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業績由負轉正!震蕩市場下FOF的機會有多大?

2020-12-06 東方財富網

全球股市震蕩,債市風險尚存,業績平滑風險較小的FOF(基金中基金)會成為眾多資金的選擇嗎?

與一季度整體平均業績為負的表現相比,二季度以來FOF展現出了較好的反彈趨勢。截至5月12日,公募FOF年內整體平均業績達到3.39%,其中有3隻FOF業績超過10%。沉寂了兩年的私募FOF業績也有一定起色,截至4月底,組合基金年內業績接近4%。

大成基金大類資產配置部首席FOF研究員王群航認為,FOF及按照FOF方式運作的養老基金都是更為適合進行長期投資的產品。養老基金已經成為FOF裡的主力品種,且養老基金具有超長期投資的典型特點,因此,對於FOF及養老基金進行投資的時候,一定要有更為長期的大戰略、大眼光、大格局、大策略。

私募排排網未來星基金經理胡泊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私募FOF與公募FOF相比,從管理激勵和投資範圍來說,有更大的靈活度,私募策略相比公募策略也更為豐富。

公募FOF青睞債基

年初以來,全球金融市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即便是像FOF這樣的分散風險資產工具,也難以獨善其身。

Wind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公募FOF整體平均業績為-1.26%,同期股票型基金業績為-4.28%,偏股型混合基金業績為-1.1%。一季報顯示,虧損較高的公募FOF中有部分是養老基金,這些基金在該季度重倉配置了成長類的權益基金。全球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下,海外FOF產品也未能倖免,橋水基金全天候策略中也有眾多FOF產品,今年一季度也出現了不同程度下跌。

不過,4月份以來,債市股市雙雙回暖,公募FOF業績也逐漸回正。截至5月12日,公募FOF年內整體平均業績達到3.39%,有3隻FOF業績超10%,均屬於採用目標日期策略的養老基金。根據招商證券數據,今年一季度公募FOF整體倉位偏向債券型基金,持倉規模達到168.3億元,佔比71%,持有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的倉位分別是18%和6%。

中融基金策略投資部總經理助理哈圖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更關注偏債FOF,也就是權益資產業績基準不超過30%的FOF產品,這類FOF通過資產配置與絕對業績目標距離更接近。

哈圖關注了27隻今年之前成立的FOF產品,年內平均業績2.7%,其中較好業績能達到5%。他認為,在今年市場波動較大的情況下,這主要是通過資產配置與權益資產結構機會的把握來實現的。

充分利用FOF的特徵做好資產配置,將會有效降低產品的風險。哈圖認為,最重要的還是投資目標,其次才有合適的資產配置與調整策略,再根據可投產品範圍精選結果進行組合構建。中融基金在公募FOF資產配置上,主要是債券基金佔比超過60%,偏股基金不超過30%,還有階段的商品基金持倉。

長量基金資深研究員王驊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從公募FOF的細分策略角度看,目標風險平均收益最高,主要原因是目標風險有一個事先約定的風險水平,配置結構上也是以穩健收益特徵的債券基金為主,受股票市場波動影響不大,今年以來平均回撤幅度也最小;傳統偏債型的FOF和目標日期的養老FOF則因為資產配置結構也是以債基為主,小倉位配置權益類基金,均衡的持基類型和豐富的細分品種是業績相對穩定的主要原因。」

私募FOF業績「圈粉」

比公募FOF發展更早的私募FOF並沒有被市場遺忘。震蕩市場下,這類小眾的產品正在以較出色的業績引起市場的關注。

「作為私募FOF管理人,一方面要有資產配置的能力,另一方面對各個策略的損益環境要有非常清晰的認知,最後就是需要有強大的私募基金數據和行業人脈做支撐。」胡泊表示。

私募排排網組合大師數據顯示,截至4月底,私募FOF的存量規模是411.95億元。組合基金2016年業績為-1.93%,2017年業績為6.19%,2018年業績為-6.55%,2019年業績為15.54%,今年以來業績為3.96%。

胡泊認為,對宏觀大類資產配置的判斷能力、策略周期性的理解能力、策略的組合篩選能力以及對投後流動性的管理能力是影響私募FOF業績最為重要的幾大因素。

FOF注重基金組合配置,相比公募FOF,磐耀資產董事長辜若飛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私募FOF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優勢:

其一,私募經過一輪市場洗牌,留下一批具有較高主動管理能力的專業團隊,可供私募FOF挑選,且其中擁有許多絕對收益的非主流策略,相比主流的Beta趨勢策略,Alpha策略更穩健,回撤更小。

其二,相對公募FOF,私募FOF可以挑選市面上最優秀的私募與公募基金,且不受公募FOF的一些約束,可充分發揮私募FOF的主動管理能力。

其三,從產品滿足投資者理財需求的角度上而言,私募FOF可以根據客戶的投資理財需求進行個性化產品的定製,更好地在收益性、風險性、流動性上滿足投資者的需要。

其四,私募FOF作為專業機構,在買方顧問業務的趨勢背景下,能夠更好地促進市場的成熟發展、投資者教育、資金與產品的優化配置,減少錯配的低效,防範爆雷等風險事件,以及降低被誤導欺騙等不合規現象的發生概率。

盈誠投資研究總監張硯向記者表示,私募FOF產品機制靈活,更能高效地滿足個性化需求;私募FOF主要投資標的為優秀私募基金,在人才、產品、持續業績上,有顯著競爭力。

FOF市場未來可期

首批公募FOF自成立以來已有近三年時間,自公募養老基金採用FOF運作模式後,市場對其關注度逐漸上升,今年市場新發產品數量也逐漸增多。

震蕩市場行情下,一些私募管理人和公募基金子公司等機構也正考慮這種組合策略產品。某基金子公司高管曾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私募FOF產品更類似於公募中的基金投顧角色,管理人制定好組合策略配置的同時,還要做好基金品種的篩選。

隨著越來越多非公募機構加入FOF市場,辜若飛認為,預估3-5年後行業會到達一個小高峰,整個行業的FOF規模至少可以達到目前的5倍以上。保守估計,3-5年內,證券類管理FOF規模有望超過3000億元。

專業投資者管理產品將成為未來的趨勢。哈圖認為,從最近幾年的市場發展來看,機構化與開放有效是主要的趨勢,越來越多的個人投資者由自己做資產配置或個券投資,轉變為持有由專業資管機構管理的公募或者私募產品。

哈圖相信,FOF能讓更多投資者具有舒適的投資體驗,不僅實現投資目標,更是間接地打通了以前割裂的無風險理財需求與極端的權益資產之間的多種風險收益特徵地帶。

未來,公募FOF和私募FOF將會各自走向不同的發展路線。王驊表示,公募FOF管理人除了需要對策略景氣度及公募市場有深入了解,還要處理好管理資金規模與期限的關係,在對某一類策略或者基金進行深度研究的基礎上,推出一些主題FOF。

張硯表示,公募與私募追求目標可能不同,公募相對「大而全」,私募相對「精品化」,私募FOF千億規模可期。

(文章來源:公私風雲)

相關焦點

  • 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實現由負轉正折射出了什麼?
    促成我國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速由負轉正,從工業企業經營本身看,主要是經營成本上升壓力明顯緩解,促進了企業經營活力煥發和盈利能力提高,加上工業品價格有所下降促進了銷售市場呈現活躍跡象,使虧損狀況得到了一定扭轉,增加了盈利空間。此外,石油加工、電力、化工、鋼鐵等國有壟斷行業的盈利能力明顯提高,推動了利潤狀況的有效改善。
  • 前三季度外貿由負轉正 國際市場份額提升
    本報記者 裴昱 北京報導全球疫情持續影響下,中國外貿卻延續了向好趨勢。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按人民幣計算,我國外貿進出口增長0.7%,累計進出口總值年內首次實現同比正增長。雖然以美元計算的前三季度進出口總值尚未轉正,但總體向好的趨勢是一致的。
  • 數據|4月火電發電量增速由負轉正 同比增長1.2%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原煤生產保持較快增長,原油、電力生產由降轉增,天然氣生產加快。原油生產平穩,加工量由降轉增。4月份,生產原油1587萬噸,同比增長0.9%,增速由負轉正,上月為下降0.1%,日均產量52.9萬噸;加工原油5385萬噸,同比增長0.8%,上月為下降6.6%,日均加工179.5萬噸。1—4月份,生產原油6444萬噸,同比增長2.0%;加工原油20348萬噸,同比下降3.4%。原油進口下降,國際原油價格低位震蕩。
  • 由負轉正、由降轉升、日益優化...這一組「正能量」詞彙屬於璧山!
    由負轉正、由降轉升、日益優化......這一組「正能量」詞彙屬於璧山!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由負轉正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由負轉正,中國經濟「磁力」無限
    7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上半年中國經濟數據,上半年我國經濟先降後升,二季度經濟增長「由負轉正」,同比增長3.2%。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世界經濟嚴重衰退的背景下,這個「轉正」來之不易、難能可貴,雄辯地驗證了中國經濟「磁場」活力強勁、「磁力」無限的事實。
  • 世界黃金協會:全球央行淨購金量10月由負轉正
    世界黃金協會:全球央行淨購金量10月由負轉正 2020-12-04 10:08:06 來源:中國證券網 作者:範子萌
  • 國富投資陳海峰:挖掘海量數據從微觀維度把握大概率機會
    從微觀價量信息中  尋找確定性  「我們的中高頻策略的特點是,持倉時間短,倉位比較靈活,通過微觀結構來捕捉市場特點,更看重市場未來一到兩天內的確定性機會。」談到公司中高頻量化策略時,陳海峰表示,通過分析微觀價量變化,可以發現非常多的市場信息,捕捉到好的投資機會,從而獲取大概率收益。
  • 3月出口由負轉正
    13日,海關總署發布的最新外貿數據給市場帶來好消息。相較於2月份的低迷,3月份進出口均顯著向好,其中出口終結了連續8個月下滑的勢頭,出現了正增長,18.7%的增速甚至遠超市場預期。是什麼給出口數據提供了「撐竿跳」動力?向好勢頭能否持續?
  • 德邦基金:對一季度市場樂觀,個股機會較多
    點評:從環比看,2020年12月CPI由上月下降0.6%轉為上漲0.7%。從同比看,CPI由上月下降0.5%轉為上漲0.2%。從CPI由負轉正可以看出,內需有所回暖。從另一側面也顯示出積極的政策發揮了作用,隨著經濟企穩,後續政府或開始關注通脹問題,寬鬆的政策將退出,轉而強調結構性。
  • 半導體設備:泛林半導體收入轉正 行業強勢復甦
    來源:財富動力網作者:楊紹輝Lam Research (泛林半導體)發布季度經營數據,2019年四季度收入25.84億美元,位於業績指引的中上水平,毛利率45.7%,位於業績指引的上限。2020年一季度業績指引:收入26-30億美元,毛利率45.5%-47.5%,EPS4.15-4.95美元/股。單季度收入同比、環比增速由負轉正。19年四季度收入環比增長19%,結束連續三個季度以來環比負增長,單季度收入同比增長2%,結束連續五個季度以來的同比負增長。中國大陸市場是Lam Research第一大收入來源。
  • 乘風破浪,下半年合成橡膠震蕩中醞釀機會
    在此種境況下,部分膠種國內供應局面也發生了顯著改變。以SBR、BR為例,部分長期停車裝置如杭州宜邦、山東威特等在生存環境轉好的情況下重新加入到市場中來。乘風破浪,下半年震蕩中醞釀機會在經歷了上半年的觸底後,下半年來看,合成橡膠市場行情擁有向好機會,但向好空間或有限。SBR/BR:公共衛生事件中後期下遊市場訂單在陸續恢復當中,下半年終端需求或將整體好於上半年。但原料以及供應方面利多仍是有限。
  • 毛利由負轉正!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續火爆,帶旺這一上遊原材料
    整體看工業級碳酸鋰市場供應依舊緊張,廠家延續低庫存狀態。在此情況下,測算碳酸鋰毛利潤已經連續兩周轉正,並達到1425元/噸,而此前3-10月份行業平均毛利潤一直處於負值區間,當前明顯進入拐點。鋰業漸回暖早在8月底、9月初,國內碳酸鋰市場便已有所恢復,各企業新增訂單開始增多,彼時國內電池級碳酸鋰市場主流成交價格水平集中在3.9-4.1萬元/噸之間,均價水平穩4萬元/噸。到今年10月,碳酸鋰價格繼續反彈,電池級碳酸鋰市場主流報價在40000至45000元/噸附近,11月也同樣維持在此價格區域。
  • 早間機構策略:市場短期或高位震蕩 關注順周期行業及電子科技行業...
    周三,滬市收盤點位在前高附近,成交量與周二基本持平,預計短期將在前高附近震蕩整理。深市和創業板從盈利預期來看估值依舊處於合理區間,建議關注業績預期抬升後的上漲機會。我們判斷市場中期震蕩向上格局不變,短期內兩市或在前期高點附近橫盤整理,靜待突破,投資者可關注估值合理區間的優質標的配置機會。
  • 震蕩考驗市場信心 科技+消費仍是機構「心頭好」
    摘要 【震蕩考驗市場信心 科技+消費仍是機構「心頭好」】大盤持續震蕩考驗市場信心,賺錢效應下滑背後機會也更趨於集中。
  • 零佣金ETF不算啥 「負」佣金ETF正式面世
    據記者了解,針對當前的市場調整,多數機構認為短期炒作已接近尾聲,前期漲幅較大的板塊有調整壓力,但市場整體調整幅度或有限,接下來的行情或在業績主線和科創主線間切換。調整幅度或有限「這段時間主題炒作超出預期,但是擊鼓傳花的遊戲不可持續,不過在風險偏好迅速提升的背景下,調整幅度預計不大。」3月14日上午,當A股失守3000點之際,正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某基金經理如是表示。
  • 搶抓市場結構性機會創佳績 嘉實行業基金表現亮眼
    今年以來,在A股震蕩起伏的市場行情中,結構性機會凸顯,消費、醫藥、科技、先進位造等符合產業發展大趨勢的主題板塊獲得持續關注。在細分優質行業賽道快速上漲的過程中,部分行業主題基金積極把握市場結構性機會,憑藉突出的業績表現獲得了投資者熱捧。
  • 箱體震蕩難改變 瞄準價值股
    □本報記者 徐文擎箱體震蕩難改變中國證券報:最近市場在3000點附近上攻乏力,橫盤震蕩許久,如何看待這種行情?張龍:從4月開始,滬指連續兩次衝擊3100點失敗,第一次到3097點而後回撤到2780點,第二次到3069點而後經歷罕見「五連星」重新回到2900點下方。
  • 分化震蕩是牛市特徵
    市場短期內上漲速度過快,後續有可能會進入一個震蕩調整期。目前判斷「風格切換」為時尚早。A股的整體業績逐步改善後才會出現顯著的風格輪動以及風格切換,結構性牛市也將逐漸擴散為整體性機會。滬指連續強勢表現,成交量同時放大,跳空高開,在K線圖上形成5連陽形態,從均線系統上來看,長中短期均線呈多頭排列,但是距均線較遠,乖離率較大,預示市場強勢表現後或將面臨調整的壓力。
  • 震蕩震蕩震蕩,調整結束的標誌是什麼
    昨日A股收盤後,港股的一波跳水,令投資者對今日的市場走勢有些擔憂。但今天,A股再次展現出超強的韌性。今日早盤,三大股指一度均跌超2%,但全天呈現先抑後揚走勢。截至收盤,上證指數微跌0.24%,創業板指和深證成指雙雙翻紅,分別漲1.11%和0.03%。兩市成交連續16個交易日突破1萬億。有分析認為,市場短期已進入存量博弈階段。
  • 經濟周期、創新周期共振,汽車行業市場需求加速釋放
    隨著經濟復甦、政策鼓勵和今年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推動的購車需求增加,汽車行業市場迎來需求釋放。汽車行業屬於典型的周期行業,經濟周期與創新周期的共振也進一步加速其需求釋放,汽車零部件供應鏈將迎來長期成長機會,如今飛凱達(002863)等汽車零部件廠商將受益。  隨著穩投資政策持續發力,國內經濟開始逐漸復甦,今年國內前三季度經濟增速轉正,GDP增速從-6.8%開始觸底回升到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