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另類網站,記錄全世界終將消失的記憶

2020-12-04 擴展迷Extfans

一個另類網站,記錄全世界終將消失的記憶

發布者 : okay

59

2018年10月11日

去年的《尋夢環遊記》讓全球觀眾知道了《Remember Me》這首歌。

每個人的一生都有兩次死亡:一次是肉體的消亡,一次是被現世的人們遺忘。

「我們是多麼的幸運,可以說出"I Remember",讓我們分享自己的記憶,與阿爾茨海默氏症(老年痴呆症)鬥爭吧。」

這句話,就來自於今天我們要推薦的網站I Remember。

I Remember是一個儲存著成千上萬份人類記憶的網站。

點擊【see all memories】,伴隨著背景音樂,你將看到網站中浩瀚如星海般的記憶光球。

拖動滑鼠穿梭在星海間,點擊你想了解的那一塊記憶碎片,體驗別人的喜怒哀樂和悲歡離愁。

它可能是一份美味的章魚小丸子:

一張離別的機票:

一株令人遺憾的植物:

一次難忘的朋友聚會:

一段美好的戀情開始:

甜蜜的,心酸的,痛苦的,幸福的記憶在這裡交織,匯集成一條美麗壯闊的銀河。

當然你也可以在這裡上傳你的記憶,只需要添加一張照片和一句話。

與其他五花八門的社交網絡不同,I Remember的重心並不在於「社交」,而是記錄分享人類世界的一點一滴。

並且,I Remember的特別遠不止如此。

網站還有一個獨一無二的設定:如同每一顆恆星都會經歷衰老跟死亡一樣,這裡的每一顆記憶星球也會隨著時間流逝而黯淡,最終消失(系統自動刪除)。

這個機制的設計,是符合人類記憶規律的。

也就是說,如果I Remember的宇宙不能源源不斷地補充新的記憶,那麼整個網站就將徹底消失。

它的本質也是模擬的一名阿爾茨海默式症患者——將所有用戶的記憶融合成一個【雲端大腦】,並讓它模擬罹患阿爾茨海默氏症逐漸失去記憶功能的整個過程。

這樣的創意既浪漫又殘酷。

網站下方還提供了醫學研究基金會的捐助入口,用於支持阿爾茨海默氏症這一慢性絕症的研究。

每個人都無法避免地走向衰老,總有一天會記憶衰退,青春不再。

也許你將再也回想不起高考那一年夏天的午後,窗外不絕於耳的蟬鳴。

那麼在我們離去前,還能為其他人留下些什麼呢?

地址:i-remember.fr/en/

相關焦點

  • 失去記憶,意味著對人失去了恨,因為記憶裡的不良記錄消失了
    自從他失去記憶以後,他的生活好像一塊石膏板搭成的拼圖,一點都不能變動,有一點點微小的變動,石膏拼圖就似散架了,他完全沒有安全感。每天睡覺前要將鞋子放得整整齊齊的,桌上所有的東西都有一個位子,不能有一絲偏差。多了一樣少了一樣,對他都是無法承受的打擊。現在電視不能看了,這日子還怎麼過,晚上8點到10點這兩個小時怎樣才能打發?
  • 與時間賽跑:香港城市廢墟探險隊記錄不斷消失的歷史建築
    據衛報網日前報導,香港城市廢墟探險隊正在記錄香港這座迅速變化城市不斷消失的文物遺產,從李小龍的故居到鮑豪斯建築風格的中環街市,為記錄和保護即將消失的歷史建築遺產,他們在與時間賽跑。香港市中心鮑豪斯建築風格的中環街市因要重新開發而被廢棄。
  • 雷射成霸業 投影燈泡退避三舍終將消失?
    2016年顯然是雷射光源成熟的起來的一年,主要的標誌有以下幾個:雷射成霸業 投影燈泡退避三舍終將消失?  第一就是新品增多,2016年幾乎所有的投影機品牌都推出了雷射光源的投影機,尤其是是在工程市場,雷射光源投影機更是成為品牌的必爭之地,從美系品牌科視到日系品牌愛普生,再到臺灣的明基以及內地的光峰光電,雷射投影機新品到處開花,已經不是一個品牌單獨發力。此外還有諸如寶視來這樣的新品牌加入。
  • 「另類」科研的另類解讀:可另類可幽默 必須嚴謹
    原標題:「另類」科研的另類解讀:可另類可幽默 必須嚴謹 獲獎團隊:浙江大學信息與電子工程學系陳紅勝團隊  隱身是人人都有的夢想,科學家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想讓物品隱身把六邊形放進水中後,遊入空腔的金魚就像完全消失了,從背景發出的光線在稜鏡中經過反覆折射,原封不動地跑出來,看起來沒有受到任何阻攔。  第二種裝置由八個稜鏡組成,中間有一個12釐米寬7釐米高的內腔,能讓空氣中的物體隱形。一隻小貓蹲在裡面時,我們只能看到它的上半身,而它的下半身仿佛根本不存在。
  • 木星上的大紅斑終將會消失!這是真的嗎?
    星是一個巨大的液態氫星體,隨著深度的增加,在距離表面至少5000千米深處,液態氫在高壓和高溫環境下形成,據推測,木星的中心是一個含矽酸鹽和鐵等物質組成的核區,物質組成與密度呈連續過渡,據朱諾號木星探測器傳回的照片,木星上有著特別明顯的大紅斑,根據歷史觀測數據,大紅斑正在不斷縮小,形狀變得越來越圓,顏色也隨著時間發生變化。
  • 只有七秒記憶的男人:遺忘了全世界,我也永遠愛你…
    2005年倫敦一處安靜的小房子裡,一個老人輕輕按下最後一個音符,結束了自己的演奏。他坐在沙發上,微笑著向鏡頭轉身,似乎準備對聆聽演奏的客人說點什麼。但就在那個瞬間,他忘了自己身在何處。他一臉困惑地望著鏡頭後的兩位記者:「很抱歉,請問你們是誰?」記者:「2分鐘前,您為我們演奏了一段鋼琴曲,您還記得嗎?」
  • 這是一個即將消失的村莊……
    一個被拋棄的「包架子」無奈的斜靠在牆上。想到我們以後再也看不到曾經的村莊,那些快樂的記憶也會隨著而淡去甚至消失的時候,我覺得我該做些什麼吧。屈指算來,我們才離家一個多月,但現在看來,一切的變化,卻是出乎意料。
  • 全世界的遊戲只有中國人的血液不是紅色?盤點遊戲中的另類話題
    全世界的遊戲只有中國人的血液不是紅色?盤點遊戲中的另類話題 2018-04-02 14:26  dayo大柚子電競 大家好,我是大柚子
  • 中國人英文名滑稽另類 美女子抓住商機開網站
    【環球網綜合報導】很多中國人流行取外國名字,然而,一些英文名字可謂奇葩另類」,讓老外笑掉大牙。一名美國女子抓住商機,開辦了自己的網站專為中國人擺脫糟糕的英文名字。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絡(CNN)24日報導,一些中國人取的英文名字足夠奇葩,如「洗滌液」、「奶油夾心餅」、「紫葡萄」、「超人」、「毛茸茸」等等。
  • 《西部世界》:這些殘暴的歡愉,終將以殘暴結局
    但是不知道是命運使然還是情節的安排,她不小心弄掉了一管顏料,被一個帥氣的小夥子撿到了,原來這個小夥子是還是老相好。兩個人曖昧了一番,小夥子就提出了要送她回家。於是兩個人就在西部世界策馬奔騰,共享人世繁華,兩個人晚上回到家以後,發現女主父母都被兩個強盜殺了。
  • 從莎草紙、圖書到電子書、網際網路,技術的進步是否導致記憶的消失
    在《網際網路沒有記憶》這本書中,歷史學家艾比·史密斯·拉姆齊從公元前7世紀談起,分析了整個人類的記憶史。面對現如今的網絡記憶,作者提出了這樣的問題:隨著網絡平臺的關閉,我們的照片、電子郵件、音樂庫、購物記錄、人生回憶、生活感悟、學習資料也將全部消失。那麼,我們真的擁有自己的個人數據嗎?我們的數字記憶真的在自己的掌控之下嗎?
  • 科學突破:記憶是如何形成和消失的?
    換句話說,為什麼有些記憶在幾十年裡保持穩定,而另一些卻在幾分鐘內消失?研究小組開發了一項測試,以檢測老鼠在了解和記憶一個新地方時的神經活動。在實驗中,一隻老鼠被放置在一個方形籠子裡,大約1米5長,側壁是白色的。沿著籠子側壁不同位置標記了獨特符號——例如,靠近右側的加號和靠近一面牆中心的斜線。糖水(老鼠的食物)被放在籠子的兩端。
  • 另類寵物「六角恐龍」潛入鷺島 外觀很另類(圖)
    【名詞】  極危物種「六角恐龍」  中科院網站上的資料顯示,「六角恐龍」的真名是墨西哥鈍口螈(Ambystoma mexicanum),也叫美西螈,是墨西哥的特有物種。羽狀的「角」是它們的外鰓,可以在水中呼吸氧,但它們並不是魚類,而是很有特色的兩棲動物。
  • 記憶的旋轉門
    所有的經歷都是我們活過的證據,所有的記憶拼湊了內心的珍貴——謝欣看舞蹈風暴的時候,謝欣的這句話擊中了我的心,甚至再次揭開了我內心珍貴的記憶,經歷是我們活過的證據,而記憶拼湊成一幅珍貴的拼圖。古人靠文字和畫畫來記錄歷史,靠口述來傳遞家族記憶,後來有了膠捲,相機我們開始靠相片見證記錄留存歷史和記憶,慢慢的網絡的時候,手機存儲,網盤,甚至網絡上傳都在傳遞歷史和記憶。網絡上很多記憶的碎片,你知道的,你不知道的,你親手留下的,你無意間留下的,都被沉積在記憶的碎片庫裡,有些你一輩子都不會知道!那些你上傳的照片,那些你上傳的言論,文字,心情都沒有消失,不過是換了個方式存在!
  • 《一座消失的村莊》我那消失的村莊
    《一座消失的村莊》是獲得《黃河文學》雙年獎特等獎獲獎作品。作者蘇寧用簡潔、唯美、細膩的文字把無數在關東鄉村生活過的孩子共同的記憶,以四十二篇文章的形式,永遠定格在人們的記憶裡。坐在新的家園裡,輕輕地翻閱《一座消失的村莊》,心卻早已飛翔在我那消失的村莊裡。從作者的《拉馬河》開始,我在文字裡,感受那個陌生村莊的點滴與故事,腦海裡便浮現出我那座消失的村莊殘缺的畫卷與生活片斷。
  • 《網際網路沒有記憶》:數位化時代的記憶是我們的嗎?
    在《網際網路沒有記憶》這本書中,歷史學家的艾比·史密斯·拉姆齊把我們的視線從史前拉回到現在,分析了整個人類的記憶史。面對當今的數據世界,作者得出一個結論:現在的數據存儲不是記憶。也提出了這樣一些問題:在網際網路的洪流之下,我們該由誰處理這些膨脹的信息?我們應該保存哪些?又該捨棄什麼?
  • 寶寶3歲前的記憶會消失?如果你家孩子記不住,那他可能會很幸福
    我們會發現大腦的記憶很神奇,人是一個很念舊的生物,美好的、痛苦的、傷心的,但是我們想要回憶三歲以前的事情,卻怎麼也想不起來,這是為什麼呢?研究證明:三歲之前的記憶,會隨著時間而消失有科學研究表明:人的記憶會隨著人年齡的增長而消失,尤其是三歲之前的記憶,「忘」得更徹底,你知道這是因為什麼嗎?其實,三歲之前的記憶一直都在我們大腦的深處,只是那個時候的記憶離我們太遠了,想不起來了而已。
  • 天文學家:太陽系消失時間或早於預期
    參考消息網12月6日報導 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1月30日發表題為《太陽系將比預想的更早消失》的報導,全文摘編如下:我們知道,所有恆星終將熄滅,包括太陽。太陽「死亡」時,將把大部分物質噴射進太空,只留下一個緻密的核,形成一顆白矮星。隨著時間推移,這顆白矮星將逐漸冷卻,最終成為冰冷、漆黑的巖石。
  • 記憶之場:歷史在加速消失
    當然,作為一位歷史學家,諾拉感興趣的並非個體記憶,而是歷史記憶、集體記憶。在歷史的語境中,保存記憶的「場所」,就變成了博物館、教科書、檔案、國歌,甚至不那麼具象的——一個紀念日、一分鐘默哀的儀式等,它們是歷史的殘留,是記憶中最具象徵意義的對象,都具有承載、形塑和傳承記憶的職能。當歷史已經遠去,記憶的環境不復存在,與過去發生勾連的情感就只存在於「場所」之中。
  • 不懂用戶的零散平臺終將「消失」,全球購騎士卡將成未來趨勢?
    小編分析下,認為這些平臺的「消失」,根本原因或許就是不能體會到用戶的需求,單一且數量極少的優惠資源並不能很好地滿足用戶複雜的消費需求!         2018年,全球購騎士卡被首次推出,次年,全球購騎士卡並迅速在消費者市場上站穩了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