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體重上來看,人的大部分都是水分,我們身體的70%是由水分組成。
一個人連續幾天不進食是不會危及生命的,但是如果身體極度的缺水,會造成休克或者死亡。
這是因為我們身體的一切活動都離不開水。水可以幫助我們調節體溫,維持身體的新陳代謝,各個器官的正常運行,同時食物的分解,消化,吸收,代謝和血液的循環等等都需要水分的參與。
人體每天需要補充多少水分?
很多人都聽說每天喝夠8杯水,但是8杯水到底是多少呢?
一個健康的成年人每天需要攝入至少2000毫升的水,這樣才能維持我們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當然我們每天喝的湯水、果汁、牛奶等都計算在內。
為什麼一定要喝白開水?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荐居民飲用水為白開水。
和白開水相比,很多人更喜歡各種飲料,有人說每天喝2000毫升的飲料也是在補充水分,當時這是毋庸置疑的,只是飲料中含有過多的糖分,色素,香精和各種添加劑,在補充水分的同時會增加肝腎的代謝負擔,所以用飲料代替白開水,於健康來說是得不償失。
而白開水是我們最容易獲得,也是最廉價的長壽之水,不僅可以直接參與我們人體的新陳代謝,提高身體抵抗力,幫助調理失眠,便秘,感冒,肥胖等,在正常情況下,並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白開水喝錯2個時間,同樣不健康!
睡前一個小時,儘量少喝水
睡前到底要不要喝水,一直都是有爭議的,有人說睡前一定要喝杯水,也有人說千萬不要喝水,到底哪種說法是正確的呢?
其實在正常情況下,健康的成年人在睡前一個小時,是不需要喝水的,因為這樣會加重腎臟的代謝負擔,還有可能會造成晚上頻繁的起夜,或者第二天早起水腫,所以如果口渴,儘量在睡覺一個小時之前少量飲水即可。
對於有高血脂和心腦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來說,在睡前可以適當的喝點白開水,這樣可以有效的稀釋血液,降低血液濃度,預防夜間發病。而對於健康人來說,就沒有這個必要了。
飯後半小時,儘量少喝水
有些人喜歡飯後馬上喝水,認為這樣有助於消化,其實這是錯誤的。
吃晚飯之後馬上喝水,會降低胃裡面消化酶的濃度,影響對食物的消化,長期如此會降低胃動力,同時還有可能會出現腹脹,打嗝,腹痛,腹瀉等不良狀況,所以想要喝水,最好是在飯後一個小時左右開始少量的補充水分,或者是在吃飯之前先喝水都是可以的。
喝水,看似簡單的一件事,其實對我們的健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親愛的朋友們,平時你喜歡和白開水嗎?你喜歡在什麼時候補充水分呢?把你的答案在評論區分享出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