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也有高催化活性?這篇Angew夠魔性!

2021-02-21 催化計

熱催化學術QQ群:256363607



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Bastian J. M. Etzold報導了一種新型的「non-nano」碳材料,在脫氫催化反應中展示了類似納米碳催化劑的活性。通過對基於聚合物的碳前體分子,將軟模板法(F127)和離子吸附、催化石墨化結合,從而控制材料的形貌、結構、晶化,通過煅燒熱解得到無定形/石墨化碳複合物。隨後通過溫和條件中進行選擇性氧化去除其中的無定形碳組分,得到活性碳催化劑。

本文要點

要點1. 製備催化劑過程中的還原溫度需要1500 ℃,得到的石墨相在微觀尺度上表現出無序狀態,而且含有豐富的缺陷。

要點2. 在乙醇的氧化脫氫反應中,這種催化劑實現了較高的選擇性(82 %),可比擬碳納米管材料的性能,但是這種催化劑能夠在保持催化活性的過程中在330 ℃中以10倍空速進行催化。該催化劑能夠實現大批量合成,表現為100 μm粒徑的球狀微粒。

Felix Herold, Stefan Prosch, Niklas Oefner, Kai Brunnengräber, Oliver Leubner, Dr. Yannick Hermans, Dr. Kathrin Hofmann, Prof. Dr. Alfons Drochner, Prof. Dr. Jan P. Hofmann, Prof. Dr. Wei Qi, Prof. Dr. Bastian J. M. Etzold*, Nanoscale Hybrid Amorphous/Graphitic Carbon as Key Towards Next‐Generation Carbon‐Based Oxidative Dehydrogenation Catalysts, Angew. Chem. Int. Ed. 2021

DOI: 10.1002/anie.202014862

https://www.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nie.202014862

催化技術交流微信群

加微信群方式:添加編輯微信18965840059,備註:姓名-單位-研究方向(無備註請恕不通過),由編輯審核後邀請入群。

熱催化學術QQ群:256363607

光催化學術QQ群:927909706

電催化學術QQ群:740997841

均相催化與酶催化QQ群:871976131

相關焦點

  • 【催化】中科院化學研究所胡勁松課題組揭示碳基納米催化劑電催化還原二氧化碳的活性機制
    其核心挑戰是開發高性能二氧化碳還原反應(CO2RR)的電催化劑,提高目標產物產率和實現高選擇性。氮摻雜碳基納米材料作為廉價非金屬CO2RR催化劑備受關注,但因其結構複雜,難以精確控制,導致對其催化活性位點的認識仍存在較大爭議,催化性能也亟待大幅提升。利用結構明確的小分子作為模型催化劑是明晰其催化機制的有效手段,但小分子自身的催化活性低,實驗誤差大,難以給出可信結果。
  • 碳催化反應動力學和機理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催化材料研究部齊偉研究團隊在Acc. Chem. Res.雜誌發表綜述論文,系統總結了過去五年在碳催化烷烴氧化脫氫反應機理方向的研究工作。   對碳材料催化活性中心的定性和定量是催化反應動力學和機理研究的基礎和關鍵。近反應條件下的分子吸附熱和原位XPS表徵結果均表明碳材料表面親核性較高的氧物種對催化烷烴氧化脫氫反應貢獻顯著。
  • 馮新亮&梁海偉Angew. 揭秘碳包覆金屬催化劑的真正活性位點
    開發金屬-氮-碳材料(M-N-C)作為有效的非貴金屬(NPM)催化劑,以替代貴金屬鉑催化氧還原反應(ORR),對於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梁彥瑜教授Angew:缺陷碳氧還原電催化材料設計...
    研究人員相繼開發了以氮(N)原子為主的雜原子摻雜策略和碳缺陷工程策略,實現了碳骨架的電子結構的重新分布、有效活化了π電子,從而賦予碳材料顯著的電催化ORR性能。同時,在複雜的N摻雜缺陷碳體系中,摻N位點存在明顯的邊緣效應,導致碳邊緣缺陷處摻N位點的ORR活性高於其他位置。因此,合理設計和構建雜原子摻雜位點的碳缺陷機構、進而調控優化碳骨架電荷分布,有望進一步提升其ORR活性。
  • 催化周報:Science、JACS、Angew、AM等大合集
    此外,證實在OER發生之前,Co/Fe尖晶石狀表面促進了高活性Co(Fe)OOH相的形成,從而增強了BSCF高導電鈣鈦礦結構的OER電催化性能。這項研究提供了對氧化物催化劑在電化學過程中經歷的基本轉變的詳細理解,並且可以幫助開發具有增強活性的新型氧化物催化劑。
  • 催化周報:Nature子刊、JACS、Angew.等大合集
    在這裡,我們報導了通過雙模板,分別使用介孔氧化矽和碳化鉬作為外模板和內模板,由石墨態管狀框架(OMGCs)組成的有序介孔碳,其孔徑和介孔結構可調。OMGCs同時實現了高導電性和大的表面積和孔容。得益於這些特性,與其他Ru納米顆粒負載的OMCs和商業催化劑相比,負載在OMGC上的Ru納米顆粒(NPs)在鹼性析氫反應中表現出了優異的催化活性,在單電解池陰離子交換膜水電解中也表現出了優異的性能。
  • ACS Catal碳催化活化過硫酸鹽-苯甲醇選擇性氧化新體系
    實驗和理論計算結果表明,碳納米管表面的親核型羰基氧和親電子型的過氧/超氧官能團為過硫酸鹽活化的主要活性位點。目前在催化劑的選擇上,無金屬的碳材料催化劑作為傳統金屬催化劑的替代材料一直受到廣泛的關注,從而解決了金屬材料成本高和容易造成環境汙染等問題。通過對碳材料豐富的官能團進行調控,可以優化其催化性能,同時提供更深入的機理認識。近年來,過硫酸鹽(HSO5-/PMS)作為穩定且廉價的固體氧化物受到了廣泛關注。
  • 王少彬課題組:碳催化活化過硫酸鹽-苯甲醇選擇性氧化新體系
    碳納米管表面的C=O氧官能團為活化PMS的活性位之一。同時,實驗和理論計算首次證實碳納米管表面的親電型氧物種(過氧和超氧型官能團)為另一種活性中心。3. 對CNT-PMS-苯甲醇反應體系的反應條件進行了優化。背景介紹苯甲醇的選擇性氧化是有機合成中的重要反應之一。
  • 催化周報:Nature子刊、Angew.、AM等大合集
    這一發現有力地支持了先前提出的Cu對NH3-SCR催化的動態貢獻。手性輪狀雙金屬配合物在銠催化的不對稱卡賓/氮賓轉移反應和路易斯酸催化的反應中提供了高度可調的手性環境。然而,其他過渡金屬作為反應活性金屬中心的手性輪狀絡合物尚未被證實有不對稱催化活性。本文報導了手性槳輪二釕配合物的合成,結構和高催化性能。
  • 硼路易斯酸位點調控提升非金屬硼碳氮材料電催化固氮活性
    ,非金屬碳基催化材料的真實活性位點和相應的準確催化機理仍亟待明晰。在此,本文作者充分利用硼元素的路易斯酸性,設計合成了一系列硼碳氮(BCN)材料。通過調整B路易斯酸位點實現了BCN材料電催化固氮活性的提升。BCN上硼活性位點的氮吸附自發性和較低的反應決速步能壘,實現了氮還原活性的提升。背景介紹氮,構成生命的基本元素,可被轉化為氨和其他衍生物。
  • 關於活性碳濾網的6項須知
    遞安新風器的吸附催化濾網(活性炭濾網)能夠深度過濾汙染空氣中的煙霧、有毒氣體和異味。
  • 江海龍教授Angew:單分散金屬磷化物促進MOF光催化產氫
    此外共催化劑含量,催化劑比表面積及吸光等可能會引起催化活性差異的因素均保持一致。不同催化劑間只存在共催化劑不同這一變量。MOF包覆共催化劑的樣品與單純物理混合的樣品相比產氫活性也有極大的改善,這是由於與物理混合相比,MOF包裹後的共催化劑可以與MOF形成更加緊密的肖特基接觸,促進電子和空穴的分離。光催化活性顯示Ni2P@UiO-66-NH2優於Pt@UiO-66-NH2,並優於Ni12P5@UiO-66-NH2,同時催化劑在三輪循環中保持了良好的穩定性。顯示了MOF在有效穩定小尺寸納米顆粒,抑制反應失活方面的優勢。
  • 「AFM」中國礦大劉滋武團隊:磷摻雜納米石墨片具高電催化活性
    開發高性能低成本氫氧析出電催化劑是降低過電勢的最有效辦法,而開發高性能催化劑的前提是催化劑中氫氧析出活性位的識別。在水電解催化前沿,近年出現一些雜原子摻雜新型氫氧析出碳催化劑,其中磷摻雜納米碳催化劑的氫氧析出本徵活性及其中活性結構一直沒有被探索和揭示。
  • 催化周報:Nature、Science、Nat. Catal.、JACS、Angew等大合集
    研究了配體和質子源對活性的影響。聯吡啶-雙(2-吡啶硫醚基)鈷(III)-六氟磷酸酯是高選擇性甲酸生產的催化劑,其超低電勢為110 mV,TOF為10 s-1。詳細的電動分析與密度泛函理論相結合,建立了反應機理。催化劑通過形成穩定的Co羰基配合物而失活,但活性物種可在氧化和釋放配位CO後再生。
  • Angew:g-C3N4光催化新進展
    通過選擇性催化還原(SCR)還原NO要求高溫環境和還原劑NH3,這是複雜且耗時的。對於低濃度NO,光催化氧化是一種綠色環保的去除措施。半導體催化劑,例如石墨相氮化碳(g-C3N4)、Bi基材料和金屬氧化物,由於其合適的帶隙而被廣泛用於光催化領域。但是,半導體內部的光激發電荷容易複合,導致低的催化活性。
  • 催化周報:JACS、Angew.、AM、Chem、Joule等大合集!
    這項工作表明,控制In2O3的形態可以同時改變Pd和In2O3之間的Pd電子性能和SMSI,這是高催化性能的起源。Pt-TiOx電子相互作用穩定了反應過程中的活性Pt0位點,導致C3H8和C3H6燃燒具有優異的活性和高穩定性。通過對原位DRIFTS的硫化Pt@TiOx/TiO2的鉑態、烴類吸附行為和催化性能的監測,研究了硫酸鹽這一常見副產物對汽車尾氣淨化催化劑的影響。
  • :「從頭」預測納米材料類酶催化活性
    此外,POD在環境和化工等領域也有諸多應用,如處理廢水中的有機汙染物,作為工業製造過程的添加劑。然而,天然POD製備程序複雜,催化活性易受溶液pH、溫度和離子強度等環境因素影響,限制了其應用範圍。尋找價格便宜、性能穩定的催化材料替代POD具有現實意義。
  • 催化三連,子刊三篇
    因此,如何減少溫室氣體二氧化碳(CO2)的排放,甚至將CO2轉化成燃料和高附加值化學品,從而實現碳中和成為人類亟需解決的重大課題。利用可再生能源電催化或者光催化還原CO2是實現碳平衡的關鍵途徑之一。雖然電催化CO2還原過程正快速朝著工業放大和商業化前進,但是仍然存在著許多基本的挑戰:電催化劑的過電位太高、反應速率太小;控制反應途徑,選擇性地產出碳基化合物仍然很困難;低濃度CO2利用的限制等等。
  • 具有明確活性的金屬多相催化劑用於CO2電催化還原
    這大規模的二氧化碳排放造成了「溫室效應」,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驅動力是氣候變化,這種氣候的變化甚至會引起很多物種的滅絕。因此,為了維持全球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平衡,各種脫碳技術,碳封存技術,以及發展碳循環利用等一系列的已經開發出將二氧化碳轉化為其他非溫室氣體的方法去解決這個問題。分子電催化CO2還原反應(CO2RR)是其中一種很有前途的方法,因為它可以支持可再生能源的產出。
  • 加點磁場就直接增強催化活性
    編輯推薦:本文報導了一種磁催化納米籠型碳基雙功能催化劑,它可以通過簡單地施加中等強度的磁場(350mT)直接提高氧催化活性。該研究提供了一種非常有前途的利用電磁感應來提高氧催化活性的策略。 隨著可穿戴電子設備的快速發展,迫切需要先進的電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