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他帶領團隊攻克多個世界級難題,填補國內空白,創造世界之最!

2020-09-16 西南交通大學招生辦

中國工程院院士錢七虎曾說,&34;。

水下隧道建設技術也被稱為是地下空間開發結構工程技術的關鍵技術。而來自西南交通大學1988級地下及隧道工程專業校友肖明清,就是&34;——武漢長江隧道工程的總設計師;他還是國內第一座,也是世界上行車速度最高的水下隧道——廣深港鐵路客運專線獅子洋水底隧道的總設計師;他主持完成的國內第一條高速鐵路——京滬高速鐵路南京長江沉管隧道多項科研成果居國內領先水平……他的成長過程和取得的成績,見證了中國水下隧道及山嶺隧道,尤其是高標準鐵路隧道設計水平邁向世界先進行列的堅實歷程。

用智慧和篤實去創造奇蹟

1992年畢業來到鐵四院工作的肖明清,帶著湘西人特有的純樸與執著,好學、謙遜,使肖明清得到四院很多老一輩隧道專家的指導和幫助。&34;。老專家們特別欣賞肖明清做學問的睿智篤實和在學術上的前瞻性。在他們的指點下,肖明清瞄準隧道技術的一個個熱點和難點,在設計實踐中一次次拿出頗有份量的佳作。

他主持並創新完成的國家科技進步獎等多項重要科研成果,極大地推動了我國大型水底隧道和高速鐵路隧道兩大工程領域的科技進步;他領銜研究和設計了20多座大型水底隧道,多座隧道創造了全國乃至世界之最,為鐵四院在水底隧道設計領域贏得榮譽,也為自己增添更多的實踐和歷練的機會。

用科研和創新去譜寫輝煌

2004年11月28日,武漢長江隧道開工,這被稱為&34;,也是當時國內技術最為複雜的盾構隧道工程。作為總設計師的肖明清沒有被其技術難度嚇倒,他與專家組其他成員夜以繼日,不懈努力,展開了十餘項專題研究,圖紙常常累積到一人多高。肖明清和他的團隊在隧道結構與防水設計的關鍵技術方面,提出了許多創新點,其中襯砌環劃分、接縫防水、基坑底封水等三方面的技術是國內盾構隧道工程首次採用。正是如此,才使得武漢長江隧道在多個方面處於國內技術領先水平:國內水壓力最高的盾構隧道、國內一次推進距離最長的大直徑盾構隧道、國內首次採用10m以上大直徑複合式泥水平衡盾構、國內最長的盾構法城市道路隧道。在肖明清及團隊的努力下,武漢長江隧道破解了5大世界級難題,取得了10餘項國家專利,特別是&34;的先進盾構技術,為我國城市交通發展的&34;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在這之後,他還設計研究出了國內第一座採用非爆破法施工的水下高速鐵路隧道——武廣鐵路客運專線瀏陽河隧道;目前世界上直徑和水壓力最大的盾構隧道之一——南京長江隧道;國內第一條水下高速公路隧道——杭州錢塘江隧道;世界上行車速度最高、國內最長的水下隧道—廣深港高鐵獅子洋隧道等重點難點工程。

太多太多國內及世界第一,也給他帶來了無數耀眼的榮譽——他曾獲得全國青年崗位能手、詹天佑鐵道科學技術獎青年獎、鐵道部青年科技拔尖人才、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湖北省青年科技獎、武漢市首屆優秀科技工作者、武漢市青年科技獎、入選&34;,被授予&34;稱號等諸多榮譽,現任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享受國務院專項津貼,成為鐵四院技術實力的活招牌。

面對個人榮譽,他視若浮雲;面對工作上已經獲得的成就,肖明清並不滿足:&34;

鋼筋、水泥本只是冰冷的建築材料,肖明清作為鐵建設計者和工程師,卻用科技與創新為它們注入靈魂,賦予了它們新的生命和意義,譜寫出了中國隧道建設的新篇章!不僅如此,他還堅持把&34;,&34;。在他的言傳身教和悉心指導下,一批批隧道專業技術骨幹在國家重點工程項目中鍛鍊起來,快步成長,並逐步獨當一面。


關注&34;頭條號,獲取更多關於國家首批&34;、211高校——西南交通大學最新精彩資訊!


本文素材來源:國家鐵路局官網、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官網、西南交通大學官微、IBTC橋隧大會官微、喝彩四院官微、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官網、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官網

相關焦點

  • 優秀男人:攻克世界級難題,填補空白,還受到黨中央、國務院表彰
    他立足陝西,攻克了三大世界性難題,研究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他不忘初心,長期奮鬥在工程地質工作第一線,承擔了我國幾十項鐵路長大幹線的勘察設計工作;他滿載榮譽,曾先後獲得多項榮譽,在2020年11月更是登上了人民大會堂,獲黨中央、國務院表彰,榮獲全國勞模榮譽稱號。
  • 90後清華女博士白蕊:攻克世界級生物難題,讓世界對中國刮目相看
    這位九零後清華女博士就是傑出青年的代表,她曾經攻克了多個世界性的生物難題,成為了我國科學界的傳奇,她就是白蕊。從小就成績優異,並且對生物科學十分感興趣1992年白蕊出生在內蒙古的一個普通家庭,與其他少年天才跳級學習不同的是,白蕊和我們普通孩子一樣經歷了九年的義務教育和令人頭疼的高考。
  • 他攻克技術難關,打破國外壟斷,創造這一關鍵領域「中國製造」的新紀元!
    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理工大學傑出校友彭壽用幾十年的心血給出了答案——他曾攻克浮法玻璃工藝裝備的技術難關,打破國外壟斷,填補國內空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曾僅用70天,創造了自主生產高世代液晶玻璃基板的「中國速度」,開闢了這一領域「中國製造」的新紀元……三十餘年來,彭壽始終堅守在玻璃產業研究第一線,忘我工作,不斷奮鬥。
  • 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勘測設計公司:攻克混凝土世界難題
    近期,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勘測設計公司工程材料研究所獲得中國能建2017-2018年科技創新團隊稱號。研究所技術團隊攻關多年,始終保持與知名高校合作,面向水工高性能材料、智能化檢測技術需求和挑戰,攻克了「世界級」關鍵技術難題,提出並一套研究高韌性纖維混凝土製備與應用關鍵技術,建立了成熟的技術成果體系,取得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練就成「高性能」技術攻關團隊。
  • 奧林帕斯懸紅:攻克數據存儲世界級難題的詩與遠方
    在攻克數據存儲世界級難題上,華為是極為認真和有卓越追求的。 去年底,華為發布了針對數據存儲世界級難題的奧林帕斯懸紅,聚焦實現『自動駕駛的數據全生命周期治理』和構建『每比特極致性價比的數據存儲』,鼓勵全球科研工作者攻克數據基礎設施難題。
  • 攻克世界級難題!中國碳基半導體研究團隊:為3nm晶片製造助力
    8月28號訊,本月24號,一支隸屬於北京大學的一隻碳基半導體研究團隊攻克了碳基半導體如何抗輻射這一世界級難題。該團隊順利研究出世界首個能"抗輻射"的碳基納米管電晶體和集成電路,並且發表於全世界最權威的《自然·電子學》期刊。
  • 打破國外技術封鎖,他帶領團隊填補國內空白,成果直接銷售收入超2億元
    我國是世界上地質災害十分嚴重的國家,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因各類自然和工程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2000億元人民幣。建立高效科學的自然災害防治體系,提高全社會自然災害防治能力迫在眉睫。當他與一個日本專家團到最危險的荊江大堤考察,了解到幾百號人手牽手在農田裡尋找管湧災害點時,他的心情十分沉重:快21世紀了,可災點搜尋還在依靠人海戰術這種十分落後的方式,這遠遠不能滿足國家防災減災的重大需求。當時國際上正在探索研發一種分布式光纖測量技術,能夠長距離、分布式監測被測物的形變和溫度等物理指標,可用於長距離線性工程的監測。
  • 填補國內空白 均瑤又創第一
    他自豪地表示,這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的飛行模擬機,填補了國內裝備製造業的一項技術空白,也突破了國際上在該領域的技術壁壘。更為重要的是,從今往後,我們將擁有在此基礎上開發配套各種型號的模擬機產品的能力。,他表示華模團隊「用實際行動踐行效率、感恩和主人翁文化,豐富了均瑤集團「百年老店」的科技底色。」
  • 攻克世界級難題!中國碳基半導體研究團隊:為3nm晶片製造助力
    8月28號訊,本月24號,一支隸屬於北京大學的一隻碳基半導體研究團隊攻克了碳基半導體如何抗輻射這一世界級難題。該團隊順利研究出世界首個能&34;的碳基納米管電晶體和集成電路,並且發表於全世界最權威的《自然·電子學》期刊。
  • 攻克多個世界級難題,4年8篇高水平論文,90後清華女博士太傳奇
    普通學生拿個普通學校的國家勵志獎學金都難如登天,白蕊拿的是清華的國家獎學金和特等獎……最為難得的是,白蕊攻克了多個世界級難題,在多次世界級的競爭中快人一步。而這樣優秀的世界級人才,是我們國產的。她博士畢業之後的選擇,也和一些人形成了鮮明對比。
  • 從山西走出,成果填補國內外空白,近日入選這項國際最高榮譽!
    、電氣、計算機、通信、自動化工程技術研究領域最著名、規模最大的非營利性跨國學術組織。他主導制定了IEEE1888、1888.2等核心國際標準,率先構建了未來網際網路的藍圖。2000年,他研製出了我國首臺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技術性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IPV6路由器,攻克了新一代網絡的路由、安全等關鍵技術,填補了國內外空白。
  • 陸亞建:高中生攻克技術難題填補國內空白,5條心法解碼成功有規可循
    創業路上,雖然高手林立,不乏呼風喚雨之輩,但他的「傳奇」獨樹一幟。新世紀初,他以一介高中生,自己破解技術難題打破國外壟斷,徹底改寫中國反光材料依賴進口的歷史,為中國製造揚威。在日前召開的「中國交通安全與反光技術高峰論壇」上,他和華日升再次成為全國行業內矚目的焦點。
  • 這位中科院院士:填補國內空白,開創國際先河,科研成果震動醫學界!
    他出身於書香門第,卻甘願遠離家鄉寒窗苦讀;他的研究成果填補國內空白,開創了國際先河,震動了世界醫學界,曾應邀赴瑞典出席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他擔任過全軍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培養出包括中科院院士在內的眾多人才。他就是湘雅醫學院(現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1952屆校友、神經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鞠躬。
  • 世界級難題變寶藏要多久?
    在這裡勘探開發油氣,屬世界級難題。30多年來,中國海油持續強化科研攻關,不斷推進勘探實踐,2010、2012年先後發現東方13-1(開發階段稱東方1-1一期)、13-2兩個氣田。2015年東方1-1一期投產,如今氣藏規模、年高峰產量更大的東方13-2氣田再次成功投產,世界為之側目。
  • 直20攻克世界級難題,俄媒:多虧了技術封鎖
    據介紹,直-20直升機近年來連續攻克世界級技術難題,技術成熟度不斷提高,日前又攻克了旋翼防除冰這一關鍵技術,軍事專家指出,這意味著直-20終於徵服了高原難題,擁有了全疆域、全天候作戰能力,而這將大幅提升陸軍的綜合作戰能力,對於高原地區的駐軍來說,直-20的技術成熟也能大大提升後勤補給能力。
  • 中科院院士:填補國內空白,開創國際先河,科研成果震動醫學界
    他出身於書香門第,卻甘願遠離家鄉寒窗苦讀;他的研究成果填補國內空白,開創了國際先河,震動了世界醫學界,曾應邀赴瑞典出席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他擔任過全軍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培養出包括中科院院士在內的眾多人才。
  • 填補國內空白!這些航空、核電、國防領域的翹楚,都來自這所高校
    國產大飛機因為他的精心鍛造有了"骨骼"和"雙腳",讓其中的關鍵技術牢牢把握在中國人自己手中;2019年他被中國核能行業協會授予"科學技術獎青年優秀創新人物獎",部分研究成果填補了我國核電廠壽命管理的
  • 北京"硬核"老教授:技術填補世界空白,為國家創造經濟效益高達200億!
    他曾被稱為&34;,長期奮戰在科研教學第一線,從事氣體資源開發與綜合利用,主持包括&34;重點研發計劃在內的各類省部級以上課題60餘項,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他的多項成果實現產業化,為國家創造經濟效益高達200億元。
  • 國儀量子新品填補國內多項空白
    國儀量子新品填補國內多項空白 快訊
  • 中國真的做到了,再次攻克一項世界級難題,網友:厲害了我的國
    ,這些都是我國今年在航天航空領域取得的新成就,世界各國為之矚目,都驚嘆於我國的發展速度,要知道,我國僅用了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就追上了西方國家的步伐,甚至在個別領域實現了突破,這樣的發展潛力令國人倍感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