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100小時停車?美國哪座城市最難找車位

2020-11-28 人民網

原標題:美僑報網:花100小時停車?美國哪座城市最難找車位

  美國僑報網近日刊文稱,住在美國大城市的司機都飽受停車位難找的困擾。報告稱,美國司機平均每年花費17小時在尋找車位上,而大城市的司機找車位的時間可達到每年幾十甚至上百小時。

  資料圖:停車場。中新社發 周亞強 攝

  文章摘編如下:

  大家都知道,美國一些大城市交通繁忙,塞車更是家常便飯。據報導,去年年初,美國房地產搜尋引擎網站Trulia分析了2014年美國人口普查局對社區調查的數據,發現在美國各個都市,平均通勤時間均穩步增長,單程所花費的時間從2009年的26.4分鐘上漲到27.2分鐘。

  美國東海岸城市的上班族在上下班上往往要花費更多時間,紐約平均通勤時間高達35分鐘,全美表現最差。在西海岸,洛杉磯平均通勤時間為28分鐘,舊金山為27分鐘。

  沒想到的是,除了通勤時間長,新的研究報告發現,美國人也受到難以停車的困擾。

  據美國中文網報導,INRIX汽車服務公司周三(12日)發布的報告稱,美國司機平均每年花費17小時在尋找車位上,而大城市的司機的找車位時間可達到每年幾十甚至上百小時。這一行為消耗了大量時間、汽油和生活熱情,平均每人每年為此多花345美元(約合人民幣2340元)。

  1.紐約

  每年平均找車位時間:107小時

  2.洛杉磯

  每年平均找車位時間:85小時

  3.舊金山

  每年平均找車位時間:83小時

  4.華盛頓特區

  每年平均找車位時間:65小時

  5.西雅圖

  每年平均找車位時間:58小時

  6.芝加哥

  每年平均找車位時間:56小時

  7.波士頓

  每年平均找車位時間:53小時

  8.亞特蘭大

  每年平均找車位時間:50小時

  9.達拉斯

  每年平均找車位時間:35小時

  10.底特律

  每年平均找車位時間:35小時

(責編:竇明、吳曉琴)

推薦閱讀

商業車險費率改革進一步深化保監會日前再次擴大保險公司自主定價權,下調費率浮動係數下限,降低車險費率水平,減輕消費者保費負擔。【詳細】

工信部:2025年 若干中國品牌汽車企業產銷量進入世界前十我國汽車產量仍將保持平穩增長,預計2020年將達到3000萬輛左右、2025年將達到3500萬輛左右。【詳細】

相關焦點

  • 大數據時代如何破局停車難
    伴隨著機動車保有量的一路飆漲,車位缺口不斷加大、公共停車場建設滯後、亂停車現象屢禁不止等問題日益凸顯,「停車難」成為城市「成長的煩惱」。在此情況下,長沙提出利用大數據緩解城市停車難問題,提升城市交通治理水平。   停車難,到底難在哪?該如何破局?利用大數據、網際網路等現代信息技術,能否解決這一「老大難」問題?長沙晚報記者連日來對此進行了調查。
  • 增加百餘個車位 來這裡停車方便了
    12月2日,記者了解到,目前大部分停車位已經改造完成並投入使用,市民停車方便了。目前,高新區谷德廣場停車場東西兩側的進出口都已經能夠正常使用,車輛可以進出,西側部分車位處於最後的施工階段,很快就可以投入使用。接下來,相關部門將對停車場的配套設施進行安裝,以方便市民停車。
  • 「最後100米」,堵車更堵心——醫院「停車難」加劇「看病難」現象調查
    從醫院門口到門診、急診、住院病區,看似短短的「最後100米」,卻因停車這個小細節,給患者就醫帶來不小的困擾。記者留意到,在一些城市中心城區的大醫院,停車難頻繁上演。在一些地方政府的留言板上,也有不少居民反映醫院停車難的問題。
  • 地磁傳感器對於智慧停車、乃至智慧城市來說不可或缺
    根據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研究數據表明,全球各國車輛平均要花費8分鐘的時間去找到停車位,而這個問題一旦得以解決,就會緩解近三分之一的交通擁堵。所以停車問題也是導致交通擁堵的主要原因,這問題如果放在醫院門口,則會更具實證性。 面對這類問題,國家層面早已發覺,近年來動作頻頻。
  • 城市路側停車需求分析及解決方案-雙模地磁的市場應用
    需求分析1、佔道停車管理以"便民服務"為宗旨,滿足駕駛人、車輛停放的方便與安全,並提供必要的便民和增值服務,如提醒、告知和交通停車誘導等便民服務;2、佔道停車管理系統需滿足主管部門對城市規劃建設的需求,同時滿足相關部門對佔道停車資源及收費進行有效的管理和監督;3、能夠滿足運營單位對車場、車位、車輛、收費人員及所收費用的管理和監督
  • 安防解決方案分析:基於雲計算的城市大腦停車系統
    通過有效整合停車信息資源,為公眾提供實時的、準確的停車誘導信息,進而達到緩解交通擁堵、節能減排的效果。全方位的停車信息的採集為城市規劃提供基礎數據,為交通管理部門決策提供依據。全方位採集車位信息、構建統一的車位管理、支付體系、信用體系等,為今後車位共享奠定信息化基礎。掌控停車資源的實時利用情況、變化趨勢,為政府部門開展靜態交通的研究、制定政策提供指標參考。
  • 城市智慧停車效果如何,地磁車位檢測器選擇至關重要
    停車市場概況據統計,2018年全國停車位缺口達5000萬,綜合停車缺口率近50%,然而全國停車場平均空置率51.3%,停車位利用率很低,同時全國智能停車覆蓋率才7%,智慧停車城市僅有50個,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明顯,城市停車市場供需矛盾突出。
  • 目博科技最新推出NB-IoT/5G表貼式車位檢測器 ---讓停車檢測從地面...
    2020年4月30日,繼3月底雲智能車位鎖推出之後,目博再次拓寬產品線,重磅推出基於NB-IoT/5G通訊技術研發的表貼式無線地磁車輛檢測器,產品型號為MVB-VD33D-NS02,該產品主要應用於地下停車場停車檢測、停車引導、反向尋車等場景。
  • 破解城市靜態交通難題 首程控股(00697)為智慧停車賦能
    智通財經APP獲悉,據公開資料顯示,過去10年中,中國城市汽車保有量保持著超過10%的年均增長,在極大地改善了居民出行的同時,也造成了城市交通治理難度的加大,其中,停車設施智能化程度低、停車管理效率低下、停車位供給嚴重不足等問題成為了城市靜態交通管理嚴重滯後的重要因素之一。
  • 香港停車管理公司要在市中心建「斜板式」停車樓
    林先生說,香港楠焯資本到內地18個城市摸底調查過,最終選擇了認為停車矛盾最突出的三座城市:北京、上海和杭州。  為此,他們備了資金、人才、先進技術,一心要把杭州作為打開內地停車產業的第一步。在杭州,他們首先瞄準的就是省婦保南側停車樓項目,根據實地踏勘,測算出省婦保周邊每日有8000個泊位需求,而周圍只有平海大廈地下停車場以及路邊泊位,遠遠滿足不了。
  • ...停車時間 停車收費 停車管理 駕駛員 北京城區 地磁傳感器 車輛...
    停車收費員拽出自行車趕著跟車主要錢的一幕將慢慢淡出視野,明年起本市將建立統一的停車管理服務平臺,城六區重點地段的路邊佔道停車位將加裝「地磁傳感器」,停車時間、收費金額可通過物聯網智能結算,用駕駛員的工行牡丹卡交費還可享八折優惠。
  • 面對接娃停車難題,麗水交警放大招:學校接送車位來了!
    來到蓮都區中山小學,只見黃色停車位旁還豎著電子顯示屏和限時停車提示牌,提示牌上有「學校接送車位」字樣,顯示屏上沒有內容,不少開車的市民已將私家車或電動車停放在黃色停車位內。記者又來到蓮都區培紅幼兒園教育集團秀麗春江園區。
  • 改變停車行業的「鴕鳥心態」——專訪迪蒙智慧交通董事長向雋
    向雋告訴停車技術網,目前整個停車行業相關參與者都呈現出一種「鴕鳥心態」,停車場運營商自立山頭、設備商廠家軟硬體系統沒有形成統一的標準、停車場不願意對外界開放車位共享......他提到,要想真正破解城市停車難題,必須做到三個共享,即:平臺共享、車位共享、數據共享。
  • 停車擦碰後發現車位明顯短了一截,大家都覺得不合理,但說不...
    前段時間,他去城北的一個商場參加活動,在商場的地下停車庫車子被磕碰了。讓他鬱悶的是,他事後才發現他停的這個車位比一般的停車位「短」了一截。不光如此,在車位尾部擋車條後面,恰好又有一個落水井的圍擋,車屁股剛好撞在了這個圍擋上。方先生當天就向商場反映了,質疑車位設計不合理。但是等了很久,商場回複方先生說,這個車位設計是合理的。
  • 智慧停車背後或有千億市場等待發掘!
    本文來源:物聯傳媒本文作者:短頸鹿先生停車難,已經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根據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研究數據表明,全球各國車輛平均要花費8分鐘的時間去找到停車位,而這個問題一旦得以解決,就會緩解近三分之一的交通擁堵。所以停車問題也是導致交通擁堵的主要原因,這問題如果放在醫院門口,則會更具實證性。
  • 世界上最堵的3座城市,堵車已成家常便飯,我國這座城市首當其衝
    世界上最堵的3座城市,堵車已成家常便飯,我國這座城市首當其衝。隨著交通方式越來越先進,目前人類的出行方式也變得更加多樣。但是一旦說起堵車的話,那麼對於任何人而言,都是一件糟心的事情。因為堵車不僅浪費時間,而且對於一輛汽車而言,會更加耗油。
  • 杭州蕭山國際機場t3航站樓可以停車嗎
    杭州蕭山國際機場t3航站可以停車。杭州蕭山國際機場一共有5個停車場,分別衛位於機場T1、T2、T3航站樓附近,P1、P2、P4、P5和航站樓地下車庫共四個停車場。新建的停車場有3個,與航站樓有一些距離。P1、P2停車場,位於空港大道北側,有車位850個;P5停車場位於空港大道南側,能提供600個車位。
  • 買不買車位,取決於你房子的地段,但要注意這2種車位「碰不得」
    不買吧,車又不知道停哪。其實這個問題很好解決,答案就是「隨便停」。這些「地方「,隨便停根據國家法律規定,小區的公共區域,使用權歸全體業主所有,不論是開發商和物業,都無權對停在公共區域的小車進行停放收費。也就說,小區的公共區域,如走道、小廣場或是小區門口等空曠的地方,都能隨意停車,是不用繳費的。需要注意的是,停車的前提不能影響到其他人的日常生活活動。
  • 湖州:車位裡井蓋像補丁,兩位業主想更換,開發商:不影響停車!
    12月6日,業主張女士前來收車位時,發現自家的車位邊上有一個集水井,該集水井的半個井蓋延伸至她家車位的標線裡面,「偌大的一個井蓋在我車位裡面,我認為不合理,當時就向開發商經理反映了這個情況。」業主師先生也發現車位井蓋問題,集水井的井蓋同樣也侵佔了他家車位的面積,施先生:「肯定有影響,因為這個井蓋在我車位線裡面,比如,去商場裡面買衣服給你打個補丁,這衣服不妨礙你穿,但是你外觀上面肯定是不美觀。」在商品房買賣合同附帶的車位布局圖裡,這兩個車位附近都沒有集水井的標誌。張女士說:「自買房到最後收房的兩年多時間裡,開發商從未告知她集水井的井蓋兒會侵佔到她家的車位。」
  • 北京電子停車收費有漏洞 城市智能化管理還需破解幾大難題
    現在,這些電子停車服務運營情況如何?北京晚報記者走訪發現,推廣電子停車,還需破解幾大問題。問題1:電子停車管理形式不統一今年8月,朝陽區市政備案路段實現了路側車位電子收費的全覆蓋,涉及24個街鄉89條道路的7004個路側車位。記者對上述收費服務進行了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