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章魚得到靈感製作的仿生機器人手臂,可抓取活螃蟹

2020-12-05 老王來話聊

操控物體是機器人領域最困難的挑戰之一,因此研究人員已經製造了一種先進的軟機械臂,無論在形式還是功能上都與章魚的觸手非常相似。實現的靈活性是軟機器人領域值得注意的進步。

機器人世界充滿了令人著迷的想法,這些想法可能會讓我們生活的世界變得更加便利,儘管它對那些即將被機器人取代的人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提出了合理的擔憂。

與此同時,研究人員正在探索各種方法,從大自然中獲取靈感,使機器人手臂變得更好。

哈佛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已經成功地製造出了一個精巧的機器人,它可以模仿章魚的觸鬚、打開罐子的能力,以及用來誘捕獵物和抵禦攻擊者的強大抓手。

它是real deal的簡化版,但同樣能夠相對輕鬆地處理不同大小和形狀的各種對象。手臂有一個錐形的設計和兩排吸盤,幫助它抓住一個物體,不管它的質地如何。

到目前為止,人們的嘗試僅限於模仿吸力。

然而,它也能向內彎曲,就像章魚的手臂一樣。研究人員希望將這兩種特性結合到一個設備中,以達到之前需要多個手臂才能達到的靈巧程度。

為此,他們使用了兩個閥門,一個用於彎曲手臂施加壓力,另一個用於連接真空仿生吸盤。通過這種方式,費斯託觸鬚抓取器可以附著、纏繞、釋放各種物體,也可以擠進小空間來抓取東西。

費斯託觸手抓取器的研發人員之一謝哲新解釋說,使用咖啡杯、試管、雞蛋和活螃蟹等進行的測試都很成功。

總的來說,這是軟機器人技術向前邁出的重要一步,而軟機器人技術正是NASA希望用來探索其他世界的技術。

相關焦點

  • 讓人有點毛骨悚然的機器手臂——章魚觸手!
    以自然為靈感創造仿生機器人的德國 Festo 公司,在斯圖加特舉行的漢諾瓦預熱新聞發布會上,發布了他們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合作的成果 OctopusGripper——章魚觸手首次與世人見面,這不僅為 Festo 仿生動物王國填加了新的成員,也是 Festo 仿生學習網絡第一次與亞洲高校合作的研究成果。
  • 仿生軟體機器人「章魚爪」
    由於機器人具備強大的機械性能,因此常被用來執行不同任務。其中的仿生機器人,在家庭陪伴和環境監測方面都具有廣闊發展前景。據外媒「奇思摩多」網站3月30日報導,中德兩國科研人員聯合研發出一款形似章魚觸手的仿生軟體機器人。
  • 當章魚觸手機器人來敲門
    比如章魚、烏賊等頭足類動物,以及毛毛蟲、海星、蚯蚓等軟體動物,它們全身沒有一處硬質剛性骨骼支撐,卻依然能夠通過改變身體形狀完成令人稱奇的複雜柔性運動(伸縮、彎曲和扭轉等)。這些軟體生物可能跟你心目中萌萌的大白(來自《超級陸戰隊》)相去甚遠,但事實是,這些軟體生物的「柔性」的確成為了現代機器人設計的靈感之源。
  • 機器人產業新突破:輕鬆抓取光滑物體的「章魚觸手」華麗現世
    一款靈活的機器人觸手已經問世——它有望在工廠和人們的家中發揮重要的作用。這種機器人觸手能夠「輕鬆優雅」地抓取光滑物體,或將物體遞到你手中。這款機器人名為「章魚觸手」(Octopus Gripper),由在製造仿生機器人領域經驗頗豐的德國公司Festo研發。
  • 北航研製成功仿生軟體機器人 形似章魚觸手
    &nbsp&nbsp&nbsp&nbsp北航研製成功仿生軟體機器人 形似章魚觸手&nbsp&nbsp&nbsp&nbsp發布時間:2017-03-30 19:24來源:新華社作者
  • 這家德國公司的仿生黑科技太逆天了,即將顛覆整個自然!
    而這家公司的拿手絕活是——以大自然為靈感設計各種仿生動物機器人。 OctopusGripper章魚觸手是一個機器人手臂,靈感來自於章魚。這隻觸手和章魚一樣附有吸盤,整體採用可氣動驅動的柔軟矽膠結構。得益於其柔軟的材料和特殊的抓取方式,章魚觸手對於不同大小、形狀的物體都能更溫和安全的進行抓取。
  • 這款最新的仿章魚觸手機器人,能輕鬆抓住雞蛋、大型健身球甚至活...
    該研究根據生物章魚觸手具有不同錐度的特點,通過數據統計,仿生設計並製造了集「纏繞+吸附」於一體的章魚觸手(Tentacle Bot),實現了對不同大小、材質,以及狹窄空間環境下物體的有效抓持。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為該研究的第一單位、第一通訊單位。該研究涉及到包括生物、機器人、力學等多個研究領域交叉。北航機械學院的博士生謝哲新、哈佛大學博士生August Domel為該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 義大利研發仿生機器人章魚 結合仿生學只運用了很少的計算力
    感謝奧創智能網的投遞今天的大多數機器人能在高度結構化的環境中運作良好,像工廠組裝線。
  • 走進章魚機器人:這條「八爪魚」指引著軟體機器人的未來
    我們僱傭了一位海洋生物學家來測量章魚爪,能根據此製作計算機模型,以此來指導我們的實驗。接著,我們開始試驗軟體發動機,來模仿動物肌肉。要打造章魚肌肉,主要有四個方法。方法之一,便是使用一種叫做「電子動力聚合物(EAP)的物質來打造人造肌肉,這種物質一層軟性材料,上下各有一個電極。當接上電流,EAP就變成了電容器,兩個電極便收緊,將中間的軟性材料擠到兩邊。
  • 「蛇型」機械抓取器誕生,可抓取比自身重220倍的物體
    近日,雪梨新南威爾斯大學的團隊研發了一種柔軟的織物機械抓取器,它可以像象鼻一樣抓取和釋放物體而不會將其損壞。機械抓取器是一種仿生工具,它的外形酷似一條蛇,設計靈感來自於研究人員對自然界中諸如大象、蟒蛇、章魚等動物肢體行為的觀察。
  • 逆天的仿生科技,機器人界的動物世界!
    它是一家來自德國的專門生產黑科技的自動化公司:Festo 這家公司的獨門絕活是:以大自然為靈感,設計生產各種仿生動物機器人,並且異常逼真!它發布的仿生機器人涉及海豚、袋鼠、螞蟻、海鷗、水母、企鵝、蝴蝶等,每一隻都模仿的惟妙惟肖,美到驚豔。
  • 北航研製成功仿生軟體機器人
    新華社北京3月30日電(記者李江濤)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國外一家公司近日合作研製成功軟體章魚觸手機器人,未來將應用於工業、醫療、康復、服務等領域。  此次由北航智能技術與裝備研究中心軟體機器人實驗室與國外合作研製的仿生機器人樣機是一款軟體章魚觸手機器人。
  • 仿生章魚機器人研製成功 小爪萌萌噠
    章魚基本上都是沒有硬骨架,它只有軟軟但是卻異常強健的肌肉。不少設計師都會將章魚的生理結構應用到自己設計的機器人身上,比如說 Festo 所設計的這個機器人。章魚也被認為是無脊椎動物中的智力最高者,看起來,這個機器人也非常的「聰明」。
  • 科學家從章魚吸盤獲得靈感開發新型生物組織片抓取器
    科學家從章魚吸盤獲得靈感開發新型生物組織片抓取器2020-10-20 11:21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zhaoyongyu1這就是一種以章魚為靈感的新型抓取器的設計所在。 目前,如果有人試圖用鑷子等設備將生物組織片從培養基中取出,那麼脆弱的組織片很可能會被撕裂或不可逆地摺疊在一起。
  • 世界最先進的機械手臂有哪些?神奇之初在這裡!
    美國的巴雷特技術公司開發出的機械手臂。它有類似於腱的作用的導線,能在任何位置抓取5公斤重的物體。這隻手共有7個無齒輪關節,由無刷發動機驅動。它可以拋球,也可以做清掃工作,可幫助人進出浴室、開門和準備一日三餐。
  • 福祉科普|柔性抓取機器人
    柔性抓取機器人可以說是現代機器人產業中的一股"泥石流",和目前機器人最常用的剛性結構不同的是:其具有較多的自由度且結構簡單,不僅需要保證靈活性和柔韌性,還要在不傷害物品的前提下進行抓取。哈佛大學研發的超軟納米纖維機器人抓手,可抓取水下軟體生物,例如水母。又為我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 她得到一雙英雄手臂,變成了現實版阿麗塔,一切源於仿生技術
    文/后羿只要有仿生技術,給你一雙機械臂,你就是鋼鐵俠、蜘蛛俠、戰鬥天使阿麗塔。熱播電影《阿麗塔:戰鬥天使》中阿麗塔最吸引人的是什麼?除了那雙波光粼粼的大眼睛,就是一雙酷炫之極的機械手臂了。後來,隨著假肢製作技術的發展,比小蒂莉兒童時期的手臂先進好多的「機械臂」也出現了,但高昂的費用讓這個可愛的女孩望而卻步。2016年,蒂莉通過一個公益組織的活動,接觸到了機器人企業Open Bionics公司(意思是「開啟仿生學」),才邁開了成為現實版「阿麗塔」的第一步。
  • 美國哈佛大學:新型"章魚機器人"實現全軟體結構
    一個研究團隊日前在英國《自然》雜誌上發表報告說,他們利用3D列印技術製作出一個完全軟體結構的自驅動機器人。如果發展成熟,這類軟體機器人可執行許多傳統機器人無法完成的任務。  傳統機器人主要由金屬等硬質材料製成,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們的靈活性,尤其是在狹窄空間作業的能力。
  • 上海交大研製六足仿生機器人「六爪章魚」用於核電救災
    「六爪章魚」使命重大「六爪章魚」可不僅僅是外形引人注目,由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學院重裝所研製的這種救援機器人,具有意義重大的使命——在核電站等核輻射環境下進行緊急救災。它具備深入複雜危險環境的工作能力,可在化學汙染、水下和火災等環境下完成探測、搜索和救援等任務。
  • 智趣|小章魚機器人—SOFT的外表,SMAR的心
    近日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採取了不同以往的方法,他們獨闢蹊徑,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個完全軟體的且自我驅動的機器人——「小章魚」。 「小章魚」是由矽凝膠製作而成,由於用的是軟質材料可以靈活變換形狀,內部沒有常規的電路系統,動力來自觸角部位的「觸角室」的化學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