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檢測:個性化用藥,再也不怕吃錯藥了

2020-12-08 騰訊網

個性化用藥意義

個性化用藥,一直以來都是國家衛生部、各級醫院大力倡導的治療模式。藥物基因組學,是研究基因組或基因變異對藥物的吸收、代謝、療效及不良反應的影響及其機制,從而指導新藥開發和合理用藥的一門新學科。因此,檢測藥物基因是個性化用藥至關重要的一環。

世界上,不可能一雙鞋子適合所有人;一種藥物,也不可能適用於某種疾病的所有病人(不同基因型患者)

個體化用藥 可防毒副作用

01

通過檢測某些特定基因型,首先可以避免某些藥物致死致殘的嚴重不良反應。以治療兒童癲癇的藥物卡馬西平為例,攜帶人白細胞抗原HLA-B*1502等位基因的癲癇患者使用該藥時容易發生重型大皰型多形紅斑等嚴重皮膚不良反應,甚至可危及生命。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在卡馬西平說明書中增加了警告,建議用藥前進行基因測定。研究顯示,中國人群中攜帶HLA-B*1502等位基因的人群比例為4%~22%。因此,患者在開始使用卡馬西平治療之前應進行基因檢測,若檢測結果呈陽性,則不宜使用卡馬西平。

為避免這類藥物毒副作用,在原有醫囑處方監測與警示功能的基礎上,嵌入了處方個體化用藥自動監測與警示功能,患兒疾病診斷及藥物治療與其基因信息密切關聯。當醫生為患兒處方某一特殊藥物時,醫療信息系統將根據藥物基因檢測要求,自動分析有關檢測信息。同時,若兒童患有特定遺傳性疾病,信息系統中將自動屏蔽某些不宜使用的藥物,同時顯示提示信息,提醒臨床醫生治療中給予特殊考慮。

▲示意圖

02

個體化醫學 可實現精準選藥

以往臨床各病種所採取的標準化治療方案的有效率為50%~85%,因此有相當一部分患者因個體差異而難以獲得較好的療效。如:β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是治療哮喘的一線用藥,該類藥物的療效差異就與人體ADRB2基因多態性相關。研究證實,β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用於Gly16基因純合子哮喘患兒的療效較好,用於Arg16基因純合子哮喘患兒的療效則較差。而選擇性的抗膽鹼藥噻託溴銨則相反,Gly16基因純合子哮喘患兒,對於噻託溴銨治療的應答較差,應答率僅為25%左右;而Arg16基因純合子哮喘患兒對於噻託溴銨治療的應答較好,應答率高達60%左右。所以對於基因檢測結果為Arg16基因純合子的哮喘患兒,單用β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療效不理想,可換用噻託溴銨。

再以治療胃潰瘍和胃炎的代表藥物奧美拉唑為例,在中國人群中有3%的人是代謝酶CYP2C19超快代謝型,有35%的人是代謝酶CYP2C19快代謝型,對於這些患者使用標準劑量的奧美拉唑治療並不理想,需要增加藥物劑量。臨床實踐證實,根據基因檢測結果調整奧美拉唑的劑量後,這些患者通常兩周即可治癒。

▲示意圖

個體化醫學 擴展臨床治療思路

03

目前孕婦需補充葉酸已經被普遍接受,然而對我國女性行基因篩查發現,有兩個基因MTHFR 677和MTHFR1298與孕婦機體的葉酸利用能力密切相關。當這些基因發生突變時,孕婦補充的葉酸無法轉化為活性代謝產物5-甲基四氫葉酸被利用。調查顯示,約30%的中國孕婦由於基因完全突變,服用葉酸無效;約40%的中國孕婦基因突變較輕,葉酸利用率僅為60%,服用葉酸效果不理想;僅有約30%的中國孕婦基因正常,其機體可以正常利用葉酸。葉酸無法被有效利用,不僅影響嬰兒智力發育,還是孕產婦抑鬱症和兒童自閉症的高危因素。當基因突變的影響被明確解釋後,孕婦就可以通過直接補充葉酸的活性代謝產物5-甲基四氫葉酸,越過基因缺陷,達到促進嬰兒智力發育、減少孕產婦抑鬱症和兒童自閉症的治療目的。

另一種名叫PAI-1的基因也是在孕婦中很重要的。人們發現存在PAI-1基因突變的孕婦,發生反覆流產的風險,以及體外受精不著床的風險,是未突變者的44~55倍。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研究發現,該基因突變影響了孕婦胚胎血供並最終引發習慣性流產。於是,一種新的通過抗凝治療促進局部血運的治療思路呼之欲出:通過在妊娠頭三個月,使用阿司匹林或肝素治療這一基因突變所致的習慣性流產,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

總之,在為患者選擇藥物和調整藥量的過程中,基因檢測可以幫助臨床藥師和醫生做到真實而有效的個體化治療。

- END -

了解更多基因檢測知識

相關焦點

  • 個性化給藥!基因晶片了解一下
    如今,以藥物基因組學理論和基因檢測為基礎的「個體化藥物治療」可以實現量體裁衣式的個體化給藥,它可以幫助醫生解決患者的用藥問題。1.介紹基因晶片,是把大量已知序列探針集成在同一個基片(如玻片、膜)上,經過標記的若干靶核苷酸序列與晶片特定位點上的探針雜交,通過檢測雜交信號,對生物細胞或組織中大量的基因信息進行分析。
  • ...疑惑:靶向藥這麼好,為什麼醫生說我不能用?——靶向用藥基因檢測
    【肺癌】佳學基因肺癌指導基因解碼 佳學基因導讀:對於肺癌患者,肺癌靶向治療相比於化療毒副作用小,有較高的選擇性和安全性,能夠最大程度延長患者的生存期,是一種高效的腫瘤治療方法。但是,不是所有肺癌患者都可以服用靶向藥,哪些人適合服用靶向藥進行治療呢?
  • 火石研究院 | 基因晶片-個體化用藥
    如今,以藥物基因組學理論和基因檢測為基礎的「個體化藥物治療」可以實現量體裁衣式的個體化給藥,它可以幫助醫生解決患者的用藥問題。 心血管疾病個性化用藥領域心血管系統疾病主要包括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腦卒中等,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和導致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國內心血管患病率處於持續上升階段,現患人數2.9億,且由於心血管病導致的死亡率一直高居不下。目前臨床上常規使用的抗凝藥、抗血小板藥、降脂藥、血管擴張藥等普遍存在個體差異。
  • 為什麼吃靶向藥之前需要做8000元的基因檢測?不做行不行?
    唐女士體檢的時候被查出患有乳腺癌,她聽朋友說可以吃曲妥珠單抗(郝賽汀)治療,但是醫生卻建議她先去做一個靶向藥基因檢測,唐女士查到基因檢測費用將近8000塊,心裡嚇了一大跳,本來靶向藥就這麼貴了,為什麼還要花大價錢去做基因檢測呢? 基因檢測怎麼做?
  • 腫瘤用藥基因檢測納入醫保 千億市場放量第一步
    國慶前還傳出消息,腫瘤用藥基因檢測項目已進入北京醫保,這正是提升醫保資金使用效率的重要舉措。北京在6月份醫耗聯動後,已經將腫瘤用藥基因檢測項目納入到北京醫保報銷範圍中,報銷比例高達90%。腫瘤用藥基因檢測為廣大癌症患者減低質量費用,同時有效利用醫保資金。「基因檢測也不是萬能的。但總的來說,可以大大提高很多患者的用藥效率。」
  • 濫用靶向藥|基因檢測_網易財經
    靶向藥物可能是「神藥」,又可能是徒耗金錢的無效藥,乃至變成「毒藥」——尤其當商業的利益,或者技術的無知凌駕於醫療的道德操守上時。「我就奇怪了,怎麼一個基因突變檢測為陽性的肺癌患者,吃靶向藥沒有效果呢?」
  • 人如何知道腸癌精準治療、科學用藥?MSI/MMR基因檢測告訴你
    確診為晚期結直腸癌後,首先要區分患者病情及身體狀況水平,經過一系列檢查後,患者可分為:適宜高強度治療和不適宜高強度治療的兩類,然後再選擇不同的用藥方案。 另外,基因檢測已被NCCN指南列入為一線治療前的步驟。
  • 九個易犯用藥錯誤:幾種藥一起吃
    這是因為,很多藥名確實太相似了。「藥店往往按藥名排序擺放藥品,這也給拿錯藥埋下隱患。」美國加州藥學基金會執行長麥可·內格雷特提醒,患者買藥時一定要核對一下該藥是否治自己的病。  「國家用藥錯誤報告項目」統計顯示,將近1/4錯誤用藥因搞混藥名所致。例如,治療抑鬱症的帕羅西汀與抗血栓藥氯吡格雷、抗癌藥紫杉醇,在英文發音上非常相似。「藥品的中文名也存在類似的問題。」
  • 媽媽,我再也聽不見了!淚奔……兒童安全用藥,請爸媽們牢記
    但著急說不出來伊然健康基因檢測機構是我把媽媽氣哭了但媽媽卻跟我說對不起...央視播出過這樣一則廣告,作為孩子的媽媽我看得心裡非常不是滋味,我想看過這則短片的你也會心碎不已。兒童用藥,千萬不能盲目,一定要找醫生多諮詢,遵醫囑用藥。伊然健康兒童安全用藥基因檢測2.這些藥物服用不當會造成兒童健康!鏈黴素、卡那黴素、慶大黴素、潔黴素、紅黴素等這些抗生素具有耳毒性,有可能損害兒童的聽神經,引起耳聾,寶寶用了可能會像視頻裡的孩子一樣,造成永久性的聽力喪失!
  • 童春容主任:血液腫瘤的治療將越來越個性化
    以血液腫瘤為例,治療路線和方案應該隨著患者的年齡、臟器功能、性格、經濟狀況等有所調整;還可以用實驗室檢測指標指導的個性化治療。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實施個性化治療。 2.檢測體內藥物濃度,進行劑量調整 即用藥劑量相同,不同的個體間藥物濃度可存在很大的差異,由於影響體內藥物濃度的因素很多,目前除了根據肝腎功能來調節一些從肝腎代謝排洩的藥物劑量外,對一些需要長期使用的、血藥濃度與療效和毒副作用關係大的,可以在用藥後監測血液藥物濃度調整藥物劑量,從而維持藥物濃度在安全有效水平
  • 防癌基因檢測助我們躲過癌症的襲擊
    基因檢測是靶向藥治療的基礎和前提 一般癌症患者開始治療之前,醫生都會建議患者去做「基因檢測」。基因檢測可以幫助醫生定位患者腫瘤的突變基因,為個性化醫療和精準用藥提供必要的信息,提高治療效果。基因檢測就是鎖定目標的利器,通過對突變類型的分析,可以確定是否存在可供精確打擊的靶位點。
  • 五蜈蚣標丸:感冒咳嗽別亂用藥,吃錯危害大
    五蜈蚣標丸:感冒咳嗽別亂用藥,吃錯危害大 時間: 2019-04-23 17:40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很多人感冒咳嗽了,首先反應是吃點感冒藥、阿奇黴素、頭孢等抗生類藥品,但醫生建議,感冒千萬別亂用藥,阿莫西林、頭孢等藥品只能對抗一部分病菌,對病毒、病菌引發的炎症卻無能為力。亂用藥可能會摧毀人體內大量有益菌,導致體內正常菌群紊亂;另外亂用藥也會使得病菌的耐藥性增加。  是藥三分毒,不合理用藥還會產生一些不良反應。
  • 一次近萬元的基因檢測,有什麼用?為什麼醫生都建議癌症患者做?
    核心提示:唐女士體檢的時候被查出患有乳腺癌,她挺朋友說可以吃曲妥珠單抗(郝賽汀)治療,但是醫生卻建議她先去做一個靶向藥基因檢測,唐女士查到基因檢測費用將近8000塊,心裡嚇了一大跳,本來靶向藥就這麼貴了,為什麼 唐女士體檢的時候被查出患有乳腺癌,她聽朋友說可以吃曲妥珠單抗(郝賽汀)治療,但是醫生卻建議她先去做一個靶向藥基因檢測
  • 基因檢測+靶向治療,對抗這種曾經無藥可治的癌症
    中國專家共識、美國國立綜合癌症網絡(NCCN)指南等均推薦對GIST進行基因檢測,主要為c-Kit、PDGFRA這兩種基因。與之相對應的是,檢測結果為陽性者可使用替尼類藥物治療。伊馬替尼等一、二線治療失敗後,依舊有三線藥物可選。
  • 抗生素≠消炎藥,你要小心吃錯了藥!
    剛剛說到了慢性前列腺炎的用藥問題,就有網友提出了疑問:明明是炎症為何不用消炎藥,偏偏要吃抗生素?因此,有必須進一步說明一下了:慢性前列腺炎為什麼要吃抗生素?1、雖然慢性前列腺炎中,只有5%可檢測出明確的細菌感染,但使用抗生素治療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屬於經驗性用藥。這是因為,多數學者認為某些常規培訓陰性的病原體,也可導致前列腺炎的發生。2、細菌、真菌、病毒感染,以及過敏、外傷等原因都可引起炎症。
  • 沒有基因突變也能吃靶向藥?不是謠言!這類靶向藥物不用基因檢測
    靶向藥是治療腫瘤的一個裡程碑。自從2003年問世以來,靶向藥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大多數患者及家屬都知道,服用靶向藥之前需要行基因檢測,如果有突變就可以吃靶向藥。但很多人都不知道,有一種「廣譜靶向藥」無需行基因檢測。
  • 2018腫瘤基因檢測市場研究報告丨鯨準研究院
    主要產品或服務: 1.根據癌種、基因型等提供30餘種基因檢測服務,如520基因大Panel檢測、遺傳性腫瘤易感基因檢測、肺癌相關168基因檢測、腸癌、淋巴瘤等專業基因檢測等。 市場推廣: 1.服務網絡覆蓋近400家醫院,根據醫院體量、腫瘤疾病診療量確定市場推廣重點; 2.推廣腫瘤用藥指導服務的同時,附贈患者預後監測服務,獲得持續的樣本追蹤數據,用於技術研發; 3.與阿斯利康等腫瘤靶向藥生產企業合作,推廣藥品伴隨診斷服務。
  • 晚期結腸癌患者基因檢測率僅二成,盲吃靶向藥貽誤治療且浪費
    在許多癌症患者的靶向治療前,必經的一個步驟就是基因檢測。1月8日,國內首個結直腸癌患者指南發布,參與指南撰寫的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結直腸科副主任陳功針對患者疑慮的靶向治療基因檢測等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解答。「以前RAS基因檢測率在晚期結直腸癌患者中僅為20%左右。」
  • 如何吃對藥吃好藥從今有了「藥方」
    來源:法治日報「中國家庭安全用藥計劃」保障用戶用藥安全如何吃對藥吃好藥從今有了「藥方」與健康有關的一切,正在成為經歷了新冠肺炎疫情的人們最關注的話題之一。在9月16日舉行的中國家庭安全用藥計劃啟動儀式上,王立祥說,新增的「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釋放出重大信號:「原來我們是『三個面向』,這次提出了第四個『面向』,更加明確了在『健康中國』大戰略下,我們這些從事醫藥行業的人該有的方向和目標。」讓百姓在生病時吃對藥,吃好藥,安全又便捷,正是一個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 基因檢測沒有突變吃靶向藥一定沒效嗎?有一小部分人可能獲益
    既然是打靶,必然要有靶點才行,所以靶向藥物使用前常規要進行基因檢測,如果基因檢測沒有相應的敏感基因突變,通常不建議一線使用靶向藥。就拿最常見的肺癌來說,亞裔肺腺癌,不抽菸女性,EGFR突變率高達50-60%,幾乎有一半的肺腺癌患者有機會使用針對EGFR的靶向藥。只要有EGFR基因突變可以使用TKI類靶向藥物一代的易瑞沙、特羅凱或凱美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