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男人:攻克世界級難題,填補空白,還受到黨中央、國務院表彰

2021-01-13 中國教育那些事

踏平坎坷成大道,率先垂範勇奉獻。他立足陝西,攻克了三大世界性難題,研究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他不忘初心,長期奮鬥在工程地質工作第一線,承擔了我國幾十項鐵路長大幹線的勘察設計工作;他滿載榮譽,曾先後獲得多項榮譽,在2020年11月更是登上了人民大會堂,獲黨中央、國務院表彰,榮獲全國勞模榮譽稱號。他就是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鐵道部頂尖人才,陝西省優秀勘察設計師,陝西省突出貢獻專家,西南交通大學1987屆鐵道工程地質(本)專業校友——孟祥連。

勇於創新,推動發展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孟祥連在投身現代交通事業的30多年中,他立足陝西,積極投身陝西省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勇於科技創新,為形成以西安為中心的高鐵大通道做出了重要貢獻。西安成都高鐵、大同西安高鐵、銀川西安高鐵、鄭州西安高鐵、西康鐵路秦嶺特長隧道、西安地鐵、引漢濟渭秦嶺特長輸水隧洞……幾十項重點工程的勘察設計工作離不開孟祥連精湛的專業水平。在他的努力之下,鐵一院已形成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黃土地區高速鐵路修建成套技術體系,具有先進、成熟、經濟、實用、可靠等特點,其研究成果"高速鐵路路基工程溼陷性黃土地基沉降控制技術"總體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有效推動了我國鐵路科技進步。

西康鐵路秦嶺隧道作為中國隧道工程跨入世界先進行列的標誌性建築,它的背後也離不開孟祥連和同事們的努力。為了這條隧道,孟祥連和同事們走遍了秦嶺腹地460平方公裡內的每一條溝、每一道嶺,歷時整整8年,終於選出了一條地質條件最優的越嶺方案,創立了一套獨具特色的長大隧道地質綜合測試方法及我國首個TBM 圍巖等級劃分標準,填補了國內該領域研究的空白。

不僅在科研技術上努力創新,在實地勘察工作中也是容不得半點馬虎。主持西安地鐵1、2、3號線總體勘察工作時,孟祥連就遇到了三座大山:溼陷性黃土、地裂縫、文物保護。這三大世界性技術難題像一塊"硬骨頭",只有敢於挑戰的人才能啃下來。經過鑽研,孟祥連成功將其攻克,不僅西安地鐵2號線勘察項目榮獲2014年國際諮詢工程師聯合會(FIDIC)"傑出項目獎",成為全球首個榮獲該獎項的地鐵項目;同時,他還組織編制了我國溼陷性黃土地區地鐵勘察的首部綱領性技術文件——《西安地鐵巖土工程勘察實施大綱》,這在地鐵建設史上也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

自2016年以來,孟祥連用400多個日夜堅守在引漢濟渭項目的一線,組織完成了近600平方公裡的地質勘察,通過90餘張設計圖紙細緻計算,分析總結歸納萬餘組數據,一舉攻克硬巖TBM相關性技術、軟巖大變形技術及突湧水和巖爆等諸多技術難題,工程將實現第一次從底部橫穿秦嶺,隧洞超長深埋位居世界前列,TBM單機連續掘進位居世界第一。

走在科技創新之路上,孟祥連從未停下過自己的步伐。三十餘年如一日,他將對祖國的愛全部投入到了現代交通事業之中。

踏實肯幹,再創輝煌

眾所周知,"凍土"是青藏鐵路面臨的最大"攔路虎"。時任青藏鐵路勘察技術負責人的孟祥連帶領他的團隊首次系統查明了沿線多年凍土區不良地質的發育和分布特徵,繪製出了世界上首張高精度多年凍土段地溫分區圖。

作為凍土科研隊技術隊長,孟祥連和團隊研究提出了"主動降溫、冷卻地基、保護凍土"的全新思路,首次將凍土地溫和含冰量綜合評價系統應用於凍土工程設計,為攻克這一世界性難題奠定了堅實基礎。"不論遇到任何困難,受到多大挫折,都要經得起考驗,尊重科學,堅定信念,努力成為凍土方面的行家。"

3000到5000米的高原、十幾座海拔超過4000米的高山、往返2萬多公裡……這些看似嚇人的數據背後,都是孟祥連靠著自身的毅力與信念撐過來的。而功夫不負有心人,孟祥連也成功踐行了自己的承諾,為穩定可研方案、確保川藏鐵路規劃建設順利實施做出了重大貢獻。

三十餘年如一日的堅持與奉獻,孟祥連的付出得到了多方的認可。多年來,他曾先後榮獲黃汲清青年地質科學技術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華鐵路總工會火車頭獎章、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陝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陝西省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全國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並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滿載榮譽而歸,如今孟祥連已是滿頭華發、面帶滄桑,面對鮮花和掌聲,他卻表示:"成績和榮譽都屬於過去,但我會珍惜榮譽,努力工作!"

素材來源:西南交通大學

相關焦點

  • 全國勞動模範——上海儀電魏樂樵受到黨中央 、國務院表彰
    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於11月24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向受表彰的全國勞模和先進工作者表示熱烈的祝賀,向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突出貢獻的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致以誠摯的慰問。
  • 瀋陽這個男人:登上人民大會堂,獲黨中央、國務院表彰!
    他,就是全國勞動模範、長安大學優秀校友、中建二局工程管理部副總經理高安培。先後獲得過省優質主體工程及安全文明標準化工地、國家級及省部級"安康杯"競賽優勝班組等,個人先後獲得中建二局有限公司青年崗位能手、中建二局有限公司優秀共產黨員、中國建築總公司優秀員工、中建二局有限公司十大傑出青年、中建二局有限公司建功獎章、遼寧省建築業企業優秀項目經理等榮譽。2020年11月24日上午,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
  • 直20攻克世界級難題,俄媒:多虧了技術封鎖
    據介紹,直-20直升機近年來連續攻克世界級技術難題,技術成熟度不斷提高,日前又攻克了旋翼防除冰這一關鍵技術,軍事專家指出,這意味著直-20終於徵服了高原難題,擁有了全疆域、全天候作戰能力,而這將大幅提升陸軍的綜合作戰能力,對於高原地區的駐軍來說,直-20的技術成熟也能大大提升後勤補給能力。
  • 他帶領團隊攻克多個世界級難題,填補國內空白,創造世界之最!
    在肖明清及團隊的努力下,武漢長江隧道破解了5大世界級難題,取得了10餘項國家專利,特別是&34;的先進盾構技術,為我國城市交通發展的&34;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在這之後,他還設計研究出了國內第一座採用非爆破法施工的水下高速鐵路隧道——武廣鐵路客運專線瀏陽河隧道;目前世界上直徑和水壓力最大的盾構隧道之一——南京長江隧道;國內第一條水下高速公路隧道——杭州錢塘江隧道;世界上行車速度最高、國內最長的水下隧道—廣深港高鐵獅子洋隧道等重點難點工程。
  • 奧林帕斯懸紅:攻克數據存儲世界級難題的詩與遠方
    在攻克數據存儲世界級難題上,華為是極為認真和有卓越追求的。 去年底,華為發布了針對數據存儲世界級難題的奧林帕斯懸紅,聚焦實現『自動駕駛的數據全生命周期治理』和構建『每比特極致性價比的數據存儲』,鼓勵全球科研工作者攻克數據基礎設施難題。
  • 舒茨股份:痕量氣體檢測填補空白
    舒茨股份:痕量氣體檢測填補空白 每日經濟新聞 2016-06-29 01:07:01
  • 中國真的做到了,再次攻克一項世界級難題,網友:厲害了我的國
    今年以來,世界各國都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很多領域的發展出現了停滯不前的狀態,不過,通過全世界人民的齊心協力,多數國家已經暫時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趨勢,各行各業也都在有序恢復當中,從6月份開始,不少國家的很多重點工程開始出成績,我國同樣如此,先是北鬥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發射成功,時隔1月,我國的首個火星探測器也順利升空
  • 90後清華女博士白蕊:攻克世界級生物難題,讓世界對中國刮目相看
    這位九零後清華女博士就是傑出青年的代表,她曾經攻克了多個世界性的生物難題,成為了我國科學界的傳奇,她就是白蕊。從小就成績優異,並且對生物科學十分感興趣1992年白蕊出生在內蒙古的一個普通家庭,與其他少年天才跳級學習不同的是,白蕊和我們普通孩子一樣經歷了九年的義務教育和令人頭疼的高考。
  • 劉霞:從女焊工到清華博士,攻克世界級難題,用絕技「焊」為中國
    誰說女人不如男人?現在的女人更適合講這樣的話。不僅僅是女人擅長的領域,她們高人一等,就是在傳統男人佔主導地位的領域,也有優秀女人鶴立雞群。正當劉霞的焊接工作如魚得水之時,又出現了新的技術難題——焊接轉子的自主工藝。這一技術一直被國外壟斷,成為我國自主研發的瓶頸,無法攻克這一技術難題,國人永遠被外國人扼住咽喉。沒人想受制於人,好鑽研,不服輸的劉霞在想,難道我們打不過這一技術難題?其他人可以做的,我們也同樣可以。面對困難,劉霞挺身而出,迎難而上。
  • 攻克多個世界級難題,4年8篇高水平論文,90後清華女博士太傳奇
    普通學生拿個普通學校的國家勵志獎學金都難如登天,白蕊拿的是清華的國家獎學金和特等獎……最為難得的是,白蕊攻克了多個世界級難題,在多次世界級的競爭中快人一步。而這樣優秀的世界級人才,是我們國產的。她博士畢業之後的選擇,也和一些人形成了鮮明對比。
  • 蘭州軌道交通建設攻克世界級「紅砂巖地質」難題
    14日,隨著最後一環管片拼裝到位和同步注漿完畢,由中鐵一局項目部負責施工的1號線一期工程盤旋路至五里舖盾構區間右線隧道順利貫通,這也是全線施工過程中首條成功攻克蘭州紅砂巖地質難題的區間隧道。14日,隨著最後一環管片拼裝到位和同步注漿完畢,由中鐵一局項目部負責施工的1號線一期工程盤旋路至五里舖盾構區間右線隧道順利貫通,這也是全線施工過程中首條成功攻克蘭州紅砂巖地質難題的區間隧道。
  • 這位院士受到國務院表彰,成果可用於治療心臟病、糖尿病
    11月24日,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黨中央、國務院授予1689人全國勞動模範稱號,授予804人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南開大學化學學院教授周其林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 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勘測設計公司:攻克混凝土世界難題
    研究所技術團隊攻關多年,始終保持與知名高校合作,面向水工高性能材料、智能化檢測技術需求和挑戰,攻克了「世界級」關鍵技術難題,提出並一套研究高韌性纖維混凝土製備與應用關鍵技術,建立了成熟的技術成果體系,取得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練就成「高性能」技術攻關團隊。
  • 區域交通加力填補空白 軌道上的城市群提速崛起
    來源標題:區域交通加力填補空白 軌道上的城市群提速崛起 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區域「十四五」期間計劃新開工城際和市域(郊)鐵路共1萬公裡左右,到2025年,基本形成城市群1-2小時出行圈和都市圈1小時通勤圈,軌道上的京津冀
  • 自然資源部海洋二所陶春輝研究員當選全國先進工作者並在京接受表彰
    2020年11月24日,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陶春輝研究員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在會上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隆重表彰。
  • 填補國內空白!這些航空、核電、國防領域的翹楚,都來自這所高校
    國產大飛機因為他的精心鍛造有了"骨骼"和"雙腳",讓其中的關鍵技術牢牢把握在中國人自己手中;2019年他被中國核能行業協會授予"科學技術獎青年優秀創新人物獎",部分研究成果填補了我國核電廠壽命管理的
  • 中國首臺半導體雷射隱形晶圓切割機研製成功,將填補空白
    雖然說是我國的科技已經相比以前進步很多了,也已經慢慢進去了科技強國的行列,可是我國現在依然有很多地方是空白的,不能辦法得到填補,還面臨著很多技術上的難題沒有攻克。但是中國長城科技公司給大家帶來好消息,就是我國有了首臺半導體雷射隱形晶圓切割機,這個技術得到以後,我們就從此又少了一塊空白區,真的是令人興奮。
  • 第六屆江西省優秀高技能人才評選表彰活動正式啟動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杜宇蔚報導:12月2日,記者從「江西人社」了解到,第六屆江西省優秀高技能人才評選表彰活動已開始。活動將評選表彰「贛鄱工匠」20名、「江西省能工巧匠」80名。活動將於12月20日截止。
  • 東方糧倉攻克米糠保存技術難題
    記者近日從東方糧倉有限公司獲悉,該公司在全國率先攻克新鮮米糠無法長期保鮮的技術難題,將米糠的保質期從4—6小時延長到10個月,經專家鑑定,該項「低溫擠壓酶解穩定化全脂米糠關鍵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並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據悉,該公司科研人員採用自主研發低溫擠壓反應器,併集合生物技術、酶解技術,首次實現了對現有傳統米糠穩定技術上質的突破,目前已獲3項國家專利。
  • 世界級難題變寶藏要多久?
    在這裡勘探開發油氣,屬世界級難題。30多年來,中國海油持續強化科研攻關,不斷推進勘探實踐,2010、2012年先後發現東方13-1(開發階段稱東方1-1一期)、13-2兩個氣田。2015年東方1-1一期投產,如今氣藏規模、年高峰產量更大的東方13-2氣田再次成功投產,世界為之側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