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腦出血微創手術恢復期如何護理?

2020-11-26 神經外科高醫生

堅持日更的自媒體醫生,歡迎大家添加關注,了解更多神經外科知識,預防於未然!

高血壓腦出血微創手術恢復期護理非常重要,一定要予以重視,可以有效減少後期異常情況的發生。而且及時觀察病情,有情況及時處理。

第一、一定要每隔兩個小時觀察患者的一般情況,是否有昏迷、瞳孔散大、四肢刺激不動等情況。一旦發生病情加重的趨勢,一定要及時告知醫生給予相應的處理措施。

第二、給予翻身拍背,震蕩排痰,定期活動雙下肢,可以有效預防肺部感染、下肢靜脈血栓、褥瘡等發生機率。

第三、給予相應的飲食處理,飲食包含的方面比較多,主要以低鹽、低脂、高蛋白飲食為主,可減少患者因一些情況而產生營養不良,造成患者恢復困難,

第四、積極地給予相應的康復訓練,包括針灸,推拿按摩治療等等。

第五、必要的情況下,需要積極的疏導患者的心理,減少一些焦慮抑鬱的情緒。

高血壓腦出血微創手術後所需要的護理工作很多,最好去專業的重症監護室進行相關護理工作,必要的情況下加強護理人員,一定要根據病情進行判斷。

你想要的神經外科(腦外科)知識,我都會製作並上傳,歡迎關注。只專注於神經外科(腦外科)領域。

歡迎關注、分享、轉發,您的支持是我堅持下去的動力,有任何問題,請私信我,說不定您的分享可以對其他人有莫大的幫助。

長按點讚,有我陪伴!

相關焦點

  • 高血壓腦出血手術 如何保護腦白質纖維束
    雖然高血壓腦出血的外科幹預效果,在國際上一直存在爭議,但中國存在特殊國情,外科幹預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此外,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更要避免醫源性的白質纖維束損傷,以期最大程度的保護與保留患者的腦功能。近日,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重慶西南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馮華教授接受專訪,回答了上述問題。
  • 「高血壓外科醫生」蔣紹博:有些高血壓,微創手術可治癒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秦聰聰數據統計顯示,在我國,每三個成人中就有一名高血壓患者。但這個人們多自以為耳熟能詳的病名背後,卻隱藏著有些患者可以通過微創手術治癒的真相。一次手術後的「意外」發現,顛覆了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東院泌尿微創一科主任蔣紹博對於高血壓的認識。
  • 鄭大二附院成功實施一例腦幹出血微創精準穿刺手術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淑麗 通訊員 彭永強 劉展  日前,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以下簡稱「鄭大二附院」)神經外科牛光明教授團隊成功開展了一例腦幹出血微創精準穿刺手術,使30多歲的腦幹出血患者梁先生脫離生命危險。
  • 開顱手術 開顱手術後如何護理
    其實不用擔心的,現在技術非常發達,打開只是為了治療您的疾病,那就看看全過程是如何的吧。開顱手術,亦稱穿顱術,是顱骨外科手術的一種,指通過機械設備打開患者顱骨,從而進行一些非常規治療。由於開顱手術的高風險性,例如醫生的失誤操作導致患者腦損傷,這個手術本身也備受爭議。然而對於一些特殊疾病,如帕金森病、癲癇等,實施開顱手術還是很有必要。
  • 雙眼皮手術護理技巧 馮傳波:術後三天堅持冰敷
    原標題:雙眼皮手術護理技巧 馮傳波:術後三天堅持冰敷   一個人的相貌常常給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而一雙好看傳神的眼睛可以為整個人的顏值加分不少。在這個追求高顏值的時代,人們對眼睛也有不少要求。
  • 「定時炸彈」腦海綿狀血管瘤出血可以預測嗎?預測因素有哪些?
    散發性腦海綿狀血管瘤的確切病因尚不清楚,但其形成機制已被提出,包括靜脈高壓、缺氧、與DVA的聯繫以及血腦屏障的破壞。無論病因如何,根據不同的部位,腦海綿狀血管瘤可表現為頭痛、噁心、頭暈、癲癇和三叉神經痛。約70% ~ 80%的腦海綿狀血管瘤位於幕上,與癲癇和癲癇活動有關。癲癇發作佔40% - 80%的症狀報告在幕上腦海綿狀血管瘤,估計每年的新發作率在1.4%至2.4%之間。
  • 腦室鑄型血腫及其微創手術治療的研究進展
    本文作者:廖長品,葉靜,陸萬流,右江民族醫學院研究生學院;李廷陽,張坤源,農勝德,潘桂英,廣西百色市人民醫院/右江民族醫學院附屬西南醫院神經外科;本文來源:[J].廣西醫學,2020,42(12):1582-1585.本文轉載自醫脈通網站;神外前沿轉載已經獲得授權 腦室鑄型血腫常見於原發性腦室出血及高血壓腦出血並破入腦室
  • 剖腹產手術後42天黃金恢復期,如何防止刀口增生,護理傷口癒合?
    導讀:剖腹產雖然在生孩子上沒有那麼的痛苦,但是卻會因為手術而在肚子上留下一道長長的傷疤,因此很多的媽媽都會非常關心肚子上刀口的恢復情況,但由於個人的體質不同,傷口的恢復程度也不一樣,有的恢復得只剩下一下細線,有的則是一道長長的疤痕。
  • 患者膝關節骨折,微創手術四個小孔解決問題
    「我的膝蓋骨折了,還以為需要開刀做大手術,術後再打石膏……沒想到微創手術,幾個小孔就解決了骨折問題。」2日,已出院的王先生在電話裡對記者說。王先生今年59歲,因為意外車禍導致左膝關節受傷,11月15日來到新疆醫科大學第六附屬醫院關節外一科就診。接診的該科副主任舒莉介紹,通過輔助檢查診斷為:左膝後交叉韌帶脛骨止點撕脫骨折。
  • 腦幹出血非死即殘,一線生機在哪裡?
    血腫位置:橋腦出血;中腦出血;延髓出血;其中延髓出血預後最差。3. 患者的一般狀況和當前病情。年齡:年齡越大的患者預後效果就越差。高血壓:高血壓病史越長、血壓越高的患者,預後效果也就越差。昏迷時間:昏迷的時間越長,預後效果越差。病情越重的患者預後效果越差。
  • 清華長庚神經外科內鏡下微創治療腦出血
    章薇醫師和烏優圖醫師為患者進行神經導航精準定位 入院時,老秦已意識昏迷,神經外科二線醫師章薇快速趕到急診評估病情,患者血壓高,頭顱CT顯示右側基底節區腦出血,量約30毫升,初步診斷為高血壓導致的腦出血
  • 綜述:腦實質出血的評估、診斷及管理
    流行病學和病理生理學原發性IPH佔IPH的78%-88%,最常繼發於高血壓或腦澱粉樣血管病(CAA)。原發性IPH高血壓是IPH的主要危險因素。高血壓出血常見於深部腦結構(基底神經節、丘腦、腦幹和小腦深部)。其他重要風險因素包括吸菸和酒精攝入[每月1-30次,OR為1.52(95%CI,1.07-2.16);每月>30次或酗酒:OR為2.01(95%CI,1.35-2.99)]。
  • 精準手術+精細ERAS護理,讓她在生命漩渦裡成功逆襲!
    大外科主任、肝膽胰外科主任李學民認真會診後,建議在充分做好預康復的基礎上,實施微創手術治療。 家人看到了希望,張奶奶轉入肝膽胰外科。 剛轉科來的情況 張奶奶面臨許多手術路上的「攔路虎」: 腰部病變臥床3月、怕出血不能下床、一個月未進食、營養狀態差、腹水、肝功能B級…… 將術前預康復放在首位
  • 九江市第一人民醫院眼科順利開展微創玻璃體切除手術(圖)
    邵女士聽說恢復很好,笑著回答到:「感謝您們的精心治療,縣裡醫生說要到南昌去做這手術,想不到您們這裡也能做,而且能恢復這麼好。」  邵女士一月前因「右眼前黑影十多天」在九江市第一人民醫院檢查確診「右眼裂孔性視網膜脫離」。因脫離範圍很大,已累及黃斑區,需行玻璃體切除加視網膜復位手術,由於受設備及技術的限制,在以往只能轉上級醫院手術。
  • 腹腔鏡微創手術PK「開大刀」
    考慮何先生年齡大,體質較虛弱, 「開大刀 」手術有風險,何文強與侯先生家人商量後,決定通過微創的腹腔鏡治療方法,切除侯先生的腎部腫瘤。   手術很簡單,何文強只在侯先生的腹部,打了3個各1釐米的小孔兒,一個孔進微型攝像頭和光源,另外兩個孔進微型操作器械,一旁的顯示器,把腎臟腫瘤的形態,顯示得清清楚楚,腫瘤很快就被切了下來,然後切碎,取出。術後第 3 天,侯先生就能下床活動了。
  • 微創手術--供體腎新來源
    NEW YORK--位於巴爾的摩的馬裡蘭州醫學中心,最近四年來,採用腹腔鏡外科手術法獲取捐腎者的腎臟最行腎移植,減少了手術痛苦,縮短了的住院時間,幫助了更多的病人獲得移植腎。   Stephen Bartlert博士在周五舉行的全美外科協會會議上,公布了他們在這一方面的進展。
  • 醫生勇闖「生命禁區」 在死亡線上拉回腦幹出血患者
    腦幹素有「生命禁區」之稱,出血10ml以上,死亡率接近100%,國內外通過手術治癒腦幹出血的案例屈指可數。3月19日上午,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神經外科重症監護室救治了一位,幾乎被醫學界判「死刑」的腦幹出血患者陳先生(化名)順利轉入神外普通病房接受後續治療。
  • 男子突發腦幹出血,醫生在「生命禁區」向死神挑戰
    腦幹素有「生命禁區」之稱,出血10ml以上,死亡率接近100%,國內外通過手術治癒腦幹出血的案例屈指可數。 經過前期充分準備,手術如期開臺。 主刀醫生黃雲峰精心測算每一個步驟和細節,手術從哪入路、如何避開重要顱內大血管、距離多長…… 當進行關鍵操作——抽吸腦幹血腫時,手術室所有人都繃緊神經,緊盯監護儀屏幕。
  • 早期肺癌不要慌 微創手術除病灶
    手術當日,由周龍山副主任醫師負責主刀,金小平和周立炯醫師默契配合,順利完成手術,切口僅3—4cm,術中可見右上肺一枚大約1.5cm質硬結節,術中出血不到20ml。術中冰凍切片病理證實為右上肺浸潤性腺癌。患者術後恢復如預期一樣順利,術後第4天便痊癒出院。近年來,肺癌已成為人類身體健康的頭號殺手,早期的診斷和治療是延長肺癌患者生存期的重點。