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中國火箭更有力 要靠這些「神操作」

2020-11-24 光明網

  最近中國航天很忙,從5月5日到7月9日兩個月時間,就實施了10次發射,先後由長徵五號B、快舟一號甲、長徵十一號等型號運載火箭,執行了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以及多顆衛星的發射任務。

  眾所周知,火箭是用於航天活動的運載工具。正如地面上有不同種類的汽車,火箭也分為不同型號,「力氣」有大有小,根據各自的特點和運載能力,執行不同的任務。

  那麼,火箭按照運載能力如何分類,不同類型的火箭發動機有何特點,火箭的運載能力又該如何提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以下簡稱一院)型號設計師錢航以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為例,向科技日報記者進行了介紹。

  不同類型火箭各有所長

  今年5月5日,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升空,上演了首秀。未來,這型「大火箭」將在中國空間站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

  把長徵五號稱為「大火箭」,可不光指個頭。錢航介紹說,按照運載能力大小,運載火箭可以分為小型、中型、大型和重型(超重型)4類。不同類型的火箭各有所長。

  目前這種分類方法尚無統一的量化標準,我國航天界一般將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在20噸至100噸的運載火箭,以及其衍生構型稱為大型運載火箭。

  由一院抓總研製的我國新一代大型運載火箭長徵五號系列,目前發射過2種構型。長徵五號B為一級半火箭,是我國現役運載火箭中唯一一款無需級間分離,可以直接發射入軌的火箭,可靠性大為提升。同時具備超過22噸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這些特點,讓它成為承擔我國空間站艙段發射任務的不二之選。長徵五號基礎型則為兩級半構型火箭,雖然其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可以達到25噸以上,但它的任務卻主要瞄向更深遠的太空。

  長徵五號火箭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約為14噸,可以承擔基於東方紅五號平臺研製的大型通信衛星發射任務。該型火箭還具備8噸以上的地月轉移軌道運載能力,以及5噸左右的地火轉移軌道運載能力。按計劃,2020年我國將先後用長徵五號火箭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以及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

  中型運載火箭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通常在2噸至20噸。在長徵火箭家族中,這一類別的火箭陣容龐大。曾經承擔全部北鬥衛星以及嫦娥系列探測器發射任務,被譽為「金牌火箭」的長三甲系列運載火箭;完成11艘神舟飛船和天宮一號、二號空間實驗室發射任務的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以及在未來空間站任務中主要用於發射貨運飛船的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七號,都是我國中型火箭的代表。

  近地軌道運載能力低於2噸的,被稱為小型運載火箭。可別小看它們,在微小衛星市場日益繁榮的今天,「小火箭」也有大作為。以我國新一代小型運載火箭長徵十一號為例,作為長徵火箭家族中首型固體運載火箭,它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約為700公斤,7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約400公斤,同時具備在接到任務命令後24小時內完成技術準備並發射的能力,可以滿足在應急情況下快速、機動發射衛星的需求。

  此外,具備低、中、高軌道發射能力,近地軌道運載能力超過百噸,起飛推力達到3000噸級的,則屬於重型運載火箭,其代表包括美國曾用於執行阿波羅載人登月任務的土星五號火箭,由蘇聯研製、至今保持運載能力世界紀錄的能源號火箭等。

  固體、液體發動機不分優劣

  近年來面對不斷增長的空間資源開發需求和日益激烈的商業發射市場競爭,我國開發出長徵五號等4種型號的新一代大型、中型、小型運載火箭。錢航說,新一代運載火箭以可靠、安全、經濟為主要設計原則,採用無毒環保、價格便宜、比衝(是對火箭推進劑利用效率的一種描述,指單位推進劑的量所產生的衝量)較高的液氫、液氧或液氧煤油發動機。那麼這是不是意味著液體燃料發動機比固體燃料發動機更好、運力更大呢?

  錢航說,液體燃料發動機優點是燃料能量密度高,比衝大,容易實現流量控制,可以用於機動或變軌。不過液體燃料不易儲存,大多需要在火箭發射前加注。我國傳統液體燃料發動機火箭所用的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燃料,更是有劇毒、強腐蝕性,且易燃易爆,十分危險,對儲存和加注工作有著極為嚴苛的要求。近年我國陸續問世的新一代運載火箭,採用了液氫、液氧、煤油等綠色燃料,對環境基本不會造成影響,但存儲和加注工作則更加複雜。

  固體燃料發動機的基本原理是點燃藥柱,燃燒產生大量高溫氣體從噴管噴出,推動火箭前進。相比宋代就誕生的火藥玩具「竄天猴」,其結構和原理並沒有太大改變。錢航介紹,固體燃料發動機主要有3方面優點。首先,相比液體燃料發動機,其不需要燃料泵等複雜的機械結構,結構更為簡單且造價低廉;其次,由於藥柱是以固態形式存在,其特性比液體燃料更穩定,儲存起來也更安全;此外,由於結構簡單,固體燃料發動機可以做得很輕,也更易於小型化。不過固體燃料發動機也有其劣勢。例如燃燒時間相對較短,比衝較小,不能重複點火,也很難實現推力調節。這都對它的任務適應性造成了制約。

  火箭發動機形式不分優劣,也不能決定火箭的運載能力。雖然目前國內主要的固體燃料發動機運載火箭如長徵十一號,以及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研製的快舟一號甲均為小型運載火箭,但在美國正在研製的SLS重型運載火箭身上,也裝著世界上推力最大的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

  4項措施可有效提升火箭運力

  運載能力是火箭性能最直接、最重要的參數指標。錢航介紹說,火箭的運力主要由火箭總體設計水平、發動機性能與製造水平、箭體結構設計與製造水平等多種因素決定。

  他表示,想要提高火箭運載能力,主要有4方面措施。首先是在保持火箭構型不變的情況下,通過優化級間比(第i級火箭的質量除以第i+1級火箭的質量,是影響火箭理想速度的參數之一),增加推進劑的加注量。長徵三號甲系列、歐洲的阿里安5系列,以及美國的獵鷹九號運載火箭,都是通過這項措施,使運載能力顯著提高。

  結構優化減重是運載器設計的永恆主題。在今年7月9日實施的亞太6D衛星發射任務中,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就是通過減重的方法,將運載能力提升了50公斤,以滿足發射要求。錢航介紹,在運載器設計和應用前期,主要是通過改進工藝、選用新材料、優化傳力路徑等方式提高結構效率。火箭對箭體結構系統的輕質化設計有著更高要求,一院火箭技術團隊經過大量仿真計算和試驗,提出了主捆綁及發動機集中力「雙擴散」結構、超大氣瓶變形自適應支撐結構、捆綁起吊多功能一體化結構等多項新型輕質設計方案,收效良好。

  發動機性能優劣,直接影響著火箭運載能力。在美國太空梭、獵鷹九號火箭的運力提升舉措中,提高發動機推力和比衝是重要環節之一。我國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上使用了首次研製的膨脹循環動力方式氫氧發動機,這是目前國際上比衝性能最高的火箭發動機,並且具有高空多次啟動能力。

  此外,總體優化設計也是提升火箭運力的有效途徑。錢航表示,從火箭總體構型考慮,可儘量選用推力大的發動機作為基礎級動力,為上面級選用高比衝發動機,並開展載荷姿控聯合設計降低結構載荷條件,均可有效提升火箭運載能力。(記者 付毅飛)

[ 責編:趙宇豪 ]

相關焦點

  • 高鳳林 為中國火箭焊接「心臟」無一失誤
    火箭上每種材料的焊接方式均不同,高鳳林經手的材料已經上百種。高鳳林站到了焊接領域金字塔頂。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是中國航天事業的發源地,大多數長徵火箭都是從這裡研製生產。高鳳林發明的多項焊接技術,已經成為火箭焊接領域的通用工藝。
  • 中國長徵5B火箭發射成功,中國的太空站也必將穩穩走起
    雖說時間上有間隔,但是這絕對在中國航天史上是不多見的。5月5日火箭順利升空中國航天的發展史是從飛彈開始,然後經過不斷發展壯大。因為人類要想在太空中遨遊依然還是太難了。這個不像我們平常乘坐的交通工具,每天都會使用到。每一次發射,都需要經過精密的測算,除了儀器的校準,更主要的是突發狀況的模擬解決。這次飛行的重大意義就是一開始說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以及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船。先說新一代載人飛船。這一代設計的最突出特點就是搭載人員數量顯著提高。從一開始的一人到三人再到現在六人,甚至七人。這是不可想像的。
  • 高鳳林:為中國火箭焊接「心臟」,無一失誤
    火箭上每種材料的焊接方式均不同,高鳳林經手的材料已經上百種。高鳳林站到了焊接領域金字塔頂。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是中國航天事業的發源地,大多數長徵火箭都是從這裡研製生產。高鳳林發明的多項焊接技術,已經成為火箭焊接領域的通用工藝。
  • 神六零號指揮員講發射 點火後火箭起飛3秒時差
    哪是不是神六發射倒計時,光憑郭保新的數數就可以了呢?「不是」,郭保新告訴記者,發射時他的面前就有顯示秒段的儀器,還有各種各樣地參數同步傳來,供其參考決定,是不是要完成最後的倒計時,並發出「點火」兩字,一旦發出這兩字指令,火箭將立即點燃,一旦有絲毫的差錯,就不可能再挽回。只不過在電視轉播時,觀眾看不到郭保新面前的儀表和數據,這也是為了保密。
  • 楊利偉:想當中國登月第一人
    同時,他還解答了關於「神舟七號」、載人登月和文昌火箭發射基地等方面的疑問。 「神七」沒女太空人參與 海南日報:大家很想知道您最近忙什麼? 楊利偉(以下簡稱楊):大家知道,我們的「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正在按照部署進行,不久的將來要飛射。
  • 中國要在海上發射火箭!地點或在赤道附近的海域
    前幾天,央視報導據航天科技集團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院長李洪透露,我國將在2018年迎來36次超高密度航宇發射重任,承擔這一重任的就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這無疑將進一步推進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組網進程。
  • 它是潮汕菜裡「最貴」的海鮮,比鮑魚更鮮美,想吃要靠「人品」
    它是潮汕菜裡「最貴」的海鮮,比鮑魚更鮮美,想吃要靠「人品」!中國的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每個人的口味不同,喜歡吃的食物也是不一樣的,對於很多人來說,海鮮是一種比較美味的食材,海鮮的種類也是比較多的,在所有的海鮮裡面,應該是鮑魚,海參,魚翅最有名氣了,除了這些很有名氣的海鮮之外,還有一些海鮮的味道特別鮮美,比如我們常吃的大龍蝦和大閘蟹,都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
  • 楊利偉想成為中國登月第一人(圖)
    據《海南日報》報導中國航天員中心副主任、航天英雄楊利偉1月26日接受記者採訪時,還解答了關於「神舟七號」、載人登月和文昌火箭發射基地等方面的疑問。  「神七」沒女太空人參與  問:大家很想知道您最近忙什麼?
  • 哈登離開火箭,籃網組成兄弟連
    籃網的最終大名單肯定還有懸念,在失去勒韋爾、普林斯和庫魯茨之後,籃網的側翼和鋒線人手變得更少,送走的賈萊特·阿倫則是他們最好的內線,水平比小喬丹更高,而克拉克斯頓和雷吉·佩裡尚不是可靠的戰力。作為一支毫無疑問的爭冠球隊,籃網不會不考慮陣容的均衡性。由於完全梭哈了選秀權,籃網後續可用於操作的主要籌碼自然是還在陣中的歐文。
  • 前神舟系列飛船總設計師:中國空間站建成分三步走
    中國什麼時候進行探月活動?中國空間站何時能夠建立?新的長徵5號運載火箭與現在的有什麼不同?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在中國真空學會2012年會和510所建所50周年的活動上採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前神舟系列飛船總設計師戚發軔。   天宮一號還有沒完成的任務   戚發軔院士告訴記者,載人航天分三步走。
  • 太空沒有大氣,火箭靠什麼飛
    那麼火箭飛到大氣層外,那裡是真空狀態。火箭靠什麼飛?靠什麼制動?靠什麼轉向?其實以上的三個問號都不是問題,人類都實現了。這裡要引入高二物理的一個概念:動量守恆,E=MV任何物體的動量都是恆定的,是質量和速度的乘積。火箭在外太空點火,燃料燃燒後會大量以極高的速度噴射脫離火箭。
  • 火箭發射怎麼降噪,這些你知道嗎
    土星五號發射的瞬間,燃料燃燒速率是每秒鐘15噸,最高溫度是1371攝氏度,轟鳴聲204分貝,聲音這大波小波可都是能量啊,聲能,對發射臺和火箭本身的破壞性太大了,必須要降噪。大家看到火箭發射的時候,四周會開始噴水,這個可不是為了降溫,是為了降噪,你想啊,一千多度,撒上水降溫,過家家呢,聲波被空氣中的水蒸氣吸收,聲能轉化為熱能,熱水就會從下面流出去,每分鐘300噸水,能把噪音下降到142分貝,必須要低於145分貝,這是發射臺能夠承受的極限。
  • 新編世界上下五千年,中國古代「震天雷」「火龍出水」式火箭
    天空中的景象引起人們產生美妙的幻想—人類也要到天上去遨遊。於是,古代人萌發出扣人心弦的、豐富多彩的飛行神話傳說。中國、古希臘、埃及、印度和阿拉伯地區的古代飛行神話傳說中,有許多流傳廣泛,著名的,膾炙人口的神話故事。中國流傳於民間的神話故事《牛郎織女》中的天河、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名畫《銀河的起源》中的銀河,都是古代人類對宇宙天體的生動想像的描繪。
  • 劉志勤:中國崛起要和平,更要有尊嚴
    劉志勤 瑞士蘇黎世州銀行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伴隨著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中國要和平崛起的聲音不絕於耳。這條和平崛起的道路,不僅造福中國,也造福世界。如今這個工具依然在反覆使用,尤其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國家的自主科技進步設置巨大障礙,更使中國的技術進步缺少應有的尊嚴。西方對中國近幾十年為保護智慧財產權在立法、執法方面作出的巨大努力視而不見,只要有機會,就會喋喋不休地教導中國人如何遵守智慧財產權法規。中國不能總是在智慧財產權保護問題上處於被動地位,我們要維護自己的技術創新和技術優勢,打破西方常年的技術壟斷,更要打破西方的科學技術歧視。
  • 官方「神還原」火箭發射過程
    官方「神還原」火箭發射過程 火箭發射的畫面不少人都見過 但你見過「人工模擬火箭發射」嗎 最近,@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 火箭靠反推力飛行,太空中沒有空氣,火箭反推力從何而來?
    》世界上第1種,能夠連續把化學能轉化為動能的裝置,是中國古代發明的火箭。 化學能轉化為動能,是人類文明史上的偉大進步,這意味著:人類開始擺脫風力、牲畜力等自然不可控力。
  • 嫦娥五號的48小時:詳解38萬公裡外的「神操作」
    鑽取完成、採樣結束、點火起飛、返回軌道……一系列操作按計劃順利進行。每一步都是中國航天領域的首次嘗試。雖然在地球上經過成千上萬次試驗,但由於月表複雜、極端的環境,以及測控、導航的「鞭長莫及」,很多關鍵動作只能依靠探測器自主決策,每一步都蘊含著風險。從12月1日到3日深夜,這48小時裡,38萬公裡之外的嫦娥五號到底進行了哪些「神操作」?地面上的科研人員又實現了哪些突破?
  • 嫦娥五號的48小時:詳解38萬公裡外的「神操作」
    鑽取完成、採樣結束、點火起飛、返回軌道……一系列操作按計劃順利進行。 每一步都是中國航天領域的首次嘗試。雖然在地球上經過成千上萬次試驗,但由於月表複雜、極端的環境,以及測控、導航的「鞭長莫及」,很多關鍵動作只能依靠探測器自主決策,每一步都蘊含著風險。
  • 長徵火箭又要上新啦
    工博會精彩萬千話匣君只取一瓢因為疫情關係11月的珠海航展據說懸了於是話匣君重點關注了航天展臺果不其然有驚喜長徵火箭,又要上新了!>看外表……更低調筆筆直的「光杆」構型國旗、航天logo……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還真是「素顏」啊!
  • 教學「神器」,真的那麼「神」?孩子要成器,豈能靠「神器」?
    11月2日,《央視財經評論》邀請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楊宏山和央視財經評論員劉戈進行深入解析。 教學「神器」 真的那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