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loxP系統是當前最好的哺乳動物和植物基因組的重組系統

2020-12-04 歷史纏

然而,過表達Cre蛋白能導致哺乳動物細胞的染色體重排,據推測其發生在同loxP位點有一定序列相似性的位點。但是,通常cre 基因的表達對真核細胞是無毒性的,受小鼠金屬硫蛋白I啟動子或巨細胞病毒啟動子調控的cre轉基因小鼠的發育、生長或生殖能力不受影響。

染色體DNA片段的切除兩側帶有正向重複loxP位點的染色體DNA片段的切除(floxing) 效率高於將loxP質粒整合到細胞染色體上嵌入的loxP位點的效率。

將選定的染色體位置中含loxP位點的基因工程小鼠與表達Cre的轉基因動物交配,Cre-loxP 系統可用於產生無效等位基因及以組織特異和發育調控的方式激活基因。其他用途還包括:特定的染色體倒位和缺失、特定細胞系的去除、在預先選定的小鼠組織中產生特定基因的半臺子。

增強靶基因的表達通過在靶基因上附加一個強啟動子來改造宿主細胞或生物體,可使靶基因的表達增強。

在啟動子和靶基因之 間有數個轉錄終止序列,轉錄終 止序列兩側是串聯排列的loxP位點。在有Cre蛋白時,發生切除重組,靶基因立即直接受上遊強啟動子調控。

在轉基因生物中,僅需要適時、適地地調節Cre蛋白的表達,就能以組織特異的方式打開靶基因的表達(注意,在常規使用中,哺乳動物細胞內天然的cre基因缺少一個最佳的翻譯起始信號。

在轉染的哺乳動物細胞中,將-3位核苷酸從T轉換為G能大幅提高其重組能力)。Cre-loxP系統是當前最好的哺乳動物和植物基因組的重組系統,但並非獨-無二。

相關焦點

  • Cre-LoxP條件性基因編輯系統--學習筆記
    背景 Cre/LoxP系統來源於F1噬菌體,是非常經典有效的基因編輯技術。1. 什麼是Cre Cre重組酶(cyclizationrecombination),它是一種由343個胺基酸組成的單體蛋白,可以引發loxP位點的DNA 重組。Cre就是一個重組酶,可以識別LoxP位點。
  • Cre-loxP系統初探
    Cre(Cre重組酶)是一種酪氨酸位點特異性的重組酶(T-SSRs,R=recombinases),可以特異性的識別DNA的loxP(locus of x-over)序列,介導這段DNA序列的刪除,因此被廣泛用於哺乳動物的基因編輯。Cre由P1噬菌體中的環化重組酶(cyclization recombinase,cre)基因轉錄翻譯而成。
  • 了解Cre/loxP 系統
    為了獲得實驗所需的轉基因小鼠,就必須了解Cre/loxP系統。Cre/loxP系統是由NatSternberg 和 Daniel Hamilton 於1981年在噬菌體P1(Bacteriophage P1)的位點特異性重組研究中首次鑑定出來,其包含lox P 序列(locus of crossing(x) over P1);和識別 loxP序列的Cre重組酶(Causes Recombination
  • 技術專刊:Cre-loxP基因重組技術
    ,可以提供足夠的能力引發之後的DNA重組過程,重組過程簡約高效;特異性強:loxP位點是一段含迴文序列結構和中間有間隔的34bp元件,這種結構保證了loxP序列的唯一性,從而保證基因重組的特異性很強;可應用範圍廣:Cre重組酶是一種比較穩定的蛋白質,可以在生物體不同的組織、不同的生理條件下發揮作用,所以說Cre-loxP系統的可應用範圍非常廣;可由二型啟動子啟動表達
  • 具有轉基因替換功能的Cre/loxP系統
    複合性狀是未來一段時間內轉基因作物開發的主要目標,在單一轉化體開發功能的基礎上,將新的性狀基因定點插入到原來的插入位點
  • 小鼠研究院丨層層解析條件性基因敲除的「時空開關」—— Cre-loxP系統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下條件性基因敲除方法必用的Cre-loxP重組系統以及應用Cre-loxP進行條件性基因敲除的原則。Cre-lox重組系統,即對一段特定的DNA序列進行定位並用Cre重組酶對其進行剪接,由Cre重組酶和loxP位點兩部分組成。
  • 新型植物基因組編輯工具——TiD CRISPR系統
    2020年11月6日,Communications Biology在線發表了日本德島大學Yuriko Osakabe和Keishi
  • 南模生物Cre-loxP系統介紹及使用問題講座邀請
    上海南模生物副總經理孫瑞林博士,具備多年 Cre 工具鼠研發和使用經驗,將就「 Cre-loxP 系統介紹及使用問題」這一主題進行一場免費網絡直播講座,在線為您解答以上問題。Cre 工具鼠構建需要考慮的一些問題嘉賓介紹:孫瑞林 博士上海南方模式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畢業於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主要負責基因修飾小鼠模型的製備與研發工作,在基因修飾小鼠模型製備和實用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
  • 龍膽族葉綠體基因組進化和系統學研究取得進展
    隨著二代測序技術的發展,植物葉綠體基因組序列已普遍應用於重建植物「生命之樹」研究中。大多數植物葉綠體基因組呈環狀四分體結構,包含約80個蛋白編碼基因。葉綠體基因組由於缺乏重組,而常被認為是連鎖的單一基因座;然而,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葉綠體基因組中不同區域以及不同編碼基因具有不同的核酸替代速率,經受不同的自然選擇壓力。目前對葉綠體單基因或不同功能組基因的進化研究較少。此外,傳統基於葉綠體基因組的系統基因組學研究,通常將葉綠體基因組直接串聯起來進行系統樹構建,因此,單基因遺傳變異導致的系統發育不一致性常被忽略。
  • 《伊洛納elona》「基因重組」系統詳解
    基因重組是在《伊洛納elona》最新的更新中推出的功能,該功能可不僅僅是為變異人準備的哦,它適合於所有的冒險者,下面來看看該功能的詳細解析吧。 首先要找到基因合成的科學家,他名為生化學者『伊克羅』,位於卡普爾港左下角的房間裡。與之對話會出現基因重組、資質互換和隊伍配置三個子選項,本次為小夥伴們介紹的是基因重組系統。
  • 酵母和小鼠的細胞的基因組不含有任何真正的loxP位點
    loxP位點的重組由cre基因編碼蛋白催化,Cre蛋白是-一個含343個胺基酸的I型重組酶。每個loxP位點都含有2個不完全相同的Cre結合域。每個Cre結合域都是由-個13bp的重複序列和它旁側的4bp間隔序列組成。
  • 植物所發現植物細胞器基因組新的演化模式
    ,在高等植物中有不同的遺傳特徵,相較於動態複雜的線粒體基因組,質體基因組的結構和序列更保守。該研究對苔蘚、石松、蕨類和種子植物中控制細胞器DNA複製、重組和修復系統的核基因進行比較分析,發現質體靶向的基因有不同程度的減少甚至丟失;而作用於質體和線粒體的雙靶向基因數目與序列均保守並正常轉錄。
  • 光敏蛋白施援手,科學家可定時定點重組基因
    在Cre-loxP重組酶中,loxP序列有34個鹼基對,由兩端回文的各13個鹼基對和中間8個非對稱鹼基對組成。而Cre重組酶能夠對loxP序列進行特異性識別,因此Cre-loxP重組酶被譽為基因編輯神器,可以對特異位點的基因進行包括敲除、插入、翻轉和易位等定向改造。Cre-loxP重組酶系統雖然好用,但是問題來了。
  • 光敏蛋白施援手,科學家可定時定點重組基因
    在Cre-loxP重組酶中,loxP序列有34個鹼基對,由兩端回文的各13個鹼基對和中間8個非對稱鹼基對組成。而Cre重組酶能夠對loxP序列進行特異性識別,因此Cre-loxP重組酶被譽為基因編輯神器,可以對特異位點的基因進行包括敲除、插入、翻轉和易位等定向改造。Cre-loxP重組酶系統雖然好用,但是問題來了。
  • 系統發育基因組學 讓跳蚤認祖歸宗
    12月25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與英國科研團隊合作,通過對開源組學數據的挖掘和深入系統發育基因組學分析,揭示跳蚤是一類特化的蠍蛉,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古昆蟲學》。 跳蚤屬於節肢動物門、昆蟲綱,是一類體型側扁,外形高度特化,並嚴格以吸血為生的全變態昆蟲。跳蚤體型很小,通常體長1—3毫米。它是外寄生昆蟲,吸食哺乳動物(包括人類)和鳥類的血液。
  • 基因重組讓植物能「吃肉」
    維納斯捕蠅草重組了自身現有基因,從而可以食肉。圖片來源:PASCAL GOETGHELUCK  植物是如何進化出肉食性的?在1960年上映的一部美國恐怖電影——《恐怖小店》裡,只需要一滴人血。但在現實生活中,卻沒有這麼簡單。
  • 日本科學家團隊利用水稻稻瘟菌開發了同源重組基因編輯系統
    日本科學家團隊利用水稻稻瘟菌開發了同源重組基因編輯系統 微信公眾號「中國農業轉基因管理」 2019-07-02 17:57
  • 基因重組讓植物也能吃肉
    維納斯捕蠅草重組了自身現有基因,使其可以食肉。圖片來源:PASCAL GOETGHELUCK/MINDEN PICTURES植物是如何進化出肉食性的?在1960年上映的一部美國恐怖電影——《恐怖小店》裡,只需要一滴人血。但在現實生活中,卻沒有這麼簡單。
  • 進化-系統發育基因組學(Phylogenomics)
    構建高置信度的系統發育關係不僅是生物分類的基礎,也是闡明物種起源、擴散、進化、揭示物種形成機制的前提。由於技術條件的限制,早期的分子系統發育學研究常常基於單個或少量基因。但考慮受到譜系不完全分選(Incomplete lineage sorting)、旁系同源基因(Paralog)、飽和替換(Substitution saturation)、生物雜交(Hybridization)等因素的影響,基於單個基因構建的系統發育樹有時並不能真實反映生物的進化歷史。此外,對於一些難以解析的進化節點,少量基因的分析也難以提供足夠的信息。
  • 基因日籤【20210207】適合於實驗系統的重組途徑(內含第15章同源重組與位點專一性重組小結)
    DNA的雙鏈斷裂會引發重組。斷裂點先擴大為一個含單鏈末端的缺口,然後,游離單鏈末端與等位基因序列形成異源雙鏈體。校正事件可發生在異源雙鏈體DNA錯配的位點。發生斷裂的DNA實際上摻入了它所入侵的染色體序列,因此起始DNA被稱為受體。重組熱點是指雙鏈斷裂起始的位點。基因轉換的頻率梯度由一段接近游離末端的序列轉換為單鏈的可能性所決定;離斷裂位點越遠,梯度越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