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一場由蝙蝠引發,蔓延全球的病毒,摧毀千萬人類健康

2020-12-03 未來電影局

在2011年上映的《傳染病》這部片子是一個很特別的存在。它當年集合了最宏大的明星陣容,在極有個人特色的導演大衛·索德伯格的掌控之下,用冷靜而平實的手法展現了一場席捲全世界的病毒大爆發的全過程,但是,三位奧斯卡影后,兩位世界級著名男影星,好幾位金牌配角的加持,最後卻落了一個偃旗息鼓的收場,堪稱一場盛大的滑鐵盧。

可是在10年以後的現在看來,本片卻有著極強的現實性。

影片講述一種蝙蝠傳播到豬,再感染到人之後發作的病毒。它們會在極短的時間內,蔓延全球,摧毀幾千萬人類的生命健康,造成大規模的人員死亡。而為了控制疫情,避免更多的人員傷亡,全球醫護工作者犧牲無數,上演了一個前僕後繼的故事!

總體而言,《傳染病》的故事波瀾不驚。雖然裡面的主演在當時或者以後大多數都參與過超級英雄電影的演繹,可是唯獨在這部電影裡,他們都是普通人一個,沒有英雄出現,也沒啥奇觀性的感情或者情節渲染,很多時候,敘事冷靜得好像一部紀錄片。

《傳染病》是一部非常嚴肅的電影,是一部非傳統意義的商業災難片。片中人物個個鮮活,故事雖虛構,但有很紮實的流行病學為依據,在當年非-典和現下武 -漢- 肺- 炎的背景映襯下,如同紀實片,讓觀眾格外有代入感。

仿若異端,它用一種冷靜寫實的腔調,在刻畫一些現實裡面比戲劇創作更多的荒誕性,而同時,它用不刻意煽情的寫實,來刻畫人類在面對疫情時候,爆發出來的不同嘴臉!用一場瘋狂的疫病,來展現了病毒與人性的雙重病態!

故事,從一頭大肥豬開始

《傳染病》的事件跨越整個人類社會,雖然涉及到全世界範圍,但是,表演上有一定的時空和時間差異,形成幾條線索並行不悖,大牌演員「王不見王」的趨勢,最大程度上避免了雖然同為奧斯卡認證影后,但格溫妮絲·帕特洛註定會被瑪麗昂·歌迪亞和凱特·溫斯萊特輪番碾壓的尷尬態勢。

格溫妮絲扮演的貝絲,是一位飛遍全世界的酒店高管,工作內容就是滿世界視察麾下的酒店和其他娛樂設施的工作流程與狀況。

這一次從香港出差回明尼阿波利斯的家後,貝絲突發疾病死亡,死後被檢測出身體攜帶強傳播和感染能力的病毒,成為最初的受害者和將病毒帶入美國境內的首批次傳播者。而明面上,她將疾病傳染給了兒子,暗地裡,因為她的婚內出軌,病毒在疾控團隊不知情的情況下傳播出去。

貝絲的丈夫託馬斯面對妻子和兒子的去世,女兒牽扯進事態,還要背負妻子出軌的打擊。但是為了保住家庭最後一絲聯繫,只好和凱特·溫斯萊特扮演的貝絲醫生一起合作,通過女兒身上的病毒來提取抗體,保障儘快找到解決方案。

而貝絲醫生作為最基層的醫護工作者,在竭盡全力的發掘病毒的發作原理,避免事態進一步擴大的過程裡,悲哀的發現自己也成為了病毒的感染者。本著醫護人員的職責,她主動將自己隔離,用自己的病症來推導病毒發作流程,最後為了抗擊病毒犧牲了自己的生命!

在美國方面焦頭爛額解決事態的時候,病毒在世界上大爆發。於是各種人物粉墨登場——裘德洛扮演的自由記者阿倫開始在標榜自己「獨立報導」的基礎上,用自己創造的信息來擾亂整體局勢;他打著獨立報導的名號,通過一些不正規又帶有強烈煽動性的信息,給整個病毒防治過程形成了很大的外部輿論阻力,造成了大面積的輿論損傷;

而同時,國際衛生組織派出瑪麗昂所扮演的萊奧娜醫生前往香港調查事件的起因,但是因為局勢不穩定,被當地醫生所綁架,用來要挾衛生組織政策傾斜,為香港為代表的東南亞病毒原生地爭取權利,要求向其提供更多的防疫疫苗;

而同時,在疾控組織內部,菲斯伯恩所扮演的阿里博士和搭檔艾莉在通過各種方法,尋找到可以作用在活體身上的防疫疫苗,在情況危急的局勢裡,艾莉被迫拿自己當作活體試驗品來完成從動物往人體的疫苗過渡……

整個事件在病毒的肆虐下,用無數人的死亡和犧牲,來刻畫了面對日漸猖獗的病毒對於人類生活的影響,從病毒學含義上,提出了關注原生病毒對於人類的威脅性和重要性!

天災還是人禍,這是個顯而易見的問題。

從頭到尾,劇情都在追蹤著這場疾病的發展、擴大到激烈控制,最後用無數的犧牲換來暫時性的平息。是的,暫時性的。

貝絲犧牲自己的性命,艾莉冒險在自己身上飾演病毒抗體,萊奧娜的生命和孫峰(音譯,黃經漢所扮演角色)違背法理所換來的東南亞局勢的平靜,也僅僅是苟延殘喘。

萊奧娜看著那些弱小無助的孩子婦女在從小生活的地方能夠重新開始自己的生活,卻沒有看見,這些婦孺身邊再一次開始的輪迴——那些現代化機械再次進入原始森林,對樹木大肆砍伐;隨著大面積樹木的消失,以蝙蝠為首的原生動物為了生存,不得不進入人類居住區覓食、生活;

而這些原生動物身上和排洩物裡攜帶的病菌和毒素,直接和人類飼養的家畜相接觸,更加快速的融入了家畜的生態圈;家畜的消耗量,因為人類數量增加而不斷增加,大量而快速的消耗,將病毒再一次帶入人類社會……

歸根到底,是人類的行為逼迫原生環境與人類繁衍環境逐漸重疊,大量的原始病毒融入了人類的消耗流通裡。隨著不斷發現的病毒種類,人類對於這些病毒的防禦和抗擊會逐漸升級。

而病毒自身的生存能力會讓它自我發育,在被殺滅和再次重生的過程裡不斷輪迴。所以,每一場人類的勝利都不是殺死了病毒,病毒只是暫時退場,但是,隨著機緣合適,他們會再一次捲土重來……

全明星陣容,它就是奧斯卡閱兵場!

《傳染病》的出演陣容堪稱超級豪華,是導演集合了他多年拍攝過程裡積累的人脈才能召喚到的最全面陣容。其中基本都是奧斯卡陣容隊員:

瑪麗昂·歌迪亞,法國實力偶像派演員,歌手,如今法國影壇在好萊塢的當家花旦。2008年憑藉《玫瑰人生》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馬特·達蒙,美國千禧一代鄰家男孩代言人。代表作很多,最廣為人知的角色是《諜影重重》裡的特工傑森伯恩。

作為世界特工史裡四大JB之一,在商業片領域呼風喚雨,而且多才多藝,以創作為主題於1998年奧斯卡最佳劇本獎得主,而表演功底不弱但是缺乏足夠的時機,多年來一直在奧斯卡決賽圈角逐奧斯卡最佳男演員頭銜;

凱特·溫斯萊特,憑藉《鐵達尼號》裡蘿絲這個角色的豐腴古典美驚豔世界的英國實力派。2009年憑藉《朗讀者》奪得當年最佳女主角,2016年憑藉《賈伯斯》獲得當年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是當今英倫幫中生代女演員其中翹楚;

格溫妮絲·帕特洛,1999年憑藉《莎翁情史》獲得當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雖然被成為千禧年一代演技最水影后,但是多年來在好萊塢憑藉家世和個人作風,曝光率一直不弱。後來在漫威宇宙裡坐鎮第一夫人位置,就連初代六元老都得對她側目。

男二號扮演人是因為長得太好一輩子沒有奧斯卡命的裘(花)德洛。作為英倫幫最難定位的存在,裘德洛在魅惑,深情,輕佻,薄情的特質裡來回穿梭,各種類型都拿捏精準。從二十歲帥到了如今六十歲,堪稱顏值實力派的一代楷模!

除開這幾位國際頂尖級別的主要演員,《傳染病》就連配角都是布萊恩·科蘭斯頓(代表作品《絕命毒師》,後來成為金球獎視帝),勞倫斯·菲斯伯恩(代表作品《黑客帝國》三部曲,《疾速追殺》三部曲,是黑人演員裡有名的氣勢型金牌配角),何超儀,洪金寶這等在某種程度上堪稱一方諸侯的人物!

多線索敘事,齊頭並進並不能阻止這個輪迴!

而《傳染病》最離經叛道的一點在於,這樣強大到逆天的演員陣容,他們都不是主角。

某種程度上所言,雖然出動了好幾位奧斯卡級別的演員,可是整體敘事其實還是圍繞著疫病為主體。「傳染病」這個主角完全凌駕於幾位超級明星之上,成為敘事裡面的第一主角!

而這些受過各種獎項加持,而且不同程度在超級英雄或者其他電影裡扮演過英雄人物的演員們,卻被劇情褪去了英雄的光環。他們在故事裡不是明星而是世間最普通的一員,雖然有奧斯卡光環加身,但是敘事主題裡,他們都只是敘事的標籤,而並非主角。

是的,整部電影的主角沒有形體,只是如同陰雲一樣,時刻懸停在人類頭頂的,疫情。

所以,在嚴峻的事態裡,褪去光環的他們所扮演的角色,除了自保和犧牲之外,別無它用。

當前逐漸明朗的疫情,我們相信會和《傳染病》裡所描述的一樣,最終會被控制和壓制。但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對於自然界的影響,引起更大範圍的原生病毒進入人類社會,變異和發展成為更大疫情的可能性也一直存在。

相關焦點

  • 新冠病毒或可以從蝙蝠直接傳播給人類,不需要中間宿主
    Olival是非營利研究組織生態健康聯盟的成員,他在那裡捕捉蝙蝠並收集它們的體液樣本。然後他和他的合作者將測試樣本中的病毒。蝙蝠以攜帶一些危險的病毒而聞名,尤其是那些有可能通過所謂的"溢出效應"(動物病毒跳到人體內)引發全球疫情的病毒。因此,研究人員正在尋找下一個重大威脅。
  • 《傳染病》啟示錄,當現實與電影故事重合,好的電影會讓人反思
    2020年的第一部影片居然是這部2011年的《傳染病 Contagion》。此片現在看,有著極強的現實性,影片講述一種蝙蝠但豬再到人的病毒,極短的時間內,蔓延全球,摧毀幾千萬人類。片中從多個角度形成了多線敘事,這些線彼此相對獨立,但卻涵蓋了一場病毒危機中一切。1、Dr Cheever派Dr Mears去疫情第一線布置防疫。2、女流行病學家派往香港去尋找0號兵源。
  • 思考:傳染病越來越猖狂,人類哪裡做錯了嗎?
    細細琢磨,你會發現,以上這些傳染病無一不與野生動物有關,科學家普遍認為,愛滋病由黑猩猩傳染人類,伊波拉病毒可能來源於大猩猩、猴子、蝙蝠、森林羚羊、豪豬等野生物,流感、禽流感由禽畜生物引起,非典與新冠皆與蝙蝠有關,鼠蚤叮咬則是黑死病的主要傳播途徑。
  • 這就是蝙蝠比人類更好地戰勝致命病毒的原因
    可以攜帶許多對人類有潛在致命性的病毒,包括那些幕後黑手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伊波拉可能還有SARS-CoV-2,這種病毒會導致新冠肺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現在,科學家們已經確定了蝙蝠隱藏這些危險細菌的關鍵方式,同時顯然沒有受到它們的不良影響,這可能揭示了處理人類這些傳染病的方法。
  • 美國電影《傳染病》未刪節版展現全球性的恐慌,一場瘟疫席捲全球
    香港,一輛推土機在摧毀熱帶植物;一隻驚慌失措的蝙蝠因此失去了自己的家,跑到了豬圈拉便便;類似的病例迅速出現在各大都市——香港九龍、英國倫敦、美國明尼蘇達、日本東京——一傳十,十傳百,一場瘟疫席捲全球。一個出國旅行者正準備把信用卡遞到酒吧侍者的手上,一個商務會議在一片握手和問好中開始,一個男人在公交車上咳嗽…… 這些本沒有關聯的事情被一種傳染病聯繫在了一起。
  • 當年全球蔓延的「非典病毒」,為何突然離奇消失?專家告訴你真相
    2003年,我們遭遇了SARS--21世紀第一個出現的新發傳染病,全名Severe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症)國內普遍稱為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簡稱非典。SARS病毒在中國廣東順德首發,並擴散至東南亞乃至全球。
  • 美機構建議暫停蝙蝠研究:擔心蝙蝠被人類傳染新冠病毒
    參考消息網4月13日報導美媒稱,美國聯邦政府建議科學家暫停一些涉及北美蝙蝠的野外作業,因為他們擔心研究人員可能將新冠病毒傳染給這種動物,進而危及蝙蝠種群,或者為一種已在全球大流行的病毒創造一個新宿主。據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4月11日報導,新冠肺炎是由一種動物源病毒(即可在動物和人類之間來回傳播的病毒)引發的。目前尚不清楚它傳染人類的確切路徑。科學家們說,傳播步驟可能包括停留在一種中間物種身上,比如被大量走私的瀕危哺乳動物穿山甲。研究已表明,引發新冠肺炎的這種病毒能由人類傳染給動物,包括狗和貓。最近,紐約市布朗克斯動物園一隻馬來亞虎經檢測感染了新冠病毒。
  • 地球是一個生命來講的話,如何讓物種回到平衡狀態,就是透過病毒
    武漢疫情恐慌正在全球蔓延,蝙蝠再度成為熱詞,當蝙蝠捲入瘟疫風暴之際,背後也暴露出支離破碎的環境生態。套句《愛在瘟疫蔓延時》作者馬奎斯的話,「瘟疫就是傷害不懂,也不能保護自己的人。」何英毅指出,近二十年來,新興的人畜共通傳染病如SARS、MERS(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Ebola(伊波拉病毒感染),曾先後懷疑蝙蝠是這些病毒的天然宿主,目前SARS只能確認由白鼻心(果子狸)傳染給人類,源頭是否為蝙蝠仍有爭論,
  • 泰國專家抓蝙蝠做檢測:很可能發現與新冠病毒相同的病原體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實習生 何曉雪最近,泰國研究人員一直在農村跋涉,在山洞裡捉蝙蝠試圖追蹤新冠病毒的來源。據美聯社(AP)8月13日報導,泰國有19種馬蹄蝠,目前尚未對其進行新冠病毒檢測。研究人員在泰國北碧府西部的西約國家公園的山上設網捕捉了來自三個洞穴的近200隻蝙蝠。美聯社報導稱,泰國紅十字會新興傳染病健康科學中心的研究小組抓到蝙蝠後,從其唾液,血液和糞便中提取樣本,然後再將它們放走。他們連夜工作,從馬蹄蝠和其他蝙蝠中取樣,了解它們攜帶的病原體。
  • 美媒分析:新冠病毒為何能躲過全球監控
    文章編譯如下:2009年,科學家們曾啟動一個項目,旨在尋找可由動物傳染人、進而引發大流行的未知病毒。該項目只是逐步形成的全球傳染病監控網絡的一個組成部分。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分校病毒研究中心副主任、病毒學家麥可·布赫邁爾說:「我們一直都在掏空監控機制,這個問題已持續了太長時間。這樣一來,我們在世界範圍內發現並遏制傳染病威脅的能力就出現了很多盲點。」目前約有60萬種——甚至更多——未知病毒有能力由動物傳染給人。
  • 從蝙蝠到穿山甲,病毒是如何來到人類世界的?
    病毒是怎樣從它們身上來到人類世界的?中間宿主又是個啥?起啥作用呢?自然宿主:病毒的「潘多拉魔盒」所有病毒都有個源頭,一般稱為「自然宿主」。自然宿主是給病毒提供適宜生存和繁殖環境的生物,好似一個盛放病毒的天然容器。蝙蝠是已知60多種可引起人畜共患傳染病病毒的自然宿主,堪比病毒的「潘多拉魔盒」。
  • 為了預測下一場大規模流行病在哪裡爆發,研究人員建了個資料庫
    這個病毒資料庫由美國生態健康聯盟創始人 Peter Daszak 及他的團隊創建。認為,目前人類社會中出現的新型傳染病大部分是人畜共患的病毒。因此他們著重關注野生哺乳動物身上攜帶的病毒,尤其是能跨物種傳染的病毒及它的傳播模式。
  • 新冠病毒不是人造,已從蝙蝠過渡到人類,並可能已經適應人體環境
    日前科學家在研究新冠病毒時,發現一些病毒產生了變異,而這一現象表明這些病原體可能已經從蝙蝠身上蔓延至人類並逐步適應人體內部生理環境。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強調,目前還不清楚變異會對病毒產生何種影響,但可以肯定的是不同國家檢測出的病毒種類開始獨立發生變化之後,病毒的傳播性變得更強了。科學家在早期的研究中發現,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會讓其更容易附在人類細胞上,而這一點讓它能感染更多人群,並迅速在全球肆虐。
  • 新冠病毒絕非最糟!美專家預測:下個傳染病,或改變地球生命軌跡
    從2019年年末,到2021年年初,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就連淨土南極大陸都已被病毒汙染。那麼,新冠病毒就是人類面臨最糟糕的病毒了嗎?其實不然。近日,美國新聞網"Missoulacurrent"刊登了美國專家的研究:在下一場傳染病中,病毒可能具有更高的致死率,但傳播速度卻會像新冠病毒一樣。屆時,病毒將改變地球上的生命軌跡。
  • 全球15部關於傳染病最經典的電影
    縱觀整個人類歷史,一直都在於傳染性疾病做鬥爭,一段只有幾千個ATCG的病毒,就會帶來重大的傳染性疾病,這裡推薦幾部很好的有關傳染病的災難片,是關於傳染病很好的科普電影。希望大家照顧好自己,照顧好家人,儘量少外出,有一些身體不適及時就醫,眾志成城,我們一定能夠戰勝此次疫情。向今年春節期間依然抗戰在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致以最高的敬意,最後,祝大家春節快樂。
  • 《傳染病》:災難背後對人類的警示意義和現實思考
    近日,武漢疫情蔓延全國,全國上下處於緊張戒嚴狀態。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來源是人們食用野生動物導致的,疫情爆發後鍾南山院士和無數醫護工作者不顧自身安危支援武漢。也有一些人在製造謠言,哄抬物價。災難的爆發更像一面照妖鏡,人性的陰暗和善良被無限的放大,所有人在這場災難中無處遁形。看了《傳染病》這部電影我才知道原來災難早有預言。
  • 「死神」蝙蝠是如何與病毒共舞的?
    該校綜合生物學系教授Mike Boots介紹道:「很多病毒起源於蝙蝠,這並不是隨機事件。由於蝙蝠與我們的關係並不密切,因此它們不可能會攜帶很多人類病毒。然而,在作為病毒的宿主方面,蝙蝠很可能是一個極其特別的物種。」這項研究不但揭示了蝙蝠自身如何抵抗病毒的傷害,還描述了另一個驚人的過程:蝙蝠的免疫系統驅動了病毒毒性的不斷增強,對人類健康造成更大威脅。
  • 蝙蝠病毒
            「這就好像人類只知道蝙蝠和嚙齒類動物是高風險的病毒宿主。卻一直研究不出蝙蝠病毒是怎樣由蝙蝠攜帶傳染給人的。」        「關於目前這場恣睢全球的新冠病毒(蝙蝠病毒)究竟來自何處?就連科學界暫時也不能給出正確答覆。」
  • 野味為何會引起病毒感染?除了蝙蝠,還有什麼野味不能吃
    繼SARS之後,時隔17年,一場突發的嚴重疫情,再次讓「野味」這個話題以極度沉重的態勢重回到人們眼前。那麼,野味為什麼容易引起病毒感染呢?野味為什麼容易引起病毒感染呢?現在非常多的人認為野生的就是純天然、無公害,沒有任何添加劑,肯定比家養的對人體好,野味肯定也是這樣的,所以吃貨們就開始向野生動物下「毒手」。
  • 為何蝙蝠具有攜帶傳播傳染病毒的能力?自身卻不被病毒傷害|科學
    根據科學家研究,世界上所有傳染病病毒都都能夠從蝙蝠身上提取到,例如:SARS、伊波拉、尼帕、HENDRA、馬爾堡等等,他們都是世界上最毒的傳染病病毒。要想了解病毒如何被傳播,就得先了解蝙蝠的生活習性、日常作息以及飲食習慣。經過觀察發現蝙蝠也是群居性哺乳動物,不同種類的蝙蝠能夠和諧共居一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