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最新研究稱,磚頭不僅能砌牆 還能儲存電能
一項國際最新的材料研究給出答案說,磚頭還能儲存電能。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用磚頭儲能」的研究論文稱,傳統燒結磚也能成為儲能單元。這些「智能磚」充電後能像電池一樣儲存電能,隨時準備為其他裝置供電。該論文指,幾千年來,燒結磚一直作為建築材料,很少被發現有其他用途。用磚砌成的牆和樓房已經佔據大量空間,如果能一磚兩用,或許能增加其利用價值。
-
研究發現:它的背面正在發光
據報導,在近日的英國《自然·天文學》雜誌上,來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科研人員,在上面發表了一項最新的行星科學研究成果,表示通過實驗室模擬顯示,由於地下海洋的原因,木衛二的背面很可能會發出明亮的光芒。人類研究木衛二,已經有400餘年的歷史,從17世紀初期第一次被發現以來,木衛二就一直吸引著無數科學家和天文愛好者的目光。
-
研究發現:它的背面正在發光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據報導,在近日的英國《自然·天文學》雜誌上,來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科研人員,在上面發表了一項最新的行星科學研究成果,表示通過實驗室模擬顯示,由於地下海洋的原因,木衛二的背面很可能會發出明亮的光芒。
-
國際最新研究稱,穿翹頭鞋會減少足部肌肉用力
國際最新研究稱,穿翹頭鞋會減少足部肌肉用力。自然科研 供圖 Freddy Sichting 攝國際最新研究稱,穿翹頭鞋會減少足部肌肉用力。施普林格·自然旗下開放獲取學術期刊《科學報告》最新發表的一項實驗性研究論文給出答案稱,相比底部更平的鞋子,頭部向上彎曲(也稱鞋頭上翹)的鞋子能讓走路時足部肌肉用力更少。該生物力學實驗研究論文指,鞋頭上翹能讓足趾一直高於地面,保持彎曲向上的姿態,幫助足前掌在走路或跑步時向前卷——大部分現代運動鞋都採用了這種設計。不過,它們對自然足功能的作用以及足部是否易受損傷一直沒有得到廣泛研究。
-
國際最新研究:傳統磚頭即能砌牆又能儲存電能!
國際最新研究:磚頭不僅能砌牆 還能儲存電能磚頭除了能砌牆,還可以幹什麼?一項國際最新的材料研究給出答案說,磚頭還能儲存電能。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用磚頭儲能」的研究論文稱,傳統燒結磚也能成為儲能單元。這些「智能磚」充電後能像電池一樣儲存電能,隨時準備為其他裝置供電。
-
國際最新研究稱,新冠病毒或能通過鼻子進入大腦
【國際最新研究稱,新冠病毒或能通過鼻子進入大腦】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神經科學》最新發表一篇神經科學研究論文稱,通過對被感染者遺體腦部的分析發現,新冠病毒或能通過鼻子進入大腦,導致感染者喪失嗅覺、味覺、頭痛、疲勞、噁心等症狀。
-
【國際最新研究稱,新冠病毒或能通過鼻子進入大腦】施普林格·自然...
2020-12-01 19:13:35來源:FX168 【國際最新研究稱,新冠病毒或能通過鼻子進入大腦】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神經科學》最新發表一篇神經科學研究論文稱,通過對被感染者遺體腦部的分析發現,新冠病毒或能通過鼻子進入大腦,導致感染者喪失嗅覺、味覺、頭痛、疲勞、噁心等症狀。
-
國際最新研究稱,男性新冠患者出現重症可能性為女性3倍
【國際最新研究稱,男性新冠患者出現重症可能性為女性3倍】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9日在線發表一篇流行病學研究論文稱,一項涵蓋逾300萬例新冠肺炎病例的全球分析顯示,新冠肺炎男性患者需要接受重症監護的可能性幾乎是女性患者的3倍。
-
美媒:研究稱螢火蟲發光有示警作用
新華社北京8月28日新媒體專電 美媒稱,螢火蟲發光的尾部可不僅僅是給夏天增加一點色彩。我們已知的是,螢火蟲發光是為了求偶——不過它還有另外一個作用。美國州立博伊西大學的生物學家傑西·巴伯認為,這種光也是為了警告夜晚可能的捕食者。
-
國際最新研究稱,同卵雙胞胎的基因組不一定完全相同
中新網北京1月8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遺傳學》最新發表一篇遺傳學研究論文稱,同卵(單卵)雙胞胎在胚胎發育早期就開始出現遺傳學差異,這意味著同卵雙胞胎的基因組不一定完全相同。
-
國際最新研究稱,新冠肺炎男性患者出現重症的風險更高
中新網北京12月9日電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9日在線發表一篇流行病學研究論文稱,一項涵蓋逾300萬例新冠肺炎病例的全球分析顯示,新冠肺炎男性患者需要接受重症監護的可能性幾乎是女性患者的3倍。
-
國際最新研究:可再生能源採礦或加劇生物多樣性威脅
國際最新研究:可再生能源採礦或加劇生物多樣性威脅中新網北京9月2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的一項環境研究論文指出,隨著更多礦區開始為可再生能源生產提供材料,未來生物多樣性受到的威脅或將進一步增加。該論文稱,生產可再生能源對於緩解氣候變化來說必不可少。
-
國際最新研究稱:新冠肺炎男性患者出現重症的風險更高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北京12月9日電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9日在線發表一篇流行病學研究論文稱,一項涵蓋逾300萬例新冠肺炎病例的全球分析顯示,新冠肺炎男性患者需要接受重症監護的可能性幾乎是女性患者的3倍。
-
螢火蟲發光是可愛的表現?最新研究發現:其實它們是在保護自己
在農村中,螢火蟲是隨處可見的,相信很多從農村出生的人,在小的時候都會對它們有玩弄過,就拿小編來說,以前就曾將螢火蟲抓進瓶子裡,因為想要將這種會發光的小東西作為自己的寵物,結果第二天它們失去了發光的能力後,就被小編扔掉了。
-
國際最新研究:氣候變暖使颶風影響或向更遠內陸擴展
中新網北京11月12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氣候研究論文稱,由於海水溫度上升,北大西洋颶風在登陸後的減弱速度較過去有所放緩。這一研究結果表明,颶風的破壞性影響今後可能會進一步向更遠的內陸地區擴展。該論文指出,颶風的動力來自海洋中的水汽,因此在登陸後會迅速衰減並失去強度,從而限制了對沿海地區的破壞。
-
研究稱睡前使用ipad等發光電子設備影響睡眠質量
參考消息網1月12日報導 外媒稱,晚上睡前閱讀一會兒電子書會不會有助睡眠?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2014年12月22日發布的研究報告發現,如果閱讀的是iPad等會發光的電子設備,那麼反而會傷害睡眠質量甚至健康。
-
最新研究稱前者骨折風險或高於後者
一項針對歐洲人群的最新研究稱,嚴格素食者、素食者和魚素者的骨折風險或高於食肉者。施普林格·自然旗下開放獲取期刊《BMC醫學》23日在線發表英國大學研究團隊的一篇論文指出,與吃肉的人相比,嚴格素食者鈣和蛋白質的平均攝入量更低,全骨折風險(即全身任意部位骨折風險總和)高出43%,特定部位(如髖部、腿部和脊柱)骨折風險也更高;素食者和魚素者的髖部骨折風險較食肉者更高。
-
國際最新研究:海洋熱浪可致避熱生境位移數十至數千公裡
中新網北京8月6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項氣候變化研究的論文稱,海洋熱浪會造成遠離熱生境的位移,位移距離從數十公裡到數千公裡不等。這種位移代表了某種生物為躲避潛在的高溫脅迫可能需要移動的距離。該研究結果也開闢了新的研究方向,將幫助理解反常的海水變暖對於海洋物種的潛在影響。
-
科技縱覽 | 年度最小滿月時刻公布;研究稱感染新冠癒合後可能會脫髮
在23個月晝的科學探測中,著陸器上月表中子與輻射劑量探測儀開展了國際上首次月表實地粒子輻射環境探測。研究稱感染新冠癒合後可能會脫髮據日本放送協會報導,近日,日本國立國際醫療研究中心對新冠治癒患者的後遺症情況進行了跟蹤調查。
-
最新研究:華南百色盆地手斧人群原料選擇策略明顯
科研合作團隊 供圖中新網北京11月14日電 (記者孫自法)記者14日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獲悉,該所與廣西、貴州考古文博及高校等組成合作團隊,最新研究獲得有關華南百色盆地手斧人群技術行為的新認識表明,舊石器時代百色盆地先民已具有對手斧製作石材的明顯選擇策略,並能夠對手斧尖部刃緣進行更加精細、規範的修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