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有人在私信中問:都說中醫厲害,可能連把脈都不需要只看面相就能知道這個人是屬於什麼體質的人,身體的大概的狀況也能知道個七七八八。那除了給中醫看之外,能不能通過其他的方式,比如飲茶來知道自己的體質呢?
於是小約想了許久,其實要從理論上或者說體質的顯著特徵上來看的話,也不難分辨。但如何能與茶相關聯呢?我們平常總是說什麼體質適合喝什麼茶,難道要反向來做推論嗎?要從喝過什麼茶最是舒服倒推至自己適宜飲用什麼茶?這有點太……
在中醫看來,人們的體質大體就是寒熱之分,那如何來鑑別自己是屬於寒還是熱呢?有位老中醫說過,一般體寒的人的基礎代謝不如體熱的人,自己體內產熱量少,所以即便是在夏季的時候,四肢也是冷的,且是面色相對於常人來說是偏白無血色,這類的人大部分在喝熱水時會感到舒服無比,那這類的人基本就是體寒;反之的話就是體熱。這樣看來的話,是不是就會很容易分辨呢?
那從以上得出自己的體質後,我們就要再看一看中國的茶都分哪些。大家都知道中國的茶,是以加工發酵的程度來進行區分的,有一些未經發酵的例如綠茶,那這等未經發酵的茶寒性就比較大,如果按照體質來進行區分的話,就不適合體寒的人飲用,會加深體寒之症;還有一些經過發酵且發酵程度相對來說比較深的例如紅茶,這類的茶就足夠溫和,更適宜體寒的人飲用。
其實如果這樣倒推的話,體熱之人對於茶類的選擇並不需要在意很多。更多的選擇自己喜歡的茶,比如溫和的發酵深的紅茶,比如溫寒適宜的烏龍茶,再比如是綠茶,這些都不需要太過計較。但如果自己屬於體寒的人,那麼在飲茶的時候,就要儘可能地避免飲用寒性較大的茶。
知道了自己的體質,知道了茶葉所分之類,也就不難知道自己最適合喝什麼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