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一束光線的命運!當關閉手電筒光源後,光線消失還是繼續傳播?
2020年8月29日
這裡說的知識都是已有的知識。那麼已有的知識是不是就是絕對正確的呢?未必。
光子是如何產生的?光子就是電子、質子、中子這些有形態基本粒子分解後的產物。至於這些有形態基本粒子是如何分解的,這裡我們就不說了。
無論是一個質子,還是一個中子,在它們分解到光子的程度時,是可以分解為很多的光粒子的。
而對電子來說,根據光電轉換現象來看,一個電子只能分解為兩個質量不等的光粒子。光粒子的質量是由光譜來體現的。因為一個電子只能分解為兩個光粒子,所以兩個質量等於一個電子質量的光粒子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又是可以合成一個電子的。同樣,由質子中子分解為的光粒子,只要有兩個質量等於一個電子質量光粒子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也是可以合成一個電子的。
至於光粒子的命運,那就應該有三種結局了。這裡,我們必須考慮到的是,一個光粒子的動能——每秒30萬公裡的速度所具有的力。在這個力的作用下,光粒子的命運:
一是,在沒有遭遇到大於它的質量的物質的阻力的情況下,它在宇宙中無限運動;
二是,在遇到大於它的質量的物質的阻力後,它被徹底地分解為組成光子的獨立態的熱粒子(或曰無能量粒子、最終粒子、組成萬物的粒子)。這些獨立態的熱粒子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比如進入黑洞,比如在黑洞中的宇宙力的作用下),它們又會組成新的有形態基本粒子——質子、中子、電子等等;
三是,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如進入到植物的葉綠體內、進入到人工製造的半導體內),與另一個光粒子(二者的質量必須等於一個電子的質量)相交(它們的相對速度大於每秒30萬公裡)而合成一個電子。
這就是一個光粒子和由很多光粒子形成的光束的命運。
這是關於光的關於物理的新的知識,是不囿於已知知識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