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魚在運輸過程中容易掉鱗片,這個問題相信做過水產活魚運輸的養殖戶和個體商販都會遇到這個問題,而且也是很難解決的問題,感到很無耐。
活魚在運輸中掉鱗片夠其原因不外是汽車在行駛過程中顛覆厲害、光線強而至魚兒受驚亂串、上串下跳掽撞而引起;或密度過高、至使魚兒無處安身而在水中翻滾;或水中溶氧量少,這些外界因素都會令活魚掉鱗片。要如何才能做好不讓活魚有脫鱗片或減少脫鱗片的可能,下面分解我的見解和方法。
遮光與增氧
汽車在運輸過程中有可能有部分光線照射到水箱中的魚,而魚兒感到害怕就亂跳和上串下跳,則會掽撞到其它魚而掉鱗片,可在水箱面覆蓋黑色遮光網,以減少魚兒受驚程度;水體中由於魚較多,吸氧則多,氧氣少的情況下則魚會浮頭吸收上面的空氣,魚身擁擠擵擦也會掉鱗片,可在水裡增加氧氣,每立方水插入兩根增氧管,加強增氧量,讓魚在水下遊動,減少擁擠。
減少密度
如果原來水箱中魚的密度過高,把多餘的魚再用水箱裝下,照樣用增氧管插入水中,增氧機不停地供給氧氣,使魚兒能吸收到更多的氧氣,所以會有一部分魚在水下面遊動而減少擵擦。
減少車輛振動和顛覆
汽車在運輸行駛中,多少會遇到不平坦的道路,叮囑駕駛員儘量不要急剎車和通過不平的路面時保持慢慢通過,這樣能減少水箱中的水少擁動,也就等於魚兒少擵擦。
在水箱中添加附載物
根據經驗,此法是行之最有效的方法。
在水中放入「水蜈蚣草",每立方水體加入5一8斤「水蜈蚣草",當魚看到"水蜈蚣草"時,都會爭先恐後地向水蜈蚣草遊來,借著水草把身體藏起來,這樣魚就感到不害怕,也就不上串下跳和到處亂掽撞,即使有擁擠的情況下,也有水草隔開而不產生擠壓,則魚身不受傷,從而就沒有掉鱗片的可能。
運輸過程中魚易掉鱗片,就會影響魚的賣相而大打折扣,得不償失,建議採納我的方法而減少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