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近,看看空空如也的錢包,在這苦澀的寒冬,想來一杯熱巧克力再用力憋回熱淚。
說到熱巧克力,就想到一個很有趣的歷史。
你能想到嗎?現在你去趟超市或者走下樓便利店就能買到的巧克力,居然一度身價昂貴,配方更是列為國家機密!
巧克力chocolate,原產地是中南美洲,祖宗是"xocolatl",意為"苦水"。其主要原料為可可豆,產自赤道南北緯18度以內的狹長地帶。
是的,可可豆是可可樹的果實,可可樹只生長在潮溼溫暖的。巧克力很苦,而且最初是以液體現世的。
Long,long ago,還沒被哥倫布發現的美洲大陸上的印第安土著們就已經吃上了巧克力。
但那時候不是我們現在見到的巧克力plus,而是一種可可豆碾碎的粉末混合香草、胡椒和樹汁兌上水,攪拌後加入玉米粉的糊狀物,味道苦澀,一點也不甜美,卻異常吸引人。
不過當時這種濃稠的飲料就得到了墨西哥國王的青睞,常常用來賞賜給功臣。
1492年,美洲作為新大陸被發現,一大幫人跑來了美洲吃吃喝喝。
1519年有個叫做埃爾南‧科爾特斯的西班牙探險家也來了這裡,還發現了可可豆的商機:100個可可豆就能換一個奴隸!
1520年他給西班牙國王查爾斯五世(Charles Quint)寫了一封信專門說了這個事情,「可可豆有些像杏仁。當地居民將它作為貨幣使用,還能製成飲品,味道很特別。」
那西班牙皇室也很好奇啊,這到底啥東西還能做上貨幣了?光說不練假把式,1528年,科爾特斯就把可可豆帶回了西班牙。
不過,大家口味不同,西班牙人喜歡甜甜的,就在飲料裡加入了蔗糖、蜂蜜、柑橘花水等做成了熱飲,於是巧克力誕生了,大家都超愛這個零食。
巧克力開始批量生產,還很快發展成為西班牙的新興食品工業。歐洲其他國家也好想吃好想有財大家發,紛紛來打探消息。
但是發財的西班牙人開始警惕起來:誰也不能偷走咱的製作秘方。
一下子巧克力的配方就被西班牙列入國家機密,這樣一來也成了歐洲各國經濟間諜的重要目標。
直到17世紀初,義大利竊取了生產秘方才打破了西班牙對巧克力生產的壟斷地位。此後又是英國、瑞士、德國、日本都偷到了秘方,各國爭搶著做「巧克力大國」,打得一片火熱。
最後是瑞士厲害一丟丟,上世紀八十年代,向一百多個國家銷售巧克力28萬噸,成為世界最大的巧克力輸出國。
為了守住擂主地位,瑞士以法律明文規定,凡出賣經濟情報(包括巧克力生產技術)就是洩露國家絕對機密,要以叛國罪論處。
這期間巧克力的形態也在進化,從不便攜帶的液體製作成固體,吃眾也遍布全球了。
真是明天就像是盒子裡的巧克力糖,什麼滋味,充滿想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