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流浪地球》 經典科幻書籍衝上熱銷榜

2020-12-04 中國新聞網

  杭城書店越來越個性化,文創和文具都花頭精十足

  借力《流浪地球》經典科幻書籍衝上熱銷榜

  今年春節,杭城各類文化場所前所未有的火爆,你打卡過了哪些地方?買了一些什麼「寶貝」?讓我們陸續來曬曬這些文化消費的亮點。掃一掃,直達浙江24小時APP「春節檔·贏家」專欄,圍觀更多打卡亮點。

  杭城書店越來越個性化,文創和文具都花頭精十足

  借力《流浪地球》

  經典科幻書籍衝上熱銷榜

  這個春節,「流浪地球」絕對是朋友圈裡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它讓往年那些曾經大熱的返鄉話題,在朋友圈匿了蹤影。電影的大火,還帶動了劉慈欣原著的火爆銷售。

  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年在杭州,無論是新華書店,還是一些個性化的連鎖書店、網紅書店,都紛紛大開腦洞,為圖書以及文創帶來的不同流量關注,文化的系統化和連帶作用,對書籍以及周邊的銷售促動,在這個春節假期表現得尤為突出。

  一家書店就賣掉100多本

  《流浪地球》帶動科幻書籍熱銷

  雖然新華書店從整體客流量來看,基本與去年同期持平,但在銷售上感受到了明顯的提升。除了一些暢銷書外,最熱的就是劉慈欣的《流浪地球》了。7天,僅慶春路購書中心就賣出100多冊,現在店內僅存有少量餘貨,正在補貨中。

  「我們是比較明顯地感到了電影熱度的帶動。」慶春路購書中心經理沈曉紅說。

  言幾又杭州市場部的楊藝介紹,春節期間,杭州5家分店的《流浪地球》全部售罄,據她觀察,店內有三成顧客都會來選購此書。

  有意思的是,《流浪地球》的銷售也帶動了其他科幻書籍的暢銷,除了劉慈欣本人的各種短篇和長篇作品之外,一些老牌經典作品也受到了讀者的青睞。

  比如,在離記者家不遠的嘉裡中心西西弗書店,這幾天,附近的居民,吃完飯,看完電影就順便踏進書店,看到劉慈欣的一系列科幻作品,總是要駐足翻看一會,不時有人挑了兩本去買單。

  在言幾又,劉慈欣的作品一向都是重點陳列。電影上映前,言幾又還在微信公眾號上推出了科幻書單,介紹劉慈欣、韓松等人的科幻作品,站在更高處來看待「春節」和「回家」。

  另外,浙江省新華書店集團的數據顯示,春節期間,浙江地區圖書銷售榜前十的作品分別為《紅巖》《銀河帝國(1基地)》《創業史》《傅雷家書》《屬貓的人》《海底兩萬裡》《駱駝祥子》《三體》《窗邊的小豆豆》《無羈》。其中《銀河帝國(1基地)》《海底兩萬裡》和《三體》均為科幻小說,成為了銷售榜上的黑馬。

  小豬佩奇電影上映

  也帶動了一波童書銷售

  而在長銷書榜上,和親子、少兒閱讀相關的書籍,依然是最會「掏空」你錢包的品類。

  節前,記者走訪杭城一些新華書店時就發現,書店策劃準備了各種故事會、送春聯等活動,布置的主題展臺,特別是針對親子閱讀的專區,創意十足。而在春節期間,一家老小一起逛書店的情景隨處可見,休息瀏覽區座無虛席。

  沈曉紅告訴記者,新華書店特別針對少兒類圖書安排了多場親子類活動,今年又逢豬年,同期有小豬佩奇的電影上映,相關的書籍在少兒類圖書銷售中非常突出。

  言幾又的童書銷量也很好,楊藝介紹,主要是家長帶著小朋友一起來找學校推薦的讀物。他們的童書銷量前三位分別是上海少兒出版社的《三毛流浪記》(彩圖注音版) 、明天出版社的《楊紅櫻笑貓日記》、上海譯文出版社的《夏洛的網》。

  文創和文具也很好賣

  遊客成為帶貨主力軍

  杭州曉風書屋今年春節期間的圖書以及文創銷售,和往年有些不一樣。掌門人姜愛軍介紹,每家店都推出了自己的個性化產品,在博物館和美術館的曉風書屋,明顯比其他門店的銷售情況更好,其中一大塊是遊客。

  曉風書屋浙美店的店長蔡振邦說:「我們初二開始營業,營業額逐日增加,初五開始穩定在萬元左右,其中文創和文具佔到快四成了。」

  蔡振邦特別說到了美術館店的一款「時光印記」,遊客可以通過掃二維碼,在活字印刷板上找到自己喜歡的字,排成活字印章。「平均每天都能買出十幾個。一位大連的遊客一次就買了40個單字的禮盒,說要回去作為禮物送給朋友和同事。」

  2019年初開業的單向空間杭州店,春節期間,也集聚了大量人流。負責書店宣傳的瑞雪介紹,帶文創性質的圖書《單讀18·都市一無所有》《中國古代文化常識》(便攜小開本)、《許子東現代文學課》等,以及單向歷2019(黑金限量版)、單向歷2019(白色倒計時版)等文創產品都賣得非常好。

  而言幾又暢銷的文創產品則有「年味兒」春聯年畫禮盒、貓王藍牙收音機、竹者筷子等。

  除了這些網紅書店,「大哥」新華書店的賣貨能力自然也不差,除了應景的春聯、福字、紅包袋等新年周邊產品之外,還有孩子的學習用品。

  孫雯 陳淡寧

相關焦點

  • 上映沒幾天,原著就買斷貨,《流浪地球》帶動科幻小說整體熱銷
    《流浪地球》於2000年首發於成都科幻雜誌《科幻世界》第七期上,當時引發了業界的一陣轟動。因為作品風格讓人耳目一新,作者的想像力大膽豐富,對於科學技術的描寫也非常震撼。這部作品當年還獲得了科幻小說銀河獎的特等獎。也正是從這部作品開始,很多讀者成為了科幻迷。如今,隨著電影《流浪地球》的熱議,這部小說原著也再一次成為讀者們關注的焦點。
  • 《流浪地球》帶動國產科幻小說熱賣《AI迷航》銷量狂翻40倍
    近日,《流浪地球》持續熱映,帶動國產科幻小說暢銷,先是《流浪地球》原著作者劉慈欣作品全線熱銷,多個版本的《流浪地球》登上排行榜。緊接著,整個科幻文學板塊被帶動,由讀客文化出品的國產科幻小說《AI迷航》一夜之間躍入噹噹小說暢銷榜第17名,銷量猛翻40倍,業內人士感慨「2019年科幻元年開啟」。《流浪地球》的火爆熱映,全線帶動劉慈欣作品的熱銷,除了《流浪地球》,劉慈欣其他長篇作品、短篇作品也帶動明顯。
  • 《流浪地球》電影小說雙豐收 同名圖書銷量漲近20倍
    但是隨著人們觀影后的反應,證實了好口碑才是硬宣傳,《流浪地球》在宣傳與排片都不及《瘋狂的外星人》、《飛馳人生》、《新喜劇之王》這三部電影的情況下,在初二後開始了明顯的反超,開始了逆襲之路,成為了2019年第一部爆款電影,更是被譽為國產科幻電影的裡程碑,國內票房也超越了《紅海行動》突破40億,站穩了國內票房亞軍。
  • 《流浪地球》點燃青少年科幻熱情 經典和流行孰輕孰重?
    《流浪地球》點燃青少年科幻熱情 經典和流行孰輕孰重?  ■本報記者 朱穎婕  今年春節檔,國產科幻影片《流浪地球》實力圈粉,點燃了青少年學生對科幻的熱情。同時,寒假裡很多學校的作業都少不了帶有配套書單的書籍讀後感。  但是,翻開一些學校的書單,作品卻很傳統,科幻作品更是還停留在「哈利·波特系列」,姑且不論哈利·波特系列是魔幻還是科幻。
  • 本土科幻小說《AI迷航》銷量翻40倍
    南報網訊(記者 解悅)《流浪地球》持續熱映,強勢帶動本土科幻小說暢銷。《流浪地球》原著作者劉慈欣作品全線熱銷,多個版本的《流浪地球》登上排行榜,整個科幻文學板塊也被帶動,由讀客文化出品的本土科幻小說《AI迷航》躍入噹噹小說暢銷榜第17名,銷量猛翻40倍。
  • 《流浪地球》帶起科幻風潮,本土科幻小說的春天來了
    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科幻成為出版界C位出道的典範——電影《流浪地球》口碑爆棚、票房大賣,也因此帶動了一股科幻小說熱潮。一批新近亮相的國內中青年作家科幻小說紛紛登上熱銷榜,原本小眾的本土原創科幻文學迎來新春氣象。
  • 《流浪地球》帶動圖書熱,科幻文學是否真的迎來黃金時代?
    科幻,在2019年開年迎來好時光。截至2月13日,《流浪地球》票房已超25億元,成為現象級科幻電影。受《流浪地球》帶動,劉慈欣科幻小說在暢銷榜上高歌猛進,阿西莫夫《銀河帝國:基地》銷量突破百萬冊。科幻文學迎來黃金時代,但就在大眾高調熱議的同時,科幻圈內保持了冷靜姿態。
  • 《流浪地球》港版熱銷!不可錯過的三個看點是……
    這部被媒體和影評人譽為開創「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的影片,上映21天,票房已達43億元人民幣。在電影上映之前,聯合出版集團旗下中和出版有限公司在香港首度推出了劉慈欣的中短篇科幻小說選《流浪地球》,書中收錄六篇作品,包括曾獲得中國科幻銀河獎特等獎的《流浪地球》,以及其早期作品《帶上她的眼睛》以及新近創作《黃金原野》。
  • 《流浪地球》帶動「蚯蚓幹」熱銷,榴槤味蚯蚓幹真的「可行」嗎?
    《流浪地球》帶動「蚯蚓幹」熱銷,榴槤味蚯蚓幹真的「可行」嗎?新年電影巨獻《流量地球》這部科幻電影,一度成為網絡熱搜,一時間也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很多人在第一時間,前去電影院,紛紛打卡這部科幻電影,在整部影片中,由於人類移居地下,居民們也開始食用蚯蚓幹,而在電影中,男主人公的姥爺為了救出外孫,曾試圖用「陳年蚯蚓幹」行賄。
  • 四年打磨,《流浪地球》正式開啟中國科幻新紀元
    作者 / 魏建梅「中國科幻(電影)在今天終於啟航了」——在1月20號《流浪地球》舉辦的「和大劉一起看《流浪地球》」的超前觀影現場,大劉含淚說道。一直以來,科幻電影都是國產電影的一大軟肋。自三年前《三體》被宣布啟動以來,人們似乎看到了科幻電影的曙光,「中國電影科幻元年」的時代起點也一直被大家呼喊著,盼望著。
  • 《流浪地球》——中國首部現象級硬科幻電影誕生!
    2019 年春節,中國誕生了首部現象級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電影票房已達 5.53 億,即將破 6 億。 與其同期上映的電影有寧浩執導的《瘋狂的外星人》、韓寒執導的《飛馳人生》,還有周星馳執導的經典 IP 續作《新喜劇之王》。在這樣一個激烈的競爭之下,《流浪地球》在 2 月5 日當天斬獲了 1.9 億票房的好成績。
  • 《流浪地球》的改編:理性屬於科幻文學,感性屬於科幻電影?
    欣賞完《流浪地球》的觀眾,大多是激動的。「中國人也能把科幻電影拍好」,這是影迷的心聲,也是對《流浪地球》最有力的肯定。談到電影的成功,當然不可能繞開劉慈欣的原作。那麼,我們應該把功勞歸於出色的文本,還是導演的改編?科幻文學的影像化,到底有沒有訣竅?電影《流浪地球》,幾乎顛覆了小說的主題《流浪地球》的原作篇幅很短小,不過20來頁。
  • 《流浪地球》中國人骨子裡的科幻
    這個問題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有一份這樣的世界毀滅的時間表:2050年,人類移民火星,2100人類進入外太空,新人種出現,2215年地球面臨毀滅,2600年地球變成熾熱的火球。這是霍金在一次接受網站採訪時候所表達的,人類如果在未來的200年中能成功的向外太空擴張,那麼我們就能避免災難。
  • 春節檔收官 《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喜提票房榜前兩位
    春節檔收官,《流浪地球》和《瘋狂的外星人》喜提票房榜前兩位   中國科幻電影終於不再「流浪」  昨晚,從年三十一直持續到大年初六為期7天的春節檔正式收官。  據悉,原著作者劉慈欣也是《流浪地球》的監製,他看完片後表示:「從《流浪地球》開始,中國科幻電影正式啟航了。」  另一位科幻作家陳楸帆看後也讚不絕口:「在觀看過程中,我需要不斷提醒自己『這真的是中國自己拍出來的科幻片』,在所有製作層面上已幾乎能與好萊塢大片並駕齊驅。」科幻作家韓松也撰文表示「看哭了」。
  • 《流浪地球》加長版上映
    原標題:《流浪地球》加長版上映 11月23日,由峨影集團聯合出品,郭帆執導,劉慈欣監製,吳京、李光潔、吳孟達等主演的電影《流浪地球》全新版本《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發布定檔海報,26日,該片正式上映。
  • 票房奔40億,《流浪地球》讓中國科幻進入主流視野
    在影片中,這些設定都有一定程度的反映,但也有很多片段違背原著精神,比如吳京飾演的太空人背叛聯合政府指令,犧牲空間站和自己,攜帶人類文明的結晶衝向木星,博地球一個未來。因為:「沒有人類的文明,還有什麼意義。」這是在原著中不存在,也不會發生的情形。
  • 《流浪地球》:理科生的科幻世界文科生真的不懂!
    對於一個「偽」科幻迷來說,沒有什麼比買上一張電影票更能向對科幻電影致敬以及表達大學時代就深埋心底對大劉的崇敬之情,更何況《流浪地球》是春節檔既賣座又叫好的影片,在朋友圈收穫如潮好評,被譽為開創了中國硬核科幻電影的新紀元。這種極具裡程碑式的評價這些年真是鮮有。
  • 《流浪地球》原著電子書引領數字閱讀
    截至2月24日,電影《流浪地球》累計票房已經突破43億元。可喜的是,隨著電影票房的大賣,在《流浪地球》原著的引領下,山西春秋電子音像出版社(以下簡稱「春秋社」)出版的《最璀璨的銀河——劉慈欣經典作品集》也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僅從今年1月到2月24日,電子書讀者就超過了360萬人次,點擊量達到2300萬次。電影《流浪地球》改編自山西籍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同名科幻小說。
  • 《流浪地球》:讓中國科幻電影不再「流浪」
    2019年春節檔第三日,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便逆勢而上,截至2月9日發稿前,累計票房已達14億元,排片佔比和上座率在各大數據平臺均排列第一。票房證明觀眾的選擇核心依然是電影品質,因為《流浪地球》的電影觀感超出了大家的心理預期,情節、畫面、音效都足以用震撼來形容。
  • 《流浪地球》:中國電影「科幻元年」是如何開啟的?
    各種讚譽之中,認為《流浪地球》開創了電影「科幻元年」的呼聲最高,也最抓人。但也是這個噱頭十足的叫法,令不少觀眾對電影心生質疑;話題人物吳京的加入,也讓電影引發了「戰狼3」等諸多爭論。自然,《流浪地球》遠遠算不上一部完美的電影,但「科幻元年」的說法卻也並非毫無憑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