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馬斯克發上天的星鏈衛星看著這麼詭異,我們會被監視嗎?

2020-09-05 對講機世界

來源:一集

4月21日晚,剛好是天琴座流星雨的日子,無數歐洲人都在仰望星空,卻意外看到幾十顆異常閃亮的星星排成一列,像小火車一樣匆匆划過夜空時,許多人驚得目瞪口呆,忘了及時許願。這就是馬斯克的星鏈衛星(Starlink)。

星鏈衛星把英國人嚇得不輕

從上周日晚9點開始,就有英國人陸續目擊到了夜空中的異象。「誰知道現在划過英國天空的是什麼鬼?到目前為止有50顆了。」

人們紛紛上推特尋找答案。有人誤以為是流星,趕緊對著夜空許願,也有人以為是飛機,但最終這些說法都被推翻,有人將矛頭指向了UFO。

「剛在花園裡看星星,結果看見了六顆『衛星』,它們以相等的距離,向北移動。不是飛機,因為飛機在它們下面閃爍著巨大的光芒。不是流星,因為他們不是車隊……39;re not aliens — SpaceX's Starlink satellites surprise British skywatchers

相關焦點

  • 馬斯克的星鏈衛星,是否會將我們美麗的夜空「撕開」
    澳大利亞凱恩斯出現不明飛行物、荷蘭萊頓夜空中出現一串光點、美國西雅圖閃爍怪異的光芒,這一切詭異的現象,竟然是衛星發射造成的!這60顆衛星的發射,也就有了我們開頭說的畫面。「星鏈」計劃自此開始進入大眾視野,也驚動了當時的天文界。一時間,爭議不斷。「星鏈」是馬斯克的一次雄心勃勃的計劃,目的是通過大量的衛星,為世界提供更好更快的網際網路服務,特別是為那些無法連接到網際網路的人們提供可靠而低價的服務。迄今為止,SpaceX公司已經發射了7批「星鏈」衛星,每次60顆衛星,共420顆。
  • 馬斯克的「星鏈」衛星為什麼會墜毀?
    Starlink-32就是一顆衛星,只不過在焚燒之前它就已經解體,因此我們看到的是四個亮點。在Starlink-32墜毀之前,也有多顆星鏈衛星脫離軌道,並且至今已經有多達31顆星鏈衛星墜入大氣層。這些衛星中的絕大多數都是2019年發射,從這個角度說「集體進入大氣層」也對。
  • 解讀馬斯克的星鏈計劃
    的今世近些年來,馬斯克的SpaceX公司利用獵鷹九號火箭,發射了第六批星鏈衛星。目前,我們的頭頂上,一共有360顆星鏈衛星在運行。若干年後,這個數字恐怕將達到42000顆!那麼,星鏈到底是什麼呢?它為何需要這麼多衛星呢?為何馬斯克和許多國家、企業、組織都趨之若鶩、爭先恐後呢?這裡面究竟暗藏著哪些驚人的利益呢?為大家揭開星鏈的神秘面紗。
  • 馬斯克的星鏈計劃
    它的任務就是檢測一下,在這個高度上,太空垃圾對衛星的影響有多嚴重。結果在6年時間裡,它一共遭到大約百萬次太空垃圾的撞擊,其中有3.2萬次大撞擊,把它撞出了肉眼可見的明顯凹陷。這樣算起來,1984-1990年間太空的狀況就是,一輛公共汽車大小的目標平均兩個小時被撞一次。為什麼會受到這麼頻繁的撞擊呢?
  • 史上最瘋狂網際網路計劃:一萬多顆衛星包圍地球!為什麼馬斯克的星鏈...
    在呂廷傑看來,空天網際網路會成為地面基站的一個非常有效的補充,比較大的可能性會應用在5G的後半期。「當萬物互聯的時代真正到來的時候,它會成為一個有效的網絡連接的解決方案」。面對市場上對「星鏈」計劃會取代5G的質疑,呂廷傑表示,空天網際網路不可能成為主流,只能作為對5G或者6G的補充。原因有兩點:第一,所有衛星通信技術在室內是沒有信號的;第二,衛星的時延是死結。
  • 馬斯克的星鏈計劃會威脅5G甚至寬帶的地位嗎?
    會對顛覆當前的5G甚至寬帶嗎?近日,星鏈計劃的內測數據出來了,我們來看一下:星鏈的下載速度平均在30Mbps以上,最高可達60Mbps,而上傳的速度波動較大,一般維持在10Mbps左右,而網絡延時也在31毫秒到94毫秒左右,和預計的1Gbps帶寬相差較大。
  • 馬斯克的星鏈衛星,可以讓我們避免類似馬航MH370的困境
    在大數據和雲存儲如此發達的今天,為什麼我們仍然將飛機的關鍵數據鎖定在隨飛機墜落的盒子上?事實上,把飛機關鍵數據傳輸到網際網路雲中不是一個新的想法,在試圖尋找法航447號航班的黑匣子時就出現了類似的問題。2009年,該航班墜入了大西洋,造成了228人死亡。搜尋飛機黑匣子花費了兩年的時間,該設備處於水下12800英尺,需要靠特殊的機器人潛水器才能到達。
  • 馬斯克的「星鏈」會改變世界嗎?
    沒錯,這就是科技狂人埃隆·馬斯克用SpaceX(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發射的「星鏈」(Starlink)網際網路衛星。據外媒報導,他目前已經前成功發射了60顆,馬斯克說將在3個月內開始對「星鏈」衛星網際網路服務啟動內部測試,在6個月內對這一服務啟動公開測試。
  • 馬斯克擴大領先優勢!第六批星鏈衛星升空,留給別人的機會不多了
    就在當地時間3月18日,馬斯克的SpaceX公司利用獵鷹九號火箭,發射了第六批星鏈衛星。目前,我們的頭頂上,一共有360顆星鏈衛星在運行。若干年後,這個數字恐怕將達到42000顆!那麼,星鏈到底是什麼呢?它為何需要這麼多衛星呢?為何馬斯克和許多國家、企業、組織都趨之若鶩、爭先恐後呢?
  • 星鏈計劃能給馬斯克的智商充值嗎?
    這些天,特斯拉的星鏈計劃震驚了世界。宏偉、終極網際網路。哪方面看都足夠驚人。震驚之餘,也為馬斯克的智商捉急。一個企業霸佔了全部的地球低軌道資源,這本身就違反國際法。換作其他國家的企業這麼幹的話,美國得先急眼。
  • 時隔55天,spacex再次成功發射星鏈,馬斯克稱星鏈傳輸比光纖要快
    >至於星鏈通訊的速度,馬斯克表示目前北美地區20ms左右的延遲,未來(下一代星鏈衛星)甚至還能達到8ms。當然,這個只是馬斯克說的理想狀態,或者是星鏈衛星比較密集的地區。不過目前這個速度,對於普通用戶來說已經夠用了。星鏈的第一個大客戶就是JF,他們對星鏈的速度、穩定性及保密性要比普通人嚴格得多吧,他們都可以滿足使用,商業上還有啥不能滿足的?根據目前測試反饋情況,下載速度在30~60Mbps之間,上傳速度大約10Mbps。
  • 一次發射60枚衛星!馬斯克「星鏈」計劃會顛覆5G嗎?
    2020年4月22日,馬斯克旗下SpaceX公司發射獵鷹9號火箭(Falcon 9),成功將計劃以來第七批60顆衛星送上太空。星鏈(Starlink)發射衛星總數已達到422顆,而計劃最終要發射42000顆。
  • 馬斯克太空「撒豆子」又一批60顆星鏈衛星上天史上最強悍火箭也...
    摘要:馬斯克火力全開,星鏈衛星正加緊部署,超獵鷹火箭已在路上 馬斯克又「放衛星」了。北京時間9月3日20時46分,馬斯克旗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在甘迺迪航天中心39A發射點位,用一枚二手獵鷹9號火箭將60顆星鏈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 26顆衛星報廢,首批「星鏈」損失慘重,重振美國航天要靠馬斯克?
    2015年,馬斯克提出一個瘋狂想法「星鏈計劃」,發射12000顆衛星,組成龐大的通信網絡,把地球包裹起來,通過無線電,向地面發送信號,為全球網民提供高速寬帶服務。12000顆衛星什麼概念呢?更讓馬斯克頭疼的是,天文學家還跳出來反對。一位智利的科學家發推特說:「大批星鏈計劃的衛星,從空中飛過,我們的暗能量照相機曝光被嚴重影響」。自從這些衛星上天,夜空中最亮的星就是它們。人們用望遠鏡觀測太空的時候,總是能發現一串整齊排列的「流星」,從天空中划過,而且還能持續五分鐘。那感受,就像看電視被強行插了一波廣告。
  • 馬斯克的星鏈計劃是智商收割機嗎?
    馬斯克創立並擔任CEO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在2017年的5月份公布「星鏈計劃」,「星鏈計劃」由近1.2萬顆衛星構成,包括4425顆低軌道衛星和7518顆軌道更低的衛星,通過數量龐大的衛星來為全球各地的用戶提供網際網路服務。
  • 星鏈計劃成功之日,全球的網絡供應都要倒閉?
    如果照馬斯克的計劃,所有衛星都嗖嗖嗖上天了,那麼網絡將不再受地面基礎設施限制,且到處都有他們的衛星,不僅網速變快,且還能享受低價無線上網,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4 月 23 日,馬斯克在 Twitter 公布這項「偉大」計劃的最新目標:「星鏈內測差不多 3 個月後開始,公測 6 個月後。」
  • SpaceX955顆星鏈衛星上天,獵鷹9號首次一箭七飛
    SpaceX上天的「星鏈」衛星超950顆,還誕生一箭七飛七回收火箭。美國東部時間11月24日21時13分,SpaceX第16批60顆「星鏈」衛星搭乘獵鷹9號火箭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升空並得到部署。發射約8分40秒後,一級火箭著陸在大西洋裡「當然我仍然愛你」回收平臺上。
  • 馬斯克要發射4.2萬顆衛星,中國5G還沒建設,就要被顛覆嗎?
    近日馬斯克的星鏈計劃可以說火爆網絡,2020年4月22日,獵鷹9號火箭從佛羅裡達甘迺迪航天中心基地發射了60顆衛星,到目前為止星鏈計劃已經發射超過422顆衛星,馬斯克承諾最終發射數量將達到42000顆。
  • SpaceX第13批60顆星鏈衛星上天,整流罩3次使用
    美國東部時間10月6日7時29分,因天氣和地面系統問題多次推遲發射的SpaceX第13批60顆「星鏈」衛星終於搭乘獵鷹9號火箭從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升空,一級火箭和半個整流罩均3次重複使用並成功回收。目前SpaceX已累計發射773顆「星鏈」衛星。
  • SpaceX第八批60顆衛星升空,中國FAST哭了,馬斯克開心了
    」應該是一個有利於全世界人民的大工程啊,為什麼世界上還會有這麼多的抵制聲音呢?而且我們都知道,黑色吸熱,將衛星塗成黑色會加劇衛星在太陽照射時的溫度,當衛星運轉到背陽面時,溫度會急劇下降,過大的溫差將損傷衛星,而且黑色塗料也容易形成高速運轉的太空垃圾,使得擁擠的軌道更加危機四伏。最後,低亮度的衛星也容易讓天文觀測產生誤判,增加數據處理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