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癌是發生在腸道的癌病類疾病,其發病率極高,僅次於胃癌和食管癌。腸癌來臨時的典型症狀是大便帶血和大便習慣發生改變等。但很多人會把腸癌便血跟痔瘡便血混合在一起,結果延誤最佳的治療時間。腸癌來臨時身體會出現1紅2臭3疼,若佔了其中兩點,需立馬去醫院做腸鏡檢查。
腸癌來臨時會有哪1紅2臭3疼的症狀?
1、大便紅
腸癌早期以大便帶血為主要特點,也有部分患者糞便中帶有粘液和膿血,常常伴有裡急後重。腸癌所引起的便血,顏色呈現暗紅色,血液會和大便混合在一起,有時大便看起來發黑。這種情況下需和痔瘡出血分別開來,痔瘡引起的大便出血,血液和糞便不會混合在一起。
2、糞便很臭
通常情況下糞便確實很臭,特別是吃肉太多時。平時清淡飲食,但大便仍然有惡臭味,發出腐爛雞蛋和腥臭的臭味,需警惕腸癌。因為腸癌可引起腸內出血,大量血液在腸道內堆積消化,從而會出現腥臭味。
3、放屁特別臭
大部分腸癌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出血,癌組織會糜爛和剝落以及出血,大量血液在胃腸道聚集,會被細菌分解,然後產生有腥臭味的屁。另外隨著癌細胞增長,癌細胞會填滿整個腸腔,使得糞便和氣體不能正常通過腸道,從而引起腸道梗阻,導致肛門排氣和排便次數減少,嚴重時不會排便和排氣。
4、腹部疼痛
腹部總是出現不明原因的疼痛,需警惕腸道癌變。因為局部受到炎症影響或癌細胞生成,可壓迫腸道,引起局部有疼痛感。若疼痛仍然沒有消失或已經影響正常進食以及睡眠時需及時就醫。
5、腰部疼痛
隨著癌細胞增長可引起腹部疼痛,因為受到腹部疼痛的牽拉作用,疼痛感可放射到腰背部。在短時間內腰酸背部有明顯的酸脹疼痛感,需警惕腸癌,第一時間做腸鏡檢查。
6、肛門疼痛
癌細胞不一定生長在腸道的哪一個部位,癌細胞生長的部位不同,引起疼痛的位置也有很大差異。若生長在肛門附近可引起肛門疼痛,隨著癌細胞擴大,可引起局部潰瘍或肛門有墜痛感。若每次腹瀉時都伴有肛門疼痛,需警惕腸癌。
溫馨提示
凡是有腸道息肉和腸癌家族遺傳史的人,需定期去醫院做糞便隱血檢測,能早期發現和診斷大腸癌。因為腹部肥胖是引起大腸癌的高危因素之一,因此要多鍛鍊身體,減少久坐,通過運動能促進胃腸道蠕動,利於糞便排出,最大程度降低患上腸癌風險。另外要調整好飲食,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多吃含碳水化合物和粗纖維的新鮮蔬菜和水果,適當的增加粗糧和雜糧的比例,飲食不能過於精細。控制動物性脂肪攝入,因為高動物類和高脂肪蛋白飲食可刺激膽汁分泌,增加腸道內膽汁量,減慢胃腸道蠕動,延長致癌物質在腸道中停留時間。此外要積極防止各種息肉和慢性腸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