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前胸悶胸痛沒當回事,一周後99歲老人心梗了!

2021-01-16 南京晨報網

一周前胸痛胸悶,沒太在意。一周後,心梗了。日前,99歲的王爺爺在南京市第二醫院通過冠脈介入手術甩掉了「高危」的帽子。專家提醒,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症狀不典型,易漏診或誤診,一旦出現煩躁不安、面色蒼白、冷汗等,要警惕心梗可能。

一周前胸悶胸痛沒當回事,一周後99歲老人心梗了

日前,99歲的王爺爺由幾位家人攙扶著,顫顫巍巍地出現在了南京市第二醫院心內科專家門診。心內科主任醫師湯湧細緻詢問,發現這位爺爺在一周前曾有過胸悶胸痛,伴有大量出汗,全身發冷,持續了大約半個多小時,自行服用「速效救心丸」後胸痛症狀有所緩解。

王爺爺一開始沒當回事,但禁不住家人的勸說,才到醫院來看醫生。

湯湧按照胸痛流程開了相關檢查,查出來的結果嚇人一跳:心電圖提示V1-V4 ST段抬高,心肌酶譜:CK-MB 29.48ng/ml(正常值0-4.87ng/ml)肌鈣蛋白I 6.36ng/ml(正常為陰性)肌紅蛋白223.8ng/ml(正常值28.0-72.0ng/ml)肌鈣蛋白T 9701.0pg/ml(正常值0-14.0pg/ml)——典型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作為心內科最致命的疾病之一,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病死率隨著年齡的增長呈指數倍增加,≥75歲高齡老年住院病死率為15.7%。對於99歲的王爺爺來說,此時無異於一隻腳踏進了鬼門關!

高齡高危,介入手術摘掉「高危」帽子

湯湧立即把老爺子收住院,組織心內科全體醫護人員進行緊急討論。老人雖然入院時生命體徵大致平穩,但早已錯過了急診行支架植入術的時間窗。對於王爺爺來說,年齡就是他最大的高危因素,併發症多、出血事件和病死率高,手術不成功的可能性以及後續一系列治療的挑戰,他的GRACE評分195分,即住院期間死亡風險及出現後6個月死亡風險均屬於高危。

最終,湯湧決定:先臥床休息,使用強化抗血小板、穩定斑塊、改善心臟重構等一系列藥物保守治療,待病情平穩後擇期行冠脈造影術, 必要時進一步行支架植入術。萬幸的是,經過一系列的藥物治療,王爺爺未再出現明顯的胸痛症狀,胸悶氣喘一天天地好轉,反映心肌損傷的指標,肌鈣蛋白T也在逐步下降,沒有出現抗血小板治療後器官出血的表現,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發展。

但是引發心肌梗死的血管仍未開通,隨時有再發心梗的可能。王爺爺症狀雖緩解,但病情仍未穩定,湯湧準備為王爺爺進一步行冠脈造影術。對於如此高齡的患者,王爺爺的手術風險極高,但家屬百分百的信任給了醫生放手一搏的勇氣。做完手術返回病房後,王爺爺感覺胸悶緩解了,喘氣順暢了,堵在心口的那塊石頭消失了,一直懸在醫生和家屬胸口的那塊石頭,也穩穩地落在了地上。術後第二天,臥床半月的王爺爺撤下了監護設備,在家人的攙扶下緩緩地站了起來。術後第三天,王爺爺拄著拐杖,自己走向了衛生間。術後第十天,王爺爺親手把錦旗送給了湯湧。術後十四天,王爺爺沒有再發胸悶胸痛,走出了醫院大門。

通訊員 晏煜昊 張詩蘊

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戚在兵

■延伸閱讀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症狀不典型

易漏診或誤診

湯湧介紹,與年輕人不同,中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達20%~40% 有典型胸痛症狀,因為症狀不典型,易漏診或誤診,早期及時診斷救治是有效降低住院病死率的關鍵。

需特別注意當患者出現煩躁不安、面色蒼白、冷汗等,以及急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神經系統症狀和體徵的非典型臨床表現時,應首先懷疑並考慮到有心肌梗死的可能,及時就醫。

相關焦點

  • 六旬男子胸悶一周 經查竟是心臟破了個「洞」
    杭州網訊 不久前,60多歲的趙先生突感胸痛不適,被診斷為大面積前壁心肌梗死,經過心內科積極治療後出院。但過了一個多星期,這位老人連睡覺都不能平臥,「睡覺只能坐著,睡平了就會胸悶,喘不過氣來」「太難過了,走路都走不動,只能靠家人來照顧。」趙先生回憶道,只能求助浙江省人民醫院心胸外科。
  • 降溫1℃,心梗風險增2%!心梗發作「魔鬼月」,這6個「時間」最危險……
    降溫1℃,心梗風險增加2% 氣溫驟降,對於很多人來說最大的感受就是,冷。但是,對於這樣一個人群來說,冷可能成為催命符。 倫敦衛生和熱帶醫學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氣溫每下降1攝氏度,心梗風險就增加2%。75~84歲的冠心病老人更易受影響。
  • 21歲,心梗,10塊血栓!這些致命的壞習慣很多人都有
    「在跟家屬交代病情的時候,家屬也不相信,這麼年輕,怎麼可能就心梗了?」李燕偉說。+小蒲術前的冠脈造影顯示 前降支血管嚴重堵塞治療過程中進行緊急冠脈造影,造影結果顯示,原本應該粗大明顯的冠脈血管前降支的顯影只剩下1釐米左右,「前降支被堵死了!」
  • 小夥突發心梗,81分鐘生死搶救!接診醫生都難以置信
    來源:臺海網臺海網12月4日訊 據福建衛生報報導 秋冬季,是心梗高發期。很多人認為心梗是中老年人的專利,而現實卻piapia地打你的臉!在漳州務工的小吳(化名)做夢也沒想到,自己竟然會得心梗!就連救回他的醫生起初也有些難以置信,畢竟小吳才18歲啊!
  • 50多歲阿姨打麻將突然胸悶 送醫發現心臟破了個洞
    因為天氣一冷,心梗病人真的太多了。這幾天,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急診科主任洪玉才的手機,一直響個沒停過。心梗患者以三成的速度增加,最多的一天,科室連著搶救了5位突發心梗患者。昨天下午,洪玉才主任請來心外科主任錢希明、ICU主任潘孔寒。三位大主任聚在一起,和錢江晚報記者說起一位心梗患者的故事,目的是提醒年末新春,大家玩樂時注意不要太過勞累,以免累及心臟,發生悲劇。
  • 為什麼心臟不舒服,檢查卻是正常的,怎麼回事?
    常遇到一些患者,主訴胸悶、心慌、胸痛,自認為患了「心臟病」, 憂心忡忡地來院就診。但大多病人經檢查心電圖及超聲心電圖等心臟相關檢查均正常。這並非是器質性心臟病,而是一種以心血管症狀為主的功能性失調的心臟神經官能症。
  • 25歲就心梗,拿什麼拯救你,我的小心臟
    最近,有一條令人痛心的新聞又上熱搜——《巴啦啦小魔仙》裡凌美琪的扮演者因心梗去世,年僅25歲。最近幾年,心梗奪去年輕生命的報導越來越多。而相關統計也顯示:部分心血管疾病開始呈現年輕化的趨勢,45歲以下心梗發病率逐年上升。
  • 「中國胸痛中心急救地圖」入駐騰訊地圖,共築心梗救治戰線
    來自全國的院前急救、心血管臨床專家、心梗科普達人、媒體記者共同出席。活動由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心肺復甦大使、東方衛視主持人周瑾主持。活動期間舉行了「中國胸痛中心急救地圖」入駐騰訊地圖啟動儀式,攜手騰訊科技共築心梗救治戰線。
  • 長沙41歲男子冠狀動脈堵塞90%居然沒症狀
    上周,41歲的吳先生因近期在家自測血壓有所升高,來到長沙市第三醫院就診,請醫生為他開具降壓藥物。我好好的呀,胸口也不痛,不可能心梗了呀!」吳先生雖然滿懷疑惑,但還是聽了醫生的話辦理了住院手續。入院後,心血管內科四病室主任、主任醫師王勇進一步了解了吳先生的情況,原來,吳先生是一名長途貨車司機,經常熬夜,長期抽菸,這些都是心梗的高危因素。
  • 中國心梗救治日|這些急性心梗「高能」預警信號,千萬要牢記!
    急性心梗的誘因是什麼?急性心梗「高能」預警信號是哪些?突發急性心梗怎麼辦?如何預防心梗發生?11月20日,中國心梗救治日,關於心梗的這些小知識,一起來了解。若以上症狀持續15分鐘以上,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緩解,要高度懷疑急性心梗。 特別警惕!如果你有以下症狀,千萬不能有任何拖延猶豫,必須立即就醫,因為你可能已經發生急性心梗! 1.胸痛為壓迫性、緊縮性、燒灼感、刀割樣或沉重感。 2.無法解釋的上腹痛或腹脹。
  • 25歲女演員疑因心梗去世,身體出現這些症狀要注意
    孫母非常痛心地寫道:「媽媽還沒看到你結婚,還等著給你抱孫子啊……我不懂,你才25歲,這麼年輕,怎麼能說走就走?」「這些年,我看著你經歷了各種事,面對網上無中生有的中傷總是一笑而過。可後來才知道,那是為了不讓我擔心,自己一個人默默承受。媽媽好後悔,為什麼沒有陪你走過這段路。」
  • 昨日是「中國心梗救治日」 太和心血管專家團隊到社區義診
    「何主任,我最近感到胸悶,您幫我看看是不是跟心臟有關係?」「醫生,幾年前我裝了心臟起搏器,這幾年一直吃醫生開的那幾種藥,您幫我看看需不需要換一換?」「護士,請幫我測測血壓,看看有沒有高血壓?」市太和醫院心血管內科一病區主任醫師、教授何朝榮告訴記者,11月20日是「中國心梗救治日」,當前我國心梗發病率和患病風險較高,由於心梗急救科普和民眾心梗急救常識的匱乏,很多心梗患者未能在第一時間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療。為提高公眾對心梗嚴重性與防治重要性的認知,普及急性心肌梗死的規範化救治流程,市太和醫院心血管內科一病區特別組織了專家醫護團隊到豔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舉行健康教育講座和義診活動。
  • 心梗突然來臨,瀕臨死亡的瞬間怎樣才能活下去?看完這5點我懂了
    2月8日晚途牛旅遊網預訂中心副總經理李波,因心肌梗塞離世,年僅44歲。這是繼春雨醫生創始人張銳去年10月突發心梗去世後,又一位創業公司高管因心肌梗塞去世。據《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3》資料,目前估計每年有250萬例心肌梗死的發生,心梗成為普通人的「死亡殺手」。心梗發病前有何徵兆?心梗突然來臨,瀕臨死亡的瞬間該吃什麼藥?
  • 拼多多23歲員工加班猝死:「別透支了,真會死人的!」
    元旦假期結束上班的第一天拼多多23歲的女員工加班至凌晨一點半最終猝死在下班回家的路上據內部員工透露其最長工作時間可達30多個小時如花般的年紀還沒來得及好好看世界就永遠倒在了冰冷的路上而同樣是在元旦假期《巴啦啦小魔仙》女主美琪的扮演者孫僑潞因心梗猝死短短幾天二十來歲的年輕女孩相繼猝死好端端的人怎麼說沒就沒了?
  • 老人突發多臟器衰竭被送進ICU!誘因竟是生活中的這一舉動…
    最近,湖北武漢, 一位67歲的老人突發胸悶, 到醫院後隨即出現 多臟器衰竭的症狀, 醫護人員詢問病史後意外發現, 老人患病的原因竟與這個原因有關。
  • 25歲女演員去世,為何這種病纏上年輕人?
    根據疼痛部位判斷心絞痛最典型的症狀為陣發性,也就是突然發生的胸悶、憋氣、胸痛。出現在胸骨後方,可放射到心前區和左臂。心絞痛的部位有時會發生偏離,出現在上腹部或放射到頸、下頜、左肩胛部或右前胸。如果持續不緩解的胸痛,應警惕心肌梗塞的發生。突然的心慌憋悶出現了以前從未出現過的胸悶、乏力、心慌症狀,或在活動時出現心慌、氣短等現象或症狀加重,並有逐漸加重的趨勢時,也需即刻就醫。
  • 經常胸悶、胸痛或是早期肺癌徵兆!別小看
    胸悶、胸痛、呼吸困難 胸悶、呼吸困難是各類型肺癌中比較常見的症狀,腫瘤導致大氣道通氣受阻,肺葉得不到換氣血液得不到氧氣,就會造成胸悶和呼吸困難。早期肺癌胸痛無規律,是一種鈍痛。如胸痛劇烈無法忍受則已經發展到肺癌晚期。 周清華特別強調,80%肺癌是吸菸導致的,吸菸者比普通人患肺癌風險高很多。
  • 26歲《巴啦啦小魔仙》美琪扮演者去世 心梗怎麼會纏上年輕人?
    熬夜已經成為了現代年輕人中的一種「時尚」尤其是在學生中最為常見通宵打遊戲的還有熬夜做作業的如此反覆時間溜走了身體也漸漸一日不如一日1月2日《巴啦啦小魔仙》凌美琪扮演者孫僑潞心梗猝死了該劇還出了個火爆全網的表情包……孫母在微博中透露:「之前和你一起看到那些心梗猝死的新聞,並沒有放在心上,誰知道這種事情發生在自己女兒身上。」孫僑潞的去世非常突然從其社交帳號上來看在1月1日她還更新了自己的短視頻。
  • 北京衛健委:心梗患者不可隨意挪動,以防出現心臟破裂、瞬間驟停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微博@首都健康 11月1日消息,近日,120北京急救中心接診胸悶胸痛患者,中年男性,主訴胸痛,口服硝酸甘油未緩解,醫生憑藉多年臨床經驗,考慮患者為心梗。急救醫生立即告知患者嚴禁自行前往醫院,應靜坐或平臥,靜候救護車到來。隨後經初步檢查,患者為急性下壁心梗,醫生立即給予急救措施,並聯繫120調度指揮中心建立綠色通道,將患者送往附近醫院進一步治療。
  • 心梗有3次報警,12個意想不到的預兆!知道能救命!
    「某天下午還沒吃晚飯,患者突然覺得後背疼痛加重,渾身涼汗,胸悶憋氣,隨後突然就癱在那了,之後家屬趕緊撥打了急救電話。醫生趕到後,患者血壓都測不到,趕緊輸升壓藥,做了一個心電圖急性心梗,一秒鐘沒耽誤,但是在半路上心臟就停跳,開始心肺復甦,送到急診繼續搶救也沒救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