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一波說
近幾年,藥界夫妻首富孫飄揚、鍾惠娟風頭太盛,以至於華蘭生物這家市值690億元左右的上市生物製藥公司常處於「默默無聞」狀態。也正因安康、安文琪父女過於低調,以至於提起豫企中堅,常掛嘴邊的已是「養豬狀元」牧原股份的秦英林、錢瑛夫婦。
醫藥首富孫飄揚已退入幕後,不少人關心,和共和國同齡的華蘭生物掌舵人安康何時交棒,其準80後女兒安文琪會不會是二代接班人?
一季報營收淨利雙雙下滑,華蘭疫苗引入二個重量級戰投
華蘭生物
4月7日晚間,2020年度A股首份一季報出爐。
華蘭生物公布了其2020年一季度報告,營收淨利雙雙下滑。
2020年第一季度,華蘭生物實現營收6.78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2.62%;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47元,比上年同期減少4.71%。此外,現金流方面,2020年第一季度,華蘭生物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9588.71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49.03%;財報顯示,主要原因系本期銷售商品收到的現金減少所致。
華蘭生物創辦於1992年,是從事血液製品研發和生產的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並首家通過血液製品行業的GMP認證。目前,公司主要產品有二大部分:一是以人血白蛋白、靜注人免疫球蛋白、人免疫球蛋白、人凝血酶原複合物、外科用凍幹人纖維蛋白膠等以「華蘭」為品牌的血液製品。二是近年來陸續上市的多品種疫苗。
華蘭生物董事長安康
作為醫藥行業白馬股,同時受到疫苗及血製品業務在A股市場的熱度助推,華蘭生物近來股價不斷創下新高。4月7日,華蘭生物盤中觸及51.67元/股歷史高點,一季報發布後的4月8日上午截稿時,華蘭生物跌2.58%,市值在698億元左右。
3月18日,《2020胡潤中國百強大健康民營企業》發布,華蘭生物以580億市值居第18位,短短半個多月,市值增大了110多億元。2019年胡潤百富榜上,安康家族以230億身家排名榜單第146位。
一季報還顯示,報告期內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增持上市公司2252萬股,持股比例升至4.94%,但易方達兩隻基金卻減倉。
一季報雖然遜色,可事實上,近三年來華蘭生物的業績卻呈現「穩」增長態勢。2017年至2019年,華蘭生物的營收分別為23.68億元、32.17億元、37億元,淨利潤分別為8.21億元、11.4億元、12.83億元。
作為上市藥企「白馬股」,多年以來華蘭生物堅持高比例分紅,和藥界那些玩轉資本市場的高手相比,安康掌舵下的華蘭生物在併購重組上更顯得謹慎一些。偏于謹慎、穩紮穩打的,在A股市場卻通常被標上「保守」標籤。
「併購女皇」劉曉丹
作為生物藥企,數年來安康家族已布局及完善了「大生物」格局,旗下主營業務為三大領域,即血製品、疫苗、抗體藥物三個部分。血製品是看家老本業,疫苗,特別是抗體藥物從戰略上是未來公司的核心主攻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近來,華蘭生物已為合資子公司「華蘭疫苗」引入了二家重磅級的戰略投資者而備受關注。
3月26日晚間,華蘭生物發布公告稱,公司與香港科康共同投資的「華蘭疫苗」(華蘭生物疫苗有限公司(簡稱)將引入戰略投資者。香港科康擬以華蘭疫苗138億元的整體估值作為定價依據,轉讓其持有的15%股權;高瓴驊盈與晨壹啟明分別斥資12.42億元、8.28億元受讓華蘭疫苗9%、6%股權。
月初,華蘭生物董事長兼總經理安康在公司2019年度業績說明會上說,放棄疫苗公司股權優先受讓權,引入高瓴資本等戰略投資者,有利於華蘭疫苗的長遠發展。
高瓴的掌舵人是張磊,不久前他豪擲417億入主格力電器,成為董明珠掌舵的格力電器「新主人」;而晨壹啟明,則是由「併購女皇」劉曉丹控制的。
一直以來,劉曉丹憑藉她在投行領域的專業能力而享譽業內。劉曉丹控制下的華泰聯合證券,曾創造了許多併購業務經典案例,如申萬宏源合併,如江南春家族旗下分眾傳媒回A,還有藍色光標併購博傑廣告等。
690億市值華蘭生物何時交棒「女二代」?
華蘭生物董事長兼總經理安康
1949年出生的安康,是「共和國同齡人」,曾多次登頂河南首富寶座。
創始人性格,往往決定了企業的性格,老闆低調,華蘭生物下屬員工也跟著低調,難怪業內稱安康是一位「潛行機會主義者」。
上市藥企大佬的出身,和防疫站掛上勾似乎有幾個,如智飛生物董事長蔣南生、九州通老闆劉寶林等,相比之下,也是從防疫系統裡摸爬滾打起來的安康,更「根正苗紅」一點。從創業以來,他從未離開這個領域,今年71歲的安康服務於防疫的生物製藥領域已長達46年。
安康生於1949年,祖籍河南新鄉,他是輝縣人。不過,他的出生地卻不是河南,而是天津。小時候,安康有個相當不錯的家庭教育背景,他的父親早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母親陳元蘭是前清官宦之家的大家閨秀,曾就讀於南京國立女子師範。
安康(左1)為華蘭生物上市敲鐘
在河南師範大學生物系讀書時,安康曾過上一段苦日子。
他被遣送下鄉,在河南農村當赤腳醫生,1971年才返回校園。1974年,安康正式參加工作,被分配到新鄉防疫站,至此,他的人生歷程就和生物醫藥粘上邊了,其實也是利用大學專業所學。
1988年,彼時為新鄉市衛生防疫站科長的安康,又轉到了科研機構任職,任蘭州生物製品研究所處長。這個職務變動非常關鍵,否則,他的人生經歷或許要重寫,更談不上上榜河南首富了。
蘭州生物製品研究所,始建於1934年,前身為舊社會國民黨政府西北防疫處,解放後隸屬於國家衛生部,是當年國內醫用微生物學、免疫學、分子生物學的重要研究機構。
生物製品的相關研究,是蘭生所之強項,1992年3月由安康牽頭創辦的河南華蘭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華蘭生物的前身),出資方裡就有蘭生所駐新鄉服務部。起名「華蘭」二個字,和蘭生所有一定淵源,即包含「中華」與「蘭生所」之意涵。
2004年6月25日 華蘭生物成功在深交所掛牌上市。
華蘭生物掌舵人安康
過去,美國有個從事鐵路運營的大佬說:「鐵路的95%是人,5%是鐵。」
企業家,本質上講,就是處理人際關係及掌握並運用各種資源的「專家」。當年,將創業基地放在老家河南,安康有多方考慮。
首先,河南是自己老家,也是學習及工作的地方,人頭熟。其次,合資外方的老家也是河南當地人,最早時,華蘭生物企業性質是合資企業,是臺胞安瑞麟和安奠國與當地政府合資的,而安瑞麟祖籍地就是這個地方的。
再者,也是最主要的一點,當初河南尚沒有一家血液製品企業,且本身人口基數龐大,收入普遍偏低,生產血液製品的血漿來源無疑是相對豐富的。
產權制度變革,催生了許多民營家族企業,華蘭生物也不例外。2000年9月,華蘭生物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在二次股改後,實現了企業管理層共同持股及掌握控制權目的,本質上就說私有化、家族化。
公司上市後,安康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兼實際控制人。在血液製品行業,華蘭生物曾具有不可撼動的地位。公司2004年成功登陸深交所上市那段時間,其拳頭產品人血球蛋白,市場上每6瓶中就有1瓶出自它家。
安康女兒安文琪出席單克隆抗體藥物生產基地籤約儀式
創新是助力企業成長的催化劑。不管做什麼企業,不創新很快就會落後。
二年前,華蘭生物董事長安康受訪時說,華蘭生物是血液製品企業中品種最全、種類最多的;公司的四價流感疫苗有望獲批生產;公司首批4個單抗藥品已進入臨床研究,預計2020年完成。他還說,這些藥物是最成熟的單抗藥品,它的市場接受度也是最高的。
無論哪個企業,想一帆風順是不現實的。在2011年,華蘭生物曾遭遇「黑天鵝事件」。當年公司在貴州的5家單採血漿站因該省衛生廳的重新規劃被關停,一個月股價曾跌去兩成多。另外,後來受山東疫苗案影響,華蘭生物另一個重要板塊「疫苗」的盈利能力一度受影響。
不過,安康對公司旗下單抗藥品這個業務板塊卻情有獨鍾,2018年3月受訪時他就預測:「單抗方面,兩年後會為公司帶來較高收入,未來單抗的收入肯定會超過血液製品。」
更主要的還是,主導抗體藥這個板塊的,就是他的女兒安文琪。
華蘭生物副總經理、華蘭基因總經理安文琪
一代會老,二代當立!
上市藥企中,很多「藥二代」開始掌舵,並引領企業步入全新的時代,已年過七旬的華蘭生物掌舵人安康,仍身兼董事長、總經理職務。「老驥伏櫪」誠可貴,「志在千裡」還須做好家業傳承「百年渡」,其女兒安文琪何時接棒,一直是資本市場關注的方面。
血液製品是「人命關天」的大事,血漿資源的儲備和控制都至關重要,此前,掌舵人安康曾表示,為了保證安全,我必須100%持股。一些漿站出現安全問題,原因就在於管理者和所有者股權分離,管理者不直接隸屬於企業。從這個層面來看,71歲的安康仍執掌華蘭生物日常管理運作,也是基於安全上的考慮,怕出意外!
另外,華蘭生物布局疫苗產品、基因產品,也是基於優化產品結構的考量,畢竟以血漿規模稱王,並非長久大計。
安康女兒安文琪,生於1979年,2009年6月畢業於吉林大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專業,為博士研究生。多年來,由她來主導公司創新,一方面是專業對口,一方面也是其自身興趣愛好。或許,當年大學選擇專業時,父親安康和她已考慮到未來的接班問題。
安文琪,除擔任華蘭生物副總經理外,還是華蘭基因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兼華蘭生物集團公司研發中心副主任,特別是抗體藥品業務,就是她來主導的。自2013年開始,華蘭生物先後委託勃林格殷格翰(BI)開發了貝伐單抗、曲妥珠單抗、利妥昔單抗、阿達木單抗等生物類似藥,如今,抗體藥已成為華蘭生物業務板塊一個亮點。
一家成功的家族企業接班人,須具備更強的組織使命感,不僅要考慮公司戰略和競爭優勢,如技術創新、質量以及服務等,更應將企業聲譽作為企業的發展靈魂。
安文琪如今獨撐一面,離正式成為接班人僅一步之遙。也許,謹慎且講究穩妥的老掌舵人安康,仍會繼續「送一程」,對女兒多加歷練和栽培。當然了,華蘭生物也有不少堪當大任的大將、重臣,如現為常務副總經理的範蓓,就是不錯的人選。
本文內容為一波說原創內容
未經授權嚴禁任何形式的轉載和摘錄發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