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的引力場方程如何理解?

2020-12-05 星宇飄零

愛因斯坦場方程就是引力場方程,是用來計算時空曲率與能量動量的對應關係。

愛因斯坦的引力場方程

Rμv是代表曲率的裡奇張量,它是由四階的黎曼張量壓縮得到的一個二階張量。大家都知道廣義相對論所用的是黎曼幾何,所以描述時空曲率的張量應該是黎曼張量,然而描述時空的黎曼張量是一個四階張量,而與其對應的能量動量張量卻是一個一階張量,這樣兩者無法建立對應關係,後來愛因斯坦把能量動量張量插值成二階張量,結果一個四階一個二階,還是無法建立對應關係,所以決定壓縮黎曼張量,但愛因斯坦自己搞不定,剛好有個數學家裡奇幫他完成了這項工作。()

gμv是度規張量,是定義時空度規的。這裡可以設置時空的維數,當然默認就是四維。要解引力場方程必須先設置合適的時空度規。

R是裡奇曲率標量,就是二階裡奇張量的再度壓縮得到的。

方程最右邊π是圓周率,G是萬有引力常數,c是光速常數。

Tμv是能量動量張量,按照E=mc,這裡就是平常說的物質了。它本身只是一個矢量,相當於一個一階張量,這是沒法與曲率張量形成對應關係的,前面說了,愛因斯坦通過插值把它弄成二階張量了。

在一開始,廣義相對論除了有引力場方程,其實還有一個運動方程。所以有一句總結相對論的話:物質告訴時空怎樣彎曲,時空告訴物質怎樣運動。但後來愛因斯坦發現運動方程其實也能直接從引力場方程導出,所以現在廣義相對論只有一個方程——引力場方程。

彎曲的時空

不過只有一個方程很容易讓人對它產生誤會,以為它很簡單,像狹義相對論方程一樣簡單。然而我們不要忘記這是一個以張量形式寫成的方程,它實際上包含了10個二階非線性偏微分方程,含有16個自變量,要求解是異常困難的。所以早期基本都是採用簡化條件和弱場近似來求解。比如史瓦西解就是設置為靜態引力場得到的,而引力波方程也是設置為弱引力場下得到的,正因如此愛因斯坦認為引力波是不可能探測到的,因為前提就被他弱化了╮(╯_╰)╭所以他認為引力波是超級微弱的_他沒想到宇宙中還有黑洞這種變態_(:D)∠)_

引力波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的引力場方程的擴展——揭秘引力場中物質的波屬性
    對於愛因斯坦引力場描述中的每一個坐標x,y,z,t作為響應變量,都有一個額外的頻率項,它顯示出類似于波的性質。公式(1)被稱為場方程,表示它可以進一步分解成多個方程。分解公式(1)的方法之一是通過泰勒級數展開。求解愛因斯坦的場方程需要大量的計算。事實上,愛因斯坦自己也不相信他的場方程能得到精確的解。愛因斯坦場方程誤差的主要來源是前面提到的方法,即泰勒級數展開法,誤差的大小取決於展開項的數量。因此,方程解的精確程度跟計算能力有關。
  • 愛因斯坦的引力場方程的擴展——揭秘引力場中物質的波屬性
    對於愛因斯坦引力場描述中的每一個坐標x,y,z,t作為響應變量,都有一個額外的頻率項,它顯示出類似于波的性質。公式(1)被稱為場方程,表示它可以進一步分解成多個方程。分解公式(1)的方法之一是通過泰勒級數展開。求解愛因斯坦的場方程需要大量的計算。事實上,愛因斯坦自己也不相信他的場方程能得到精確的解。愛因斯坦場方程誤差的主要來源是前面提到的方法,即泰勒級數展開法,誤差的大小取決於展開項的數量。因此,方程解的精確程度跟計算能力有關。
  • 最美麗的理論:愛因斯坦引力場方程的推導
    全文共2948字,預計學習時長9分鐘偉大的前蘇聯物理學家列夫·朗道和葉夫根尼·利夫希茨在他們的著作《經典場論》中寫道:「建立在相對論基礎上的引力場理論被稱為廣義相對論,它是由愛因斯坦建立的,並且可能是現存的物理理論中最美麗的一個。」
  • 為什麼愛因斯坦的引力場方程中會出現圓周率?
    既然圓周率與曲率有關,那麼,引力場方程中的π是常數嗎?該如何取值?如前所述,在彎曲空間中,圓的周長和直徑之比並非一個常數。如果要定義這種圓周率的符號,顯然需要引入一個張量符號,而不是像π這樣的標量符號。事實上,引力場方程中的π就是數學中歐氏幾何的π,是一個完全確定的常數。
  • 我們該如何理解愛因斯坦質能方程
    該文是關於如何理解愛氏質能方程的內容。寫這一篇文章,當然是因為它和前面的很多章節是有密切聯繫的。我希望每一個看此作品的人,都要保持懷疑態度。是因為一個人的學識有限,能力有限,想像有限。我的能力更不值得一提。即使你們面對愛因斯坦,也保持懷疑態度,是好的。最好能發現疑點,以發問的形式告訴大家。
  • 愛因斯坦引力方程的推導——從簡單的論證中得到愛因斯坦方程
    B帶到一個沒有引力場的位置x,上面的表達式就變成:方程2:兩個事件之間的時間間隔如何隨著重力勢U(x)變化。因此,我們看到,轉換到一個加速的框架等價於引入一個引力場,它證實了等價原理。到目前為止,我們只考慮了與平坦閔科夫斯基度規的小偏差。根據愛因斯坦的理論,我們做出這樣的假設:一般而言(不僅是很小的偏差),引力場的存在會扭曲時空的幾何形狀。
  • 我們該如何理解愛因斯坦場方程
    應力-能量張量具有重要的應用,尤其是在愛因斯坦場方程式。這個張量是二階的,因此也是一個矩陣。為什麼叫能量-動量-應力張量呢?因為這個矩陣中的各項有不同的物理意義,其中包含能量密度(量綱與壓強相同)、動量密度和動量通量。
  • 如何理解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質量是如何消失的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mc^2,能量等於質量乘以光速的平方。這個方程告訴我們,質量就是能量。其實我們可以想想看質量的概念,宏觀上我們覺得一個物體有質量是因為它看得見摸得著,它受到萬有引力作用,有了重量。
  • 廣義相對論場方程誕生史:一場愛因斯坦與希爾伯特的究極競賽
    著名美國物理學家奧本海默在為紀念愛因斯坦逝世 10 周年而撰寫, 後被收錄於愛因斯坦誕辰 100 周年紀念文集《愛因斯坦——世紀文集》的題為 「論愛因斯坦」 (On Albert Einstein) 的文章中, 就寫過一段與英菲爾德的回憶有異曲同工之意的文字:量子的發現必定會以這種或那種的方式出現…… 對沒有任何信號能運動得比光更快的含義的深刻理解也必定會出現…… 直到今天仍未被實驗很好證實的廣義相對論則除他以外
  • 如何用引力場的不均勻性和時空曲率來解釋潮汐現象!
    關於潮汐的形成,我們可以從「牛頓的引力理論」和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來進行解釋!由於造成潮汐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月球,其次才是太陽,所以為了描述方便,本文主要從月球的角度來進行討論,道理都是相通的。首先,我們先來看看如何用牛頓的引力理論來解釋潮汐現象!
  • 廣義相對論與弗裡德曼方程有什麼關係?如何理解弗裡德曼方程?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發表於1915年,是現代宇宙學的基礎。廣義相對論可以被應用於整個宇宙,而僅僅是基於一條簡化的假設,即:在宇宙大尺度結構上物質與能量的分布是等價的。愛因斯坦的場方程則可以簡化為宇宙學中最有用的一條——弗裡德曼方程,它的具體形式為:H^2=(8πG/3)ρ-K(c^2/α^2·R^2)。
  • 牛頓和愛因斯坦為什麼提出了方程,卻沒有發現「黑洞」
    但牛頓因為時代的限制,數學計算方法還不完善,最終沒能夠對他的引力方程進一步深入延伸至大質量恆星的歸宿問題上,從而錯失了最早發現黑洞理論的機會。到了1783年,英國天文學家約翰·米歇爾進行了一項論證,如果有個人垂直向上射出一個粒子,比如炮彈,它的上升將被引力所減緩,而且這個粒子最終將停止上升並落下。
  • 怎樣理解廣義相對論中引力的非線性?
    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中提出了引力場方程,這是一個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非線性指存在次數大於1的微分項)。而事實也證明,由於非線性,引力場方程的求解將是一個非常困難的事情。只有在某些特定的簡化條件下,引力場方程才能夠精確求解,例如史瓦西(Karl Schwarzschild)第一次在靜態球對稱條件下求出了精確的史瓦西解。
  • 愛因斯坦的「黑洞方程」的證明
    愛因斯坦解釋說,我們並不是居住在一個絕對的幾何空間和時間中,實際上,我們棲息在一個被命名為「時空」的四維現實裡,它隨著物質能量的變化而發生著波動。 愛因斯坦將他的神奇創見展示在幾個構成他廣義相對論理論核心的方程中,即愛因斯坦場方程。自二十世紀以來,這個理論已被多個實驗所證實。
  • 質能方程E=mc^2是如何被愛因斯坦發現的?
    光速不變原理在1905年,愛因斯坦發表了數篇具有開創性的論文,其中就包括光電效應,布朗運動,狹義相對論以及狹義相對論的補充篇:質能等價。(質能方程E=mc^2其實就是在質能等價這篇論文當中的)也就是說,質能等價理論其實是狹義相對論當中的一部分。
  • 圖解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令愛因斯坦哭笑不得的獎項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這個獎項的意義,一如既往地給大家做了圖解,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黑洞是如何貫穿幾大學說的。光速不符合當時的任何物理定律,光速恆定不變的原則讓愛因斯坦傷透了腦筋,也因此倒下了一大片科學家,都無法解釋這個現象。機緣巧合,愛因斯坦靈光一現,提出了廣義相對論並列出了引力場方程,可以推導出很多未知的現象和天體。直到今天,廣義相對論都是正確的,並沒有不適用的範圍。
  • 廣義相對論的故事,愛因斯坦是怎麼想到的,竟出自於對帽子的觀察
    像狹義相對論一樣,廣義相對論的另一個基礎也是&34;,它的含義是:&34;廣義等效原理與光速不變原理,成為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理論大廈的兩塊基石。有了這兩塊基石,又該如何構建出包括加速或引力的廣義相對論大廈呢?
  • 是牛頓還是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再一次拍著胸脯保證:這回就算有引力場也不怕啦,我保證你們的物理定律在任何參考系都一樣都一樣(愛因斯坦等效原理),但是你們得用我的數學描述,這樣在坐標變換時才能保證數學形式不變(廣義協變性原理)[3,4]。
  • 牛頓力學的泊松方程
    西莫恩·德尼·泊松本文是從萬有引力定律出發,通過類比電場中高斯定律推出引力場中泊松方程、非相對論3、平直時空首先,要知道萬有引力:引力場:寫成矢量形式引力勢:其中引力場和引力勢之間的關係為接著,我們假設,在一個封閉曲面S內部某一個質量為m1的靜止物體該物體在S
  • 他為愛因斯坦做註腳 | 專訪青年數學家楊詩武
    他告訴 DeepTech,如果想理解該猜想,至少要學到大學高數課程偏微分方程。之前陶哲軒的工作是證明這種衰減在平均意義下成立,楊詩武的工作則是用不同的方法得到了更強的結論,這篇文章證明了一維散焦半線性波方程的解會一致衰減到零。如何形象地理解這一猜想?楊詩武以夜晚用手電筒照向天空為比喻說明這一問題:手電筒光線不平行,而是往外擴散;當距離足夠遠之後,光線會變得特別弱,同時衰減的速度也會變得更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