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科學小遊戲中激發幼兒的興趣和探索欲望,讓幼兒自主探索!

2020-12-06 小精靈科學發現室I

科學教育的核心,重在激發幼兒的興趣和探索欲望;

幼兒的科學教育是幼兒的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欲望。

在平時的科學教育活動中要激發幼兒學科學的興趣,培養幼兒的好奇心,需教師給幼兒們營造出一個科學氛圍和科學環境,且採用多種靈活的教育手段和組織形式,拓寬幼兒的探索空間。

科學小遊戲,幼兒科學小實驗

幼兒的科學活動形式是多樣的,它可以是正規性的科學活動,或是非正規性的科學活動,也可以是偶發性的科學活動。接下來我們一起通過科學小遊戲來探索科學原理吧!

當光遇到萬花筒

「快來一起變魔術啦!」小精靈嘟嘟拿出一個萬花筒,是的;當光遇到萬花筒時,魔術就開始了……

那麼,怎麼變魔術呢?快來跟著小精靈嘟嘟一起探索吧。

嘟嘟告訴大家,其實這不是魔術的。因為光是一種能量,由光子組成。光子就像一個個小球,遇到障礙物會彈回來,發生光的反射。

我們的眼睛能看到物體,正是因為光線碰到物體表面時發生了反射,然後進入到眼睛。

如果把多面鏡子放在一起,則可以一次性照出很多圖像,我們改變鏡子的角度,可以使光線進行多次反射,照出更多的像,萬花筒就是根據這個原理製作而成的。

紙飛機的遠行

快來看,一架紙「飛機」飛過轉著圈兒落下來了。哇,這架紙飛機可真漂亮;那麼小朋友你們知道嗎?它是怎麼疊的?怎麼才能讓它飛得更遠呢?跟著小精靈嘟嘟我們接著探索……

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紙飛機機身的中間位置,把胳膊高高舉起,讓飛機的頭部向前,用手腕的力量用力把飛機投擲出去,看,紙飛機在空中飛起來啦!

那麼,紙飛機是怎樣起飛的呢?

紙飛機的飛翔是利用重力和升力的交互作用實現的。紙飛機本身的重量會牽引機身向下掉落,機翼則會抓住空氣,讓紙飛機在空氣中漂浮,一上一下兩股力量,再加上投擲者幫紙飛機向前滑行的動力(產生慣性運動而順勢滑出),三股力量的平衡,飛機就飛起來啦!

科學教育的核心;勇於實踐,鼓勵幼兒自主探索。

科學的實踐性是很強的,只有通過實踐探究,才能做到學以致用,既能鞏固知識,又能發現知識。在科學教學中,教師要儘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的探索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只有通過科學實踐活動才能讓幼兒發現問題,也只有通過實踐活動才能解決問題,在小精靈的科學課堂中,讓幼兒的雙手動起來,在探究中升華知識。

科學小遊戲,幼兒科學小實驗,旋轉的陀螺

你們都玩過陀螺嗎?常見的陀螺是用木頭製成的上頭粗 底下尖想要陀螺旋轉時在地面上平穩地一甩陀螺就飛快地轉起來啦!

那麼怎麼讓陀螺保持平衡;為什麼陀螺能旋轉不倒呢?跟著小精靈嘟嘟我們繼續探索。

為什麼陀螺能旋轉不倒呢?

當陀螺受力旋轉時,各方向離心力總和達到平衡,因此陀螺能暫時用軸端站立,但隨著空氣阻力、地面摩擦力或陀螺重心問題等因素影響,陀螺旋轉地力會逐漸減弱直至消失,這時,陀螺也就左搖又晃地倒下來了。

當幼兒在進行親子實踐操作時,在觀察和操作的過程中,幼兒認識各種事物和現象之間的相同點、差異性以及相互之間的關係等,在具體探索性的科學活動中,幼兒進行著觀察、比較、分類、推理和判斷。教師要用正確科學的方法去指導幼兒,讓幼兒對科學充滿興趣,培養幼兒的科學探索精神,讓他們在科學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相關焦點

  • 小精靈科學發現室-幼兒科學認知的重要性及如何科學認知的方法
    在促進幼兒科學認知的實踐活動中,以引導者、合作者、支持者的身份,與幼兒一起愉快、主動地進行參與遊戲,在不斷地探索和實踐中,尋找激發幼兒認知興趣的有效方法,培養幼兒良好的動手動腦習慣,對幼兒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有極大的幫助。遊戲教學法遊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幼兒喜歡遊戲,以遊戲的形式進行認讀活動中,能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滿足幼兒身心需要。
  • 幼兒科學探究發現 注重從幼兒身邊的生活材料來挖掘
    目前由於受傳統狹隘課程觀的影響,許多教師在教育活動中過多地注重知識的傳授,卻忽略了孩子自主遊戲獲取經驗的需要。 陳鶴琴先生說過:「環境中有許許多多的東西初看看與你所教的沒有關係,仔細研究看看也可以變成很好的教材。」只有充分開發出適合幼兒操作的科學活動,才能更好地促進幼兒發展。
  • 小精靈幼兒科學發現室-科學實驗與探究在幼兒科學教育中的運用
    幼兒科學是一門培養幼兒科學素養為宗旨的主要課程,意在驅動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培養幼兒獨立思考和動手操作的能力。科學課以實驗為基礎,實驗是學生獲取知識、進行知識創新的重要手段,是培養幼兒的科學興趣、科學態度、提高科學能力的重要途徑。
  • 在遊戲中培養幼兒對英語的興趣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在遊戲中培養幼兒對英語的興趣   導讀:在評價幼兒的英語學習成功與否時,我們不僅僅看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英語表達,更看重幼兒對英語活動的興趣
  • 小精靈幼兒科學發現室-如何認識幼兒科學活動中的「探究」
    隨著對科學教育目標和對幼兒學習方式和特點的深入理解與認識,人們也越來越強調幼兒的探究,強調科學教育的過程主要就是讓孩子親歷並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探究」已經成為科學教育活動的一個核心詞彙。問:如何判斷一個活動是否是真正的科學探究活動呢?
  • 一物多玩,場景布置,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而活動器材是激發幼兒積極性的最基本保障,只有以幼兒感興趣的方式使用活動材料,才能維持幼兒的興趣;只有幼兒對活動器材感興趣,才能讓幼兒在快樂中學習。但是,正如我們實際工作中所遇到的情況,班級無法在晨間活動器材上做到經常更換,這對一些堅持性比較差的幼兒來說,很容易讓他們過早失去興趣,而強迫這些幼兒繼續活動只能使他們對晨間活動產生厭倦,這時就需要老師引導幼兒探索晨間活動器材的多種玩法。
  • 小精靈科學室—從科學活動中發現樂趣,體驗科學帶來的無限奧妙!
    小精靈.科學探索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科學就是探秘,探秘就是樂趣。」在幼兒科學教育中,幼兒科學實驗活動既能滿足幼兒動手和交往的需要,又因充滿新奇和刺激而深受幼兒們的青睞。為什麼要引導幼兒進行科學探索,就是要讓他們從科學活動中感受和發現樂趣,並從中體驗科學帶來的無限奧妙!好奇心.科學探索幼兒天生的好奇心是對幼兒進行科學教育的基礎。好奇心又是興趣的先決條件,從小培養幼兒對科學探索的興趣,就要適時激發幼兒的好奇心,滿足幼兒的探索欲望,進而使幼兒主動靠近科學,認識科學,「愛」上科學。讓幼兒通過自己的觀察和感受學習科學知識活動。
  • 小區域裡的大世界,幼兒園區角活動的創設與組織指導
    幼兒不僅僅是在環境中成長,也是在環境裡探索和學習,因此也可「將環境視為幼兒的老師」,互動式的教育環境可讓幼兒體會到自己是環境的主人,有利於萌發幼兒在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因此,在幼兒園裡,教師要為孩子創設「有準備的環境」,促進孩子的發展。
  • 充分發揮幼兒潛能,引導幼兒自主活動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充分發揮幼兒潛能,引導幼兒自主活動 分頁標題#e#   2、對幼兒的能力要有信心,要耐心等待,不急於求成。
  • 幼兒園區角材料投放,如何體現年齡特點
    作為幼兒自主自發的遊戲形式,幼兒園區域活動已成為必不可少的活動形式。眾所周知,區域活動是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材料投放是否合理。究竟應該如何根據幼兒不同年齡段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區域活動材料的投放呢?今天節選了《幼兒園室內區域活動整體方案》中關於材料投放的部分內容分享給大家,以供學習借鑑。
  • 4個兒童科學小實驗,簡單又有趣,讓孩子在遊戲中探索科學大世界
    幾個月前,一則「美國宇航局NASA稱:2月11是地球引力最小的一天。所以,今天的掃把可以立起來」的消息,火爆全網!雖然NASA隨即進行了闢謠。但是基於好奇、探索的精神,有不少家長和孩子們都參與到了這次立掃把挑戰之中。
  • 幼兒園觀察記錄:如何讓幼兒在區角活動中真正動起來
    但傳統的區角活動中的目標定位、內容設置、材料投放和教師指導等做法,日趨受到挑戰和質疑,已成為當前幼兒園教育教學改革的熱門話題。究竟如何能更加有效的開展區角活動,讓幼兒在區角活動中真正動起來呢?我在幼兒園一線工作中,積累了許多實踐探索經驗。
  • 幼兒遊戲的背後,教師在忙些什麼
    而在幼兒園裡,集體教育形式的體育遊戲,又多以教師的設計與安排為主,幼兒很難在活動中擁有自由玩耍的時間空間與自主探索的權利。如何在一所城市幼兒園裡,為幼兒提供具有挑戰性、趣味性的體育鍛鍊遊戲,激發他們身體裡的「野性」,成為迫切需要思考的問題。  我們將目光投向幼兒園大操場,高大的梧桐樹、聳立的攀爬架、各種形態的木梯、廢舊輪胎……這些不就是最好的資源嗎?
  • 煙臺開發區大季家恆祥園 戶外自主遊戲《可愛的小兔子》
    水母網11月24日訊(通訊員 宋曉娟)煙臺開發區大季家恆祥園 戶外自主遊戲在一次戶外活動中小朋友們都開心的當著駕駛員,突然有幾個小朋友發現他們的小兔子睡醒了,於是他們把車停下,開始跟小兔子進行玩耍。《幼兒園指導綱要》中指出:喜歡觀察周圍環境中的物品,小班幼兒對周圍世界充滿著濃厚的興趣,對新鮮事物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然而動物中也蘊含著許多的價值。
  • ...嘉年華(第五場)張江經典幼兒園分會場-基於兒童視角幼兒科學啟蒙
    基於兒童視角的科學個別化,將科學原理深入淺出地隱含在看得懂、易上手的遊戲材料中,以開放、低結構的設計、靈活多變的玩法,不斷激發幼兒科學探究的興趣,讓「好玩」看得見。 「基於兒童視角的科學啟蒙」是根植於幼兒生活的科學啟蒙,我們要發現兒童眼中的科學,積極地傾聽、對話、重構、支持、陪伴……通過創設多元且原生態的自然環境,看見真問題;通過「科學周大活動」、班本化主題活動等,支持真興趣;利用「家庭科學啟蒙小組活動」、「家庭親子互動」,給予真體驗。
  • 市實幼集團開展「鷹架關鍵點 促幼兒自主探究」案例分享交流活動
    聚焦教研現場教研活動現場,集團園長戴和英以精銳的眼光、獨到的見解為大家分析了水木清華園中四班的主題活動——《螞蟻記》中,從研究者的角度出發,圍繞六個關鍵點為大家闡述了在主題活動中教師如何追隨孩子的興趣點,把握教育契機,支持孩子的發展,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
  • 種植活動建構幼兒數學核心經驗
    在活動中,我們不斷探索如何幫助幼兒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建構有益經驗、積累學習方法、形成積極情感。以「石榴豐收啦」為例,我們是這樣在種植活動中建構幼兒數學核心經驗的。關注幼兒已有經驗,讓「問題」成為活動主題首先,幼兒的「問題」在哪裡找尋?找尋幼兒的「問題」就是找尋幼兒的好奇心與興趣點。
  • 聊城幼兒師範學校探索「融雅教育」:傳承運河基因培育融雅幼師
    在近幾年的探索與實踐中學校快速發展,在全省乃至全國幼兒師範學校中嶄露頭角。在校長林敬華的帶領下,學校現在擁有一批高素養的幹部教師隊伍和一流的辦學條件,並確立了「傳承運河基因,培育融雅幼師」 的學校辦學理念。在實踐的過程之中,學校且行且思,逐漸在學校核心文化理念明晰的基礎上實現了以融雅課程為載體,以融雅課堂為陣地,以融雅德育為重點,以融雅文化為目標的學校特色文化建設體系。
  • 開放性遊戲環境與幼兒創新意識的培養
    遊戲時幼兒教育最基本的活動形式,是幼兒有意識、有目的地模仿社會生活的特殊形式,也是幼兒以自己的條件反映現實社會生活的特殊形式。遊戲活動為幼兒提供了充分展示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的場所和氛圍,使發展幼兒創造性思維的重要途徑。在一定的教育環境中,幼兒通過與材料、同伴及教師的相互作用得以全面發展。因此,要格外重視遊戲環境的創設。
  • 藍天幼兒園開展「我和影子做遊戲」主題教育活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徐文君 通訊員 古聰聰 倪會磊「影子遊戲」深受幼兒園小朋友們的喜歡,它不僅能夠激發幼兒對科學奧秘的探索興趣,還能培養幼兒的思維創新能力。為了給幼兒留出足夠的時間去探索更多好玩的影子遊戲,7月16日,藍天幼兒園開展了「有趣的影子」主題教育活動。活動中,教師帶領幼兒散步,找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