、變異,快速地適應著這個世界。未來,人類究竟有沒有可能完全戰勝病毒?
  • 南非國家傳染病研究所:測試疫苗是否對變異病毒有效
    中新網約翰尼斯堡1月10日電 南非國家傳染病研究所10日證實:南非醫學專家目前正在測試即將投入使用的新冠肺炎疫苗,以確定該疫苗是否會對當前已經發生變異的新冠肺炎病毒有效。不過,由於南非新冠肺炎病毒已經發生變異且更具傳染性,因此即將投入使用的疫苗是否能夠有效防禦變異病毒,備受外界關注。此前有英國衛生專家指出,對於疫苗是否對變異病毒有效表示擔憂。
  • 《傳染病》啟示錄,當現實與電影故事重合,好的電影會讓人反思
    2020年的第一部影片居然是這部2011年的《傳染病 Contagion》。此片現在看,有著極強的現實性,影片講述一種蝙蝠但豬再到人的病毒,極短的時間內,蔓延全球,摧毀幾千萬人類。本來描寫病毒的片其實也算不少了,但是拋去一大堆喪屍相關、怪物相關的倒也剩的不多,而剩下的還大多走的是天外來菌這種科幻驚悚片。而像本片這樣真實感撲面而來的真的很少。《傳染病》這部影片最可貴的是多角度的敘事,卻掌握了很好的平衡。塑造的人物沒有臉譜化,有血有肉,有好人有壞人,但都沒有走極端,一些正面人物也存在著缺點,使得他們不像是在銀幕裡,而是真的在現實中。
  • 人類對抗傳染病類的災難電影,《流感》排第一,其他幾部驚心動魄
    相信有不少人也看過不少韓國災難片,電影《流感》絕對算是其中出類拔萃的,今天我來推薦幾部除了《流感》外還值得一看的傳染病類災難電影,絕對值得一看。伍連德發現這次鼠疫病源是西伯利亞的一種旱獺鼠,並帶領大家進行調查、防治,1911年4月疫被控制住了,就此,伍連德一夜成名,成名後的伍連德將東北這個「死神墳場」從死神裡拯救了出來,日本人慕名而來,希望伍連德為日本效力,伍連德說了兩個字:做夢!並表示自己是一名當之無愧「中國人」!
  • 《傳染病》:一場由蝙蝠引發,蔓延全球的病毒,摧毀千萬人類健康
    在2011年上映的《傳染病》這部片子是一個很特別的存在。它當年集合了最宏大的明星陣容,在極有個人特色的導演大衛·索德伯格的掌控之下,用冷靜而平實的手法展現了一場席捲全世界的病毒大爆發的全過程,但是,三位奧斯卡影后,兩位世界級著名男影星,好幾位金牌配角的加持,最後卻落了一個偃旗息鼓的收場,堪稱一場盛大的滑鐵盧。
  • 原創動漫⑤ | 免疫力就是抗擊新冠病毒的「特效藥」
    本期推出《原創動漫:還原傳染病的真相-抗新冠病毒的「特效藥」》。公共衛生學院預防專業學生結合課程實踐,發揮團隊的力量,助力新冠肺炎應急科普。因而面對從未見過的新病毒,各個年齡段的人群都沒有免疫力,才會造成人人易感。此時一旦病原體短時間大量入侵、或者人體的免疫軍團不夠強大,它們就會突破重重防線,危害人體。這就很容易解釋為什麼被病原體感染後,免疫力較差的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礎疾病的人最容易患病且症狀較為嚴重。所以,面對猖獗的病原體,提高免疫力才是最好的特效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