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疆地震較為活躍 專家解釋:屬於正常構造活動

2021-01-15 天山網

  天山網訊(記者謝慧變報導)2020年1月,新疆境內5級以上地震活躍,連續發生了1月16日的庫車5.6級、1月18日伽師5.4級和1月19日伽師6.4級、伽師5.2級地震。對此,自治區地震局高級工程師宋春燕博士介紹,本次地震為「前—主—餘」型地震,18日伽師5.4級地震和19日伽師5.2級地震分別為6.4級地震的前震和餘震。4級、5級餘震較為豐富,表明該區域應力(能量)可能得到較為充分的釋放。因此,大家不必驚慌。

  新疆處於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碰撞地帶,地震活動頻次高、分布廣、強度大,地震次數佔到了中國大陸的1/4。自治區地震局的統計數據表明,新疆6級以上地震平均每年一次,5級以上地震平均每年4-5次,歷史上也出現過5級以上地震和6級以上地震連發的狀態。距2017年8月9日精河縣6.6級地震後,新疆6級以上地震平靜了2年多。「其實相當於能量在充分蓄積,受到外力擠壓後就會爆發,所以伽師6.4級地震屬於正常活動範圍。」宋春燕解釋。此次伽師6.4級地震區位於伽師縣西克爾鄉,處於柯坪斷裂帶。據歷史記錄,1900年以來柯坪斷裂帶沒有發生過7級以上地震。

  自治區地震局提示,未來不同程度的餘震可能還會持續,如果發生餘震,請大家不要恐慌,聽從救援人員指揮。如在戶外,應儘量遠離建築物;如在室內,應當躲藏在儲物間、衛生間、承重牆腳下等,等餘震過後,迅速撤離。   

相關焦點

  • 專家:中國大陸地震活動處於正常活動水平
    中新社北京8月11日電 (記者 張素)「四川九寨溝7.0級地震、新疆精河6.6級地震的發生,是對前一段時間低地震活動水平的補充。」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副主任劉傑研究員11日在北京接受採訪時說:「目前中國大陸仍處於正常地震活動狀態內。」2017年8月8日至9日,中國西部相繼發生四川九寨溝7.0級地震和新疆精河6.6級地震。
  • 近日「海城地震」成因披露!專家分析遼寧地震形勢!
    近日「海城地震」成因披露!專家分析遼寧地震形勢!遼寧省地震局預報中心主任賈曉東介紹,11月4日海城地震屬正常地質活動,遼寧省地震形勢總體穩定。海城地區為何地震頻發?這次地震對全省地震形勢有何影響?
  • 專家稱近期地殼雖活動頻繁 但仍屬於正常範圍
    專家稱近期地殼雖活動頻繁 但仍屬於正常範圍 來源:人民網 2010年04月26日15:13 地球能挺過如此劇烈的構造運動嗎?南北兩極是否要顛倒了?我們生存的地球還穩固麼?抑或應該開始修建末日洞穴或太空飛船以便於避難。現在看起來地球構造運動表現的似乎很不正常,不過我們需要向相關專家尋找答案,而專家則表示:一切如常。  從今年年初開始算起,地球上發生了幾起震級高達7.0甚至還高的地震。
  • 地震局專家:自貢榮縣連續地震屬於自然原因引發的構造地震
    度)發生4.3級地震,震源深度5千米;2月25日13時15分在四川自貢市榮縣(北緯29.48度,東經104.49度)發生4.9級地震,震源深度5千米。在不到2天時間內,自貢榮縣境內同一區域、同一震源深度範圍內接連發生3次4級以上地震,引發高度關注。2月25日下午3點,四川省地震局組織專家接受記者採訪,權威解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 中國地震局專家:我國大陸進入新地震活躍期
    今年以來,我國大陸地區發生5級以上地震已有9次。我國地震形勢究竟如何?為何我國地震頻發?全球地震活動是否已進入活躍期?昨日是汶川地震7周年紀念日,也是全國第七個防災減災日,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我國地震形勢如何?
  • 地震地熱說原理—地震柱構造的時間進程
    Seisman研究地震柱構造的運動機理之前,先來考察一下地震柱構造內部地震活動一般性的時間歷程,從而進一步地了解地震柱構造的一個重要屬性。正如博友chunyinzhou所說,西南太平洋是深源地震極為活躍的地區。下面圖1~圖3分別為13號所羅門、14號西湯加和15號湯加地震柱構造的地震活動時間序列。
  • 地震專家認為目前地球地質活動總體正常(組圖)
    (新華社/路透)  據新華社北京3月11日電 (記者羅沙)日本東部海域11日發生強烈地震,社會公眾對近期全球地震頻發表現出極大關注。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專家11日晚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地球地質活動總體正常,短期來看,地震活動正處於相對活躍的時期。
  • 專家:定西地震是南北地震帶獨立地震
    許多網友討論地震是否和汶川地震有關,也有人提出定西地震就是汶川地震、蘆山地震的「餘震」。中國地震局專家表示,此次甘肅定西6.6級地震位於南北地震帶中的臨潭宕昌斷裂帶上,屬於這條斷裂帶的正常活動。該斷裂帶所在的南北地震帶,自2008年汶川地震後進入活躍期,隨後的玉樹地震和蘆山地震表明其活躍度一直不減,目前仍處於活躍期。
  • 地震局稱中國大陸地震活動屬正常能量釋放
    國家、河北省和唐山市地震專家經會商,初步認為屬輕微地震活動,未來唐山不會發生破壞性地震。圖為地震當日,民眾在唐山抗震紀念碑廣場放風箏。中新社發白雲水攝中新社北京3月8日電 (記者孫自法)中國地震局8日在官方網站發布《地震專家分析近期全球地震頻發情況》稱,目前中國大陸地震活動處於平均地震活動水平,是一種正常的能量釋放。
  • 四川地震局專家:地質構造縱橫交錯是餘震頻發主因
    餘震頻度較高,但屬於正常範圍  記者:不少公眾表示,在川南發生6級出乎意料。這次地震為什麼產生了較大的破壞?  杜方:此次地震的震中位於長寧縣雙河鎮,處於四川東南部,構造上位於相對穩定的華南塊體(揚子準地臺)內,不像龍門山斷裂帶達幾百公裡大規模構造,該區域分布多條小規模次級構造,震區50千米範圍內地表無大規模區域性活動斷裂,發生大地震的能力有限,這次地震確屬該區域有歷史記載和記錄的最大的一次地震。  從原因看,地震活動具有活躍—平靜—再活躍等周期性規律。
  • 唐山1976年大地震後為何地震起伏活動不斷?專家解讀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專家分析認為,此次地震發生在1976年唐山7.8級地震的老震區內,是唐山地震老震區繼1995年10月6日唐山古冶5.0級地震後的又一次正常起伏活動。老震區有持續較長時間的起伏活動此次地震是2006年7月4日河北文安5.1級地震之後河北省內發生的最大的一次地震,也是華北地區近些年最大的一次地震。據中國地震臺網中心介紹,1976年唐山7.8級地震級別大,餘震區地震持續較長時間的起伏活動屬於正常狀態。
  • 省地震預報專家:地質構造縱橫交錯是餘震頻發主要原因
    觀 點□本報記者 鍾振宇  6月18日,本報記者就餘震頻發等問題採訪了四川省地震預報研究中心主任杜方研究員。  記者:這次地震為什麼產生了較大破壞?  杜方:此次地震的震中位於長寧縣雙河鎮,構造上位於相對穩定的華南塊體(揚子準地臺)內。該區域分布多條小規模次級構造,震區50千米範圍內地表無大規模區域性活動斷裂,發生大地震的能力有限,這次地震屬該區域有歷史記載的最大地震。  從原因看,地震活動具有「活躍—平靜—再活躍」等周期性規律。
  • 西雙版納地震為什麼這麼活躍?是在地震帶上嗎?
    西雙版納位於我國雲南邊陲,瀾滄江流域,橫斷山脈餘脈向東南延伸部分,這裡的地質構造較為複雜,受新生代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影響,地殼較為活躍,地震非常頻繁,較其它省份要多很多。下面我們看一張地圖:從我國大地構造來看,西雙版納屬於羌塘板塊的延伸部分,與揚子板塊相接,板塊交接地帶本身就是「多事之秋」,歷史上發生規模較大的地震,與板塊交接帶有關,而且次數非常多。
  • 九寨溝、新疆精河地震相關嗎?震因、危害等你想知道的都在這
    九寨溝、新疆精河地震相關嗎?:陳會忠 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研究員受訪專家:蘇德辰 中國地科院地質研究員 國土資源首席科學傳播專家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截至今天9時25分,地震已造成13人死亡、175人受傷(28人重傷)。
  • 專家:構造地震佔全世界地震90%以上 破壞力最大
    專家:構造地震佔全世界地震90%以上 破壞力最大 2008年05月28日 15:14 來源:成都晚報 發表評論   今日專家:中國地震局地殼應力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陸鳴
  • 基於地震波資料的安徽及鄰區地殼構造應力場及活動斷層破裂特徵的...
    為了從地震發生的本質出發,探尋更為有效的地震預測預報方法,不斷提高地震分析預報水平和預報效能,本項目充分利用地震波所攜帶的信息,使用多種適合安徽地震活動特點的新方法,開展了地殼構造應力場及活動斷層破裂特徵等多方面研究,從而服務於實際震情判定和地震預測工作。
  • 專家:1976年唐山大地震餘震會持續數百年,屬於正常現象
    中國發展網 據中國地震臺消息 7月12日6時38分,河北唐山古冶區發生(北緯39.78度,東經118.44度)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裡,京津冀多地區震感明顯。同日,中國地震臺網中心舉行唐山古冶5.1級地震情況通報會確認,本次地震為1976年唐山7.8級大地震序列的一次5級餘震起伏活動。唐山大地震發生40多年後為何還會出現5級餘震?
  • 九寨溝地震|此次地震屬於什麼類型?如何認識震後餘震預警?
    新華社8月9日報導,8月8日21時19分,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一時間關於九寨溝地震的消息牽動著億萬華夏兒女的神經……此次四川九寨溝7.0級地震究竟屬於什麼地震類型?怎麼看此次地震後的次生災害?地震預警該如何發揮作用?
  • 3天發生4次地震,有啥影響?遼寧省地震局專家說……
    6月3日凌晨這一次地震!遼寧省地震局地震預報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亮稱,從遼寧地區地震的背景活動來看,遼寧地區2級以上地震的年均發生幾十次,遼南地區特別是營口、海城地區地下構造介質較為破碎,是遼寧地震多發地區。但近年來地震活動主要以小震為主,對人類活動和生產生活影響較小。
  • 世界各地地震近期頻發,專家稱正常預期之內,不必過分憂慮
    火環帶上地震的嚴重程度和淺源性已經撼動了世界各地的社區,專家警告稱,它們經常在時間和空間上以「集群」的形式發生,因此南加州裡奇克萊斯特地區發生大地震的可能性仍在增加。7月初,加州在僅僅3天的時間內分別發生了6.9級和7.1級的地震,另外還有500多次3級及3級以上的餘震,這一切都歸結於這個月的地球板塊構造活動異常活躍。為什麼現在有這麼多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