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梁宏亮 實習記者 王思雨 每經編輯 梁宏亮
2020年註定因其不平凡而載入史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疊加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觸動國際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安全格局深刻調整。與此同時,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蓬勃興起,不斷湧現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又為人們帶來新的機遇。
回顧2020年,面向2021,我們不禁要問:面對變革,全世界應怎樣團結協作、共克時艱,在危機中辨析新機,於變革中開拓新局。身處科學技術加速迭代、科技創新深度影響未來發展的今天,我們不禁想要探求:怎樣才能進一步培養科學精神、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
2021年初之際,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重磅推出「巔峰對話:瞰見2021」系列策劃。在第一季,每日經濟新聞每經商學院將獨家對話六位諾貝爾獎得主,圍繞世界經濟前瞻、科技創新等問題,進行深度探討。本期,我們帶來的是對2012年諾貝經濟學獎得主埃爾文·羅斯(Alvin E. Roth)教授的獨家專訪。
生於1951年的埃爾文·羅斯(Alvin E. Roth)是美國著名的經濟學家,其在博弈論、市場設計和實驗經濟學領域都有顯著貢獻,後在哈佛大學任教。2012年,羅斯教授與加州大學羅伊德·沙普利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對於他們在穩定配置理論及市場設計實踐上所作出的貢獻進行了表彰。
多樣化供應來源是關鍵
如今,在全球新冠疫情籠罩的大背景下,首當其衝的問題便是全球供應鏈的阻斷。全球商品流動受阻、關鍵產品的零部件生產中斷、對外進出口受到嚴重影響,全球貿易格局出現巨大變化。
面對可能出現的供應鏈困境,羅斯教授認為我們需要採取新的協調分配的方法共同渡過難關。
世界萬物的生產環環相扣,鑄成了一張全面卻脆弱的網絡。疫情的衝擊,便讓原本聯結的產業鏈、供應鏈出現多個「斷點」。
「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間,我們當然遇到了供應鏈方面的問題。但是,我不認為供應鏈問題是全球性的。」埃爾文·羅斯表示。
在他看來,供應鏈環節的集中導致了一定的脆弱性。「例如,在疫情大流行初期,美國的許多口罩都採購於中國的湖北省。但是,由於湖北武漢也經歷了大流行,需求急劇增加,口罩也就採購不到了。」
埃爾文·羅斯認為,更多樣化的供應來源,可在未來面臨危機時,讓供應鏈更加可靠穩健。「例如,一旦美國的本土供應受到幹擾,穩健性部分來源於國外資源的多樣化供給。」
調整經濟運行方式
2020年年底,新冠疫情仍在全球眾多國家肆虐。當地時間2020年12月29日,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奇(Anthony Fauci)表示,目前美國每天都有10萬至20萬例新增新冠肺炎病例,住院和死亡人數也在隨之增加。他警告稱,新冠病例的激增「在許多方面已失去控制」。
變異新冠病毒目前在英格蘭多地的傳播呈上升趨勢。經過對最新疫情數據進行分析,英國政府14日公布了出現變異新冠病毒的情況,隨後陸續宣布將首都倫敦、英格蘭東南部和東部大部分地區的防控級別從第三級提升至新增加的第四級。當地時間12月30日,英格蘭中部米德蘭茲地區、東北部、西北部部分地區和西南部部分地區的新冠疫情防控級別將從31日起調升至最高的第四級。
埃爾文·羅斯表示,如果新冠疫情的大流行在全球繼續,某些商品的短缺將繼續存在,但這種商品短缺的情況,可能與大流行初期的供不應求有所不同。
「例如,新冠疫苗出現後,最初顯然將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我們需要開發一種能夠被廣泛接受的手段,來分配稀有的救助物資。」埃爾文·羅斯解釋,在疫苗廣泛普及之前,美國等國家還需要最大限度地在疫情限制下,調整經濟運行方式。
「在美國,我們已經看到了這種開始。許多地方增加了辦公室工作人員在家中的工作,並且改變了以前只能在商店中購買的商品的情況,增加了送貨上門服務。」埃爾文·羅斯說。
(責任編輯:冉笑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