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慣性思維,刷新三觀認知,前驅的斯巴魯你見過嗎?

2020-12-04 大話車壇

在我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總會接觸到一個詞語,慣性思維,什麼是慣性思維,我想大概的解釋就是你習慣了某種事物存在或者進行的方式,腦海裡就會默認這件事物一定會按照你腦海裡的潛意識去發生,但是往往現實並不是這樣,事件的發生有時會存在千百種結果,往往並不會按照你腦海裡潛意識的大概率方向去發展,因此如果慣性思維在腦海裡根深蒂固,往往都會給我們帶來一些措手不及的結局。

說到汽車工業領域,慣性思維的例子其實也是數不勝數,奔馳就是豪華,寶馬就是運動,豐田就是中庸等等,奔馳為什麼就一定豪華?寶馬為什麼就一定運動?豐田為什麼就一定中庸?給汽車品牌強扣一頂帽子本來就是對汽車認知不夠的表現,當我們把一個汽車品牌或者汽車種類跟一個特定的形容詞緊緊聯繫在一起的時候,這就是一種對於汽車認知的慣性思維。

汽車廠商的工程師們都是聰慧的,他們就時常冷不丁的推出一些打破你慣性思維的車型,讓你對汽車時刻保持最正確的認知,有一個很明顯的例子我覺得就是斯巴魯,斯巴魯旗下車型以四驅見長,後驅的斯巴魯BRZ放在整個斯巴魯產品陣列裡或許都是另類的,但是除了後驅車,斯巴魯還擁有不少前驅車型,我們不妨去了解一下。

來自於日本富士重工的斯巴魯其實是一個標誌性、特徵很強烈的汽車品牌,只要一提到斯巴魯,相信不少人都會對它的水平對置發動機和全時四驅津津樂道,以至於很多人都覺得斯巴魯旗下的所有車型都是水平對置發動機+全時四驅系統的標準搭配。

很多人也許都不知道,在斯巴魯全心全意打造全時四驅車型產品矩陣的時候,他們也「開小差」造過不少前驅車,甚至有些前驅車型還登陸過中國市場並且進行了國產。我們先說說斯巴魯前驅車陣營裡比較有代表性的一款車。

斯巴魯R1是斯巴魯針對日本本土和歐洲市場開發的一款走可愛萌路線的小型車,這也是斯巴魯在21世紀打造的為數不多的小型車(或者說是微型車也沒什麼問題),高高窄窄的設計讓斯巴魯R1在一眾強調操控和性能的同門大哥們面前顯得特別另類。

(附圖為九代翼豹和初代馳鵬,可以看出斯巴魯R1的前臉設計風格和它們如出一轍)

斯巴魯R1的產品周期是2005-2010年,與我們熟悉的九代翼豹和初代馳鵬等車型處於同一時期,所以斯巴魯R1也採用了和他們相同的設計語言,飛翼式造型的前臉也仿佛在極力解釋:我雖然是前驅,但我也是斯巴魯。

至於斯巴魯R1的動力總成,稍微對斯巴魯的微型車有點了解的車迷朋友對它應該都不算陌生,那就是老生常談的EN07系列發動機,EN07發動機可謂是斯巴魯旗下的明星機型,承包了斯巴魯旗下多款微型車產品的動力輸出任務,658ml的排量雖然很小,但是卻可以爆發出相當強勁的動力表現,其中頂配和高配的R1車型配備了帶有機械增壓的EN07 X發動機,EN07系列發動機從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使用,斯巴魯一直讓該系列的發動機服役到2010年。

雖說斯巴魯R1車系中有四驅車型,但是終究前驅車型是主打型號,並且前驅版本的斯巴魯R1也讓很多人刷新了對斯巴魯只做四驅車型的三觀認知,所以斯巴魯R1依舊是一款值得絮叨的車型。

除了剛才提到的斯巴魯R1擁有前驅版本車型,與R1同平臺的五門版微型車斯巴魯R2同樣也擁有前驅版本,因為斯巴魯R2與斯巴魯R1採用了完全相同的技術平臺,並且定位類似,所以斯巴魯R2的動力總成與斯巴魯R1完全一致,採用了EN07系列發動機作為動力總成,變速箱則是與R1一樣的CVT無級變速,只不過五門版的斯巴魯R2要更加偏向家用,所以還增加了一款5擋手動變速箱。

同樣的,頂配版本的斯巴魯R2也和R1一樣配備了EN07 X機械增壓發動機,發動機蓋上的增壓進氣口就是最顯著的標誌。

日本本土市場寸土寸金的特殊交通環境也讓斯巴魯R1和R2這樣的前驅車型平臺衍生出了一些專門針對日本本土市場打造的K-car,其中斯巴魯Stella就是這樣的一輛車。Stella的定位類似於鈴木Wagon R這樣的K-car廂式車,採用了這個級別車型常見四輪四角設計,在有限的車身尺寸內發掘出更大更舒適的乘坐空間,畢竟斯巴魯Stella就是R1和R2的換殼,所以在動力上和底盤結構上前者與後者保持了高度的一致。動力上依舊是EN07系列發動機搭配5擋手動變速箱和CVT變速箱,驅動形式上依舊是前驅佔據主導,部分車型提供全時四驅。

(配圖藍色車型為Stella Custom RS S-Edition,紫色車型為Stella Revesta)

除了普通版車型,主打經濟實用的斯巴魯Stella依舊提供了搭載EN07 X機械增壓發動機偏向運動的Stella Custom RS S-Edition車型和更加注重質感和舒適性的Stella Revesta車型。

(第二代斯巴魯Stella)

相比斯巴魯R1和R2,定位K-car小方盒的斯巴魯Stella在日本本土市場明顯要更受歡迎,因此它的產品周期更長,並且發展出了第二代車型,產品的周期也一直延續到2014年。

(配圖為大發Move L110S)

只不過作為基礎車型的斯巴魯R1和R2在2010年和2011年相繼停產,因此誕生於2011年的第二代斯巴魯Stella則改用了大發Move平臺進行打造,變成了大發Move的換標車型。此舉其實也非常好理解,畢竟小車專家大發和斯巴魯都是豐田控股的品牌,旗下車型技術共享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2012年,伴隨著大發Move車型的年度改款,斯巴魯Stella也進行了改款,總體輪廓沒變,但是針對車頭車尾以及內飾的設計進行了一定的改進。

(2012款大發Move L110S)

特別是前保險槓的造型,兩款車還是有著很明顯的區別,斯巴魯畢竟是一個有著運動基因的品牌,因此對於Stella前槓的刻畫要更加立體運動,同時兩款車的內飾造型也不太相同。不過最終,伴隨著大發Move L110S車型的換代停產,斯巴魯Stella再無後繼,一款主打前驅的斯巴魯小車就此成為了歷史。

看到這裡,估計不少朋友心裡開始嘀咕,斯巴魯的這些前驅車都是日本或者歐洲市場的車型,跟中國大陸市場肯定沒有一點關係?其實我想說的是,斯巴魯的前驅車,不光和中國市場有關係,而且還進行了國產,這款國產的斯巴魯前驅車就是斯巴魯REX。

(初代斯巴魯REX)

斯巴魯REX也是斯巴魯前驅微型車陣營裡的一員幹將,銷量之高和市場覆蓋範圍之廣是之後的任何一款斯巴魯微型車都不能逾越的豐碑。斯巴魯REX車系誕生於1972年,初代車型採用了後置後驅的「911」布局,非常另類。

等到1982年第二代車型上市時,後置後驅的布局就被改成了更加主流的前置前驅布局,為了滿足市場需要,第二代REX上市一年後的1983年,斯巴魯就為它裝上了一套四驅系統,值得一提的是,這套四驅系統可以通過擋杆旁邊的一個按鈕在低速時進行前驅和四驅的切換,這個配置就算拿到現在也沒有車型可以實現(特指全時四驅的轎車),另外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腦洞和縝密細緻的設計理念。

第二代斯巴魯REX最令人回味的歷史事件則是它與中國的淵源,1992年,富士重工和貴州航天工業集團總公司合資組建貴航雲雀汽車有限公司,在中國國產第二代斯巴魯REX,並且將其命名為雲雀GHK7060,這也是斯巴魯目前為止唯一的國產合資車型,並且當年與長安奧拓並成為「兩微」,貴航雲雀也成為了國家微車項目重點示範企業。最初的雲雀GHK7060搭載了一臺國產的雙缸發動機,動力表現放在當年也是稀碎級別,面對當時如日中天的長安奧拓,改進版的雲雀,正在悄然來臨。

2001年,換裝了全新進口四缸發動機的雲雀GHK7071上市,並且對造型進行了一定的改進,換裝了與車身同色的後視鏡,保險槓以及更加運動的尾翼。還記得我們之前提過的那臺斯巴魯微型車明星發動機EN07系列嗎?伴隨著雲雀的改款升級,這款發動機可算是和中國有了一次實打實的交集,改款的雲雀GHK7071換裝了代號EN07 F的658ml四缸發動機,動力顯著升級,無論是外觀還是動力,改款之後的雲雀GHK7071都與日本本土的第二代REX更加接近,只不過貴航國產的雲雀都是前置前驅,那套可以切換驅動形式的四驅系統在當年的中國汽車市場環境下無疑是違和的。

雖然斯巴魯REX車系一共有三代,但是貴航雲雀只國產了第二代車型,不過也許是貴航雲雀對於這款車的潛力還是有著很大的期望,在那個中國私家車剛剛興起的年代裡,微型車的市場可是潛力無窮的,因此,貴航雲雀雖說沒有國產第三代斯巴魯REX,但是卻國產了第三代REX的變種車型—斯巴魯Vivio。

斯巴魯Vivio與第三代REX是姊妹車型號,因此在驅動形式上依舊是相同的前置前驅和四驅,並且前驅車型依舊佔據主導。雖說斯巴魯Vivio有三門、五門以及T-TOP硬頂敞篷以及Bistor復古版等多種版本,毋庸置疑的,只有五門版車型才最適合中國市場,所以貴航國產的Vivio僅有五門版一種車身結構,另外國產的Vivio也有了中國名字—貴航雲雀小公主。國產的小公主也僅有前置前驅一種驅動形式。

當然了,斯巴魯旗下的前驅車型也絕對不僅僅只是那些看上去比較廉價的K-car們,斯巴魯旗下的雙門跑車SVX同樣擁有前驅車型,其實這也完全說明了,驅動形式無關車型定位高低,一個某項固定特徵非常明顯的品牌,同樣擁有那些看上去與品牌基調背道而馳的車型,斯巴魯應該就是一個非常鮮明的例子吧。

總結

其實不光是斯巴魯,還有很多品牌都推出過這種有些劍走偏鋒的車型,自始至終強調性能的保時捷也推出過不以動力論高低的保時捷914,甚至還專門為中國市場打造過廉價特供車保時捷C88,雖說C88沒有量產,但是也可以證明保時捷想要涉足入門家庭車領域的態度;強調駕駛樂趣的寶馬也在推出了驚世之作運動跑車寶馬328和頂級豪華車寶馬507之後推出了廉價微型車寶馬伊賽塔並且廣受好評;汽車鼻祖奔馳也不光擁有S級或者SLR這種頂級車型,同樣也有定位比Vito還要低的平民的工具車奔馳MB100。

所以汽車品牌推出一款車型從來都不是想當然的拍腦門,而是眾多工程師和商業大佬們無數次協商洽談的結果。汽車廠商除了技術積澱和品牌文化的宣揚之外,更重要的是為了盈利賺錢,只要推出適合市場的車型那就是好車,存在就有意義。因為對這個汽車品牌的固有理解就給它硬貼上一個標籤本來就是對汽車認知不夠的表現,也是對於汽車文化理念的不夠尊重,理論上來說汽車品牌推出任何車型都不稀奇,因為市場需求才是汽車品牌發展下去的無限動力。

講到這,那些因為寶馬改用前驅平臺和搭載三缸發動機而捶胸頓足的人們,是不是應該進行一下反思?畢竟前驅的斯巴魯依舊沒有影響以全時四驅見長的斯巴魯品牌的口碑和品牌價值,這些另類斯巴魯同樣也很受歡迎,之所以某些國家汽車文化有氛圍,那一定是有道理的。

相關焦點

  • 工作場所的習慣思維應該被打破嗎?這句話本身就是慣性思維
    看到合作夥伴問問題,「職場中的慣性思維打破麼」?這句話本身就是一種習慣性思維。必須打破慣性思維嗎?當然不是。為了更好地回答這個問題,讓我們從「慣性思維」的基本含義開始。例如,在上班的路上,你可以一邊用手機看新聞,一邊跟蹤地球鐵路線之間的人流,成功到達目的地,這是慣性思維。另一個例子是我的辦公室數據分析big劉,如果您查看當前成本數據,然後使用一些計算器,您可以找到影響當前成本的八九不離十。這些都是慣性思維,他們需要「打破」嗎?
  • 斯坦福學霸的認知方法論:打破慣性模式,主導自我人生
    其實很多人都會存在和小李一樣的認知偏差,因為在過去太多年裡,人們都會帶著濾鏡來獲取信息,習慣性地把社會普遍的認知當作自己的價值和追求,從而形成了慣性思維,導致很難分辨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 你的人生,被慣性思維帶跑了嗎?
    我們可以從經驗中獲取有價值的內容,會幫助我們積極的生活和開展工作,可是一味地依賴慣性思維,便很難有創新,最終也只能在這樣的工作中把興趣和希望消磨殆盡。記得那個有趣的實驗嗎?把六隻蒼蠅和六隻蜜蜂同時裝進一個玻璃瓶中,然後將瓶子平放於桌上,瓶底朝向有光亮的窗口。
  • 什麼是慣性思維?面對慣性思維該怎麼破?
    最後事實證明,沃德突破慣性思維看問題的方式是正確的。哲理啟示:按照常理出牌很容易,但是往往也會容易出現致命的錯誤。跳出慣性思維,打破思維的習慣,我們也許就能收穫不一樣的奇效。這告訴我們,當一條路走不通的時候,跳出慣性思維,或許很快就會柳暗花明。慣性思維的危害時間的打磨,時代的變遷,環境的改變,使我們形成了一種固定的思維——慣性思維。慣性思維就如慣性在物理學的定義一般,保持著原有的東西,不因外界的一點衝撞而馬上發生改變。
  • 打敗你的,是慣性思維
    改變人的是方法,改造人的是思維。思維決定了一個人的能力。決定一個人是人才的方法無論有多少種,其中必不可少的是人才的思維。八種最常見的思維你是哪種?八、慣性思維習慣性思維,人們在考慮研究問題時,用固定的模式或思路去進行思考與分析,從而解決問題的傾向。固有的東西是很難打破的,正所謂「不破不立」,要想突破自己,就一定要打破固有的、慣性的思維!否則,連自己的思維都還被禁錮在舊有的陳腐裡,如何能挑得起生活賦予我們的責任?
  • 反科學思維的心理根源:認知偏見、思維慣性等
    由於人類天生就存在認知偏差,在做決策時我們並不完全是理性的。近來,心理學家發現了阻礙理性思維形成的一些關鍵障礙,比如走心理捷徑、固執己見、從眾心理,他們針對每種情況,都提出了有效的應對策略。1.認知偏見從原則上說,科學研究應該遠離派別之爭。
  • 要想打破慣性思維天花板,突破自我,那這三個建議值得聽取
    其實,你停下來認真思考一下就能知道這個答案是錯誤的。正確答案為0.05元,假設球拍為X,球為Y,X+Y=1.1,X-Y=1,那我們很容易得出X=0.05,Y=1.05。我們一開始就掉進了慣性思維的陷阱裡。
  • 你最大的敵人,是慣性思維
    你的能力停止於你的思想、行動、感悟!別再為你的情商交學費了,如果是智商決定了你的學歷高低,那麼情商就將決定你的成功大小。否定性思想比如:不可能、沒辦法、怎麼會?你的能力停止於你的思想、行動、感悟!所以要解放思想,且還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思維定式是固有的,往往在不知不覺中就又循著舊路走去了。這時,我們就需要時刻提醒自己,走一階段後,要停下來思考一下是否又跳入固有思路了。
  • 3分鐘讀懂慣性思維,實現人生彎道超車
    無奈之下,卡爾森教授只好買了一隻鳥,詹姆斯的「鳥籠效應」奏效了這種下意識的慣性思維,改變了卡爾森不養鳥的生活。也印證了下意識的慣性思維或者說思維定式對我們生活工作的影響。這些話都是出自思維慣性的下意識反應。當我們的思維認知沒達到一定的高度是,面對聰明聽過、看過的事務總是慣性的去反駁,不可能、沒辦法、怎麼會。
  • 如何打破慣性思維,在別人忽略的地方創新?
    我凝視著他:「你在和我開玩笑吧?」我在鞋子領域聽過不同人的很多愚蠢想法,但是這個蠢到極致。魯迪遞給我一雙好像從22世紀運送過來的氣墊,巨大、笨重,很明顯是用厚塑料製成的。裡面是氣泡?我把它們翻過來。「氣泡?」我問。「加壓的氣囊。」他回答。
  • 《奪命五頭鯊》中,細數那些刷新三觀的鏡頭,網友:還能這樣玩?
    文/小沙彌小編近期被一部B級災難片《奪命五頭鯊》狠狠的刷新了一遍三觀,有見過會跳高這項技能的鯊魚嗎?,有見過鯊魚把飛機給啃下來的嗎?有見過尾巴上面長了一顆頭的鯊魚嗎?在這部片子中,我相信這條鯊魚,會給你們帶來不一樣的視覺"享受",下面,就讓小編細數那些刷新你們三觀的鏡頭:第一個鏡頭:鯊魚四頭撲遊艇在撲遊艇之前,大家有沒有腦補過這樣一個問題,五個頭的鯊魚到底是怎麼怎麼往前遊的,大家都知道,魚是靠魚鰭和胸鰭來提供動力和控制身體平衡,但是你們能想像用一條魚的魚鰭和胸鰭怎麼來控制五個頭也就是五個方向嗎
  • 經驗主義是老沉穩重還是膽小怕事慣性思維看到的都是困難和問題
    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經常會受到經驗主義的影響,也就是慣性思維。張利實戰私塾思維革命有句老話,老江湖怕江湖。就是因為了太多的經驗和閱歷反而影響了人的發揮和創新。1、經驗是可以被打破的很多時候人們停步於自己的經驗,對任何事物都採取慣性思維,影響了我們的深層次的理解和創新。也會讓人們安於現狀。
  • 經濟高質量發展要跳出慣性思維
    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要跳出慣性思維,堅決破除路徑依賴。  當前我國經濟金融環境不同於以往,從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向退出危機應對政策轉變。全球貨幣條件向常態回歸的過程,意味著寬鬆貨幣政策空間日益狹小。特別是依靠貨幣寬鬆並不能自動形成內生經濟增長動能,反而還會延緩經濟結構性改革進程,導致資產價格泡沫化。全球結構化改革正在凝聚共識,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如期推進。
  • 慣性思維是一件可怕的事
    其實這種現象就是我們所說的慣性思維。一旦養成,不但別人的思維方式固化了,就連你的思維方式也就固化了。我們的慣性思維與行為都會延續到孩子身上。比如我們孩子數學不好(更多的指向女孩),我們就會說女孩本來數學就是短板。這個定義也不知道是誰提出的,反正在我小時候就在聽這句話,結果我真的數學越來越差。這是一個多麼可怕的現象!
  • 斯巴魯XV真的好嗎?值得花19萬嗎?車主為你解答
    本期給大家帶來的是《斯巴魯XV真的好嗎?值得花19萬嗎?車主為你解答》。斯巴魯XV是斯巴魯在國內的主推產品,當下可謂風頭正盛,依仗其穩重而又不欠缺年輕氣息的外觀設計,極力滿足買車人對時髦的外觀青睞有加的需求,正因如此,斯巴魯XV有著對手羨慕的市場名聲。隨著時代進步,購車者對車輛新特徵也有新的需求,加速、變向、舒適、耐造、大氣等,全面發展才是汽車企業生存的基石。
  • 心理學家說:慣性思維有四種類型,但希望你能跳出來,成為第五種
    給你介紹一個男朋友,此人不愛洗澡,愛打赤腳,渾身散發的「味兒」讓公司同事難以接受;當你知道這一點,你會和他交朋友嗎?一個女生站起來說:「我不會。」主持人追問道:「是誰都不會嗎?」「是的。」其實,細細想來,我們每天都在慣性思維的支配下,做出自己的第一判斷:同事遲到了,你首先想到的是,這個懶蛋,又起晚了。其實,可能是今天堵車,他起的夠早了。同事的文案似曾相識,你首先想到的是,這傢伙又去網上摘抄了。其實,可能是創意撞車,因為他也沒有避開慣性思維的泥沼。
  • 扭曲你思維方式的6種認知效應
    然而,它們通常是用不準確的、通常是負面的方式看待現實的思維模式。 一個例子可能是認為「我是這個星球上最不幸的人」。作為這種思維的結果,或者在經歷任何其他認知影響時,你更有可能以一種更消極的方式看待事物。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看看什麼是認知影響。
  • 普通人想成功,提升認知很重要:3條心理學邏輯,幫你升級大腦
    一個人能取得怎樣的成就,很多時候都是由它的認知決定的,你能把自己的認知給提升上去,很多時候你就會看到更多不一樣的維度,從而實現逆襲。今天分享給大家5條心理學邏輯,這5個東西你研究透了,本質上可以避免你少走很多彎路,能夠將自己的思維提升到更高的層次。一:鳥籠邏輯鳥籠邏輯很多人都聽說過吧,其實這個邏輯來自於一個故事,事情是這樣的。
  • 鳥籠效應-學會打破慣性思維的限制
    但是我們不能為了追求這種完美而陷入鳥籠效應的慣性思維中去,這樣才能更加自由、無壓力的面對生活!關注:創新與心理成長學習更多心理學知識伴你走過如詩的歲月
  • 放下客觀思維:顛覆三觀的感知論,燒不死的布魯諾
    這和人們的思維模式相比有很大的逆向性,人們徹底被弄糊塗了。比如:生命可以沒有了嗎?矛盾可以永遠消除嗎?人與人之間可能不競爭嗎?他人可以是我嗎?更驚駭的是:物質不存在嗎?時空不存在嗎?世界只是人感知的嗎?人不感知世界就沒有了嗎?……這若干問題中的任何一個問題就足以顛覆現行世界,這些問題一併端出,人們懵圈以後的第一反應,這是一個神經病理論,這不是瘋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