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人類,無衣無房,也沒有暖氣棉被,那麼他們是如何度過寒冷的冰川期呢?
一,生火取暖
原始人類會通過生火來取暖。
剛開始還不會使用火的遠古人類,他們只能跟動物一樣,吃的是生冷的食物,冷了也沒辦法燒火取暖。而就在有一天,火山爆發後,漫山遍野都被燒焦,遠古人類好奇拿起烤焦的肉饞了一下,覺得無比美味,於是就知道了火的好處。
就在再一次的火山爆發後,遠古人類趁著還有一點火勢,都圍過來取暖,他們知道了火原來是可以取暖的,於是就專門派人看著火,不斷給火上料,保持火的持續。
然而,火長久不滅是不可能的,只要下雨火就滅了,於是遠古人類就萌生了生火的想法。
《太平御覽》卷八六九引《王事年拾遺記》也有記載:折枝相鑽,則火出矣。
遠古人類發現通過磨製竹木工具能產生火星,通過砸石頭也能砸出火星,這就是「摩擦法」和「撞擊法」,自此之後遠古人類可以生火取暖,渡過漫漫寒冬了。
二,選擇溫暖地區
遠古人類無法改變寒冷的環境,所以他們會選擇環境,選擇適宜生存的環境生存,如果環境太冷不適宜生存,他們就會像動物一樣遷徙到溫暖的地區繁衍生息。
對於遠古人類選擇的生活環境,從一些古人類化石來看,大部分在森林和草原附近,周圍有河流,氣溫也比較溫暖的地區。
像元謀人選擇居住的地區為雲南元謀縣,就是一個盆地,據專家研究,當時元謀人生活的時候,這個地區被茂密的樹林覆蓋,盆地裡以草原及灌木林為主,氣候和環境條件都是非常適宜生產的地區。
而陝西藍田人的發現地,公王嶺,當時也是一片平原,是比較溫暖溼潤的一個生活環境,還有河姆渡人等等遠古人類,也大都生活在森林茂密、氣候溫和、河流眾多的適宜地區。
因此可以看出,遠古人類對於生活環境是有選擇性的,這只能說是天性使然,像現在動物一樣,遇到冬天就會集體遷徙。
三,山洞禦寒
遠古人類也通過躲進山洞裡禦寒。
裴文中先生曾經說過:「舊石器時代的人類,他們完全依靠自然界形成的洞穴來居住,因此他們在洞穴裡遺留下了許多寶貴的文化遺物或遺蹟。」
可看出遠古人類是居住在山洞的。遠古人類為了避風雨,躲野獸,禦寒暑,都會躲進山洞裡,像非常著名的山頂洞人就是最好的證據。當時的遠古人類只是簡單地利用天然形成的洞穴,並不會過多的人為製造,山洞也是比較大,可以容納十幾個人。
而在山洞裡定居生活,也讓遠古人類開始了穩定地繁衍生息和慢慢進化,而且山洞裡的群居生活也促進了文明的發展與他們大腦的發育,於是原始人慢慢從猿人進化成現代人。
四,獸皮保暖
遠古人類剛開始是沒衣服穿的,到了大約三十萬年前,遠古人類開始學會了縫製獸皮當做衣服來保暖。
《後漢書·輿服志》記載:上古穴居而野處,衣毛而冒皮。
可以看出遠古人類是穿獸皮的。在俄羅斯北部的冰凍巖層中,專家發現了一具十萬年前的男孩遺骨,他穿著用獸皮製作的褲子和靴子,也可以證明遠古人類已經有用獸皮做衣服禦寒。
而且,專家在山頂洞人遺址中,也發現了縫製獸皮衣服的用骨頭製作的針,因此遠古人類應當是會用獸皮製成衣服保暖的。
結語
因此,遠古人類雖然沒有正式的衣服和像樣的房子,也沒有暖氣跟棉被,但是他們通過生火取暖、遷徙到溫暖之地、躲到天然的山洞裡避寒以及穿獸皮製作的粗糙衣服來避寒,來躲過遠古的冰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