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學《Adv. Funct. Mater》:可壓縮和快速響應的3D石墨烯...

2021-01-13 騰訊網

本文要點:

一種新型的納米纖維增強石墨烯氣凝膠

1

成果簡介

基於石墨烯的氣凝膠作為壓阻傳感器具有高的孔隙率,良好的可壓縮性和導電性,因此已被廣泛研究。然而,同時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能和優異的感測性能的石墨烯氣凝膠傳感器的製造仍然是一個挑戰。本文,北京化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潘凱研究員團隊在《Adv. Funct. Mater》期刊發表名為「1D/2D Nanomaterials Synergistic, Compressible, and Response Rapidly 3D Graphene Aerogel for Piezoresistive Sensor」的論文,研究設計了一種新型的納米纖維增強石墨烯氣凝膠(aPANF / GA),該凝膠具有3D互連的分層微觀結構,並在整個石墨烯網絡中進行了表面處理的PAN納米纖維作為支撐支架。

這種3D互連微孔aPANF / GA氣凝膠結合了43.50 kPa的出色壓應力和28.62 kPa -1的高壓阻靈敏度以及寬範圍(0–14 kPa)的線性靈敏度。當將aPANF / GA用作壓阻傳感器時,壓縮回彈性極佳,在3Pa下的響應時間很快,約為37 ms,並且在2600次循環後結構穩定性和感測耐久性都很好。實際上,在20%壓縮應變下,當前信號值是初始信號值的91.57%。此外,組裝好的傳感器可以以良好的靈敏度監視人體的喉嚨,腕部脈搏,手指,腕部和膝關節的實時運動。這些出色的功能使潛在的健康檢測應用成為可能。

2

圖文導讀

圖1、a)aPANF / GA的製造過程,b)aPANF / GA的輕量化,c)aPANF / GA的良好機械性能,d)aPANF / GA的導電性。

圖2、a)aPANF的SEM圖像,插圖為PAN納米纖維,

b)PAN和aPAN納米纖維的FTIR光譜,

c)GO,GA和aPANF / GA的XRD光譜

d)GO,GA和aPANF / GA的拉曼表徵,

e)GA和aPANF / GA的XPS結果,

f)aPANF / GA的C1的高解析度。

圖3、GA,PAN / GA和aPANF / GA的機械性能。

圖4、 a–c)aPANF / GA的微觀結構1-1,

d)aPANF / GA相鄰層結構和孔結構的結構圖,

e)aPANF / GA孔壁的結構圖,

f)aPANF / GA的結構圖GA大層,

g)aPANF / GA相鄰層結構和孔結構的SEM圖像,

h)aPANF / GA孔壁的SEM,

i)aPANF / GA大層的SEM圖像。

圖5、a)I-V不同壓縮應變下aPANF / GA 1-1的曲線,

b)I–t不同壓縮應變下aPANF / GA 1-1的曲線,

c)I–taPANF / GA 1-1下的曲線在不同壓力下進行裝卸。

d)在20%壓縮應變下,經過2600次循環的aPANF / GA 1–1的反覆加載/卸載測試下的I–t曲線。

e)在0-14 kPa內aPANF / GA 1-1的靈敏度,

f)在不同壓力下aPANF / GA 1-1的響應和恢復時間。

圖6、基於PANF / GA的壓阻傳感器在檢測各種人體運動中的應用。

3

小結

綜上所述,本文製備了具有3D互連的分層微觀結構的納米纖維增強石墨烯氣凝膠(aPANF / GA),該微結構具有通過整個石墨烯網絡進行表面處理的PAN納米纖維作為支撐支架。在rGO薄板之間作為支架很好地嵌入aPAN納米纖維,可提供43.54 kPa的氣凝膠出色的機械強度。此外,由於aPAN納米纖維增強的rGO片材不僅形成薄片層,而且形成相鄰的壁,因此可以保持GA氣凝膠的優異電導率,因此提供了良好的傳感性能。組裝好的傳感器可以監測人體的喉嚨,手腕脈搏,手指,手腕和膝蓋關節的實時運動,並顯示出良好的靈敏度。這些出色的性能在可穿戴設備和改善人機互動方面具有巨大的潛在應用前景。

文獻:

相關焦點

  • 北京化工大學:基於3D石墨烯氣凝膠快速響應的壓阻傳感器
    近日,北京化工大學材料學院潘凱研究員在國際權威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IF= 16.836)上發表了題為「1D/2D Nanomaterials Synergistic, Compressible, and Response Rapidly 3D Graphene
  • 北京化工大學潘凱《AFM》:新型具有3D互連的分層微觀結構的納米纖維增強石墨烯氣凝膠
    近日,北京化工大學材料學院潘凱研究員在國際權威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IF= 16.836)上發表了題為「1D/2D Nanomaterials Synergistic, Compressible, and Response Rapidly 3D Graphene Aerogel for Piezoresistive
  • Adv. Funct. Mater:電弧放電合成N摻雜石墨烯
    >合成石墨烯中的氮摻雜效率和調節摻雜劑的鍵合構型。工業規模生產的方法阻礙了石墨烯材料的廣泛應用。之前研究報導了電弧放電可用於石墨烯薄片的批量生產中,但由於其不能控制合成和雜原子摻雜,因此電弧放電並未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在這項研究中,提出了一種通過使用陽極碳填料電弧放電提高N摻雜石墨烯合成中摻雜效率的簡便方法。
  • 哈工大潘昀路教授團隊《Adv. Funct.Mater.》:可在人類汗液中檢測的柔性可再生石墨烯生物傳感器
    石墨烯由於其優異的電學性能和對分子敏感的特性被廣泛應用於生化傳感器中。石墨烯生物傳感器在個人健康,醫療檢測設備,可穿戴和植入式檢測器件等應用領域展現出巨大的潛力。圖1 石墨烯-Nafion複合薄膜生物傳感器實驗結果表明,石墨烯-Nafion生物傳感器可並實現在未稀釋的人工汗液和真實人體汗液中對
  • ​Adv. Mater.:快速/雙向/剛度可調的變形電子器件
    先前的研究,通過將可熱調諧的基於鎵的平臺與柔性/可拉伸電子設備集成在一起,實現了這種可重構電子設備。但是,在鎵的冷凍過程中引起的過冷現象阻礙了可靠、快速的雙向剛柔轉換,從而限制了這種「變形」電子產品的應用潛力。本文結合材料和電子設計策略開發了一種具有鎵平臺的轉化系統,該平臺能夠進行快速可逆的機械切換。
  • 寧波大學研究出用於印刷和染色石墨烯基電子紡織品
    穿戴式壓力傳感器對1.5 Pa的櫻桃花瓣和2.3 Pa的小雛菊花瓣立即做出響應,檢測限低。如圖3b所示,響應時間約為23 ms。石墨烯基電子紡織品具有31 ms的快速弛緩時間(圖3c),促進了對人體快速複雜運動的檢測。我們認為,織物較高的結構完整性支持了傳導通路的快速恢復。
  • 中國藥科大學Adv. Funct. Mater.:氧化石墨烯‐環R10肽納米平臺用於克服多重耐藥性
    近日,國際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影響因子16.836)在線發表中國藥科大學工學院製藥工程教研室陳維教授和德國柏林自由大學
  • 研究人員3D列印石墨烯電極,可以檢測食物中的毒素
    來自南洋理工大學、布拉格化學科技大學和沙特國王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製作了3D列印的石墨烯電極,能夠檢測食物中的真菌毒素zearalenone(又名ZEA,有毒的次生代謝物)。科學家們相信,他們的研究可以為食品安全保障的新方法鋪平道路。
  • 北化工:3D石墨烯氣凝膠,用於壓阻傳感器的1D / 2D納米材料
    ,良好的可壓縮性和導電性,因此已被廣泛研究。然而,同時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能和優異的感測性能的石墨烯氣凝膠傳感器的製造仍然是一個挑戰。本文,北京化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潘凱研究員團隊在《Adv. Funct.
  • Adv.Mater. 一種溼法加工的高性能光電電晶體-基於鈣鈦礦/摻雜石墨烯複合材料
    在眾多二維材料中,石墨烯無疑是引入注目的,其具有超高載流子遷移率和廣泛的吸收範圍,而且鈣鈦礦/石墨烯雜化光電電晶體性能上有較大突破,但其製備成本較高、製備方法複雜,這嚴重阻礙了其的應用,因此找到簡單低成本的方法製備高性能光電二級管是厄待解決的問題。另外氧化石墨烯和還原氧化石墨烯在光電探測領域有重要應用。
  • Mater:電氣可調PVDF /石墨烯 可控分子分離膜
    成果簡介 膜分離技術是一種高效、節能的處理混合化工廢水的技術,但隨之而來的環境汙染問題已成為膜技術發展的一大難題。因此,使用主動響應的智能膜是未來膜發展的新趨勢,顯示出巨大的潛力來應對這些障礙。在這裡,開發了智能電響應膜PVDF /的製備石墨烯複合膜,其中石墨烯誘導PVDF鏈的自組裝,顯示出高β相,因此具有獨特的壓電特性。膜中產生的納米通道可通過電驅動可逆地調節,從而在單個膜上產生定製的醇選擇性。該膜可用於挑戰MeOH /水混合物的脫水,從而對高水通量的MeOH分子提供> 99.5的截留率,從而實現精確的分子分離性能。
  • 可拉伸3D多孔雷射誘導石墨烯圖案上可監測威脅人體健康有毒氣體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來自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東北大學(波士頓)和中國廈門大學、河北工業大學、上海科技大學、浙江工業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並測試了一種可拉伸的可穿戴式氣體傳感器,用於環境傳感。圖片來源:Cheng Lab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可穿戴式NO2傳感器的要求包括高精度、快速響應和恢復、良好的選擇性,低功耗、小尺寸、低成本和機械堅固性。儘管已經商業化的電化學氣體傳感器表現出快速的響應、恢復速率、低成本和小功耗。可對於可穿戴式表皮氣體傳感器而言,它們不容易小型化,並且針對健康有關的超低濃度下性能較差。
  • 利用石墨烯實現靈敏快速中紅外光電探測的新思路
    Koppens教授和希臘約阿尼納大學Elefterios Lidorikis教授(共同通訊作者)等合作通過將等離激元天線與h-BN中的雙曲聲子-極化激元有效耦合,將中紅外光高度集中到石墨烯pn結中,克服了所有這些挑戰。通過器件的幾何形狀來平衡石墨烯中吸收、導電和導熱之間的相互作用。
  • ...Rev.和Adv. Mater.發文介紹石墨烯化學氣相沉積製備方法
    「製備決定未來」,石墨烯的化學氣相沉積(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製備方法自2009年被發明以來,已經取得了長足進展,是目前低成本製備大面積高品質石墨烯薄膜的最有效方法,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和可放大性。然而,CVD石墨烯薄膜在製備的過程中會產生缺陷、晶界和褶皺,製備和轉移的過程也會造成表面汙染與破損,因此限制了其進一步應用。
  • 國外研發基於石墨烯的電化學傳感器,可快速檢測食物中的過敏原和毒素
    6月11日消息,美國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基於石墨烯的電化學傳感器,能夠比標準的實驗室測試更快地檢測食物中的組胺(過敏原)和毒素。研究小組使用氣溶膠噴射印刷技術製造了這種傳感器,通過軟體控制按需更改圖案幾何形狀的能力允許快速製作原型並有效優化傳感器布局。
  • Adv Funct Mater:可注射幹細胞微巢促進骨再生
    但是,直接注射幹細胞時,其細胞膜在組織內剪切力下存在被破壞的危險,以及有局部保留性差、貼附性差和缺少三維微環境支持等問題,使得注射的幹細胞存活率低、組織再生效能低。因此,在不影響微創治療的同時,給注射的幹細胞提供適宜的微環境載體可以保持幹細胞活性和分化潛能,從而拓展幹細胞在組織修復中的應用。
  • Adv. Funct. Mater. : 高效N-WO3/Ce2S3柔性複合材料光催化劑的構築
    ,如易於安裝在不同形狀的反應器中、大的反應位點區域、快速的反應動力學(在對流下可以顯著提高催化劑上目標反應物的質量傳遞)以及光催化劑易於回收。XPS光譜;d) N-WO3/Ce2S3NBs的高解析度Ce 3d和S 2p XPS光譜。
  • ...基於垂直排列石墨烯結構的具有高導熱係數低壓縮模量的熱界面材料
    高效的熱管理技術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其中一種有效的方法就是在發熱源和散熱器之間填充一層熱界面材料。性能優異的熱界面材料需要同時具有高的導熱係數和良好的可壓縮性,但是這兩個特徵很難同時滿足。比如大多數金屬具有高的導熱係數(70Wm-1K-1–400Wm-1K-1),但是其壓縮模量也很高(70GPa–120GPa),難以填充發熱晶片和熱沉之間的縫隙;而矽膠雖然具有很低的壓縮模量(0.3MPa–2MPa),但是其導熱係數只有0.1W m-1K-1–0.3W m-1K-1,難以滿足熱界面材料對縱向熱傳導的需求。在矽膠中加入高導熱的填料雖然可以提高導熱係數,但同時也提高了壓縮模量。
  • 北方地區全國性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和天津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和天津大學相同之處,就在於兩所高校都是化工「大家」,在國內化工領域都有著極強的影響力。不同點就在於天津大學不僅僅圍繞化工設置專業,而且還涉及建築、機械等多個方向。從學校規模上來講,天津大學絕對領先北京化工大學,當然在學科廣度和涉及領域方面來看,天津大學也是明顯佔優。
  • 氧化石墨烯可快速清除水中放射性物質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月8日報導,美國萊斯大學和俄羅斯莫斯科國立羅蒙諾索夫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氧化石墨烯具有非凡的吸附能力,能夠快速除去汙染水體中的放射性物質。 科學家確定,原子厚度的氧化石墨烯薄片能快速地吸附在天然和人造的放射性核素上,並凝結成固體。這種薄片能夠溶於液體之中,也能輕易地大批量生產。氧化石墨烯會在導入模擬核廢物的數分鐘內凝固,迅速聚集最致命的毒素廢物,這一過程也將跨越多個pH值。 在此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主要致力於去除錒系元素和鑭系元素等放射性同位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