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毅強
系統科學是錢學森窮其畢生心血,努力思考並構建的重要科學門類,是其以現代科學技術體系為代表的學術思想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斷推進,錢學森系統工程思想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具體到中核集團如何運用系統工程思維實現新時代「三位一體」奮鬥目標,我們有必要挖掘其思想的精華,發揮其價值指導實踐,為高質量推進各項工作提供強大動能。
錢學森在《工程控制論》中指出:「我們有辦法利用不十分可靠的元件做出非常可靠的系統。」這裡的系統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賴的若干組成部分結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而元件則是整體中的局部。整體性原則是系統論的一個根本原理,其基本觀點是整體或系統的秩序和組織超越於整體中孤立的各部分。由此我們可以得出:能服務於整體發展的局部才是有價值的局部,即使是「不十分可靠的元件」。
局部不是個人的局部。任何人發展都離不開組織,離不開社會,而這裡的組織、社會其實就是一個系統。作為組織或社會裡的一員,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依託於組織或社會成長、發展。作為中核人,我們是中核這個系統中的一員。當中核人這個身份標識貼在我們胸前時,我們有義務為這個大系統的運行踐行我們的責任。
整體是局部的整體。個人離不開組織或社會而發展,但同時組織或社會也離不開每一個人的貢獻。雖然每一個人的貢獻顯得微不足道,但不可否認個人價值,就如同前文說的「不十分可靠的元件」,也可以「做出非常可靠的系統」。因此,要認識到自己的角色價值,同時要苦練內功,提升自身存在的價值,這樣個人才能於價值追求中更好地服務於整體。
不同的局部要有不同局部的彰顯。因為每一個人在組織或社會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因此發揮的功能和作用也不盡相同。對於領導者而言,用錢學森的話說就是要懂物理、明事理、通人理。換句話說,就是既要懂自然科學,也要懂社會科學,還要懂人文科學。說白了,就是要能統籌兼顧。對於管理者而言,則應體現科學化的管理水平,將管理下的子系統發揮最大效能,而不是僅僅盯住某一點、某一人、某一事,將管理當純粹的執行,而沒有管理的藝術。對於基層工作人員來說,系統的落地已經分到最小的元素和單元,執行是其工作的本質,但同時執行層面上的個人管理也依然存在,只不過其對象由管理者的一堆人變成了自己業務範圍內的協調或對自身的管理,這時候時間管理的作用就可以充分發揮。明確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再根據管理目標進行工作安排,不同的局部才能彰顯不同局部的功能。
系統工程是組織管理系統的規劃、研究、設計、製造、實驗和使用的科學方法,是一種對所有系統都具有普遍意義的科學方法。其理論是運籌學,工具是計算機。
錢學森在長期的研究和思考中,提出了「從定性到定量的綜合集成法」,這對我們的管理或工作實踐也有很大的指導意義。錢學森認為,系統工程的科學方法、模型都是定量的;要建立能反映事物之間深刻固有的關係的模型,就要靠經驗和學問(即定性分析);而「綜合集成」就是把專家點點滴滴的意見綜合起來。這種綜合集成法要有三個要素:一是要有專家的意見,就是經驗性的認識;二是要有客觀實際的數據,不能空來空往;三是把這一大堆東西綜合集成起來。就其實質而言,是將專家群體、數據和各種信息與計算機技術有機結合起來,把各種學科的科學理論和人的經驗認識結合起來,從而達到智慧體系(專家)、知識體系(信息)、技術體系(計算機)的綜合集成。而這些就需要「理論+經驗+工具+實驗+實踐」。
要發揮專家的作用,讓理論和經驗有效互補。用系統思維去處理問題,需要用到「從定性到定量的綜合集成法」。但在用這種方法之前,我們首先需要的是現有的理論基礎,這是我們幹事創業的根基和源點,只有方法論到位了,我們的工作開展才會事半功倍。但人的認識是有限的,無論是科技創新,還是管理創新,除了有「巨人的肩膀」做支撐,還得有更高的視野和更好的聚焦點。不僅要有前人的理念,還得有今人的經驗。而代表今人經驗的綜合集成,最好就是發揮專家的作用。例如在中核集團很多單位,都開展了師帶徒工作,徒弟在處理問題時,用已掌握的知識解決不了實際的問題,這時候師傅的經驗傳授便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讓理論和經驗有效互補,才能讓實際操作更為科學。
要發揮工具的作用,讓人腦和電腦有效統一。隨著現代科技的迅速發展,信息化、數據化、智能化已成為資訊時代的發展方向。很多關於信息統計、信息處理、信息分析的高科技軟體工具,已逐步影響到我們的工作和生活。這時候,應儘可能將可執行的數學計算交付於電腦處理,讓人有更多時間去主導更高層次的思維分析和思維設計,將人的勞動力逐步釋放開來進行更有意義的活動,才能有時間高質量解決疑難問題。
要發揮實驗的作用,讓試點和實踐有效承接。每一次充分準備的試點都是一種有意義的嘗試,每一次充分準備的實驗都是一次有意義的探索。專家的意見和工具的藉助都是為了更好推動問題的解決,但為了保證質量,保證可行性,實驗和試點的進行是有必要而為之的。這就像為實踐繫上了一條安全繩,之後開展系統工作才會更加安全可靠。
1985年錢三強、錢學森、錢偉長合影
1989年第10期的《哲學研究》上發表了錢學森的論文《基礎科學研究應該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指導》,指出一個系統是由子系統組成的。開放是指系統與系統外部環境有交流。子系統數量少,這個系統稱簡單系統;子系統數量達到幾十、上百個,這個系統稱大系統;如果子系統數量極大,成萬上億、上百億、萬億,那是巨系統。如果巨系統中子系統種類不太多,幾種、幾十種,我們稱之為開放的簡單巨系統;如果巨系統裡子系統種類太多,子系統的相互作用的花樣繁多,各式各樣,那這巨系統就成了開放的複雜巨系統。
在事業和工作中,我們會遇上「今日事,今日畢」的簡單系統,也會遇上為實現集團公司新時代「三位一體」奮鬥目標而進行改革和發展的開放的複雜巨系統。面對這些系統,我們應該充分汲取「兩彈一星」精神和核工業精神營養,在增強自身實力的同時,主動擔當,敢於作為,將自己投身於系統的建設之中,發揮好大力協同的傳家之寶,做好系統建設的助推手。
大力協同是子系統與系統之間的有效銜接。個人之於集團公司之間的關係即為子系統與系統之間的關係,要實現系統整體性的突破,必須要以大局為重,以整體為重,將個人為元素的子系統充分融入系統之中。比如集團的組織績效落地到各成員單位,各成員單位的組織績效落地到各部門,各部門的組織績效落地到每個人手中,如果反過來,我們每一個子系統都壓實自己環節應盡的責任,努力甚至超額完成相應的工作目標,那麼長此以往,我們整個核工業就必然會凝聚起強大的組織力和戰鬥力。
大力協同是子系統與子系統之間的有效互動。作為子系統的我們,必須要與其他子系統相互配合,推動系統整體的建設發展。例如「兩彈一星」研製期間,核武器研製基地在青海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上,創業初始大家都住帳篷,一切從頭建起,第一座樓房建成後,李覺將軍讓科研人員住新樓,自己帶著領導住帳篷。這種優良作風所起到的相互作用,便是眾多科學家感動之中更加不畏艱難,拼命工作,在當年艱苦的條件下,最終取得核工業第一次創業的成功。
大力協同是系統與外部環境的有效融合。樹要成長,需要土壤;人要發展,需要組織;組織要發展,則要依託於環境。面對當前中美貿易摩擦、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等不確定性因素,面對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等國家發展格局,面對實現集團公司新時代「三位一體」奮鬥目標和打贏「十三五」收官戰及科學制定「十四五」規劃等事業發展新要求,我們要在處理好系統與子系統、子系統與子系統之間關係的同時,謀劃好自身定位,積極適應外部環境挑戰,順大勢而為,於危機中謀發展,於變化中謀未來,協同有利因素推動工作開展,避免不利因素做好風險防控,將外部環境納入系統的協同發展之中,最終實現大力協同之下「1+1>2」的良好效果。
作者單位:中核集團黨群工作部
策劃:楊金鳳
編輯:蔡皛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