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青藏鐵路JQ140G型架橋機填補國內空白

2021-01-09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中鐵青藏鐵路JQ140G型架橋機填補國內空白

  6月26日,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所屬的武漢中鐵工程機械廠自行設計、製造的青藏鐵路JQ140G型架橋機通過了總公司組織的科技成果評審,填補了國內高原架橋機的空白,達到國內領先水平。評審委員會由從事工程機械、鐵道工程、機車車輛、結構工程等專業的資深研究員、教授組成,認真聽取了青藏鐵路耐久梁架運設備的總研製報告和設計研究報告及科技查新報告,觀看了JQ140G型架橋機在青藏鐵路線上架橋施工的實況錄相,查閱了有關資料。經過諮詢和充分討論,專家們認為JQ140G型架橋機是針對青藏鐵路架橋施工研製的高原型鐵路架橋機,提交評審的技術文件齊全完整,數據翔實可信,科研成果內容豐富,論證充分符合評審要求,一致通過《青藏鐵路JQ140G型架橋機的研製評審意見》。

  JQ140G型架橋機針對青藏高原特殊的作業環境,通過研究採用了高原冷風柴油機、雙泵供風和大容量風缸、航空液壓油和加熱裝置,行動裝置防雷裝置等技術,滿足了高原高寒地區特殊環境的架梁施工要求,結構設計合理、結構緊湊、性能可靠、滿足了青藏鐵路耐久梁的架設要求,起升機構採用了自行研製的自動排繩裝置,填補了國內鐵路架橋機的空白。拆卸後可在青藏公路上長途運輸,適應了青藏鐵路施工要求,對今後架橋機公路運輸有借鑑意義。JQ140G型架橋機已在青藏鐵路架梁2116孔,其中在連續20公裡的23‰長大坡道安全架梁140孔,創造了日架32米梁12孔和日架24米梁13孔的全國紀錄。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相關焦點

  • 低溫熱管保持青藏鐵路凍土冷凍狀態
    多年凍土被稱為青藏鐵路建設中「最難啃的一塊硬骨頭」,航天科工集團哈爾濱風華有限公司自主研製的低溫熱管攻克了凍土瓶頸難題,首批2400根低溫熱管已「植根」於青藏鐵路兩側,它們仿佛是一排「忠誠的衛士」,在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鐵路「站崗放哨」。8月9日,該項目通過了黑龍江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驗收。
  • 熱血丹心共築千秋偉業——青藏鐵路的建設者
    在冬季零下二三十攝氏度的高寒缺氧惡劣環境中,該橋順利進行了混凝土灌注施工,填補了世界高寒鐵路橋梁施工技術的一項空白。 2002年8月30日,最後一片梁穩穩地落在三岔河特大橋上,比計劃工期整整提前1個月,突擊隊員們禁不住熱淚盈眶。
  • 這座中國大橋填補世界空白!
    Ta實現了全長6.409公裡懸索橋一跨越江Ta解決了懸索橋容易晃動的難題Ta是世界上運行速度最快、運行荷載最大、跨度最大的公鐵兩用懸索橋Ta填補了世界高速鐵路懸索橋的空白一起來了解——11月30日,由中鐵大橋院集團設計、中鐵大橋局集團承建的世界首座高速鐵路懸索橋、中國首座公鐵兩用懸索橋——五峰山長江大橋順利結束連(雲港)鎮(江)高鐵聯調聯試任務,開始進入年底前的通車準備。
  • 川藏鐵路成雅段預計2018年建成 計劃2025年全線通車
    「川藏鐵路成雅段橋梁架設施工的展開,有力地推進了川藏鐵路建設進程。」項目建設單位中鐵二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橋梁架設為實現川藏鐵路東西段早日合龍打下堅實基礎。」  雨中架梁 千裡川藏鐵路架好第一梁  本次架設橋梁的是川藏鐵路廟子溝大橋,位於名山區車嶺鎮境內,橋梁為5跨156.78米。
  • 優秀男人:攻克世界級難題,填補空白,還受到黨中央、國務院表彰
    他就是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鐵道部頂尖人才,陝西省優秀勘察設計師,陝西省突出貢獻專家,西南交通大學1987屆鐵道工程地質(本)專業校友——孟祥連。勇於創新,推動發展"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孟祥連在投身現代交通事業的30多年中,他立足陝西,積極投身陝西省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勇於科技創新,為形成以西安為中心的高鐵大通道做出了重要貢獻。
  • 走近青藏鐵路凍土守望者
    6月,青藏高原海拔4900多米的風火山上依舊白雪皚皚。凍土觀測站的幾間平房孤單單地俯臥在山坡上。從1961年至今,科研人員在這裡共記錄了1200萬個凍土觀測數據,為青藏高原生態環境的穩定和青藏鐵路的建設提供了關鍵的科研數據,其凝結成的29項重大科技成果,奠定了中國凍土觀測的世界領先地位。年過半百的孫建民已經在風火山上工作了30個年頭。1978年,觀測站首任站長周懷珍把他帶上了風火山。
  • 科賽富公司:新型阻燃材料填補國內空白
    專家們聽取報告並現場調研產品性能等,對該公司環保型無滷多功能阻燃塗層的研發及應用進行鑑定,一致認為該新型阻燃材料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據了解,科賽富公司和南京通源新材料公司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合作,研發了環保型無滷多功能阻燃塗層材料。該材料具有環保、阻燃、隔熱、耐水、防腐等多功能特點,可以代替常規油漆用於各種基質表面保護,同時給基質穿上防火外衣。
  • 填補國內空白 均瑤又創第一
    他自豪地表示,這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的飛行模擬機,填補了國內裝備製造業的一項技術空白,也突破了國際上在該領域的技術壁壘。更為重要的是,從今往後,我們將擁有在此基礎上開發配套各種型號的模擬機產品的能力。華模科技完全按照最新版本CCAR-60部以及ICAO Doc 9625(4thedition)等國內和國際最新標準進行模擬機的研發和製造,模擬機質量滿足國內和國際最新鑑定標準要求。產品在軟體技術方面,採用基於可重配置、模塊化思想的先進軟體架構。
  • 河南造自轉旋翼機填補國內空白
    本報訊(記者徐建勳通訊員穆文濤)2月6日,「太陽之鷹」自轉旋翼機獲得中國民用航空局頒發的型號合格證,標誌著該款機型正式取得市場「通行證」,成為我國一款新型航空器,打破了自轉旋翼機一直全部依賴進口的歷史,填補了國內空白。
  • 國產焊接機器人性能再突破,填補國內技術空白,成功助力高端裝備
    而之前國內盾構機部件的焊接生產多採用手工藥芯焊絲氣體保護半自動焊接,生產效率低,是盾構機生產的瓶頸之一。因此,如何實現盾構機零部件焊接生產的自動化,成為盾構機生產製造中亟待解決的一個關鍵問題。可喜的是最近有了一項填補國內技術空白的技術成功使用在盾構機生產製造環節,這款為國產盾構機提供超厚板複雜大型結構件焊接機器人系統通過了綜合評價,成績斐然。
  • 填補空白!這位院士破解一系列關鍵難題,將中國推向世界領先水平
    秦順全,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西南交通大學雙聘院士。長期致力於大型橋梁的設計、施工技術工作。創立了橋梁分階段施工的無應力狀態控制法理論,並成功應用於工程實踐;創新了大型橋梁結構工廠化、標準化施工方法,推進了跨海長橋和鐵路客運專線常用跨度橋梁整體預製架設技術的發展。
  • 青藏鐵路凍土專家劉爭平:中國人用半個世紀「打敗」高原凍土|70年...
    青藏鐵路如今已開通13年,它是70年裡中國交通大飛躍裡優美的「一橫」,從西寧畫到格爾木,再到拉薩。若沒有戰勝凍土這一關鍵「戰役」,火車或許很難開向拉薩。劉爭平和他的同行、前輩們的努力,讓它從圖紙變成現實。4月下旬,我們乘坐成蘭動車抵達蘭州,在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我們拜訪了這位和凍土打交道的專家。
  • 國儀量子新品填補國內多項空白
    國儀量子新品填補國內多項空白 快訊
  • 填補空白!湖北這位院士破解一系列關鍵難題,將中國這一技術推向世界領先水平
    主持了武漢天興洲公鐵兩用長江大橋、京滬高速鐵路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京廣客運專線鄭州黃河公鐵兩用大橋、東海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澳門西灣大橋、青藏鐵路拉薩河特大橋、武漢二七長江大橋、孟加拉國帕克西大橋、武黃城際黃岡公鐵兩用長江大橋、合福鐵路銅陵長江大橋、寧安鐵路安慶長江大橋、武漢鸚鵡洲長江大橋、港珠澳大橋等多座國內外大型橋梁的設計
  • 青藏鐵路通車10周年:中國如何攻克凍土鐵路工程難題
    在此,鐵流回溯科研人員為解決高原凍土技術難題的研究歷程,闡述中國工程師攻克青藏鐵路凍土工程問題的艱辛與不易。 正因為凍土工程問題是一項世界性難題,為解決青藏鐵路建設的凍土工程問題,自1960年開始,鐵道第一勘察設計院、中鐵西北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等單位就著手在以風火山地區為中心的高原多年凍土區,開展長期、不間斷地對凍土區氣象、地溫、太陽輻射等項目的觀測研究,並進行了凍土熱學、力學性質試驗,積累了長達40餘年的不可替代的基礎數據資料,為青藏鐵路建設實踐提供經驗。
  • 青藏高原、蛟龍號、嫦娥四號、天問一號,全都與北京這所大學有關
    青藏高原的"天路"青藏高原有著"世界屋脊"和"第三極"的稱號,歷來是探險者們心目中的聖地,在這裡,北京科技大學也留下了自己的足跡。2006年7月,世界海拔最高的鐵路——青藏鐵路全線通車。修建"天路",自有"天險",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上,高原病就成了15萬建設大軍最大的敵人。在世界海拔最高的風火山隧道施工過程中,高海拔變壓吸附制氧供氧技術被成功研製並應用,中國鐵路建設的工程技術人員創造了無一人死亡、無一等級事故、高原發病率最低的世界紀錄。
  • 看看25G型客車體的變遷,回望8年前通過豐沙鐵路落坡嶺的紅皮車
    中國鐵路客車類別主要有22系列,25B、25G、25K、25Z、25T和青藏25T,其中25G型空調車俗稱「紅皮車」,塗裝為橘紅色和白色。2012年,和諧HXD3C牽引原色25G客車通過豐沙鐵路落坡嶺水庫鐵路橋。
  • 【觀|動態】打破壟斷、填補空白,中國鋼鐵超!硬!核!
    打破國外壟斷,填補國內空白,實現國際領先……鋼企研發生產出系列產品,展現出中國鋼鐵的硬核實力! 由鞍鋼集團鋼鐵研究院自主研發的ⅠNi系耐海洋大氣腐蝕橋梁鋼在國內重點工程新建福廈高鐵客運專線上獲得應用,填補國內空白。
  • 透明導電膜玻璃填補國內空白
    填補國內空白  目前太陽能電池已經開始廣泛用於通信、交通、民用產品等各個領域,光伏發電不但列入到國家的攻關計劃,而且列入國家電力建設計劃,同時也在一些重大工程項目中得到應用。但短期內,中國太陽能電池產業對矽材料和終端市場的雙重依賴無法緩解。多晶矽和單晶矽太陽能電池主要原料多晶矽和單晶矽90%以上須從國外進口,而終端產品90%以上又必須出口國外市場。
  • 填補國內空白 投產48K「黑色黃金」正式開工建設
    來源:央視原標題:填補國內空白!投產48K「黑色黃金」正式開工建設1月4日,2021年上海市重大產業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目前,國內每束碳纖維基本處於1000~12000根,稱為小絲束。48K大絲束最大的優勢,就是在相同的生產條件下,可大幅度提高碳纖維單線產能和質量性能,並實現生產低成本化,從而打破碳纖維高昂價格帶來的應用局限。該項目建成以後成本有望下降10%以上,並形成1.35萬噸的總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