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發現,在發育早期訓練神經迴路可以提高反應
當涉及到為組織工程或生物醫學應用訓練神經迴路時,一項新的研究提出了一個關鍵參數:年輕時訓練。訓練工程神經迴路的技術通常包括在細胞完全成熟後進行訓練。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的研究人員使用從小鼠幹細胞中提取的光敏神經元發現,在整個細胞發育和網絡形成過程中對它們進行訓練,可以持續改善神經網絡的連接、反應和基因表達。他們在《科學報告》雜誌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結果。
-
...他們發現了遏制一種遺傳型神經疾病——亨廷頓舞蹈症的致病基因...
日本研究人員24日宣布,他們發現了遏制一種遺傳型神經疾病——亨廷頓舞蹈症的致病基因的方法,這一研究成果為開發全新的治療方法開闢了道路。 日本國立精神和神經醫療研究中心的一個研究小組報告說,他們發現在亨廷頓舞蹈症患者致病基因的鹼基序列中,存在與正常的基因組不同的鹼基序列。
-
科學家發現在果蠅中調控攻擊行為的神經迴路
科學家發現在果蠅中調控攻擊行為的神經迴路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31 13:20:53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David J.
-
Science:神經迴路有問題,合成蛋白來修復
突觸的構建和重塑受突觸組織蛋白的調控,該過程異常可擾亂興奮性和抑制性神經傳遞平衡,導致精神病和神經系統疾病的發生,比如自閉症譜系疾病、癲癇、精神分裂症和阿爾茨海默氏病等。因此,研究如何調控神經元修復神經元迴路至關重要。
-
研究揭示聯繫雌性果蠅交配和產卵的神經迴路
研究揭示聯繫雌性果蠅交配和產卵的神經迴路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27 15:54:38 近日,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Barry J.
-
研究揭示果蠅雌性交配的神經迴路機制
研究揭示果蠅雌性交配的神經迴路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7 13:26:50 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Barry J. Dickson研究組近日取得一項新成果。
-
日本最新研究:人類牙髓幹細胞能促受損神經再生
原標題:日本最新研究:人類牙髓幹細胞能促受損神經再生 日本研究人員最新研究發現,從人類牙髓幹細胞分化而來的兩種蛋白質能夠促進受損神經再生。研究人員將這兩種蛋白質注射到脊髓受損的大鼠體內後,大鼠恢復了步行功能。 牙髓位於牙齒內部的牙髓腔內,主要包含神經、血管等組織。
-
神經迴路暗藏「溫度計」
2020年5月21日,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期刊Current Biology在線發表了一篇名為《A Circuit Encoding Absolute Cold Temperature in Drosophila》的研究論文,中文譯名是《果蠅體內編碼絕對低溫的神經迴路》。
-
飢餓如何使食物更美味:下丘腦中的神經迴路!
根據日本國立生理科學研究所的新發現,不僅當我們的胃部隆隆起來時食物的味道更甜,而且苦食也變得不那麼難吃了,這兩種作用都由下丘腦的神經迴路減輕。通常,我們更喜歡甜味,因為它們暗示著卡路裡含量高的食物,而避免苦味和酸味,因為它們暗示著腐敗的食物。但是,這些偏好會被諸如飢餓之類的內部狀態所修改。
-
日研究發現一種小核糖核酸與神經形成有關
新華網東京8月23日電(記者 藍建中)日本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自然·神經科學》雜誌網絡版上發表論文說,他們在利用實驗鼠進行的實驗中,發現一種小核糖核酸與腦神經和視網膜神經的形成有關。
-
【Science】MIT研究長期記憶神經迴路,海馬體和新皮層記憶同時產生
一項最新的針對基於這一過程的神經迴路的MIT 研究首次揭示出,記憶是在海馬體和大腦皮層中的長期儲存區同時形成的。然而,在到達成熟狀態之前,這一長期記憶會保持長達兩周的「沉默」。「論文中的這一成果及其他研究結果為記憶的鞏固提供了一個全面的神經迴路機制。」本研究的高級作者 Susumu Tonegawa 表示。
-
神經迴路是如何在發育中的胚胎中形成的?
就像一個家庭視頻系列,記錄了一個孩子從嬰兒時期到他們上幼兒園的第一天,這個團隊的新視頻跟蹤了斑馬魚神經元從它們的起源到它們連接成協調身體運動的迴路。研究人員於2019年9月26日在《細胞》雜誌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成果。這是科學家首次同時追蹤所有神經元的發育起源、運動和功能活動,因為它們從頭到尾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迴路。
-
MIT 重磅研究成果:已開發出大腦神經迴路計算模型
AI科技評論消息,MIT CSAIL 於今日發布了一個重磅研究成果:他們已經開發出一個大腦神經迴路的計算模型,它揭示了抑制神經元的生物意義。這個模型是由一組輸入神經元陣列與同等數量的輸出神經元組成,採用「競爭學習規則」(winner-take-all)來操作。也就是說,網絡的輸出神經元之間相互競爭以求被激活,但在每一時刻只有一個輸出神經元被激活。
-
日研究者發現遏制亨廷頓舞蹈症致病基因方法
日本研究人員24日宣布,他們發現了遏制一種遺傳型神經疾病—
-
人類幹細胞衍生的神經元可修復迴路並恢復神經功能
人類幹細胞衍生的神經元可修復迴路並恢復神經功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23 12:58:41 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卓越創新中心陳躍軍等研究人員發現,人類幹細胞(hESC)衍生的神經元可修復迴路並恢復神經功能
-
Neuron:揭秘小膠質細胞在大腦中塑造神經迴路的分子機制
2020年9月21日 訊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Neuron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冷泉港實驗室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表示,免疫細胞在微調大腦神經迴路方面或許扮演著意想不到的角色,稱之為小膠質細胞的免疫細胞不僅能夠保護大腦免於感染和炎症,而且還能幫助塑造發育中的大腦迴路,本文研究結果表明,小膠質細胞還能指導神經元對感覺線索產生反應從而修飾自身的連接性
-
神經迴路暗藏「溫度計」!(起床困難戶必看)
in Drosophila》的研究論文,中文譯名是《果蠅體內編碼絕對低溫的神經迴路》。神經生物學家在果蠅體內發現了一個「溫度計」神經迴路,通過該迴路,果蠅能夠將寒冷感覺傳遞到大腦,從而調控睡眠。充當「溫度計」的神經迴路如下圖所示,神經生物學家在果蠅體內發現了一個「溫度計」神經迴路,通過該迴路,果蠅能夠將寒冷感覺傳遞到大腦。
-
科學家揭秘大腦迴路對機體健康的重要性!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北卡萊羅那大學醫學院的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CeA中的特定神經元會導致類似酗酒行為的發生,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一種特定的神經迴路,該迴路在改變時會導致動物飲酒行為的減少。
-
日本研究人員發現防止iPS細胞癌變的方法
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日前發布公報稱,該校研究人員發現一種防止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在再生醫療應用中發生癌變的方法,且已在脊髓損傷的實驗鼠身上確認效果。這一研究有助於提高iPS細胞在再生醫療領域應用的安全性。
-
研究揭秘感官體驗的神奇魔力——改造神經迴路,驅動運動學習
在生活中,我們無時無刻均處在各種「體驗」當中,這些感官,認知和情感體驗能夠通過刺激細胞內信號的連鎖反應,從而誘導突觸重塑和促進重要轉錄程序的核變化,最終誘導神經元迴路的長期變化(3)。因此,依賴性的神經元活動信號反應對於適應新的環境,學習行為和記憶的形成至關重要(4,5),它們也和細胞形態學變化,例如樹突的生長,突觸的形成和海馬神經的形成有關係(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