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活魚在運輸過程中容易掉鱗,應該怎樣防治這種現象?

2021-01-09 傳道子

活魚在運輸過程中容易掉鱗片,這個問題相信做過水產活魚運輸的養殖戶和個體商販都會遇到這個問題,而且也是很難解決的問題,感到很無耐。

活魚在運輸中掉鱗片夠其原因不外是汽車在行駛過程中顛覆厲害、光線強而至魚兒受驚亂串、上串下跳掽撞而引起;或密度過高、至使魚兒無處安身而在水中翻滾;或水中溶氧量少,這些外界因素都會令活魚掉鱗片。要如何才能做好不讓活魚有脫鱗片或減少脫鱗片的可能,下面分解我的見解和方法。

遮光與增氧

汽車在運輸過程中有可能有部分光線照射到水箱中的魚,而魚兒感到害怕就亂跳和上串下跳,則會掽撞到其它魚而掉鱗片,可在水箱面覆蓋黑色遮光網,以減少魚兒受驚程度;水體中由於魚較多,吸氧則多,氧氣少的情況下則魚會浮頭吸收上面的空氣,魚身擁擠擵擦也會掉鱗片,可在水裡增加氧氣,每立方水插入兩根增氧管,加強增氧量,讓魚在水下遊動,減少擁擠。

減少密度

如果原來水箱中魚的密度過高,把多餘的魚再用水箱裝下,照樣用增氧管插入水中,增氧機不停地供給氧氣,使魚兒能吸收到更多的氧氣,所以會有一部分魚在水下面遊動而減少擵擦。

減少車輛振動和顛覆

汽車在運輸行駛中,多少會遇到不平坦的道路,叮囑駕駛員儘量不要急剎車和通過不平的路面時保持慢慢通過,這樣能減少水箱中的水少擁動,也就等於魚兒少擵擦。

在水箱中添加附載物

根據經驗,此法是行之最有效的方法。

在水中放入「水蜈蚣草",每立方水體加入5一8斤「水蜈蚣草",當魚看到"水蜈蚣草"時,都會爭先恐後地向水蜈蚣草遊來,借著水草把身體藏起來,這樣魚就感到不害怕,也就不上串下跳和到處亂掽撞,即使有擁擠的情況下,也有水草隔開而不產生擠壓,則魚身不受傷,從而就沒有掉鱗片的可能。

運輸過程中魚易掉鱗片,就會影響魚的賣相而大打折扣,得不償失,建議採納我的方法而減少損失。

相關焦點

  • 孔雀石綠屢禁不止,如何放心選購水產
    運輸工具消毒:漁販為了延長鮮活水產的生存時間,在運輸前用孔雀石綠溶液對運輸車廂進行消毒。  魚池消毒:水產品從捕撈到當地水產批發市場,再到外地水產批發市場,要經過多次裝卸和碰撞,容易出現刮擦傷,繼而導致生病或死亡,因此儲放鮮活水產的池子也常採用孔雀石綠進行消毒。
  • 揭秘無水活魚運輸技術 最長保活72小時
    國家農產品現代物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水產團隊的「水產品無水保活綜合物流技術」就可以讓魚兒在無水狀態下保活72小時,通過冷馴化等方式促使各種水產品進入休眠狀態,利用溫控、氣調處理進行無水保活運輸,到達目的地再進行「喚醒」解除休眠,從而實現水產品無水運輸。該技術是對傳統運輸技術的革新,可減少用水或者不用水,非常適合空運,將來在電商這種銷售模式場景下將會發揮更大的價值。
  • 活魚用孔雀石綠浸泡 如何鑑別「嗑藥」魚?
    活魚用孔雀石綠浸泡 如何鑑別「嗑藥」魚?何為孔雀石綠?長期以來,漁民都用它來預防魚的水黴病、鰓黴病、小瓜蟲病等,而且為了使鱗受損的魚延長生命,在運輸過程中和存放池內,也常使用孔雀石綠。科研結果表明:孔雀石綠在魚內殘留時間太長,且其具有高毒素、高殘留和致癌、致畸、致突變等副作用 。鑑於此,許多國家均將孔雀石綠列為水產養殖禁用藥物。
  • 廣東這種特別的無鱗海魚,鰭有小毒,腹有臭味,活魚能賣70元一斤
    我國沿海城市非常的多,廣東就屬於其中一個,而在廣東有一種特別的名魚,其無鱗、刺少肉多、營養價值豐富,有「雜魚之王」的稱號,活魚能賣70元一斤,它就是泥猛魚。泥猛魚是常見的一種海魚,又叫做籃子魚、臭肚、象魚、雉魚、羊嬰、鬼婆魚、娘咼(閩南叫法)等,下面一起來了解泥猛魚的營養價值及市場價格。
  • 水產養殖過程中什麼情況引起淡水魚出血病?又該怎樣防治呢?
    細菌性出血病的主要症狀為:患病早期,從外觀觀察,病魚的口腔腹部鰓蓋、眼眶、鰭及魚體兩側呈輕度充血症狀,剖開腹腔,腸道內尚見少量食物; 隨著病情的發展,上述體表充血現象加劇,肌肉呈現充血症狀,眼眶周圍充血。
  • 2018年自考《水產動物疾病防治》模擬試題及答案
    2018年自考《水產動物疾病防治》模擬試題及答案一、名詞解釋:(10分)回答正確每題1分。2.在疾病防治時,最高效的用藥方法是( )。3.生產中進行藥餌投餵的時間通常持續( )天。4.水腫是( )渚留過多的液體。5.生產上最為常用的一種微生物活菌劑是( )。6.寄生甲殼類可分為( )、( )和( )三類。7.魚苗放養的溫度變化最好不超過( )否則易引起疾病。
  • 養魚注意事項——金魚掉鱗了怎麼辦
    而金魚如果無法適應水質的情況,就會出現大面積的掉鱗現象。而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也比較低,因為我們現在的水族箱或者魚缸基本都會帶有過濾系統或循環系統,真的等到水質變得那麼不穩定了,肯定是因為主人懶到家了,而且沒有安裝過濾系統。第二就是因為外力造成的。一般水族箱、魚缸或者水池飼養的金魚,不論是什麼品種,或多或少都會有打鬥、嬉戲的情況,而金魚之間的打鬥也會造成金魚掉鱗。
  • 水產養殖必須為知識的水產用藥知識和操作事項
    而敵百蟲、甲苯咪唑就嚴禁對無鱗魚使用。 缺點: 辛硫磷不能與氯製劑合用,易引起死魚現象,與強氯精、漂白粉合用的毒性強一些,與二氧化氯合用毒性輕一些, 殺蟲效果沒有敵百蟲、甲苯咪唑好;大劑量使用後,魚體可能容易變黃。
  • 多地水產均曾檢出禁藥孔雀石綠,對身體具有潛在的致癌、致畸風險...
    資料圖記者走訪了多家菜場、農貿市場,活魚商販們紛紛表示:「觀賞魚加那個東西,活魚、皮皮蝦是不能加那個東西的。監管部門都抓的比較嚴,犯罪成本太高。」一位多年養殖生意的業內人士告訴《中國食品安全網》記者,養殖戶們最怕的就是魚、蝦生病。
  • 違禁藥孔雀石綠被曝用於水產養殖 網上售賣且價格便宜
    央廣網北京11月29日消息(記者管昕)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有媒體報導稱,孔雀石綠作為違禁藥物仍被用於水產養殖領域,近兩年呈現泛濫趨勢。記者調查發現,還可用作化學試劑的孔雀石綠,目前可以很容易從網絡上買到,其最終銷售流向存在監管難題。儘管使用孔雀石綠已成水產養殖的高壓線,但它對活魚的病害防治有顯著效果,小的水產品商家常會鋌而走險,偷偷濫用。
  • 北京恢復活魚銷售 最大市場稱近年未檢出孔雀石綠
    市場經理:淡水活魚的量只稍微小了點  24日下午3點左右,澎湃新聞記者在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活魚區看到,不同於超市已經少見淡水活魚的情況,該區仍有活魚源源不斷地處理、發貨中。  忙碌中的多位商戶表示,水產市場仍在運營,但很多超市最近都不再來進貨,活魚的出貨量大大減少。
  • 廈門海洋職業學院:「智慧漁業管理系統」助力活魚供應
    疫情期間,人手不夠,出門受限制,但要往城市配送活魚,還要做好日常養殖,該怎麼辦?廈門海洋職業學院教師開發的智慧漁業管理系統把這些難題一一化解。
  • 北京下架天津依舊 是什麼讓活魚「逃離」超市?
    今日北京多超市依然停售活魚 天津可照常購買  今日,人民網記者實地探訪北京市朝陽區多家大型超市,發現各超市內活魚全部下架,僅有冷凍魚出售,據悉此現象已持續近半月。而在各超市附近的農貿市場內,仍有活魚出售。
  • 超市內水產攤賣含違禁「孔雀石綠」活魚 後果很嚴重……
    2017年4月該院幹警收到區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通報的一個案件情況:在例行抽檢時,發現河東區一家超市內某水產攤位銷售的水產品含有「孔雀石綠」。這是一種三氯甲烷型的綠色染料,作為殺菌劑,可讓魚延長壽命,但對人體有害。經檢驗,此批售賣的活魚被鑑定為不合格。據此,對水產攤位的承包人李某作出了行政處罰決定,並將線索移送到公安河東分局。
  • 懷疑活魚被掉包,女攤主剖魚「斷案」
    杭州石橋派出所 李警官:「怎麼回事情(張先生:我買了兩條活魚,你看,一條活的,一條死的,裝好,錢付過了,給我一條死的,他給我放在那裡,給我換了一條死魚)(攤主:沒換)」張先生告訴民警,兩條白鰱是他自己挑的,交代老闆要現殺,準備晚上吃,可剛稱完重量他就發現,剛才還活蹦亂跳的魚,有一條竟然一動不動了。張先生懷疑,老闆趁他不注意,把活魚掉包成了死魚。
  • 水產養殖過程中最常見的五類「毒瘤」
    水產養殖過程中最常見的五類「毒瘤」2015-07-28 16:2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北京水世紀生物公司其原理是:在白天藍藻進行光合作用時,pH上升到10左右,可使魚體硫胺酶活性增加,在硫胺酶作用下,VB1迅速發酵分解,使水產動物缺乏VB1,導致中樞神經和末梢神經系統失靈,興奮性增加,急劇活動。那有哪些防治方法呢?1.在夏秋高溫季節做好預防,可定期(10~15天)用大水面芽孢配合全效底改片,在晴天上午潑灑。
  • 這條愛吃活魚的怪魚 看到了千萬別放過它
    一天能吃十多條活魚  當時鄭寶福到觀堂灣回收他的黃鱔籠。他發現其中一個籠特別重,遂將籠內的魚倒出來,驚奇地發現一條腹部呈白色的「怪魚」。  「我順手去捉,沒想到它背部有鱗,很硬很硬,嚇得我以為捕到蛇了,猛的一鬆手。」鄭寶福說。  怪魚帶回村裡後,引來許多漁民觀看。可誰也不知道這究竟是啥。
  • 無水運活魚新技術
    菲律賓的一家水產養殖公司推出一種新手藝,完成了無水輸送活魚。
  • 絲瓜在生長過程中出現白色菌絲病,應該怎樣來進行防治?
    在我國絲瓜的種植範圍相對來說是比較廣泛的,在很多的地區都是可以進行種植的,但是在它的生長過程當中會出現一些疾病,讓很多的中事後都非常的煩惱,白色菌絲病就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在剛開始發病的時候,它的葉子上面就會產生一些病斑如果沒有得到及時防治的話,那麼它就會慢慢的擴散,一直到整片葉子都出現疾病,對於它的品質和產量都是有很大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